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在吳承恩為世人所描繪出的西遊世界中,孫悟空之所以能夠獲得通天徹地的本領,絕對離不開菩提老祖對他的點化與教導。而從原著中的記載來看,菩提祖師的級別並非是一般的神聖仙佛可以與之比擬的,以至於直到現在也有不少人對他究竟應該是屬於哪一派的人物而存在著不小的爭議。不過呢,如果按照他為門中弟子取名的那十二個字上來看,最起碼按照作者的意圖,是將他劃入了佛家的勢力範圍內,因為畢竟"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為佛家的專用術語。

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而孫悟空因為入門比較晚,所以也就理所當然的排在了"悟"字輩。再之後,菩提老祖見他還是一個可塑之才,便教授其長生大法及變化之術,順帶還將筋斗雲的口訣贈予了他,可謂是傾囊相授。不過呢,奈何在悟空入門之前,菩提坐下已經留有三四十名弟子,但都只是學了些養生修道的皮毛而已。因此,再加上悟空有意在眾人面前顯能,這才使得菩提祖師將他趕下山去,至此,兩人的師徒關係最起碼在菩提祖師那裡已經單方面斷掉了。

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所以,在書中的第二章回結束之後,我們在此後的情節中也再沒有發現有關菩提祖師的任何記載。而在影視劇版的《西遊記》中,導演可能是為了貼合觀眾的情感,特意將情節設計成了在悟空推到人參果樹後,為了尋找醫治仙樹的方法,尋天訪地皆無所得之後,便決定前往靈臺方寸山去尋求師父的幫助。然而,當悟空到了曾經學藝的地方時,及目周遭,皆為一片清冷蕭瑟之景,除了斷壁殘垣之外,再無一人可尋。而就在悟空為之無限傷感的時候,隱心聽聞到了菩提老祖的迴音,但卻始終無法追尋他的存在。而這一情節的巧妙設置,也的確令不少觀眾產生了共鳴,同悟空一併悵然若失。

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然而,雖說電視劇中的這一情節原著並沒有記載,但無論是在悟空大鬧天庭,亦或是被押在五行山下受難百載之時,菩提老祖也都從未出現過。要知道,憑藉菩提祖師的地位與法力,在三界當中也絕對是一等一的高人,並不是誰都能夠與之對抗的。並且如果按照輩分來排,如來對其都得敬讓三分,因此,倘若他真的出面為悟空指點迷津,自然也沒有誰能夠阻止的了他。那麼問題就來了,菩提祖師自打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呢?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呢?

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其實,菩提祖師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這位愛徒,甚至對他的行動依舊瞭如指掌,只不過不便出面而已。這一點,在原著中第七回如來所說的一番話中,就足以聽出一些端倪了。當時在面對孫悟空留下的一大堆爛攤子之時,如來對其說了這樣一句話,那便是:"趁早皈依,切莫胡說!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這句看似是在勸誡悟空伏法的話語,其實暗藏了很大的一個信息,那就是"恐遭毒手"這四個字。按照常理說,如果如來真的是本著降妖除魔的意願,那麼他完全無需考慮那麼多,直接出手將孫猴子給收拾了就好,但問題是他之所以希望悟空停手,實則是因為他害怕孫悟空再這樣鬧下去,遲早會遭遇不測。如此看來,如來看似前來收伏孫悟空的背後,其實也是為了解救他於危難之間。

菩提祖師將悟空趕走之後,究竟去了哪裡?為何一直都未曾出現?

更何況,一句"可惜了你的本來面目",也足以證明如來對他的底細是十分清楚的。要知道,靈臺方寸山地處西牛賀洲,而如來的靈山同樣也在這個地方,再加上菩提祖師與如來都是大聖級別的存在,互相之間肯定也有聯繫,關係說不定還極為親密。因此,我們不難想象,孫悟空作為菩提老祖的愛徒,在菩提與如來之前的談話之間,肯定也是有所提及的。所以說,出於同菩提老祖之間的關係,如來自然是會幫孫悟空一把的。

而至於菩提老祖的行蹤,也就很明顯了,他不過就是隱身於西牛賀洲而已,才使得孫悟空這樣的太乙真仙也難以感知他的存在。因為畢竟菩提再怎麼護短,孫悟空闖瞭如此大的禍,如果他真的出面幫自己的徒弟,難免會給人落下口舌。因此,只有將自己的行蹤隱掉,令如來就解救悟空才是最好的解決對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