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廣場革命”5年後今天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何由之


看廣場革命是否成功,就要看這個國家是否變得民主了,是否變得安定團結了,人民是否安居樂業,經濟是否快速高效發展了。但是我們從烏克蘭的現狀來看,烏克蘭什麼都沒實現。現在的烏克蘭政局依然處於權力鬥爭之中,克里米亞沒有了,烏東部地區動盪不安,烏克蘭經濟一塌糊塗,財政出現危機,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助,這樣的烏克蘭比以前更加糟糕,可以說是一個徹底失敗的烏克蘭。

那麼在西方標榜的民主制度下,烏克蘭為何會出行如今的這種局面呢?

烏克蘭國土面積60萬平方公里,位於東歐平原,被譽為蘇聯的糧倉,人口4500萬人,繼承了蘇聯良好的工業基礎,如果按照像東歐其他國家的發展路徑,現在已經成為發達國家。但是,烏克蘭在西方國家的蠱惑下發起了顏色革命,結果先是親西方的尤先科上臺執政,帶領烏克蘭倒向西方。再是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中止了跟歐盟的自由貿易政策,引起親歐派的反對,廣場革命爆發了,結果亞努科維奇被罷免總統職務。其後親歐美的波羅申科上臺,繼續奉行親西方政策。

烏克蘭的一路向西,加入歐盟和北約,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對。於是俄羅斯採取先發制人,在親俄的亞努科維奇被罷免以後,俄羅斯將克里米亞併入版圖。然後在俄羅斯的支持下,烏克蘭東部地區俄族人比較多的盧甘斯克州、頓涅茨克州等相繼宣佈獨立,並同烏克蘭政府爆發武裝衝突,烏東部陷入長期的動亂危機,在這樣的局勢下,烏克蘭哪還有心思發展經濟,所以烏克蘭成為東歐地區最為貧窮落後的國家,出現財政危機,不得不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債度日。

所以,烏克蘭通過顏色革命,廣場革命,在烏克蘭政客的帶領下變成如今這種局面,如果烏克蘭一路向西,執迷不悟,那麼烏克蘭還要在這種環境下煎熬。如果烏克蘭不同俄羅斯和解,那麼將無出頭之日。


銘蘇先生


烏克蘭,無論是面積和人口,都算得上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在脫離蘇聯獨立後,國內的情況並不算差,工業體系相當完備,農業發展在蘇聯原加盟共和國中也是相當好的。但這一切都毀在了平庸的烏克蘭政客手裡,尤其是2013年底的廣場運動,在西方的推波助瀾下,烏克蘭完全墜入了深淵之中。


看一下廣場革命後的情況,烏克蘭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一半有餘,人均工資收入縮水三分之二還多,烏克蘭貨幣兌換美元暴跌超過四倍。千萬民眾不事生產,走上街頭鬧革命,結果為此付出了數萬烏克蘭人的生命。

通過顏色革命,烏克蘭的總統亞努科維奇確實被趕跑了,繼任者們開始了空前的反俄行動,並準備完全倒向支持他們革命成功的西方陣營。不過,令烏克蘭新貴和西方沒有料到的是,俄羅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西方也已覬覦很久的戰略要地克里米亞,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實力不濟的烏克蘭除了抗議和瞪眼外,對此毫無辦法;西方國家除了制裁也沒有一點軍事上的實際行動。



到此並沒有完,在俄羅斯的操縱下,烏東部地區已處於事實上的獨立狀態。人心混亂的烏克蘭再無心思和能力搞經濟建設了,國內經濟狀況持續不斷惡化,以致於到了靠西方主子施捨小錢過日子的地步!

而當初幫他們發動顏色革命的西方鬥士們,在暴動期間,極盡挑動分化之能事,慫恿烏克蘭人內訌、相互攻訐,並對烏克蘭朝野雙方的言行定下雙重標準,親俄派無論怎麼做都是反動的錯誤的,而親西方的所謂民主鬥士們就是殺人放火也是為了民主在戰鬥。等到烏克蘭政局由西方代理人掌控後,這些平庸到家的政客把好端端的國家引入不歸路後,卻再也聽不到西方民主人士一個“不”字的批評聲音了!



民主本無錯,用對用好既利國又利民。但如果民主被別有用心者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那就很危險了。烏克蘭一直在推崇西方民主,但在這種民主制度下,烏克蘭民眾到底選出了什麼樣的合格領導人呢?答案已經再明確不過了。不是烏克蘭人不會選,事實是在民主制度的煙幕彈籠罩下,烏克蘭政壇已完全被寡頭或寡頭代理人控制了,如庫奇馬、拉扎連科、尤先科、季莫申科甚至現任總統波羅申科等,這些人只照顧自己或本集團的利益,哪管民眾的死活!更不要說值望這些人發展什麼國民經濟了!



現在,烏克蘭的國內形勢和經濟狀況仍在持續惡化中,沒有什麼好轉跡象。並且,烏克蘭仍未找準自己的生存定位和發展模式,還在繼續和自己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重要鄰居俄羅斯硬掰,烏東局勢在西方扇風點火下,隨時會一觸即發。看來,不作死就不會死呀,等待烏克蘭民眾的將又會是一個更加嚴寒而漫長的冬季!


高山流水116820061


烏克蘭陷入了寒冬,這種寒冷不僅僅是因為冬季2100RMB一千立方米的天然氣價格,還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進一步惡化。

烏克蘭本來就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在2014年廣場革命後,烏克蘭的情況更加糟糕。工農業發展落後,人才外流,雖然烏克蘭歷代總統都乾的不怎麼好,但波羅申科上臺後更加糟糕。
(路邊的烏克蘭老婦人)

首先來說一說財政問題。由於烏克蘭經濟長期萎靡不振,加上寡頭割據,稅務腐敗等問題,烏克蘭不得不從國外大量借債維持財政開支。2014年廣場革命後,這種情況更加嚴重了。

烏克蘭向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俄羅斯借了大量外債,僅僅在2018年6月5日前,烏克蘭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完成的債務還款就高達4.551億美元。在還了這筆貸款後,烏克蘭損失了1.6%的黃金儲備。而在2018年過去的十個月裡,烏克蘭的債務增長額超過了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三倍!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錢並沒有那麼好借,如果烏克蘭還不起錢,那麼作為債權人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會干涉烏克蘭的經濟政策。而一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再追加新的借款,烏克蘭將面臨希臘式的債務崩潰。
(金錢是國家信譽和國民信心的必需品)

這種後果導致的是烏克蘭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提升。雖然烏克蘭政府一直宣稱他們限制俄羅斯投資,經貿往來的政策是為了“抗擊俄國侵略”,但事實上,俄羅斯依然是烏克蘭第一大投資來源國。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總是吹噓他們和歐盟的貿易額度,但絕口不提烏克蘭主要出口的是農副產品,處於產業鏈底端,烏克蘭與歐盟的進出口貿易存在逆差問題。
(普京)

在廣場革命發生後,俄羅斯出兵收回了克里米亞,這讓烏克蘭丟掉了黑海最有價值的港口,烏克蘭海軍也損失慘重,只能在敖德薩等地活動。而亞速海幾乎變成了俄羅斯的內湖,這讓烏克蘭在黑海的漁業資源大為縮水。烏克蘭只能藉助於拉攏北約的大旗,在海上和俄羅斯對抗。

不僅僅是克里米亞,在頓巴斯地區,由於廣場革命引發的一系列集會活動演變成了戰爭。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出現了反對基輔政府的政權,他們的軍隊在戰爭中擊敗了烏克蘭軍,使得烏克蘭軍事實力羸弱的真面目展露無疑,讓烏克蘭更加依賴西方國家的援助。

當然,這場戰爭也讓軍力不足,屢戰屢敗的烏克蘭政府不得不放鬆對新納粹分子的管控,使得“右區”,“亞速營”這些極端分子得以成立武裝團體。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發生的。這也促使了烏克蘭保守民族主義的抬頭,讓人們看到了法西斯化的危機。
(波羅申科總統)

這些惡果正在腐蝕烏克蘭的國家結構,讓每一個國民感受到它的恐懼。

基輔的公園裡,獨立廣場在那場廣場革命後流浪漢增加了很多。每天都有人在那裡乞討,搭帳篷過夜,然後讓紅十字會給他們提供食物。在烏克蘭的其他城市,人們的生活更加糟糕。儘管如此,許多烏克蘭人依然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認為當初的選擇沒有錯。


朱興子


廣場(橙色)革命後的烏克蘭即是成功的又是失敗的,說烏克蘭成功是因為親西方的政客在廣場革命之後成功的奪取了政權,烏克蘭成功是政客的成功。說烏克蘭失敗是因為廣場革命導致了烏克蘭國家、民族、人民的分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場革命後的烏克蘭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烏克蘭的政客為了個人以及小團體的私利而不顧國家的大局,如果說的嚴重一點這些政客就是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叛國者,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現實的角度來看,導致國家分裂都是烏克蘭國家歷史上的罪人。烏克蘭作為一個資質奇佳的歐洲大國,活生生的被一幫政客給玩殘了。

說到國家就不得不說到領導人,烏克蘭的領導人算是世界上少有的把一個強國治理成弱雞的典範。烏克蘭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對烏克蘭所採用的西方選舉制度產生高度的懷疑,怎麼依靠激情選出來的領導人會這麼的差勁,這可和大家期望的能夠把烏克蘭帶向強大的領導人差距太遠了。

烏克蘭以及其他一些通過所謂的民主選舉制度建立起來的政府,以詳實生動的例子告訴世人,民主選舉並不是包治各國治理的靈丹妙藥,更多的是通過一種表面民主的形式來合法的為政客來牟利。政客謀取利益的同時,失去利益的就是這些投票的老百姓,而作為為大眾謀利益的政府則成了為政客謀私利的工具。

在西方操縱之下烏克蘭政客成了為西方謀取戰略利益的工具,烏克蘭通過廣場革命從一個主權國家變成了西方手中的工具,除了牟利的政客,剩下的就是倒黴的烏克蘭老百姓,因此從大的方面來說廣場革命是烏克蘭國家歷史上最大的悲哀。


異域邊緣


烏克蘭的“廣場革命”何止五年,庫其馬離任後,尤先科時就開始了。在國外勢力支持下,街頭到處都是國外支助的小帳蓬。尤先科靠打悲情牌上臺,季莫申科任總理,一片亂象,五年過後,支持率跌到5%。亞努科維奇採取親俄政策,結果親西方勢力又採取街頭革命形式,趕走了亞努科維奇。如今五年過去,烏克蘭分裂成三塊:一塊歸俄,一塊自治,一塊還維持著烏克蘭的名義。戰火不停,民不聊生,成為世界上最動盪的國家,成功乎?失敗乎?不用回答。

(烏克蘭的橙色革命)

烏克蘭的街頭革命又叫廣場革命,又叫橙色革命。它和格魯吉亞玫瑰花革命,中東的伊斯蘭革命沒什麼區別。都是由國外反對勢力插手,策化,推波助瀾的一場內亂,結果就是烏克蘭,敘利亞的樣子。這種做法並不希奇,也就是國際“第五縱隊”的繼續。顏色革命的第一人叫薩卡什維利,格魯吉亞時他手拿一技玫瑰花走在街頭,後當了格魯吉亞總統,後又到烏克蘭搞顏色革命,最後因為分贓不均被趕出烏克蘭,成為無國籍的遊民。


(薩卡什維利)

烏克蘭的廣場革命,波羅申科攫取了烏克蘭政權。五年過去了,波羅申科的支持率跌到不足20%,民眾對這個親西方的政府失望到了極點。目前有意參選下一屆總統選舉的幾個人沒有一個人的支持率超過20%,烏克蘭民眾的素質是比較高的,他們希望有一個真正帶他們走出困境的總統,而不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政客。有前幾屆選舉的經歷,有十幾年動亂,流血的經歷,相信烏克蘭民眾會把握自己的未來,免蹈覆轍,命運是靠自己掌握的。


天太2


毫無疑問,烏克蘭五年前的“廣場革命,”是一場把整個烏克蘭推向深淵的“革命,”是一場使國家分裂的反革命運動。





五年前的這場所謂的“革命”尚未發生時,烏克蘭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她的西部和東部雖然也存在著矛盾衝突,但大家都能在一個烏克蘭的共識內,勉強和平共處。當時,羅剎也在辛羅西斯克緊鑼密鼓的修建新的黑海艦隊基地——因為,根據俄烏兩國政府之間的協議,塞瓦斯托波爾的羅剎黑海艦隊基地在租期屆滿後,將不再續約。此時,羅剎並沒有對克里米亞起覬覦之心。而烏克蘭也因為地處西方與羅剎之間,起到了橋樑的作用,因而能從雙方得到了不少實惠。

但是,西方和烏克蘭的親西方勢力,卻對對羅剎持友好態度的亞努科維奇極其不滿,於是它們不顧烏克蘭最廣大的人民的利益,以及烏克蘭的國家安危,發動了五年前的那一場“廣場革命。”通過這一次“革命,”發動者如願以償的推翻了對羅剎持友好態度的亞努科維奇政府,扶植了親西方的新政權。面對這一對自己極其不利的劇變,羅剎迅速作出了應對措施——出兵佔領克蘭米亞並宣佈吞併。同時,扶植烏克蘭東部親羅剎的地區宣佈脫離烏克蘭獨立,從而在事實上攫取了烏克蘭東部。至此,統一的烏克蘭不復存在,並陷入了事實上的烏克蘭與羅剎之間的戰爭深淵,至今還沒有出現停止的跡象。
五年前的那場所謂的“廣場革命”,成功的把烏克蘭綁上了西方與羅剎衝
突的戰車,使一個統一的烏克蘭,成為了一個山河破碎、四分五裂的國家。這其中,得利的只是西方和國內的一小撮政客。而廣大的烏克蘭人民,卻要為西方和政客們對羅剎搏奕的行為買單,吞嚥著國家分裂、烽煙不息的人間苦果。


孤獨的人209381559


這是一個角度立場上的問題。站在角度不同,勝負自然不同。

站在西方國家的立場上,這是顏色革命之中,教科書一般的成功案例!

第一,西方不需要一個強大的烏克蘭。

烏克蘭是僅次於俄羅斯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是前蘇聯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剛剛獨立之時,雖然也存在許多問題,但是,烏克蘭自身優勢十分明顯。地域廣大,人口不少,工業基礎雄厚,人才儲備豐富,科學技術發達,軍力強大,這樣的烏克蘭,假如能夠穩定發展個三四十年,它完全具備比肩英法德等國家實力的潛質。

此次顏色革命之後,烏克蘭成功的成為了比肩委內瑞拉等等極少數的失敗國家之一!國土丟失,族群分裂,內戰難休,工業荒廢、經濟破產,技術流失,人才外流,跌入深淵的烏克蘭,沒有幾十年是無法恢復元氣的,特別是撕裂了俄烏兩族幾百年的血盟,斷絕了烏克蘭獲取俄羅斯強力外援的希望。

西方在堅決支持烏克蘭的響噹噹的口號之下,由俄羅斯承擔了全部後果和責任,悄無聲息的掐死了烏克蘭崛起的希望。

第二,西方成功的在俄歐之間劈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寬溝深壑。

此次顏色革命之後,烏克蘭當局以加入北約加入歐盟為誘餌,不斷撕裂俄烏矛盾,克里米亞獨立並分離出去,徹底削弱了烏克蘭境內俄羅斯族人的實力和影響力,且成功的挑起來烏克蘭內部兩大族群之間的內戰。幾年戰爭下來,無論未來如何,俄烏之間已經無法再回到從前。仇恨的種子已經種下,萌發,就看未來如何澆灌、培育,俄烏兩族的血盟從此不復存在!親情彷彿東流水,逐漸遠去不復回。從此,烏克蘭就如同佇立在俄烏之間的寬溝深壑,俄羅斯與歐洲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上的陸路交流從此止步烏克蘭“鴻溝”!這是西方遏制俄羅斯的巨大成功!直面俄羅斯威脅數百年的西部歐洲,從此可以安心內戰!

公平看待對弈雙方,這是西方國家的一次戰略性的史詩般的勝利,

如果未來培育的好,將從此改變歐洲乃至於世界歷史!

烏克蘭人民的嚴重失敗!

激情燃燒換來的不是激情的歲月,而是雪域寒山萬里冰川。這個世界,最好聽的就是謊言,最難聽的就是實話。當基輔的槍聲響起的那一刻,烏克蘭就完了,他從此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話語權。

如今的烏克蘭就如同一個被擊倒在地的傻大個,完全不顧四肢百骸的流血與疼痛,依舊張口大罵,這不是說明他堅強,而是說明他已經神志不清,完全不考慮自身利益。烏克蘭當局完全就是把烏克蘭當做自己投奔西方的投名狀,能賣掉的全賣掉!

這一代的烏克蘭人,除了如同波羅申科集團的核心成員等能夠在顏色革命獲利的人以外,這一代,乃至於下一代兩代,都將會在黑暗之中苦苦探索幾十年,未來,是歷史淘汰烏克蘭,還是烏克蘭成功逆轉,都不是如今的人民可以做主的了!

民主,烏克蘭沒得到,“民豬”,烏克蘭做到了!


石隙甘泉


烏克蘭從一個較為穩定的國家,徹底發展成為民族主義和腐敗的溫床,徹底淪為西方同俄羅斯較量的棋盤。寡頭們獲得了權力,烏克蘭也成為了反俄急先鋒,對於既得利益集團來說無疑是成功的。但是烏克蘭分裂了,社會混亂了,經濟倒退了,顯然對於烏民眾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首先來看政治。總統波羅申科本身是一個糖果寡頭,而其內閣基本就是代理人政府,總理格羅曼是文尼察猶太商人世家出身,經貿部長庫比夫曾是烏克蘭克雷多銀行主席,內政部長阿瓦卡夫曾長期經商,財政部長丹尼盧克曾任歐洲魯麗克投資基金會主席,而能源部長納薩盧克更是當過烏克蘭泰克諾投資集團總裁,諸如此類不勝枚舉。而議會當中更是寡頭當道,從知名的“能源皇后”季莫申科,到議會各層議員,所以烏克蘭精英政治的本質並沒有得到轉變。


其次來看經濟,在2013年烏克蘭的國內生產總值是1833億美元,到了2015年腰斬到910億美元,即便三年過後的2018年,仍就剛回復至1200億美元,比之前仍然少了許多。

從失業率來看,在2013年已經實際控制到了7%以下,但是波羅申科政府任內長期處於9%-10%的區間。


那麼同烏克蘭息息相關的通脹率又如何呢?從下圖明顯看出在之前的通脹率長期在8%以下,而在波羅申科政府任內始終在10%附近徘徊,最高的時候甚至一度達到60%。


除了通脹、失業率這些宏觀數據,從烏克蘭今年的天然氣價格就可以一看究竟,2018年天然氣價格比2017年上漲了23.5%,而在2019年礙於進口成本的上升,烏克蘭政府根據世界銀行組織的建議還打算要漲36.5%才能收支平衡,也就是說假設2017年烏克蘭天然氣價格是100塊,到了2018年就得花123.5塊,而到了2019年則意味著將達到160多塊。單單一個天然氣價格,就可以看出烏克蘭民眾如今的處境。



而天然氣價格上升的原因則恰恰是因為波羅申科政府極度敵視俄羅斯的政治態度導致的,使得烏克蘭無法購買俄羅斯廉價天然氣,卻不得不購買來自美國昂貴的天然氣,當然最終成本還是要轉嫁到烏克蘭人民手中。


所以由此來看,儘管烏克蘭進行了“廣場革命”,但是如今的現狀,對於誰來說成功,而對於誰來說失敗,早已一目瞭然。(圖文數據節選自世界銀行、烏克蘭財政部)


馬克觀察


民主的下限就是街頭政治,烏克蘭終於把自己玩分裂了

政治本身就是們妥協的藝術,把握好分寸是關鍵。所以美英等政治成熟國家,都是把妥協和鬥爭放在議會範圍內,而一方拒絕議會鬥爭結果,將其鬥爭延續到街頭,進行無休止的街頭活動時,就已經不是民主,而是披著民主外皮的暴動。

然而,許多後進國家政客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手段。煽動民眾情緒,將自己包裝成革命者,癱瘓社會政治,迫使當局妥協或下臺,而且在第三方勢力幫助支持下,可以給抗議者發工資等方式,讓這種街頭抗議可以無休止的進行下去。這種模式漸漸地變成一套成熟的加工流水線,也就是“顏色革命”。
從顏色革命,到阿拉伯之春,西方國家成功的利用這些國家政治統治不穩定和國內矛盾,推翻自己看不順眼的政權,但是這種方式上臺本身政治基礎和底蘊不足,很快又紛紛陷入政治危機。而到了烏克蘭,這種方式更是成功的促使整個國家的決裂。


同為東斯拉夫人種,與俄羅斯合併超過400年,烏克蘭原本被俄羅斯同化差不多了。在蘇聯成立時,烏克蘭地區說烏克蘭語的不超過20%,是列寧的民族補償政策救了烏克蘭一命。這也說明烏克蘭地區有相當部分已經俄羅斯化,烏克蘭東部等地相當多人是使用俄語作為母語,同時蘇聯解體時有相當多俄羅斯族變成了烏克蘭人。

另一方面是經濟角度,前蘇聯時期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盆地到斯大林格勒(現伏爾加格勒),是僅次於莫斯科的第二大工業中心,蘇聯解體後強行撕成兩半,但是產業鏈等原因,當地產業是跟俄羅斯有千絲萬縷聯繫,使用的工業標準都是前蘇聯時代延續的標準。而烏克蘭西部是以農業為主,這部分人是親西方的基本盤,他們希望能夠加入歐盟,從而更加方便向歐盟出口農產品。

這就是烏克蘭向左走和向右走的糾紛所在,歐盟工業發達,但是耕地面積限制,農業集中在奶肉製品等高附加值農業,烏克蘭黑土地種出來農作物競爭少,而俄羅斯同樣耕地不缺,農作物向俄羅斯賣不動。對於東烏克蘭來說,工業是根本競爭不過法國德國,而且工業標準完全與歐盟標準不兼容,烏克蘭國家政府也根本無法承擔工業轉型所需要的鉅額經費,加入歐盟等於斷了自己活路。

這種矛盾不在議會中進行妥協,推到無休止的街頭運動,最終強行通過時。那麼另外一方也就選擇最極端的方式進行針對性對抗,當談判無法調節,那就只能暴力解決。在烏克蘭這種本身錯綜複雜的地區,採用這種野蠻極端方式解決複雜政治糾紛,那麼引起的反作用就是國家的決裂和內戰。這是不僅僅是國家的分裂,更是民族的決裂和傷痕,不管結果如何,註定是長期無法彌合的傷口。

更加遺憾的是,天堂太遠,俄羅斯太近,北極熊無法容忍作為其與西方的緩衝烏克蘭徹底倒向西方。更何況烏克蘭境內本身就有770多萬俄羅斯族人,不管是政治利益還是國內民意,都不允許俄羅斯坐視不管。所以克里米亞獨立,東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叛亂。

但烏克蘭付出如此大代價後,政局依舊動盪,極右翼和法西斯份子猖獗。各派勢力風起雲湧,而且不少民間團體還擁有武裝力量的“志願軍”,街頭政客十個有九個半都是鍵盤俠,鬧事一流,真正管事就歇菜了。


五嶽掩赤城


烏克蘭廣場革命功過參半。這不是和稀泥。是結合了反俄的波羅申科的觀點。

為什麼呢?

烏克蘭和俄羅斯同胞兄弟。歷史上俄羅斯這個哥哥不看兄弟的親情。而是欺負迫害弟弟。因此弟弟和哥哥視若仇敵。蘇聯分裂後,烏克蘭幻想走瑞士的和平之路。自我解除核武。政客分為兩派,一派親蘇,一派親歐。歷史已經過去,俄羅斯獨立後,始終以大局為重,給烏克蘭好處。天然氣優惠供應。無奈烏克蘭親歐迫切,廣場革命發生後,親俄的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歐盟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後遲遲不與援助。致使烏克蘭陷入困境。

真在這個意義上講,是歐盟的入盟條件破壞了廣場革命。烏克蘭的政客和歐盟沒有戰略眼光。

那麼,廣場革命的成功是把烏克蘭和俄羅斯推向死敵。是普京樹立了烏克蘭這個敵人。

烏克蘭這個國家早被閹割。自從斯大林的移民政策後,註定烏克蘭只能依附俄羅斯。烏克蘭的獨立行動結果就是分裂。克里米亞和烏東的頓涅茨克,盧甘茨克脫離烏克蘭是遲早的事。這是俄羅斯民族的分裂行為。

如果歐盟能夠以特殊時機接納烏克蘭是能夠避免烏克蘭分裂的。可惜事與願違。

烏克蘭政客對加入北約是犯了戰略錯誤。這才是俄羅斯腦休成怒的根本原因。如果政客許諾俄羅斯,烏克蘭加入歐盟就止步,也可能緩和俄羅斯的怒氣,使烏克蘭成為緩衝地帶。因為歐盟和北約不能等同。例子是土耳其加入北約,歐盟卻關閉土耳其入盟的大門。

廣場革命的後果是俄烏雙輸。普京得到了克里米亞。如果不是俄烏反目,克里米亞不會成為熱點。俄羅斯掌控克里米亞不可阻擋。不知季莫申科上臺後能否帶領烏克蘭走出困境。季莫申科拿承認克里米亞屬俄交換烏東和平也許能成功。容克早就表態,烏克蘭20到25年不能加入歐盟。烏克蘭和波蘭,羅馬尼亞近鄰,這幾個國家加入歐盟後的便利,就業就學,資金流動,投資置業太誘惑烏克蘭民眾了。因而,烏克蘭不入歐盟,國內永遠不會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