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對中國足球有多重要?

土豆燉三級頭


關於恆大青訓是不是很優秀這個問題。首先,什麼是青訓?顧名思義就是培養青少年球技的訓練營。在青訓營中表現優秀的球員能直接進各大頂級聯賽的俱樂部,而表現一般的也能在其他聯賽俱樂部裡踢球。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青訓營就是一個足球人才的輸出站,就是為俱樂部一線隊這所“大學”培養人才的“高中”。例如巴薩這些年收穫眾多榮譽的功臣梅西就是從拉瑪西亞青訓營中出來的。可見,開展青訓對足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有兩個比較典型的青訓模式,分別是上海申花的“徐根寶模式”和恆大淘寶的“恆大模式”。前者主要是本土培養,後者更注重與國際接軌、引入國外優秀隊伍進行技術和經驗的學習。畢竟現在國外相較於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個更加成熟的青訓模式,像巴薩(拉瑪西亞青訓營)、皇馬(卡斯蒂利亞青訓營)、曼聯(卡靈頓基地)等已經培養出一波又一波的足球巨星。所以,我認為就現階段而言,遵循“恆大模式”學習國外的經驗和技術不失為一條正確的路徑。

“恆大模式”之所以被很多人詬病,大致是因為他們認為恆大隻是靠買而已。但我認為,這並不能成為詬病的理由。我們必須承認國外在足球人才培養上確實做得更好,而在我國足球培訓經驗還不豐富的現階段,先注重在引入國外隊伍上的投入比閉門造車來得更加有效。況且在其他領域,我們也有先引入國外的產品學習技術後再創造成品的成功經歷,例如地鐵。因此,“恆大模式”在現階段是更為有效的。學習了國外的經驗後,恆大也可自行探索、進行足球人才的培養,從長遠來看恆大的青訓模式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所以,我對恆大青訓最終能夠培養出優秀的足球人才是有信心的。


終結者的印度飛餅


這個問題問的是青訓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人會回答不重要。

可是關鍵是它為什麼重要?

換句話說,如果現在有一種方法,或者有一種藥品或者不管怎麼樣?可以瞬間幫助中國國家隊幫助中國足球提升一個檔次,我只是說如果,那青訓還重要嗎?

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不用那麼的重視青訓,因為我們有一種方法,可以讓成年的足球隊提高水平在很短的時間內,如果你跟著我的節奏,這樣想這個問題,那你就又錯了。

我告訴你,即使是這樣,青訓仍然很重要。因為有一個很大的癥結所在就是人的壽命是有限的,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也是有限的。我們即使有方法瞬間提高一個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你也不可能讓他40歲,50歲還在踢球。這樣的話,足球這項體育運動要傳承,就要一批接一批的投入到這個運動裡來。

怎麼才能讓一批接一批的人投入到這個運動裡來呢?

這其實就是一個結果論,只要這項運動是蓬勃發展的,在裡面從事這項運動的人,他可以有很多的錢賺的機會,有很好的名譽和榮譽。那麼作為小孩的監護人,父母就願意花時間花精力花金錢去吧,去培養小孩的這一項體育技能。

可是如果你這項運動讓人看到的都不是很好的一面,假球,黑哨,暴力,沒有尊嚴,還記得前段時間,中超河南建業的顧操,踩踏對手辱罵裁判的事件嗎?這些現象都可能阻礙一個家長去培養一個孩子的決心。就像現在國內的女足職業運動員,他們的工資很低,也就是3000塊左右,好一點的球隊好一點的城市,可能會到4000塊,趕上這種大賽年有可能會漲到5000多。

試問一下,如果你是家長,你願意自己的孩子投入很多的時間精力去學一個將來只能給自己帶來如此微博收入的一項運動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我們在跳回到現實,現實世界是沒有那個萬金油的藥,沒有那個特效的藥,可以把瞬間提升一個球隊,一個國家的足球水平。那麼成年的足球運動員,他們基本是定型的,讓他們做出改變,改變球風、改變球路、變化位置這些其實是很難的,他們為什麼要改?有可能是球隊需要,比如說于大寶去踢後衛。也有可能是當年他接受的訓練,就是落後的,所以他就到了必須要改變,才能跟上足球世界的發展。可是這種改變非常非常的艱難,比起重新培養一個年輕的球員來說,後者的效果會更好,可能性會更大,天花板也會更高。

說到底,我們總是在說青訓,總是在說青訓。其實哪裡是青訓重要,是孩子重要。那孩子為什麼重要呢?

因為只有孩子才能稱之為是希望!

孩子才是希望!

木葉的“玉”!


足球美學


什麼叫青訓?如果將青或訓拆分來看,青就是青年,訓就是訓練,按足球概念的青年,應該是18歲以下才算青年足球運動員,也就是訓練18歲以下青年人踢足球,但如果按正常人18歲以下還應該是讀中學階段,還不算是有自謀出路生活有著落的正常成年人,也就是說還要被父母供養的孩子,而中國人強調的青訓,顯然是把18歲以下的青年人當成是有謀生能力的正常成年人看,於是就把青訓當成企業一樣性質辦了,總強調是俱樂部責任,而俱樂部是國企或私企或私人擁有,他們辦俱樂部的目的肯定是為賺錢的,要俱樂部向沒有謀生能力的人收高額培訓費,顯然是強人所難不合理的,而要俱樂部私辦中學,也不是個個俱樂部有能力做到的,從此推論,將中國足球落後是青訓不力做成,顯然是落錯藥落錯結論之說法,有能力辦青訓,非公辦學校不可,也就是青年人在讀中學時就要訓練做個足球運動員的。


喜喜羊羊喜喜人


青訓體系,是一個國家或者聯賽職業化完整的重要體現,那我就樓主踢出的問題做出以下回答。青訓有多重要?對中國足球有多重要?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哦,隨時關注足壇新動態!

有助於聯賽發展

眾所周知,如今的中超已經淪為有錢人的天下。隨便一個國字號球員都能賣到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身價,即使這樣也很難滿足俱樂部需求,只好花高價引進大量國外球員來彌補空缺,而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本土優秀球員的稀缺。

聯賽發展需要的是更多年輕球員的湧現,來帶動比賽。而目前聯賽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球員老化,足協也不得不採用一些非常手段來改變現狀。如U23政策。但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政策沒能解決存在的問題。

歐洲大多數俱樂部都有完整的青訓營地,如最知名的巴薩拉瑪西亞青訓營和阿賈克斯青訓基地,這些青訓基地每年為聯賽和國家隊貢獻了大批頂級年輕球星。所以發展青訓對聯賽至關重要。

技戰術

發展青訓能夠讓球員從青年隊到一線隊,使用的陣型和戰術都是一致的。在這種環境裡,球員能得到連貫性的培養,青年隊和一線隊之間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無縫連接,從而減輕年輕球員進入一隊之後的不適應感,而且許多時候還能最大化的減少球隊出現配合失誤。

在青訓培養中能夠最大程度挖掘出球員在不同位置的潛能,更換不同的訓練位置,可以瞭解球員在不同位置的能力,並且讓球員瞭解該位置對手的想法,使技戰術風格更為明確。

國家隊成績

中國足球差從表象上來看就是國家隊表現差,聯賽還能靠資本吸引外援,帶來“虛假繁榮”和“偽職業化”,但國家隊連這些假象都無法實現,國內青訓體系不完整,首先遭殃的就是國家隊。目前一線隊球員老齡化嚴重,很難選拔出優秀的年輕球員來為國征戰,成績差也是在所難免。

目前各階梯國家隊之前球員傳輸出現了嚴重的斷檔,如果青訓系統完善,各階梯國字號球隊必然會完整銜接,一線隊成績也會穩固提升。

總之,青訓是一個國家足球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僅中國,全世界亦是如此。所以發展青訓,對中國足球有百利而無一害,但是目前更注重眼前利益的俱樂部和足協,不會循序漸進,只想一步登天走捷徑。所以發展青訓,勢在必行!


壹周球報


非常重要。

中國足球未來倚仗這群孩子。 體育運動其實和其他的比賽不太一樣,興趣、天賦和後天的刻苦訓練都佔一定比例。恆大足校在選拔上肯定是仔細遴選的,尋找了很多有潛力的足球人才。而所謂的後期訓練模式,則對一個足球興趣少年能否真正成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巴薩拉瑪西亞青訓營、皇馬拉法布利卡青訓營、葡萄牙里斯本青訓營、荷蘭阿賈克斯青訓營等是世界著名的青訓機構。其中,世界豪門巴薩隊在2013賽季創造了11名場上球員均由拉瑪西亞青訓營產生的“世界足壇百年奇蹟”。 而反觀中國,青訓還不成熟,問題諸多。 一方面,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資源匱乏,模式單一。

之前男足教練老朱提過,中國青訓需要更多高質量比賽,相比歐洲、拉美國家的小球員,中國球員比賽能力、對抗能力、位置感等方面欠缺,這些都需要通過大量高質量的比賽加以提高。其實有道理,體育運動員不活躍在綠茵草地上,不實地比賽,怎麼都是紙上談兵?而恆大這次斥巨資投入的西班牙比賽,則是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一個高水平比賽的舞臺。馬德里足球冠軍賽的舉辦,確保恆大西班牙分校隊每週都有比賽,一年參賽數量至少達到48場。此外,恆大西班牙分校隊還在西班牙當地參加其他比賽,每年比賽總規模超60場,實現與國際頂級青訓模式接軌。讓孩子們有機會與強隊面對面,十分難得,機會也非常珍貴。

看看恆大的數據,六年來,恆大已為國青、國少貢獻青少年人才269人次,貢獻率非常高,而青訓的紮實探索是青少年球員能夠拔尖的必經之路,恆大這一舉措前景可期。


第一隻座山雕


關注了今年中超以及近幾年足球發展,青黃不接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青訓體系薄弱,踢球的孩子太少。

想知道青訓的重要性,首先關注恆大的投入。從經濟效益上看是虧損的,青訓的投入是入不敷出的。2011年投入19億建成世界規模最大足校,辦學六年來累計虧損超6.5億元。即使虧損,即使在累積投了青訓26億後,許老闆還打算接下來每年再投5000千萬,就為了西班牙馬德里的冠軍賽。

許老闆為什麼還要如此堅持?

我想,恆大青訓的探索,其實是給予了中國足球一條正確的路徑。面對足球隊員青黃不接的情況,關注到青少年球員本身,缺乏賽事訓練成為快速提升球員競技水平的一個頑疾。

2011年之前,中國各年齡段青少年球員的年均比賽場次僅有20場左右。近幾年,隨著中國足協U系列賽事的設立,青少年隊伍年均比賽場次增加到30—40場,但仍與世界通行的60場左右仍有較大差距。極個別青少年隊伍選擇到歐美拉練,也只是短期集訓,與國外高水平青訓隊比賽場次少,鍛鍊價值不高。職業足球的核心就是比賽,而只有“真刀真槍”的實戰,才能培養“比賽型球員”,才能避免只會練球,不會踢球的情況!每週都有比賽,能讓球員的能力,得到循序漸進的增進!

而恆大這次的投入,就是抓住了這個頑疾,進行了新的突破,讓西班牙分校的孩子們都能夠每週進行訓練,而且是和強大的有實力的戰隊進行對決,從中他們可以看到多元化的足球作戰風格,打開眼界,也能從實戰中逐漸找到比賽的感覺,我想這是對運動員至關重要的。

青訓作為接軌稱為正式的職業球員的重要一環,一定是要引起關注和重視的,我看好恆大花大錢設計的這個模式!


二手消息


青訓對任何國家都很重要,我相信不只是足球領域。

少年強則國家強,習大大更是提出了體育強則中國強。中國足球一直承載著大家的希冀,放大來說,更像是承載著國家強盛的夢想。

我從小就愛踢足球,很喜歡那種活躍在賽場上的感覺,但是小孩子年紀在他人看來只不是過愛跑愛跳,沒有機會進行專業的培訓,也沒機會能夠其他人多踢比賽,小時候對足球的熱愛只能寄存在每次世界盃的吶喊中,以及每次中國足球的惋惜中……但是我始終相信,孩子們是中國足球的未來,如果當時有機會讓我參與專業的青訓,讓我有機會上專業賽場踢踢,可能我現在也是優秀的足球小將了!

說回正題。

世界足球青訓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國家為主導,有國家級的青訓中心,有一流的軟硬件設施以及優秀的教練員儲備;另外一種是更為普遍的俱樂部青訓模式,職業聯賽較為成功的國家基本都是依託於俱樂部青訓為國家隊輸送人才。而中國足球青訓,雖然說近幾年政策的不斷提出,給予了很多空間,但是仍然資源匱乏,條件不夠,孩子們根本沒辦法經常踢到專業的比賽,就更難說足球水平能怎麼提高了。

恆大青訓我是很欣賞的。許老闆足夠大方,願意花錢去培養。據測算,一名9歲新招學生通過入讀恆大足校、再選拔進入西班牙分校深造。到18歲學成歸來,足校累計投入將超過500萬元。500萬?是什麼概念?可知道,培養一個未來的足球精英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足以見得青訓的重要性。

恆大西班牙分校學生從14歲開始連續5年參賽,一直到18歲,確保其通過長期、系統的高水平比賽持續提升競技水平,加速從青少年球員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球員。恆大這次投的馬德里比賽,確保西班牙分校13-18歲學生每週都有高水平、高質量、高強度的比賽,每個年齡段每年參賽48場,大大彌補了高水平賽事空白,我相信這幾年下面的比賽訓練,恆大小將定能脫穎而出,也希望他們能圓了我沒提成職業球員的夢哈哈哈。


寒露重


青訓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重要的,沒有青訓就是無源之水!但是我國當前青訓的體系還不完善,這個足協領導要付主要責任!魯能就是最好的列子!唐詩,韋世豪還有好多青訓的好苗子,在金錢面前都選擇了曲線救國的策略!足協在這方面沒有權威性!不能維護搞青訓的部門,這樣導致很多有錢任性的俱樂部就揮舞著鈔票大肆購買!一個人如果只認錢怎麼能鑽研技術提高素質做一名合格的足球運動員啊?看看現在中國足壇烏煙瘴氣,球技不知道怎麼樣都個個把自己紋成梁山好漢一樣!最關鍵的是足球運動員的培養怎麼樣與學校掛鉤?在學習足球技術的同時學習文化知識,這個是重中之重,任何一個體育項目只要出類拔萃的運動員都是情商和智商並存的運動員,沒有文化的足球運動員嚴格的說就是足球痞子!抽菸喝酒,不尊重裁判,小動作傷害他人,當今中超聯賽處處可見!所以說青訓必須從根源抓起,人的素質是第一位的!


晚霞拾貝


中國足球的未來,在廣闊的農村大地。農村小學建球場是很方便的事情。有充足的土地,就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資金。農村家庭孩子多,課外培訓班少有大把的時間踢球。眾所周知,足球運動,是一個金字塔的形式。能打上職業聯賽的,屬於鳳毛麟角。所以足球要從娃娃抓起。發現有天賦的孩子,進行專業培訓。沒有天賦的可以做個業餘愛好,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這樣不出幾年我們就會有幾千萬孩子在踢球,甚至更多。我們從中尋找培養屬於我們的梅西,c羅。城市裡的足球學校費用太貴,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長大成人以後出路也很多。所以沒有必要,讓孩子去走足球這條路,畢竟成才像賭博一樣。城市也沒有球場供孩子去踢足球玩兒。城市孩子不願意去踢!農村孩子又接觸不到。中國足球肯定沒有未來。


2046在路上


青訓中心要把工作做好,首先要育人,培養的青少年足球選手不能總把輸贏當做第一目標,要懂得祖國的重任、人民的期盼,不能僅僅看重金錢利益。希望在大家的不斷努力下,未來能夠出現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國足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