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0年後能不能成為華為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

二打野xl


小米10年後能不能成為華為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小米能不能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無法預測;至於能不能成為華為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兩家企業性質不同,放在一起比較也是不嚴謹的。雖然沒有華為這麼大手筆但個人認為小米也可以向華為看齊,以科技研發立企,搞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及產品來。作為探討小米這種發現模式是否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也許還是有些意思的。

按照《財富》評選世界五百強的標準:其一主要是銷售收入;利潤、資產、股東權益、僱傭人數等等這些是作為參考。其二統計數據較高透明度;其三獨立的公司治理;其四按美元統計排序;其五在規定時間提交申報資料。其最重要的指標無疑就是銷售收入,可以看看小米今年的營收。小米剛發佈今年第三季度營收為508億元人民幣,而前三季度小米營收約1305億元,同比增長了64%,如果按每季度平均435億元來算,今年的營收大約為1740億元人民幣。按照現在的匯率來算,大約為251億美元的營收。

這樣的營收對於小米這樣一家成立只有將近十年的企業來說,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不知不覺間小米即將邁入世界500強的行列,按照2018年財富500強的營收最後兩名為請到海爾235.632億美元,愛立信公司為235.563億美元,而小米可以排在470名左右,僅次於波蘭國營石油公司,其前一位中國公司為大唐集團。

但要成為華為那樣的公司,應該說不太可能。比如以大手筆研發投入來拉動企業的發展,在小米身上可能達不到,畢竟其利潤率太低。但並不妨礙小米以科技立企,向華為看齊以華為作為榜樣的科技公司。如果僅僅以新奇的營銷或新奇的經營模式,是不太可能長久的,雖然小米的研發費用不算高,但每一年也在一定幅度的增長。目前也並沒有可以像華為那樣炫耀的核心科技,但並不妨礙小米深耕科技搞出自己的核心產品來。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小米成為世界500強的時間不遠了,用不了10年,但要在10年內成為華為那樣的企業,則希望不大。小米2017年營業收入1146億元,摺合169億美元。而2018年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是235.56億美元,比小米的銷售收入高約40%。

今年8月,小米官方首次公佈了上市以來半年財報,數據顯示,整個上半年小米收入了796.48億元,同比增長75.4%。如果下半年小米保持這個狂飆模式,全年的營收將達到2000億元,摺合接近300億美元。到2019年500強發佈的時候,小米鐵定入圍了。從2010年小米創立,到2019年進入世界500強,小米的發展算得上是一個商業奇蹟了。

不過,現在的小米在華為面前,只是小巫見大巫了。這不僅僅體現在規模上,還體現在技術能力和品牌影響力上。2018年上半年,華為營業收入為3257億元,相當於4個小米。作為智能設備的兩家直接競爭者,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含榮耀)手機全球出貨量為5420萬部,首次超過蘋果,位居全球第二,小米手機全球手機出貨量3300萬部,比華為整整少了2100萬部。其中華為今年的旗艦機P20系列,上市僅5個月全球銷量便突破了1000萬臺,是華為手機有史以來銷量過1000萬部最快的一個旗艦產品。

華為除了手機這張牌,還有電信設備這張王牌。在電信領域,華為也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華為在2017年擊敗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據悉,華為是去年唯一一家在移動基礎設施市場取得份額增長的廠商,華為去年移動基礎設施業務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8%,較2016年增長了3個百分點。對比之下,愛立信全球移動基礎設施市場份額下滑至27%。

華為的成功,讓國際競爭對手都感到害怕。小米,還遠遠達不到這個影響力。小米成為世界500強不難,但成為華為那樣的世界500強可能還得努力。

再者,華為可不是像眾多國企那樣靠規模撐面子,而靠得是技術和影響力、戰鬥力。華為,不僅僅是世界五百強。


紅谷新視界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華為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和普通世界500強企業,有巨大的區別,

區別在哪裡 ?研發強度多大,研發經費有多少,有多少核心技術。

華為的研發強度,研發經費佔營收的10-15%,研發經費120億美元,世界第六。

授權蘋果800個專利(蘋果授權華為不到100個),授權高通400多專利,跟愛立信、諾基亞交叉授權。

華為的研發強度,是從華為1996年制定的《華為基本法》裡規定的。那是22年前了。當時華為的營收才89億人民幣,當時相當於11億美元。

22年來,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從營收的10%到了現在的15%。

華為的研發強度,國內能比的,是中興-10%,百度:15%。阿里巴巴:10%。.....

小米的研發強度是多少?2-3%之間。研發經費20億人民幣=3億美元左右。

總之,小米要成為世界500強,最近兩年就能成;

要成為華為這樣的世界500強,研發經費要維持在營收的10%以上,以小米1000億的營收,研發經費要達到100億=15億美元。

每個企業都是有基因的,這個,從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就能看出來。

小米的基因,是研發經費十年總和不到華為一年的聯想公司這種注重營銷的企業基因。

跟華為這種注重研發的企業基因,差距天差地遠。

從企業規模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來看,阿里巴巴已經成為華為這種世界500強了。

騰訊的研發經費2017年上半年暴增50%達到78億,如果全年能達到180億,騰訊也算。

騰訊、中興、百度是最有希望成為華為這種世界500強的。

如果用動物來打比方,華為、阿里、中興、百度屬於獅子老虎這類大型食肉動物。

小米、OV、聯想這類重營銷的低研發強度企業屬於豬、牛、馬這類大型食草動物。


kalaoo174071812


我想,一定會。

為什麼?

小米有2個大市場可以深挖。世界手機銷量第一的中國,世界手機銷量第二的印度。

小米已經聚焦到了科技研發上,2個典型現象:(1)小米mix2引領世界。(2)小米決心做自己的麒麟芯片了。後勁很足。

小米已經開始像蘋果一樣,開設線下體驗店,對標“蘋果”。在中國和印度遍地開花。

小米的基因,天然適合印度人、非洲人,而這都是極大的市場。雷軍和印度小哥、非洲小哥在一起,都很搞笑不是嗎?

小米生態鏈。89家企業合力協同,互相加分,抱團作戰,這個連蘋果都做不到。

最重要一點:雷軍還年輕,雷軍還很有活力。

這個太重要了,只要雷軍在,路子不會偏。

無法想象,阿里沒了馬雲、華為沒了任正非、京東沒了劉強東,會怎麼樣。

所以,定海神針,就是企業家的鋼鐵心臟和鋼鐵鬥志。


五角星


話不多說先上圖~

這是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500名的營業額和利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第500名是AutoNation公司,營業額216.09億美元,摺合成人民幣1380.73億人民幣,據小米公司官方目前給出的數據,10月份小米完成1000億的目標,第四季度小米手機銷售額呈上升趨勢,所以小米公司2017年營業額接近1200億人民幣,距離世界500強只有100多億,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2017小米全面轉戰線下,目前已經有了很好的效果,並且2018小米計劃上市融資,一旦上市應該就會進入世界500強,這裡有小夥伴有疑問,為什麼有很多年利潤很高的公司沒有上世界500強?我們來看一下世界500強企業需要滿足什麼標準~



第一、根據銷售收入排名~

第二、企業統計數據必須擁有較高的透明度,這可不是很多企業可以做到的,好多企業偷稅露稅都不敢透明,所以很多達到要求的企業都沒有上榜~不是你說你掙了多少就多少對吧?小編年收入10000000億美金(你們信不信?反正我說的,愛信不信,哈哈哈),目前小米公司等國產手機廠商其實就沒有很高的透明度~所以嘍~你懂的!

第三、全部是按照美元排序~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世界500強是需要申請的,提前提供相關申請和財務報表~你不想當沒人會強行把你放上去~

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小米能努力,讓世界500強多中國一個企業~加油^0^~

不要忘了點贊關注哦~麼麼噠~大年初一快樂~


用心生活的小Q


小米一定會很偉大,能不能超過華為就不知道了。

其實太多人都不懂低價的重要性,都知道研發重要,沒人相信低價是對的。低價這一點稻盛和夫的幹法一書有寫到過。高利潤的市場,比如三星內存,利潤那麼高,高科技吧,多少人往裡面衝,現在大陸大資金投入,一旦追趕上,三星半導體會怎麼樣?不是跟LG display 一樣血虧的結果嗎?難道京東方的技術比韓國的三星LG技術還牛逼?肯定不是,還不是靠份額去碾壓的。誰又能保證一輩子壟斷?小米不也是看準高利潤的產品做的嗎一做一個準。但是你低價後,競爭對手就少了,你如果品質+低價的話,誰能撼動你?就比如老乾媽好吃又不貴質量還好。

華為某人在雷軍說淨利潤不會超過5%後發言表示,達到5%的公司除了三星蘋果沒有其他了。那麼問題來了,小米沒有5%就算了,但那麼多廠家的手機比小米貴10%你還沒有什麼利潤,這不是個笑話嘛,只能說明無能。

小米低價的本質是高效率運營,比如以前華為有幾部手機從網上賣的?現在呢,網上賣一部3300的手機,比線下至少省掉代理商利潤,商店賺的,推銷員提成約300元?如果能夠像小米前期一樣網上銷售一半,成本得降低多少?利潤率提高多少?這只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種。

是個人都知道研發創新的重要性,小米插線板花了兩千萬多少人知道,就只知道說小米營銷費花了52億,多麼腦殘,52億是多少錢知道嗎,小米之家開一家一個億都可以開52家,營銷費52億是包含營銷和銷售的全部成本,開小米之家的錢也算在裡面了。說到研發那麼問題來了,一家初創小公司,首先沒有多少錢做研發,那麼產品無法溢價甚至賣不好,那麼就沒有高利潤,這又導致沒法高投入去做研發,如何跳出這個惡性循環?別的小公司不說,小米都這麼大了,研發的錢還是完全沒法和華為比,按照上面的推理,那是不是小米就一輩子沒法超越了華為了(這裡不得不說一點,研發也是講效率的,有的公司花十億做出來的研發成績,在高效率的小米五億超越也不是不可能,關鍵是思想)?

活下去才會關鍵,沒有能力就先做低價實用得東西。其實中國現在的成績都是靠低價打出來的,比如國產電視,難道不是用低價幹掉日韓電視的?難道海信創維比索尼電視顯示色彩還好?還不是質量追上來滿足大眾了價格便宜得多。中國高鐵很出名大家都知道,難道它和日本等其他國家的高鐵售價比不便宜?

低價永遠沒有錯,錯的是低價低質的山寨,低價+中質,就有機會,低價+高質就天下無敵了(不要用五千的東西和五萬的比,天真)。

換另外一種思路,很多人說科技公司就該有高利潤,那我們把手機供應鏈的各種配件都漲價一倍,讓大家都有利潤做研發,那麼製造出來的手機出口有競爭力嗎?拉拉GDP而已。好的東西不一定就賣得好,索尼電視三星手機不好嗎,中國賣好了嗎?貴的東西也不一定就好,有可能是黑心,就比如蘋果數據線147一條,有啥技術?有幾個果粉買原裝147的線?反正我身邊一個沒有,還有蘋果無線充五百,瞭解下。

其實最恐怖的還是大家對小米低利潤的不理解,有兩家電視廠商曾經找小米王川合作,最後談崩了,因為他們不理解不願意不接受小米電視利潤定那麼低,但是結果呢,五年時間,很依賴線下的大家電小米電視今年做到國內前二,明年年底全球銷量可以一千多萬臺。雲米已上市,五年後,如果雲米家電遍地開花,空調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洗碗機冰箱洗衣機都做到國內前五,那才叫厲害😮。

我也不知道品牌溢價對不對,看起來很對。做好溢價和選擇不溢價,只要做好了就是牛逼。就跟oppo vivo做好線下,國內不也比華為加榮耀差不了多少嘛,這也是一種牛逼。不過我更看好小米這樣的模式。


搜索王明哲


小米會成為五百強。

小米會不會成為華為這樣的五百強,不會。

小米的經營理念和華為完全不同。

可以說華為是一家重實體科技的實業公司。

小米會成為一家輕實體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甚至一個專供的科技產品平臺。

華為未來的資本重心都會在自家的研發專利上,小米未來的資本重心會在自家的系統整合平臺上。

誰更強大?

如果將來有一天時代更迭,華為沒落,依然能賣不少錢,小米沒落的話,看看雅虎就知道了。

所以,小米要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走在潮流之上,甚至未來未來潮流之上。華為則需要不斷地研發,不斷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挖。

方向不同,沒辦法比較優劣。


路還得繼續走下去1117


首先,華為是我比較欽佩的企業,特別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應該是上一代的我們企業家的典範。小米是發展非常快速的一個企業,特別具備互聯網的思維方式,是新的移動互聯網的新型零售企業企業典範,小米主要是面向c端的用戶,市場非常廣大,有個很強的想象空間,小米號稱雜貨店,產品也越來越豐富,每人發一個產品都是百萬級,千萬級的數量。華為的模式,早期成功的主要是面對B端,主要是為電信企業或者說一些大型企業提供通訊相關的設備,通過20多年的積累和發展,通訊設備行業做到了全球第一,有很深厚的技術積累及市場資源。當然近幾年他們在大力的發展手機市場,華為的手機也是近幾年國內及一些歐洲國家的市場佔有率也還是非常不錯的,目前世界排名第三。不僅僅是發展速度,而且市場的潛在的規模來說,華為在終端的市場潛力,要遠小於小米的想象空間。

其次,另外隨著新零售的爆發式的發展,小米在2017年的新零售佈局及得到了市場的檢驗,而華為的還是以傳統的方式為主做經營,市場的反應速度弱於小米。從去年年底以來,小米即將上市,成為一個真正的公眾型的公司,這為未來的小米在資金方面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華為到目前為止,雖然整個經營的模式也非常不錯(實現員工持股),畢竟還是比較封閉型的那個民營企業,未來小米的國際化肯定會比華為走得更好。

最後,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比較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年輕,企業經營投資具有豐富的成功經驗,特別是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思維成為典範,不光只有小米的一個企業在經營,其管理金山軟件、順為投資等也在各自領域內做的很好。任正非年紀比較大,即將進入退休的狀態,企業相對比較保守。所以我更看好小米未來的發展。

大家多多交流。


房車行


小米還是和華為終端比比就行了。華為終端上半年營收就達到1000億人民幣,今年2000億應該問題不大,小米還在爭取今年營收1000億呢。另外,華為終端16年營收1780億,合270億美元,16年世界500強門檻不到220億美元,以後還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至於小米能否進世界500強,這也要看小米的發展狀況,如果以去年的標準220億美元來算,合人民幣差不多1450億,去年小米的營收差不多是這一半,至於是否用得上十年,誰也說不準。


漂失的柳林湖


你好,我來搶答!

百分之百不用十年,可能就是一兩年。明年很有機會就是世界500強。世界500強是以營業收入為計算單位的。一般來說世界500強最後一名是200多億美元營業收入。大概就是1300億左右,小米公司今年的小目標是1000億。按這個發展勢頭,小米最少增長30%,那麼兩年就可以實現了。如果小米公司營業更多,明年就可以成為世界500強成員。

華為更加牛逼,明年或者後年會達到1000億美元。華為,不只是世界500強,
更是500強成員中的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