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調整期的昆明樓市:正在消失的投資客

21世紀經濟報道 唐韶葵 昆明報道

11月23日,在昆明最大的熱點開發區域巫家壩周邊,好幾個在售樓盤門可羅雀。據某盤銷售人員介紹,價格已經從7月份高峰期的1.6萬元/平方米均價,調整至1.4萬元/平方米,但價格一直保持比周邊競品略貴。

昆明樓市進入下滑通道,源於7月1日開始,昆明市政府出臺了限購政策:在昆明無房的外地人在昆明只能購買一套房。此外,支付門檻抬高也將部分置業客戶,比如公積金原來在保證連續繳存12個月的前提下,首付款提取原來是每人40萬,夫妻一共80萬;現在需連續繳存18個月,單人只能提取30萬,夫妻雙方只有60萬。

同策諮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分析認為,昆明市場目前處於調整下行趨勢,但其影響不會如東部市場那麼厲害。相對來說,過去五六年,昆明市場已經歷過大幅調整,因此政策會比較謹慎,市場趨於穩定、輕微下滑。

進入調控週期

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拿地的房企,最近進入了項目集中取證的節點,而此時市場又恰好進入一個臨界點。通過梳理公開信息,此前拿地的成本在1300萬元/畝-1800萬/畝之間,預計銷售單價在2萬元/平方米左右才能回本。而最近的一個月以來,房價已經回落到1.4萬元/平方米-1.5萬元/平方米。

巫家壩某項目營銷經理劉敏(化名)對記者說,降價是正常的。自去年下半年昆明房價開始飆漲,但劉敏認為昆明房價漲幅不屬於過激,“更像是一輪補漲”。

政策調控與大環境的不景氣,被昆明業內人士認為是此輪降價的主要原因。但昆明的城市利好很多,旅遊、一帶一路、西南橋頭堡等概念,加上昆明城市更新基礎設施導致城市形象提升,內生需求也相繼產生。2012年開始,外來房企陸續進入昆明市場。

此外,泛亞高鐵自2014年開工,根據規劃,泛亞高鐵縱貫東南亞,從昆明出發,在雲南境內有東、中、西線三條支線,分別到達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抵達新加坡。鐵路商業地產操盤手、北京銳而威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胡駿分析認為,雲南泛亞高鐵的開建,對於提升其作為西南門戶的戰略影響有深遠意義。作為國家推進一帶一路的發展和建設,為從大西南向東南亞國家延伸的跳板,泛亞高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樞紐作用。

胡駿同時提醒,目前為止,中國所謂的高鐵新城開發還沒有成功案例,已有項目沒有做好的最主要原因是隻有項目思維。他認為高鐵產業新城,要有產業集群和產業IP的導入,運用平臺思維、系統思維、生態思維去運營。

另類的土地市場

由於大量土地資源集中於本土地產商手中,因此外來房企通常採取與本地企業合作的方式進入昆明市場,這裡面主要有兩類合作方:比如雲南城投、鑫海匯等;過去五六年昆明進行了大量舊城改造,但目前大量項目進展停滯,這些項目都集中於本土小開發商手裡。因此,張宏偉認為,昆明市場還是需要新鮮血液進入,本身缺乏好產品,需要有經驗的大開發商進入提升城市能級。

巫家壩片區是昆明新規劃的CBD,政府曾有意抬高進入的企業門檻,比如土地拍賣設置世界500強之類的條件。中鐵建、綠地進入昆明的首個項目便落子巫家壩。

除了萬科、綠地、保利等大房企,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董事長兼CEO車建新也表示看好昆明的市場前景和投資價值,計劃再投資200億,在官渡區和呈貢新區建2個家居Mall和2個愛琴海購物公園。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紅星地產在昆明南市區有兩三幅儲備用地,在談的還有好幾塊。

談及外來開發商進入昆明市場,不得不提昆明市鑫海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鑫海匯”)。此前有媒體報道,鑫海匯在昆明負責大量一級開發的土地。鑫海匯在一二級聯動開發上,採取與其它開發商合作方式進行。以昆明南市區為例,該區域有38幅大型土地,其中鑫海匯擁有28幅,而萬科、紅星地產、金科等均採取與其合作的模式開發項目。與鑫海匯開發模式類似的還有云南城投。

巫家壩片區目前土地公開出讓佔比不足1/10。該地區商業用地成本在1800萬元/畝,純住宅用地則在2500萬元-3000萬元/畝。這樣的土地成本相比其他片區略高,大房企看好的同時也保持著理性觀望。(編輯:李清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