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羅馬的末代公主對俄羅斯到底有多大影響?

呂修東


東羅馬的末代公主對俄羅斯到底有多大影響?還是影響挺大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俄羅斯在後來選擇成為一個歐洲國家,而不是亞洲國家也跟這位東羅馬的“末代公主”有一定關係。


“東羅馬公主”如何成了俄羅斯“國母”?

細心的朋友估計看到這裡已經發現了,桃花石雜談兩次都把東羅馬這位“公主”打上了引號,因為嚴格地說,她其實並不是東羅馬公主。而我們現在所說的這位“末代公主”其實名叫索菲婭·帕列奧洛吉娜。她是東羅馬末代王朝巴列奧略王朝的宗室成員。

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存在了幾年的摩里亞專制君主國

但前面說了,她並不是巴列奧略王朝的公主,而是其一個王公的女兒。而在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人滅亡之後,這個王公的領地暫時還沒有被滅亡,當時被叫做摩里亞專制君主國,而索菲婭則是這個小君主國的公主。但這個小國家也只是比東羅馬帝國多活了六年,在公元1460年,它也被奧斯曼帝國滅亡。

而索菲婭的父親托馬斯則帶著她們一家逃到了不遠的克基拉島,之後索菲婭的父親獨自前往羅馬教廷去尋求幫助,並在那裡被羅馬教皇認可為東羅馬帝國皇帝,但因為這時東羅馬帝國已經滅亡多時,所以其實只是象徵性的,作為對他投靠教廷的獎賞。而索菲婭和幾個兄弟則在克基拉島上生活到公元1465年,她父親快死了的時候才把她們接到了羅馬。

索菲亞的父親托馬斯

而她父親死後,她和幾個兄弟名義上被當時的羅馬教皇保羅二世收養,並被委託給負責君士坦丁堡事務的主教撫養。不過兩年之後,索菲婭就被教皇許配給了當時在意大利南部非常有權勢的卡拉喬洛家族的王子,兩人甚至已經訂婚,但不知什麼原因,這樁婚事最終卻黃了。而也在這一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的妻子死了,而羅馬教皇看到了這個機會,覺得這是一個讓俄羅斯從東正教轉成天主教的約會機會,因此在兩年之後,又把索菲婭許配給了伊凡三世。結果為了這樁婚事,教廷和莫斯科卻整整談判了三年,最終達成協議,索菲婭成為了伊凡三世的新妻子。

索菲婭如何把俄羅斯定性為歐洲國家?

不過婚事雖然成了,伊凡三世內心裡對這樁婚事的定位卻和羅馬教皇相的完全不一樣。在他眼裡,索菲婭嫁過來之後,莫斯科大公國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了。而這個索菲婭也非常配合伊凡三世,她在公元1472年11月12日抵達莫斯科之後,立即拋棄了天主教會,重新皈依東正教,這正是伊凡三世最希望看到的,而護送她前來的教皇使團都沒被允許進入莫斯科……

迎娶了索菲婭的伊凡三世

而她的到來,確實在很多方面給當時還處在萌牙時期的俄羅斯民族在未來的發展定下了基調。比如她的到來,使莫斯科大公國王室婚禮的儀軌都發生了變化,之前莫斯科大公的妻子在婚禮上是不能見大公國的男性大臣的,而是要和大臣的妻室們在一起,但伊凡三世的索菲婭的婚禮卻不是這樣進行的,她不但在婚禮上接受大臣的朝賀,甚至還接見了來自其它歐洲國家的祝賀使節,而這完全是當時歐洲各國的作法。

伊凡三世和索菲婭一同上朝的場景

除此之外,在結婚之後,索菲婭看到伊凡三世仍然以臣下的態度迎送來自金帳汗國的蒙古使節,她對此極度不滿,下定決心要讓莫斯科大公國擺脫金帳汗國附屬國的地位。最終在8年之後,也就是公元1480年,她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之後,莫斯科大公國按照索菲婭帶來的東羅馬儀軌,制定了複雜的宮廷制度,並從意大利請來設計師,按照達芬奇設計的斯福爾扎城堡建造了克里姆林宮。

甚至俄羅斯的雙頭鷹國徽都是索菲婭帶來的東羅馬標誌

不久之後,伊凡三世還開始使用“專制沙皇”這一稱謂,並開始將自己的國家稱為“第三羅馬”,開始正式將自己的國家視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而索菲婭嫁到俄羅斯之後,一共生下了五男六女11個孩子,其中的瓦西里最終成功繼承了伊凡三世的王位,而瓦西里的兒子伊凡四世則成為了俄羅斯第一任得到公認的沙皇,也就是開創了俄羅斯民族國家歷史的伊凡雷帝。



所以索菲婭來到俄羅斯的時代其實正是俄羅斯民族即將形成的年代,當時俄羅斯還是蒙古金帳汗國的藩屬,如果沒有索菲婭,俄羅斯可能不會那麼快與歐洲靠攏,甚至有可能變成像中亞一些民族那樣的東方民族。但索菲婭的到來,使俄羅斯人堅定了自己作為東羅馬繼承者而不是蒙古繼承者的身份,使俄羅斯人最終成為了一個歐洲民族,因此她對俄羅斯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


桃花石雜談


可以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在去俄羅斯旅遊期間,我們的導遊一直在強調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婭公主的重要性。因為在雅羅斯拉夫時代,俄羅斯已經成為了一個東正教國家,在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後,東正教的教權中心也就隨之覆滅了,而在東正教國家和地區裡,只有莫斯科公國的實力最強,因此繼承教權中心的重任也就落到了莫斯科公國的肩上。當時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伊凡三世企圖尋找一種合法的方式來繼承教權衣缽,於是乎就想到了迎娶東羅馬的亡命公主索菲婭。1469年,伊凡三世迎娶了索菲婭公主,從此,莫斯科成了東正教的教權中心。



除了教權問題,索菲婭還帶給了俄羅斯羅馬帝國的皇室血脈。使得俄羅斯有資格繼承羅馬帝國的衣缽,成為第三羅馬帝國。從此之後,俄羅斯的皇室成員總會有種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覺,並且覺得自己神聖不可侵犯。在繼承帝國血統的同時,索菲婭還帶來了帝國的禮節和文化,最終使俄羅斯脫離了落後野蠻的地位。


不過除了好的方面,索菲婭公主還帶來了東羅馬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仇恨,以至於後面的俄土戰爭,除了為了領土,也是為了報仇。總而言之,索菲婭公主將俄羅斯帶出了古典時代,進入了文明的近代帝國時代,為俄羅斯的轉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火器工坊


題主所說的東羅馬末代公主,指的應該是索菲亞·巴列奧略吉娜(1455-1503年),她是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年在位)的侄女、父親是摩里亞專制君主托馬斯·巴列奧略。1460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摩里亞之後,索菲亞的父親把她和她的兄弟們帶到了羅馬。1472年時,羅馬教宗為了試圖統一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將年僅17歲的索菲亞嫁給了32歲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40-1505年)、成為了伊凡三世的第二任妻子。

起初伊凡三世對他的新婚妻子不大理睬,但後來索菲亞公主便開始不斷向她的丈夫傳播拜占庭文化,從觀念上將莫斯科大公國與拜占庭聯繫起來。索菲亞不僅將拜占庭文化和宮廷儀式傳入莫斯科宮廷內,還使伊凡三世產生了將莫斯科視為“第三羅馬”的觀念。隨後,伊凡三世也借鑑拜占庭的制度和法典建立國家制度。在1497年頒佈的法典中,伊凡三世將拜占庭的雙頭鷹國徽沿用為莫斯科大公國的國徽,這也使俄羅斯首次擁有本國的象徵標誌、強化了俄羅斯在東正教世界的正統地位。

除了上述政治影響之外,索菲亞還給伊凡三世生下了繼承人瓦西里三世。總之,索菲亞給俄羅斯帶來的政治和文化影響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她不僅推動了俄羅斯國家制度的完善,同時也使俄羅斯成為東正教文化圈裡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有助於俄羅斯統一進程的開展。


平田君Bellatores


俄羅斯以“第三羅馬”自居,視奧斯曼土耳其為仇敵。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後,宣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末代公主索菲婭·帕列奧羅格,由此俄羅斯自稱是“第三羅馬”,將拜占庭宮廷禮儀引入莫斯科,並且國徽採用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最關鍵的是,俄羅斯的最高統治者不再稱為大公,而是以羅馬的最高統治者凱撒作為稱呼,這也就是“沙皇”的由來。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沙皇”,大主教在他身上畫了十字,象徵他的權力既來自拜占庭帝國,也來自上帝。

另外,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天然仇敵,彼此戰爭不斷。


五味社


上承諾夫哥羅德大公留裡克、基輔大公費拉基米爾,下迄伊凡雷帝、葉卡特琳那、普京,伊凡三世是俄羅斯輝煌歷史的一個重要節點,他娶了東羅馬的末代公主索菲亞。

一起手就是千年恩怨,貓了個喵的。

先說兩個城市。今天的土耳其舊都伊斯坦布爾,在落入穆斯林手中之前叫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是東羅馬帝國的中心。今天的烏克蘭首都基輔,在烏克蘭獨立這前,是俄羅斯的千年舊址,俄羅斯民族/文化/國家的發源地。

東羅馬以拜占庭為中心,維持著東正教的傳承,與羅馬為中心的天主教分庭抗禮。900年代,東斯拉夫人崛起了,當時的首領基輔大公,認為多神信仰不利於國家民族的發展,派出考察團到各國逛了一圈,否定了天主教猶太教等等,公元988年基輔大公費拉基米爾舉國皈依東正教。從此俄羅斯的歷史發展與東正教緊密相連。

公元1453年,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東羅馬帝國滅亡,末代皇帝戰死在拜占庭的城牆上,也算君王死社稷歐洲版。

伊凡三世公開認為,拜占庭晚期過於軟弱,城破國滅是時代對這種軟弱的懲罰。1472年,伊凡三世和末代東羅馬皇帝的侄女索菲亞聯姻。二人共同在莫斯科恢復拜占庭宮廷禮儀,俄羅斯正式成為東羅馬帝國之後的東正教中心。

伊凡三世迎娶東羅馬末代公主,俄羅斯從法理到文化,完成一次名正言順的升級換代。

(全文完)


李牧


如果說伊凡三世創造了俄羅斯的肉體,那索菲亞公主就是創造了俄羅斯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