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民工文化水平不高,那該如何應對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問題?

刺楸


很多時候老師讓家長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字,並不是讓家長去給孩子改作業。而是提醒家長關注自家孩子的作業情況:比如說他做沒做?有沒有準時完成?做的態度怎樣?最近一段時間跟以前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這些都是可以從作業中反映出來的。

即使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好學生,他們身上也會發生作業偷懶的現象。有時候作業特別認真,有時候會潦草馬虎,甚至還會偷工減料,負現任的家長,是很容易看出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的,並不需要太高的文化水平。至於答題做得對與錯,那還是次要的。

還有,現在很多農民工的文化水平也挺高的,別動不動就說農民工看不懂孩子作業之類的話。不是說有的人大學畢業甚至博士畢業去送外賣嗎?乾的也是農民工的活,你能說他看不懂孩子的作業嗎?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和分享!


蘇小妮


我作為農民工的代表,在這一點上就非常愧對孩子,不要說給孩子批改作業,大兒子在老家上學,根本連陪他幾天都幾乎是奢侈,好在有爺爺奶奶陪伴,有兩個姑姑照顧。兩個小的孩子雖然帶在身邊,但由於自己文化水平有限,根本輔導不了。後來,因為作業檢查不得力就簽了名,還讓老師在家庭群曝了光,這讓大女兒尊嚴掃地,從此就不指著我改作業。關於如何應對給孩子批作業的問題,我個人不太尊崇,這不是在質疑老師以及學校的做法,我感覺學習是孩子份內的事,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好。我個人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相信孩子你能夠做到也能夠做好,作業做好,自己檢查幾遍,認為全對了,我幫你簽字,我認可你學習的過程,你是認真的,你努力了,爸爸媽媽看到了。簽字僅代表我對你作業過程的認可。沒有別的。


第二,孩子一入學,就要培養孩子學習的樂趣和獨立學習的能力,一放學就要做作業,這是學生的本分,老師教好書是本分,父母幹好本職工作是本分,保潔阿姨定點把環境打掃乾淨是本分。一段時間做好一件事情,父母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孩子學習十年寒窗苦,這是你要做好的事情,沒人幫你,因為這是你份內的事。


第三,與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做作業,父母做家務,讀書,都不閒著,有一個氛圍在,你做作業的時候,我們除了做家務,也會讀讀書看看報,我們不會開電視,玩遊戲 ,約朋友搓麻將。我們勞動我們學習,我們每天都有故事,每天都在成長。父母這麼老了還在努力,你在幹啥?有理由不嘛😣



我個人比較懶,水平不高,但始終堅持: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相信孩子,他(她)們肯定行。實踐證明,這樣做是對的。


(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民工貳哥


不太喜歡題主的題目,文化水平不高說文化水平不高的事,為啥要扯到農名工?

什麼叫農名工?

容我先歪一下題。。。我專門百度了這個詞條。。。

農名工是指戶籍仍在農村,進入城市務工和在當地或異地從事非農業產業勞動6個月及以上勞動者。

所以,理論上講,只要你戶籍在農村卻沒在家種地,不管你在外打工幹啥,你都是農名工。

現在很多農村畢業的大學生靠著自己的才華在一線城市闖蕩,這些月薪三四萬的“農名工”文化水平那是相當的高!這些“農名工”們發愁的不是沒能力批改孩子作業,而是沒時間陪孩子成長。。。。

反觀一些城市出生的人,從小富養長大,上學不知努力讀書,上班不懂努力工作,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水平不高,思想層次不高的人,那批改作業才叫一個愁!

啥叫農名工文化水平不高?

文化水平不高怎麼應對批改作業的需求?

如果有的朋友,確實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感覺給孩子批改作業吃力了,不妨先和老師溝通溝通。

其實多數老師只是希望家長多關心關心孩子的學習。

畢竟,孩子學習成績是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栽培帶來的結果。如果是學習單方面的使勁,那就只能期盼孩子勤奮好學,天生是個成才的料了。。。

在和老師有效溝通後,家長還是要盡職盡責的監督自己孩子完成作業、自檢作業、複習功課、預習功課,也許家長自己的文化不高,但我們可以幫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在輔導孩子。

對於一些孩子,沒有家長輔導,學習成績確實跟不上的,建議找老師補課吧,現在花錢找老師帶孩子寫作業複習的不少,目的很簡單,自己不會的,花錢解決,都是為了孩子好!


妙爸超努力


現在孩子 的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也是家長的事情,不像我們那個年代 一開學把我們甩給學校,然後期末問成績就行,考得好有獎,考得差了也有獎,“竹筷炒肉絲”,現在提倡家校共育,孩子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也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只有共同努力,才能營造好的環境,讓孩子 共同成長。

關於讓家長改作業,這個我是經歷過的,丫頭小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陪到孩子 做作業,然後檢查完做完沒有,有沒有錯的,然後簽上日期和名字,如果沒有簽字第二天就會被老師批評,所以不管在忙,都必須給孩子 的作業檢查簽字。很多小朋友家裡大人忙的,就只能在託管班做作業 ,然後大人回來簽字。一二年級家長檢查作業更多的應該是讓家長提醒孩子們按時完成作業,一、二級的孩子 耍 心大,而且多動,做作業不認真,完成質量不高,有大人督促會好很多。現在我們上三年級,就不要求籤字了,孩子自己回來完成作業,偶爾我們也會抽查,基本上都是按時按質完成了的。

所以個人認為,只要一、二年級學習習慣培養得好,後面的學習習慣就會很好,也不用大人焦心太多了!


窮哥話三農


現在搜題軟件比較多,每個家長的手機中應該都有,為了給孩子批改作業,不得不借助某些答題軟件,然而有時並不懂其中的解題思路,也可能沒辦法和孩子解釋。

很多人覺得:“家長有義務配合學校教育,督促孩子在家學習,但術業有專攻,作業還是由老師批改的好。”因為同樣的問題,家長給孩子講解的方式肯定不如老師專業;而且家長代替老師批改作業,老師很難發現孩子知識掌握上的薄弱點,而且批改學生作業本來是教師的基本職責。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更注重的是對孩子學習習慣的檢查和引導,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每天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並簽字等,批改作業這類專業的活兒還是交給任課老師比較妥當。

當然,作為老師,也作為家長,這都可以理解,其實也無可厚非!

但是,對於小學老師而言,如果班級人數過多,老師的精力也有限,因為有的老師家中還有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顧,也確實是夠辛苦的!那麼,建議老師根據家長的文化程度水平,把班上孩子分為兩組,合理安排。不知妥不妥當?

其實,很多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目的是為了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老師都會再看一遍。”因為現在的學校老師,除去備課、上課以及其他教學活動的時間,很多作業來不及批改才會讓家長幫忙,並讓家長用紅筆將錯題標出,方便他看到學生的錯題,從而節省時間。一切都還是為了孩子!

所以,老師和家長互相理解,讓家長了解學習進度,從而及時與老師溝通,幫助孩子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新疆高考課代表


這個情況確實存在而且普遍。很困擾這些家長們,還有許多爺爺奶奶帶的孩子也是如此,現在許多家長可以說連二年級數學也輔導不了,不是不會計算加減法,而是以前的學習方法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比如以前學加法5十8,我們以前剛開始學時就是例豎式進位,而現在湊十法,看8需要2能湊成10,就把5分成2和3,8+2=10,10+3=13,就出來了,所以你判作業和輔導學習必須和現在的學校教育同步,不然家長教一套,老師教一套,孩子更困惑了。

現在大多數學校都是老師把作業發到手機上,孩子做完家長檢查確認了簽字才算作業圓滿完成,造成許多家長不單單是農民工家長的困惑,家長們很無奈只能送孩子去各種作業輔導班。

以前那種老師挑燈夜戰批改作業的情況似乎不存在了(私立學校除外),大環境如此,我們即使心生抱怨也無可奈何,只能各想各的招數了,我們能改變了什麼???


清清潯陽


我是高中教師,周圍有許多小學教師,他們常佈置家庭作業課文背誦要家長督查,考試試卷讓家長簽字。這是一種常態化的家校互動,卻被許多人詬病。

惰性是孩子的天性,離開監管孩子貪玩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不僅小學生我們高中甚至高三學生都是如此,他明知只有幾個月要參加高考,但都無法剋制自己,沒有督查就不做作業。目前市面上各種學習資料氾濫,每份資料都配套有標準答案,有些孩子為應對老師的檢查直接抄答案。久之,孩子的學習將無法逆轉。一個老師管一個班少說也有4、50個孩子,更多的時候是難以照顧每個孩子的練習作業的。家長是孩子教育的投資者更是受益者,監管自己的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當然,退一步說,做家長是可以不管孩子作業的,沒有一個老師會強迫家長做什麼,也沒有能力要求什麼。

至於家長無能力輔導孩子,這個藉口措辭就有點勉強。輔導有多樣,做老師也不可能全能,懂數學不一定會英語。看不懂孩子寫了什麼但一定能看懂孩子的學習態度。

把老師說成園丁,就是園丁總通過外在的力量讓喬木更挺撥讓權木長出其美感。而素質教育是要讓人成其為人,即自然的成長。社會確實需要有太多的農民工,甚至城市的美容師。從這點意義上說教師應該是巡山的護林員,這樣如題主類的家長對教師無怨言了,師德標準高了,師風正了。更不會讓人恥笑“領那麼點錢,操那麼多心”!


楚天959


教育部門是不提倡教師讓家長批改孩子作業的。這是教師向家長轉嫁責任的一種偷懶方法,家長可以抵制。【西安教育局出臺《規範》:不許讓家長批改作業 - 騰訊網】


doctor徐正洪


不是太喜歡說農民工文化不高,現在有好多都是農村出去的有能力之人為國家做著貢獻。文化不高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輔導和有文化的家長輔導確實有所不同,那對於如何做,個人觀點,只能去一些課外輔導,再就是看著孩子寫作業,如果真的有不會的可以偶爾的問問老師或者同班同學也是可以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家庭教育也不同而已


用戶4365717392236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在外務工的太多了,真正在家裡帶娃娃大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於娃娃學習的很少有帶著做作業的,在老一輩思想中只要給娃娃吃飽穿暖,放學問一句有作業嗎,做作業,當父母的也辛苦,只是想給娃娃一個好的未來,想教卻沒時間,想教卻不會,這就是現實,抱著磚,卻沒辦法在家,在家,我卻沒辦去抱磚,懂的走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