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毛筆字,想臨《多寶塔碑》,臨帖是不是單字臨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黛初顏


初學《多寶塔》,有幾點事項是必須要知曉的。

①多寶塔原碑單字在三釐米左右,在古代來說屬於中楷,日常臨習如寫十釐米,有很多結構和筆法是難以達到原碑韻味的,所以這是很多人學多寶塔覺得越寫越醜的原因。

並不是功夫不夠,也不是不夠努力,而是沒有找對方向。

建議臨大小5釐米左右,這個大小是手指能正常運轉的範圍,對筆法和結構的把控會更精準,寫出底子之後可以放大,但是如一開始就放大,很難入手。

②筆法:多寶塔是顏真卿比較另類的字帖,與其三四十歲,五六十歲的作品都有差距,因為這是給佛門立碑,所以用了一種偏寫經的書體,露鋒偏多,橫細豎粗,折多轉少,提按分明,這是用筆的基本規律。所以寫多寶塔之前,一定要多看教學運筆視頻,這個有益無害。

③多寶塔不宜做學顏書的基礎,學完多寶塔,其實並不適合再學顏真卿晚年楷書,因為作品的風格差距有些大,所以如想學顏卻從多寶塔入手,是沒必要的,可以從麻姑顏家廟入手更好。

當然,學完多寶塔不影響學歐陽詢,褚遂良,徐浩蘇軾等人的楷書,反而有不小幫助。

④臨帖最好用米格,因為多寶塔結構用筆非常嚴謹,所以用米字格學起來會更快,如果不帶格,對結構沒有天賦的朋友可能就比較麻煩。

一開始最好先看視頻,學一下用筆的感覺,如一些基本筆畫的寫法,橫豎撇捺等等,多畫幾遍,自己心裡先有個譜,然後再單字練習,每日不需多練,三五字足矣。

因為多寶塔筆法比較嚴謹,所以相對來說有些“死板”,先把一些字練好,其餘的字完全可以自己推演出來,這樣事半功倍。

如果貪多,那就南轅北轍了。


梁宇航


臨習顏真卿的楷書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共需要注意4點:

1、《多寶塔碑》是顏真卿早期的楷書,這本楷書字帖和顏真卿其它的楷書風格大不相同,有很強的唐代人寫經體的味道,所以初學入門以後建議該換學習顏真卿的其它楷書字帖,比如《顏勤禮碑》、《顏家廟碑》、《大字麻姑仙壇記》等等,從這些碑帖裡才能體會到真正的顏真卿楷書的味道。

2、學習楷書要從筆畫開始練起,練完了筆畫就可以練習單個字了,練習《多寶塔碑》是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練習的,可以一個字寫上三五遍,比較難寫的字也可以多寫上幾遍,最好不要一個字寫一遍,一個字寫一遍寫的不夠深入,有了錯誤也不能及時改正,多寫幾遍不僅可以及時為改變錯誤,還可以強化記憶,重複記憶。

等這樣寫了幾遍以後,可以選擇通篇臨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通臨,通臨的時候就是一個字寫一遍了,每一個階段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

3、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以先練習大字,十公分大小或者更大都是可以的,這個時候是練習階段,可以寫大一些,可以起到放大字形、練習筆力的作用,但是就像宇航兄說的那樣,《多寶塔碑》寫的太大了容易失去它的味道,這個可以暫時不用管,等到通臨的階段再寫小也可以。

4、等到通臨階段過了以後,想要再在這個字帖上取得進步就比較難了,這個時候最大的進步時期已經過去了。想要把這本字帖達到寫熟練的程度,一方面是繼續背臨和創作。

《多寶塔碑》全篇

另一個方面就是繼續寫小,寫成小楷大小,甚至是用鋼筆或者鉛筆去臨寫,這樣的工具寫的快,能夠更多的重複記憶字帖上的字,讓你更加熟練,這個是我個人的方法,僅供參考。

總之,想要練好《多寶塔碑》,或者說想要練好楷書,這4點很重要,有很好的啟發作用,希望對你有幫助。


不二齋


注意起筆、運筆、收筆!




13352866117


實際上,臨帖有多種方法,不光光是單臨某一個字而已,這其實就涉及到“我們學習書法、臨摹的時候具體我們需要學習什麼內容”這個問題了。

一、筆法的學習

這是我們學習書法、臨摹書法作品最為重要的一個學習要點。

筆法,顧名思義就是用筆的根本大法。而古代書法聖賢他們不可能現在穿越回來告訴我們他當年寫字是怎麼寫出這樣的效果的。他們只是給我們留下了這一堆書法字帖,而我們要乾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書法字帖裡面的字形、筆畫,從他現在已經存在的形態來推測它當時在書法家筆下是怎麼寫的。

其實這個工作有點像偵探破案一樣,知道案件最後呈現的結果,但是需要還原當年案件發生的過程然後推測兇手是誰。

而我們學習書法也是一樣,只要搞清了書法家在寫這一個字的時候,他是怎麼樣的一個動作,那麼再去重複這個動作,然後寫出這一筆畫就很容易了。

最後我們寫的怎麼樣,還需要看我們自己去寫,試一試,這樣才可以知道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對的。

只要我們不是描字、不是畫字 ,那麼你怎麼寫都是對的。

這一學習過程在書法臨帖中只需要關注到具體某一個字就可以了。不需要參考其他的字。當然如果你需要參考這一個字其他的寫法,就需要把這些字全部找到,然後仔細研究就可以了。

二、結構

至於結構,則是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但是好在結構也只是需要在一個字內解決就可以。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學習某一個書法字帖的結構問題,那麼很簡單,你只需要關注到這一個字的結構問題就可以了。其他字是暫時不需要看的。

結構實際上和筆法差不多,整個字書法家都已經這樣按部就班的安排好了,呈現這個樣子,我們需要做就是把這些字的結構在去還原回去,思考書法家為什麼這樣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當然這些字內在的結構規律是一致的,比如左右偏旁的字一般都是左邊比較低,右邊比較高,左邊比較瘦、右邊比較胖,這其實就是書法的結構規律。

而筆畫和筆畫之間的穿插安排也是如此,每一個筆畫和其他筆畫是虛接還是實接,都是我們學習結構需要處理的事情。

三、章法

章法是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唯一需要臨摹兩個字以上的技能。因為對於書法作品來說,一個字很難構成豐富複雜的掌法形態。當然我不是說一個字就沒有章法可言了,而是說一個字很難由較為複雜的章法。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一字書,這些書法作品其實比較討巧,因為他的書寫很簡單,不需要考慮其他因素,而所要在乎的,只是這個字在紙張中的大小位置如何、是否佔滿了紙張整體。

而對於有很多字組成的書法作品來說就比較麻煩了。因為他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問題。比如,如果這個字是一個作品的首字,那麼就需要格外注意,因為這個字往往位置決定了整個書法作品的佈局,它的重心落在哪裡,就決定了整體上的章法形態怎麼樣。這也就是古人說的“一字乃終篇之準繩”。

所以要學章法,就必須通篇考慮整個書法作品的佈局,就需要同時學習兩個字以上了。


松風閣書法日講


初臨《多寶塔碑》可造字臨,亦可一頁一頁的臨。

在臨帖前,應多讀帖,並深入瞭解《多寶塔碑》的用筆特點和結字特點,做到心中有數之後,再下筆臨寫。



現在,我把《多寶塔碑》的用筆特點總結如下:《多寶塔碑》用筆豐厚遒美,膄潤沉穩:橫細豎粗,對比強烈。起筆多露鋒,收筆多鋒,轉折多頓筆。關於《多寶塔碑》的用筆特點,望題主要牢記在心。

《多寶塔碑》的結字特點是:嚴謹道密,緊湊規整,平穩勻稱。在臨寫時,一定要把這些特點熟記在心。

臨習《多寶塔碑》,基本筆畫要掌握好,下筆要穩,不要猶豫不決。重點掌控好入筆,行筆和收筆的技巧,下功夫把《多寶塔碑》的特點臨出來。

臨習《多寶塔碑》,宜用優質兼毫毛筆,也可用優質羊毫毛筆。用半生半熟宣紙或人工毛邊紙。關於臨習用墨,條件許可時,用質量好的墨,想省錢時,用一般墨汁即可。但有一點須說明,儘量不要往墨裡兌水,要用原墨。

另外,在臨帖讀帖的同時,還要多領悟《多寶塔碑》的書法精神。觀《多寶塔碑》整體印象是:秀麗剛勁,清爽宜人,有簡潔明快,字字珠璣之感。為了把《多寶塔碑》臨習好,建議題主參考一下《麻姑仙壇記》。

學習書法,臨帖是硬道理。臨帖,心要靜,要耐得住寂寞,要認真,要大膽,忌畏首畏尾,並且還須堅持!

以上為個人觀點,供參考之。


中州耕牛堂主







唐聖寶


既然是初學,讀帖是必不可少的,當然讀帖對學習書法的每個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也很重要,讀帖我個人覺得要有手勢,邊讀邊用手比劃出來,做到最初的心中有數。

再有就是上手臨帖了,個人覺得通臨比較好,在臨帖是通臨,是節臨,還是選臨,應該遵循個人的喜好和習慣。沒有一定之規。

上手臨帖要注意字的每個筆畫的起 ,行,收。注意每個筆畫的粗細,也就是輕重提按的變化,每個筆畫的走向位置,整個字裡每個筆畫的具體位置安排,要善於找出規律,用眼手心都投入進去。

以上是個人見解,請老師前輩們提出批評。


用戶5602442065628


網友談得很詳細。照著做就可以了。我想再強調幾點。多《多寶塔》字體秀潤、方整、端莊。要注意滿格寫。格子周圍不要留過大的空隙。不要有太長的筆畫宕出。嚴格以方格當老師對橫豎撇捺的長短進行約束。執筆要緊,運筆要穩,筆畫要實。作為帽頭的豎畫不要象歐體那樣上聳,而要“縮頭”。要買有對具體筆畫標註運筆路線的字帖,嚴格把握筆法。觀察要細,膽要大,千萬不要把筆畫寫得太纖細。要把顏體的厚重寫出來。


師範小王子



讀書耕田人王七


系列臨。如“單人旁”,“走之底”。三清:字的順序.結構.筆法(為要)。墨則先稀後漸濃。兼毫為好,懸腕若8公分大小字為好,先心解後筆臨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