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破產重組疑雲 劉立榮:我去了塞班,沒有輸100億

金立破產重組疑雲 劉立榮:我去了塞班,沒有輸100億

從今年1月起,劉立榮已經在香港滯留了10個月,租房隱居在港島某處。他在香港也沒有切斷和深圳的聯繫,時常會約見一些金立高管、股東,甚至債權人。作為掌舵者,在金立大船下沉的時候他也曾試圖扭轉金立和他自身的命運轉輪,但尋找戰投接盤的願望在7月被磨滅。當前他已經從董事會出局,隨著金立將進入破產重整,劉立榮個人命運可能也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上。

一方面他承認了在塞班島參與了賭博,從金立“借用”了資金,但否認了賭輸100億的說法。

“ 參與是有的,但是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錢?如果是真的,博華(指紀曉波家族控制的博彩公司博華太平洋)股價都要大漲了。在國內能有幾家公司拿的出100億?”他對賭博輸掉100億的說法否認態度堅決。

劉立榮究竟輸了多少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他思考了一會,然後用很輕的聲音說:“十幾個億吧。”躲避了這個話題很久,他本人終於坦承參與了賭博,

但這是準確的數字嗎?可能難以確定。金立倒塌跟此時還是有寫聯繫。

“到今天這個局面,本質上是因為金立手機多年都在虧損。在功能機時代金立盈利能力是比較好的,2007年利潤有5個多億,到2011年利潤在3億到5億之間,其實這個時候規模其實並不大。反而後面轉型做智能手機,從2013年開始以來就一直在虧損,費用大,產出不大,持續負現金流,一直在通過銀行輸血。”劉立榮說,在2013年到2015年,金立平均起來每個月虧損不低於1個億,到2016年和2017年每個月虧損不低於2個億。”劉立榮的這個說法讓人感到驚訝。

金立破產重組疑雲 劉立榮:我去了塞班,沒有輸100億

為何一家手機廠商說倒閉就倒閉了?

我想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崛起,時代永遠的變了。我最看好的是小米模式,單點突破,以點到面,全面發展。現在的小米不再滿足手機了,電視等產品都被開發了出來。可以肯定,互聯網的發展,會有更多的企業能快速發展,更有更多的企業面臨著倒閉和轉型。

市場就是這樣,誰抓住了先機,就能發展的更快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