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農村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有多嚴重呢?

大姐72216


在農村,爺爺奶奶一般都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多年青女人選擇婆家,都會看看,婆婆公公的思想開不開明,如果重男輕女的思想很重,還會著重考慮一下要不要結婚。

而在城裡,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就相對少一些,以前有人把這個歸結於農村的老人沒有文化,不知道男女平等的道理,或是不知道,生男生女其實是由自家兒子決定的,根本不關媳婦什麼事。

其實並非如此,農村老人和城裡老人其實都差不多,只是在城裡,男女可以從事的工作都差不多,女人能賺錢,男人也一樣能賺錢,家務活大家也都可以分著幹,男人和女人的功能都差不多,因此,在城裡,生了女孩,也沒覺得怎麼樣。

而在農村,老人們的想法不一樣了,男人能一肩背起一棵對,一手扛起一桶水,女人就做不了這些工作,而農村需要用蠻力幹活的地方也多,所以老人希望生男孩。因此在農村男女分工也很明顯,男人主外,幹粗活,又人主內,幹家務活。有些夫妻恩愛的會互相幫著幹,而有些夫妻就分工明確,各不相干。有些男人如果看著自己的女人,家裡事務沒有做好還會責怪,這時候女人會認為男人責怪是天經地義的,而男人賺不到錢被女人責怪也變得天經地義。

這種分工明確的男女關係長期積澱下來,就形成了男人是賺錢的,女人是在家花家和帶孩子的,所以就認為男人重要,家裡沒了男人就沒了經濟來源,沒了頂樑柱,因此,男人的地位就突顯出來,老人們因此就覺得生男孩好,如果媳婦生了女孩,有的老人會想不通,非要媳婦生個男胎不可,例如我閨蜜,她生了2個女兒,老公和婆婆都埋怨只會生女兒不會生兒子,三天兩頭吵架,鬧離婚。反正我個人不會重男輕女,現在社會女兒一樣可以贍養父母。


壯鄉小七


這是傳統觀念在作祟。有些地方還很嚴重。我同事一姑娘,快結婚了,她媽生她是她們家的第二個姑娘,她奶讓她媽把她送人,好再生一胎,老想要個男孩子,她媽態度堅決算是把她留了下來。到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兒,這姑娘知道了,從此恨她奶奶,到現在都對她奶奶不冷不熱,主要是恨她奶。還有一例子,三兄弟七個女孩子,老三兄弟第八胎又一女孩,生的時候他都不敢去醫院,一聽說是女孩,氣得吐血暈死過去。重男輕女這種現象不會存在太久,因為比較保守的老年人慢慢老去,壯年這一代已經親眼看到老人到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都是女兒在照顧,兒媳真正對老人好的不太多,當然社會需要正能量,但和現實還有一段距離。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接受生男生女這個基本法則和現實。觀念在轉變。事實是就一個男孩,老人到最後兒媳也會照看一下的,人嘛,都在生兒育女,慢慢地會好起來的。


原應平


農村老人重男輕女的思想有多嚴重從他們要求兒媳婦兒一直生孩子直到抱上孫子為止就可見一斑。

農村人不會刻意算計自己到底生幾胎合適,生幾胎在自己的撫養能力範圍之內。而是生幾胎完全取決於什麼時候生的是個男孩。



過去幾年計劃生育相當嚴格,超生是要罰很多錢的,有些時候計生辦的人還會上門牽牛、貼封條。

超生的人家怕被拉走強制結紮都會出門“躲計劃生育”。一般都是女方要麼回孃家坐月子,要麼就是生下來女孩了放孃家讓小孩外婆帶。

然後接著生,直到生到男孩。



在農村,男孩不僅是主要勞動力,農村人講家族勢力,人多就不怕外人欺負,所以男丁少或沒男丁的家庭會被外族人取笑。



即使是自家老人,在対待男孩和女孩態度上也很不一樣。

男孩滿月是要大辦酒席的,有些女孩就會很簡單了,只辦女孩外婆們一家。甚至有一些老人幫自己兒子帶孩子只哄男孩不哄女孩的現象。


咱們農民有觀點


過去男孩子是勞動力,是財富創造者,所以,農村人希望生男孩子,光耀門楣。老一代人認為男孩子能延續“香火”,傳宗接代,擋門抵戶,不受外辱。現在不一樣了,農村體力活被機械代替了,女孩子也能勞動、工作、掙錢了,許多女孩子賺得錢比男孩子多,花錢比男孩子少。當今農村人重男輕女思想發生了改變!

我們當地人認為,生個男孩子等於生了個“討債鬼”,父母一輩子有還不清的債,受教育幾十萬元,就業創業要父親湊錢,城市買房,要父母首付,結婚彩禮幾十萬元,生個男孩子,要把父母榨乾取盡。而女孩子就不一樣了,女孩子現在不是“賠錢貨”了,現在農村贍養父母的都是女兒,最溫暖貼心的是女兒,所以,我們當地不再重男輕女了,都希望生個女兒,沒有女兒的年輕夫妻,準備生“二胎”,要個女兒。

在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已經過時了,生兒生女無所謂,很多年輕人認為生女兒也是延續“香火”,血液中也有祖宗的血脈基因。農村重男輕女思想不嚴重了!女孩子也是父母心頭肉,掌上明珠!


長江老農


對於農村有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我是堅決反對的,就我身邊發生過很多起這樣的事件。我是桂北大山區的,我們村子裡有好幾戶都是女兒多,兒子少,當然我也是男性,那些做父母的,總是把兒子當寶貝一樣,女兒就很隨便,稍有不如意,或女兒犯點小錯誤,就又打又罵,甚至不給飯吃。而如果兒子犯了錯誤,頂多就輕言細語的說上一句,甚至兒子的要求都盡努力滿足,問他們為什麼對兒子這麼好,他們說,我們老了終究要靠兒子來送老,女兒嫁了人,不是自己家的,不一定靠得住。

有時候我真為這些做女兒的抱屈,做家務女孩子肯定勤快些。做的多反而不受父母待見。實屬不公允。誰知道父母老了,就不靠女兒了?如果兒子沒出息,自身難保,你做父母的還靠得住兒子嗎?難道到那時,做女兒的就不管你了嗎?

做父母的,兒子,女兒都是自己的,都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就是以後去世了,遺產也可以子,女同分,只要子女在你需要的時候盡孝,詹養老人,盡了子,女的孝心,就都屬於好兒,女。不要有重男輕女的錯誤觀念。因為他們都是你的血肉,你的後代。


桂林三農


農村重男輕女非常普遍,而且是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為什麼呢?很簡單,兒子是傳宗接代的小祖宗,女兒是嫁給外姓的人家媳婦,生兒育女都是外姓。兒子隨父姓,也是未來養老的有保證依靠。幾千年歷史以來,都有一條不成文的傳承:傳子不傳女。兒子是財產合法繼承者!有些人,連生幾個都是千金,他們都會千方百計冒著被計生辦重罰的風險,繼續生兒,直到生了兒子為止。為止也付出沉重的代價,但他們從不後悔,這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統。但有一點無可否認,兒子大多數都能給父母養老送終,女兒則不能。夫家為大,孃家次之。女兒再孝順自已父母,也不可能把丈夫和子女放在第二位,先顧好自家的,再適當去關心一下父母親。至於父母生病嘛,她們只能偶爾抽出閒暇時間去探望,很少呆在孃家幾天侍候得病的父母。她們往往來去匆匆,先顧好自家為重點。兒子則不同,如果父母有急事,再遠路程,無條件趕回老家。即使經濟拮据,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父母一切費用全由兒子承擔。不要說農村人,城市裡人也是多數重男輕女,這就是中國傳統遺留下來的習俗,到了若干年,也難更改。


風嘯嘯雲絲絲


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是還普遍存在的,那時的人都認為家裡必須有個男孩才是一個完整的家,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在農村,沒有男孩就被認為是"絕戶"被村裡人瞧不起。中國這種觀念形成的原因有幾種:1.傳宗接代,為了繼承家族的血脈,家裡沒有了男孩子就等於絕後了。2..養兒防老,兒子長大了可以留在身邊照顧自己。女孩子長大終究要嫁出去。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那是別人家的人了。3.在農村一些落後的地方,男孩越多打架就厲害,不受人欺負。所以人們儘量要生男娃。4.自古以來女人在家裡的地位比較低,男性往往是家裡頂樑柱,是家庭的主導者。一個光棍可以過著單身生活。可是一個寡婦門前總是是非多,因為要生活,所以離不開男人。鄰居家有三兄妹最小的是女兒。女孩子沒完初中就被家裡要求輟學去打工供她兩個哥哥讀書。她沒辦法只好含著淚進廠上班。每個月都工資幾乎都往家裡寄。。。直到他們大學畢業。還有一個列子,本人的堂弟,也是個小老闆,前兩年第一胎生的是女兒。下一胎決定一定要個兒子。第二胎在懷孕初期給醫生紅包做B超得知又是個女的,然後就墮胎了。。。次年再懷上了又做B超,是個男的立馬生下來,還大擺宴席。。。現在人們開始明白了,養兒未必能防老,兒子未必能靠得住。實踐證明:女兒才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很多兒子不願做的事情女兒卻能做到了。現在很多女人都能獨立生活,而且活得比男人還好。。於是,人們開始看淡了重男輕女的觀念。


壯族牛哥


關於農村重男輕女的這一事實,恐怕在中國以後若干年都無法改變了。

身邊的事實就有很多,不說別人,自己最好的朋友連生兩個女兒,結果讓公婆不開心,他們用絕食一週的方法拒絕孫女的到來,朋友坐月子也是傷心過度,眼淚汪汪沒幹過,她公婆兩個兒子,弟弟生了一男一女,明顯家裡的房子就是老二的,生女兒的就沒有。

有句話說的好,生男孩是榮譽生女孩是福氣。在中國這個養兒防老的社會,他們都想生個兒子養老有依靠,女兒嫁出去是別人家的,凡是生兒子的都說負擔重,取兒媳婦要房要車,生女兒的就不用那麼操心了,歷史從古到今就已經讓國人的思想生根發芽了,很難改變,雖然現在好多公婆沒有太大的明顯的表現,但是骨子裡是喜歡男孩多一點,在我們農村家裡一個孩子的那都是生的男孩,兩個孩子的幾乎老大是女孩,三個孩子的基本老大老二都是女孩,可以看的出,沒有男孩不罷休。

本人覺得男孩女孩都一樣,現在都是一個孩子的家庭居多,只要這個孩子是健康的男孩女孩又有啥關係,姓啥只是一個帶名詞,關鍵是我們來到這個人世間,一輩子不容易,好好的過完這一生就行了,不管男孩女孩有能力有本事有才華才是王道。


胖胖的皮皮姐


重男輕女:顧名思義是一種認為男女不平等的觀念,重視男性的權利,而把女性定位男性的附屬品,並限制她們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而另一方面,女性也被視為較為弱小,因此她們在某些範疇上要負的責任比男性小。觀念這種東西根深蒂固,想要改變需要很長時間。

在農村普遍存在著這樣的事,比如說誰家生孩子,別人會問?誰誰家生的是什麼?回答著會說:女兒麼,那麼問的人就會這樣說,現在社會啥都好:可是當回答著說:生的兒子哦!問的人就說,那將好的很著,恭喜恭喜!大家能感覺的出來嗎?重男輕女的思想就是這樣嚴重。

而我想說的是“女子也有壯凌雲,巾幗何曾輸鬚眉”不管生的是兒子還是女兒,那都是上天給的最好的禮物,所以大家好好珍惜!


臨潭鄉村在線


現在應該好點了,但部分地區還是。

説下我家吧,才嚴重呢。

我媽生了四個女的,最後才生男的。

我奶奶老駡我們是賠錢貨,讀書也説我們,説上完小學就好。

她從來不抱我們,也沒煮過飯給我們吃。

不像她妹妹,也在我們村,對她的孫子孫女那叫好啊。我們只有羨慕嫉妒恨。

然後記憶深刻的是,我邊做飯邊背書,她拿手要撕書,我護著書,就掐我的臉。

所以一看到容嬤嬤,我就想到尖尖的手指甲。

反正啊,我沒覺得男女有啥分別,重男輕女思想要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