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農民老了應該有退休金嗎?

三農防汛抗旱


農民是否應該有退休金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其實說到底這跟國家的經濟有關,因為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國家每年的退休金額度有限,而我國的農民基數龐大,這些退休金如果均攤,那城市裡的養老金豈不是低得可憐,甚至不足以支持老人在城市裡的生活。

如果是發達國家,甚至鼓勵生孩子,生一個就獎勵多少錢,老人的福利也很優厚,因為國家經濟好,有的是錢,再加上地廣人稀,農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根本就不把養老金看在眼裡,想吃什麼,農場裡有的是。

如果農民老了有退休金,意味著全國所有老人都有退休金了,假如一個農民一個月的退休金在500至1000元,那兩個億的老人就相當於1000億至2000億退休金,我國的GDP在去年剛好超80萬億,這退休金就是一個巨坑,國家的稅收很大一部分都要用來填這個坑。

當然我是希望農民有退休金,就是感覺不太現實,或許以後會有,現在農村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在家種地,年輕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如果有退休金,肯定會鼓勵年輕人回家務農,而且農民老了,沒有了收入來源,確實挺苦的,吃穿用度各種神吃儉用。

我更加希望國家能提高農村五保戶或者貧困戶們的福利,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扶持,重點落實農村經濟。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只有國家經濟上去了,國家有錢了,農民的生活才能整體提高,而農民中的老年人的日子才會更好,這也是一種無奈吧。


每日新況


其實這個問題分站在哪個立場看了。假如站在農民的立場上看這個問題,答案一定是農民應該享受退休金。理由很簡單,農民也是人,也有老去的那一天。作為同一個共和國的公民,也為共和國做了貢獻,所以就應該一視同仁,共同享受國家的福利待遇。唉,可惜現實卻不盡然。

當然,這只是農民的一廂情願罷了。再回頭看看某些“專家”的觀點:農民為國家做的貢獻是有限的(瞎了狗眼!無論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沒有農民做後盾,要想勝利難比登天!解放後,農民寧可自己捱餓也要保障城市供給!國家各項建設少了農民的支持麼?!)再有的說農民沒買保險。誠然,現代的農民沒跟其他行業人員一樣買保險,不享受退休金無所怨言。但沒實行買保險的年代,其他行業都有退休金,為什麼單獨農民沒有?!一句話,農民是弱勢群體,遭到了無視!



浮雲亦雨1


你說就不合了,工人繳納養老你險是國家幫你扣,農民的上交糧食任務,難道是天上丟下的嗎?赤日炎炎似火燒,田野禾苗半枯焦,農夫心裡如湯煮,問下工人怎下料。我們生產糧食,百份之八十都貢獻國家了,工人貢獻,難道你食鋼鐵為國貢獻的嗎,你工人年老退休溫飽國家包了,我們農民老了,縱有士地,耕種已無能為力了,你說農民每天,一飯兩粥不為過,是嗎!


一切歸零10


退休金現在都沒有了!現在退休後都是領的養老金。城市工人退休後有養老金,現在很多農村的農民也想要養老金!想領錢肯定沒有毛病,這是人之常情,誰不想過的好一點。可是你知道工人是怎樣才領到的養老金的嗎?可以說都不知道,因為知道了就不會再提出這樣的問題了。工人20歲技校畢業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每個月要按國家規定交納個人養老保險金,工廠每個月還要為他交納更多的養老金(因為他為工廠創造了財富),一直要交到他退休前。這樣他退休後才能領到國家養老保險公司給他的養老金!農民也按這個程序走,到老了一樣能領到養老金!也就是從年輕開始交納個人養老金直到60歲退休


陶韻飛楊


這個問題討論的時間最長,最有深度,至於說農民老了,是否應該有退休金,應該分為視同繳費時間節點前的老農民即原人民公社社員,和2009年國家建立農民自費繳納養老金平臺以後的農民。前者應和視同繳費時間節點前退休的機關工作人員和城市職員一樣,享受養老待遇,因為他們和老社員一樣,都沒有自費繳納養老金。後者的農民即新型農民,他們巳有繳費平臺,有工作單位的可在工作單位繳納,而且他們擁有生產資料,即土地和宅基地。他們應自己繳納養老保險,不繳養老保險就不應該享受退休待遇。

個人觀點,不喜勿憤為感!


江蘇寶之林科技


當然應該,首先,農民本身是一個弱勢群體,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從事著最艱苦、最煩重的工作,而生活始終是最差的。其次,網上總有些人拿農民沒有交養老保險說事,可卻忘了五六七十年代,農民的公糧、餘糧、和一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無嘗的國家建設義務工。


愚公200565193


農民老了,應該有退休金。因為同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就應該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讓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因為農村老年人一生都在為國家做貢獻。向國家交了幾十年的各種稅費交了幾十年的公糧。出來幾十年的義務工。所以農民老了,應該有退休金,這樣才公平。也能縮小城鄉差別縮小工,農差別。是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於全體國民。


1379656096修德忠


我認為應該提高。各行各業比較而言,大部分的農村農民生活水平相對差了些,生活質量相對低一些。這是有目共睹的,誰也不可否定的。

到農村走一走,近距離的觀察一下農村農民的生活,深入實地瞭解一下農民的實際生活狀況。在農村那些上了年歲的老爺爺老奶奶,有的都七八十歲了,白髮蒼蒼。為了生活,不論是赤日炎炎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寒冬,還在田間,沒明沒黑的佝僂身子勞動,更有甚者,有些人還託著病體。若是在城市,會發現這些情況嗎?

國家經濟實力強了,提高一些農民的生活待遇,提高一些對農民補貼,提高一些農民的生活水平,是合情合理的,是天經地義的。縮小一點貧富差距,是共產黨人的初衷,更加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後來者79


我說,解放後曾經有工農聯盟這個說法。我想工農聯盟都是在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貢獻,既然是為國家做貢獻,黨是不會忘記的。工人交了養老保險,老了國家在發養老金,農民沒交養老保險,可是為國家建設做過貢獻,國家富了,發適當的養老金,我看還是可以的。


紅旗飄飄800


五十年至六十年代的老農民應該適當發,每人每月伍佰元。因為他們做的義務工太多,貢獻特別大。對他們的照顧是應該的,但不能一刀切。像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雖有貢獻,不能和五六十年代的人相比。想得到的多也是枉想,五十年代的人漸漸失去了勞動力。在物價高漲的今天很難生活,考慮這些人是應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