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離婚?

土豆炒蘋果y


有人說,有了孩子就儘量不要離婚,這種理論誤導了很多人,孩子的健康成長來源於家庭的和睦,兩個人天天撕逼,孩子只會在漆黑的隧道中看不到陽光,反而離婚還有可能會好一點!

我有個大學同學,在她高中的時候,父母就離了婚,有一次,另一個女同學就反問他,幹嘛離婚呢,這樣對你傷害太大了,結果她說道,我讀小學就盼望他們離婚,因為他們天天吵架,我連跟鄰居說話都感覺沒面子,自己過得非常壓抑,當他們真正離婚後,我反而輕鬆很多,我可以走母親那裡,也可以去老爸那裡,反而跟他們有很多話要說!

所以離婚對孩子肯定有影響,但是,不要以孩子為藉口作為不離婚的理由,婚姻出了問題,不愛了就是不愛了,不要刻意將就著,天天冷眼對黑臉,孩子反而很難受,父母往往喜歡說希望孩子過好,不受到傷害,其實在孩子的心裡,為何不也是希望父母過好不受到傷害呢?


情感99電臺


我從小就是一個內心戲十足的孩子,但是因為十歲前我爺爺還在,我爸媽壓力不是很大,所以吵架也不很激烈。但是後來我爺爺去世了,我爸突然的壓力造成爸媽經常吵架變打架。我也開始變的害怕他們吵架。有一次他們又吵架鬧離婚,我就開始想怎麼改變這種情況,電視劇看多了確實害人,小說裡的情節也是害人的,天真的我以為孩子真的是他們的紐帶。吵架時候孩子有個情況他們就合好了,比如生病或者出別的事兒。於是我想,如果大病然後虛弱的說我希望爸媽不要吵架他們就會保證以後一定相互理解不再吵架,或者我離家出走他們一定會覺得他倆吵架對孩子不好不吵架了。實際上電視劇很多對勞苦大眾的感情戲表演的並不怎麼樣。小康都達不到的時候誰會那麼敏感?都是發洩不滿罷了。生病我不想,所以我選擇了離家出走,我沒有錢不能走很遠,我就步行,以當時小小的我來說我又出去了有很久又很遠,我一直往南走,再往南走就是一條大公路,公路那頭我從來沒有去過,這就是我走的最遠的臨界了吧,又以防他們找不到我,我就不再走了,在路這邊的地裡坐著等,等他們來找,等他們找到我我就哭哭啼啼說: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吵架了。想著他們一定會不再吵架的,就像電視上演的那樣。我還想會不會找不到我發動全村一起找我,覺得可能我被人販子拐賣了或者什麼的,電視上都是那麼演的,媽媽哭的死去活來爸爸急得找不到方向。我等啊,等啊,等到天黑,等到太陽留下最後一點兒餘暉,可是沒有人找我,一個也沒有。再等下去在玉米地裡我會害怕的,我就回家了,吃完晚飯也沒人問我你一整天去了哪裡,也沒人說我怎麼一整天不見你。大家都沒任何人覺得異常,他們可能只是以為我出去和小夥伴玩兒了吧。一直到現在除了我,沒人知道我曾經離家出走過。所以後來他們再吵架變成打架時候,我就勸我媽,趕緊離婚吧,我爸不是好老公,離他遠遠的,不和他過了。我和弟弟都跟你,他再找後媽給我我就鬧讓他光棍沒人給他做飯,沒人管他,沒人給他洗衣服。他們沒離婚了,我媽離家出走過,帶著弟弟,晚上走了,躲到了我表姨奶奶家裡,我都不大認識的表姨奶奶家裡,我不知道,沒有帶我,我被留在家裡,每天跟著我爸下地幹活,累死累活,找我媽也找不到,最後快一個月時候我媽回來了。現在他們也沒離婚,我自己也沒離婚,日子還是慢慢過著。當然我曾經多麼想他們離婚,我曾經也特別想自己趕緊離婚。可是沒離婚我也沒後悔,離婚也不一定後悔也不一定不後悔。沒發生的事情也從來不去猜測,畢竟日子越來越好了。原配的夫妻應該是更好吧也許,我覺得是的。


蘭色夕陽2011


從孩子角度出發來回答這個問題。

父母離婚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

先講一個現實發生的事情,然後再進行分析。

我有一個好朋友,是個女生

父母在她小學3年級的時候,瞞著她偷偷離婚了。

她是在她爸媽的一次吵架中得知的,當時整個人都崩潰了。

所以從小到大,她都十分羨慕其他同學能擁有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

有一次,她去同學家玩,看到同學家的大門上貼了一塊鐵製的小牌匾——“五好家庭”。她說她看完那個牌匾後,她整個心都涼了,特別失落。她當時在想:“我的傢什麼時候也能有一個街道辦事處頒發的“五好家庭”呀。。。唉~估計這輩子都不可能吧”

父母離婚後,我那個朋友被判給了爸爸。但是,她更想跟媽媽。

所以,她那段時間幾乎夜夜以淚洗面,哭累了就睡著了。

慢慢的就習慣了與父親一起生活,但是她始終都與父親保持了很遠的心理距離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狀態:

一開始孩子會有極大的不適應,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幸福的孩子,家庭支離破碎,缺少了一位至親的愛,感嘆卻十分無奈的接受這種現狀。父母離婚,孩子必然會判給其中一方,與其說是讓孩子選擇跟誰,倒不如說,孩子是“被選擇”的對象。因為絕大多數父母離婚,都是由其中一方做出撫養孩子的選擇,並且一定要有這個經濟實力。若父母雙方都想要撫養這個孩子,則會上演一輪激烈的“奪子大戰”。

孩子跟著其中一方,可能會開心,可能會痛苦。往往痛苦多過開心。

之後孩子的心理會蒙上一層陰影:我是一個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其中一方的愛,家庭是不和睦的。我的心理是不幸福的,痛苦的,有遺憾和缺憾的。可能我一輩子都不會擁有愛了吧,為何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

大部分孩子會慢慢變得內向,自卑,敏感,自尊心強。

如何看待父母離婚:

父母離婚是因為他們無法再在一起生活所以才選擇離開對方,就像情侶間分手一樣,是很平常的事。

選擇離婚對於夫妻二人是種解脫,既然二人生活在一起很痛苦,那麼離婚無疑是正確的選擇。

離婚後他們二人很可能會生活的更開心,也許在不遠的未來,他們會分別遇到那個能夠陪伴自己到白頭的人。

對於孩子判給誰的問題,這個應該由孩子自己決定,這樣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內心的幸福感會更多些。


愛讀書的兔子哥


如果有了孩子,儘量不要離婚。如果打算離婚後再婚,乾脆不要離婚為好。

離婚後,各部分條件基本不比未婚以前了,青春大好的時機,找的對象都不滿意,離婚後,找的大多不如以前的那個。

再婚後,相互都會在心底與前夫(妻)對比,尤其遭遇各種不爽的時候,時間久了,大多是將就著過。有的一離婚,接著就是二婚,三婚了,別人對其評價也不好。

離婚後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小孩大多感受不到父母的共同呵護,得不到父母的愛,也沒有能力去愛父母,有的還仇恨父母。


上善若水1430602


我父母在我小時候瞞著我偷偷的離婚了。剛知道的那一瞬間或者是很長一段時間都有著極重的陰影難以接受。但是隨著時間慢慢推移我發現兩人合不來這樣其實也好誰都不會活得那麼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