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體重沒下降,卻有好多人說你瘦了,這是為什麼?

天z霖


很多人減肥,常常把減肥當作就是減輕體重,用體重的變化,來衡量減肥的效果。但實際上,減肥和減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按照西方人的標準理論,女性人體模型,人的體重裡面,大約有36%是肌肉,9%-15%是必需的脂肪,15%是儲存的脂肪,12%是骨骼,還有25%左右是其他組織,這些其他組織包括內臟、皮膚、血液等。所以,除了比較胖的人之外,人的體重裡面,脂肪只佔一定的比例,而除去脂肪以外的體重,大部分則是瘦體重。

所以,我們減肥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減體重,單純的減體重也不是減肥。只有減掉脂肪,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不管男性還是女性,當做力量型訓練的時候,肌肉都會增多,這就會帶來體重的增加。由於肌肉增多帶來的體重增加,就不能叫做“變胖了”。因為我們增加的是健康的、漂亮的肌肉,而不是不健康的、難看的脂肪。

增加了肌肉,增加了體重,不但不會讓人“變胖”,反而更加有助於減肥。因為肌肉越多,基礎代謝率就會越高,平時運動或者活動,消耗的熱量也就越多,也就是說,肌肉能幫助我們大量消耗熱量,於是減肥也就更容易。

很多人減肥,昨天100斤,餓了一天,第二天一稱體重99斤,很開心,以為自己減了1斤脂肪呢。其實,你看起來確實是減少了1斤的體重,但事實上,你真的是減少了1斤脂肪嗎?那恐怕不一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真正脂肪的減少速度其實非常慢。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的確是這樣,脂肪的堆積,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同樣,一頓兩頓,也餓不成瘦子。

那麼,1公斤脂肪到底能儲存多麼巨大的能量呢?人體的1公斤脂肪組織,一般能夠儲存7700千卡左右的能量(1公斤純脂肪可以儲存9000千卡熱量,人體脂肪組織中還有少量水分和其他一些非脂肪物質)。那麼,想要減掉1公斤脂肪,就需要額外消耗掉7700千卡熱量。

那麼,7700千卡熱量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呢?這麼說吧,7700千卡熱量大約相當於13斤米飯!約16個漢堡!也就是說,一個普通身材的女性,慢跑1小時(速度約7千米/小時),也才只能消耗大約300千卡左右的熱量,所以,想要通過運動直接消耗7700千卡熱量,就需要慢跑將近26個小時!這個運動量,相當於從北京一口氣跑到天津,再折返一半的路程!而想要通過節食消耗7700幹卡熱量,一個普通身材的女性完全不吃東西,也需要餓整整5天!

那麼,很多人減肥的時候,體重迅速減輕,減掉的不是脂肪,那又是什麼呢?——答案是,主要是水分。

我們的體重組成裡面,變化最快的、最容易快速增減的,就是瘦體重中的水分。身體水分的丟失和增加很容易,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反映到體重的變化上來,讓體重快速增加,或者快速減少。

這樣的快速減肥,減少的主要是糖原、蛋白質、血量,同時還伴隨著大量水分,真正的脂肪減少則少之又少(因為脂肪儲存的熱量非常大,我們短時間內根本消耗不了那麼多熱量)。所以,很多人減肥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尷尬的局面:體重下去了,但是人看起來還是胖胖的。這也就因為她減掉的是瘦體重,留下的反而是脂肪。

既然體重減少,人不一定就是真的瘦了,那麼如果體重增加,人就一定是胖了嗎?也不一定!道理是一樣的。因為如果增加的是瘦體重而不是脂肪(比如增肌),人的體重增加了,但人並不是變胖了。

還有一種情況,在減肥的過程中,脂肪減少了若干公斤,瘦體重同樣增加了若干公斤,這樣體重沒變,但人卻確確實實是瘦了。

所以,如果你只是稍微有點胖,想讓自己身材更漂亮,那麼就不需要糾結於體重。當你最終減肥成功的時候,雖然整個人看起來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可能體重變化並不大。

比如有兩個人,如果一個人肌肉比例大,身體含水量高,另一個人脂防比例大,身體含水量低,那麼可能兩人身高體重完全相同,但看起來卻是一瘦一胖,天壤之別。脂肪讓人的身材臃腫難看,瘦體重卻讓人身材挺拔漂亮。

所以,減肥時我們應該關注的其實是身體成分的變化。應該關注脂肪和瘦體重,哪個變多了,哪個變少了,而不僅僅是看體重。最失敗的減肥,是脂肪沒減多少,減掉的都是瘦體重,這樣減肥後,人看起來是沒那麼胖了,但可能會導致減肥後皮膚鬆弛,臀部、胸部變得乾癟,甚至站著的時候都覺得整個人是鬆鬆垮垮的;最成功的減肥,是瘦體重增加,脂肪減少,我們雖然沒有獲得“體重數字遊戲”上的成就感,卻實實在在地變瘦變漂亮了。


閃電減肥資深顧問馬蕾


其實對於減肥大家直觀的認為是簡單的體重下降,這並不全面,肥指的是脂肪,減肥針對的是較少脂肪。我們現代人減肥相較於體重上單純的數字,更應該關注的是體脂率。但是我們知道,單純的通過節食減肥不但會消耗大量的脂肪,還會損失肌肉,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減肥方法,降低了我們的新陳代謝的同時對於原本比較胖的人會造成皮膚鬆弛甚至下垂,影響形象。

健康的減肥是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再加上合理的力量訓練以及有氧運動相結合。我們知道相同重量的情況下,脂肪的體積是肌肉的三倍左右,合理的運動讓我們消耗脂肪增長肌肉的同時緊緻皮膚保持健康。


懵懂三十Lait


這是運動減肥初期太太太典型的現象了。

你們看看這個圖就懂了:

你在運動減肥初期,肌肉會有一定量的增長,同時脂肪在減少。

但是,同樣是5磅肌肉和5磅脂肪,體積差距就像圖上這麼大!

這還不夠直觀的,用數據說話,同重量的脂肪和肌肉,脂肪的體積是肌肉的3倍喔!

因此,你的總體重不變,但是你去量量你的手臂圍,大腿圍,腰圍,臀圍,一定比以前小很多。

這就是脂肪消退,肌肉生長的結果!

我告訴你再繼續運動下去會發生什麼:

你的肌肉再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再增長了。

因為肌肉的發達程度,已經適應了你的運動強度了。

而脂肪,仍然會一直往下減。

因此,你再過幾個月,就會發現你看起來瘦了,稱起來一樣也說瘦了。

當然,再過幾個月,你會面臨平臺期,這不是今天的議題不多討論。想知道怎麼度過平臺期請關注,有機會會講到。

總之,繼續運動,路子是對的,祝你有好的效果!


虎山行不行


人的胖瘦主要是由脂肪和肌肉的多少決定的,除了少數肌肉型肥胖之外,大多數比較胖的人都是體內脂肪量相對比較多,肌肉量相對較少。

由於脂肪是人體內能量的重要儲存形式,因此其體積相較於同等重量的肌肉,要大差不多三倍。見圖一。

人體內的脂肪主要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比較容易囤積脂肪的主要是腹部,內臟脂肪和皮下皮膚相互疊加,就容易使腹部非常突出。其它容易囤積脂肪的部位還包括腿部,大臂,大腿等部位。

提問者通過運動或者節食等方式,尤其是調節飲食結構和運動一起進行的時候,體重會減輕,但是由於人體的差異非常巨大,加上運動和飲食等因素,在運動後會減掉部分脂肪或肌肉,當然不同的運動方式和方法也會增肌或減脂,即使同樣的運動,在運動結果上也會略有差異。

不知道提問者具體是怎麼運動的,有氧和無氧具體是怎麼練的,僅從結果看,我認為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提問者可能是減掉了比較多的脂肪,肌肉並沒有減少太多或者略有增肌。減脂可能是皮下脂肪減的比較多,也可能是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都減的比較明顯。圖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現在很多女性都不喜歡身上有肌肉,都想瘦一點,更瘦一點,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

一個人要想健康,有精神,有活力,健康,必須要有一定量的肌肉和脂肪,體重過低會影響各項生理功能,導致各種疾病,除了體重衡量胖瘦之外,還得看體脂率,女性體脂率不要低於17%,一般18-20%就已經很性感了,男性體脂率13-18%都可以接受。圖四體脂率僅供參考,並不完整和詳細。此外肌肉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決定基礎代謝量的高低,一般來說稍微高一點比較好,不僅不容易胖,身體還會有很優美和性感的線條。

只要提問者身體BMI指數在19-24之間,建議提問者繼續保持目前的飲食和運動,體重和體脂率都是衡量健身成果的重要參考指標。買一個皮尺,除了量三圍,還要量一下大臂圍和大腿圍度,參考圖五。

如果提問者BMI超過24,則需要進一步調節飲食結構,加強無氧和有氧鍛鍊強度,如果提問者BMI低於19,不僅不能再減體重,反而要多練器械增重,少練一點有氧。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助提問者解決目前的疑惑。







行遠健身


體脂率降低了,也即是你的BMI數值降低了

通俗來說,就是你身體內的脂肪縮小了,肌肉比例提高了,體型更緊緻更好看,

持續堅持下去,你會越來越瘦的!


大基數減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