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健康的房價應該是當地每個家庭一個月的收入能買當地一平米的房子,你怎麼看?

啦啦6789


大家習慣於用小白領的收入代表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更習慣於所有的消費先和房價掛鉤!

首先說收入,我在青島,和媳婦兩個人上班收入大概每月15000左右支出含房貸9000到一萬,但我們收入真的屬於很低的,馬路邊賣油條的、樓下市場開便利店的,旁邊賣排骨米飯的每一個每年都有大幾十萬收入了!

其次說買房,我認識的大部分人買房都是父母在他意識到需要買房之前就把房子買好了,他們做的只是置換,小的換大的,或者市北換到市南,真正靠自己收入買房的真的是極少數!

最後說消費,不同的原生態家庭消費觀念差異很大的,比如我家三口人每月吃喝水電費2500就夠了,有個朋友家也是三口人每個月要花到6000左右,也有個更省的朋友,兩口子天天上班帶飯每個週末菜市場批量往家買菜,三口人每月1000都花不了,各有各的花錢習慣和愛好,不需攀比,更無需借鑑,過自己的就好


青島房子哥


不知道為什麼,一個家庭一個月買一平方很難嗎?奇怪😳,為什麼這麼問,我在玉林市,房價目前7000多塊,我是開奶茶店的,一個月1萬左右吧,我老婆和老媽搞家政,一個人一個月也有4000多塊,加起來差不多9000,我老爸開車送快遞的,一個月也有4000多,家庭收入24000左右,有時候能到3萬,買個幾平方也沒問題呀,關鍵我家已經兩套房了,多了也不想買,可以定期旅遊,也希望爸媽早點退休,不那麼辛苦,快遞和家政都挺辛苦的,適合年輕人幹,但是好多人天天玩,抱怨不願意做事是真的,樓主問這個話題也是這類人吧😄


修劍修心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六歲的小朋友我就勸他:小朋友好好學習啊,以後賺大錢買大房子,他說:哼,我才不用買房子,我已經有六套房了,我說:你一個六歲的小孩哪來那麼多房子?小孩說:你看我家兩套房子,我爺爺奶奶家套兩房子,我外公外婆家兩套,他們說了將來這些房子都歸我。我當時心想這太可怕了,一個六歲的小朋友就有六套房子,而更可怕的是將來會有兩個這樣的小朋友結婚,你知道嗎?他們小兩口將來手拿就是十二套房子了,他們這代人同學聚會都可以拿房產證鬥地主了。兩套60平的,兩套80平的,三套100平帶兩車庫,四套連排炸了……


用戶4589007894


房價和收入之間的比例,國際上有一個衡量指標,那就是:房價收入比。這裡的收入,是指家庭年收入(稅前),按照國際慣例,目前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為合理區間。

我國各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是不平衡的,中小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多在六倍以上,屬於房價過高的範疇,據調查,全國大部分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超過6倍,其中深圳、上海的比率都超過了20甚至更高。近兩年,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驚人,高房價和低收入已經形成鮮明的對比,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正在被高房價吞噬,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也受到重創。

房價漲幅過快又進一步加大了貧富分化,窮人越來越買不起房,富人因為手頭現金充裕,到處買房,坐享房價上漲紅利,財富急劇膨脹,而大部分工薪階層只能望房興嘆!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7年基尼係數為0.4670。較2016年上漲0.002個百分點(2016年中國的基尼係數是0.465),已大大超過國際公認的0.4的警戒線,貧富差距過大,會加劇社會矛盾。

因此,控制房價,抑制炒房,增加中低階層收入,縮小貧富差距已十分緊迫!


穿著棉襖不洗澡


應該是這樣。我是反過來推算的,當本地每平米房價等於你一個月的收入時,應該堅決出手了。我在江蘇一個地級市,2001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分別在04年初,09年初,15年初三次買房,這三個時間點本地每平米房價分別為1800,3500,6000,其中第一次是為了結婚,第二次是為孩子準備學區房,第三次是買在地鐵口。這三個時間點房價都比較合適,我跟老婆兩人的收入,每月就能買兩平方,我們倆每月公積金加起來也超過一平方的房價,辦理直接抵扣就不用現金還貸了。這兩年房價瘋漲,這幾套房每平米已經超過一萬五了,也超過了我的每月收入,當時買房的時候都是淡季,開發商都是車接車送,現在一個房號都賣5、6萬。


bypwd


一線城市房價每平一萬,二線五千,三線三千,四線二千,五線一千。房子由國家統一承建,不得經過第三方,地產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一律取締!房子由政府統一協調買賣分配,以一個三口之家為一個基本家庭單元,可以買一套兩室一廳,家有老人在世的,認真核查無誤後,可以容許再買一套一房一廳的小房子,大了浪費!同樣家裡有幾個小孩的,容許購買三房一廳,房價必須嚴厲按當地是幾線城市標準執行!至於目前所有家庭超出分配標準的房子,不管他有幾套(據說當前有好些人擁有上百套房子,他們用得著麼?),還有房地產開發商擁有的房子、地皮,一律收繳國有,拒不執行的重判!因為這些人對國家對人民一點好處沒有,老百姓之所以這麼苦,就是他們造成的,佔用大眾大量資源、推高房產天價,死不足惜!如此一來,房子已不是問題,甚至會多出大量的空房子(因為本就不是房子不夠用,而是被別有用心的人囤積了)。而老百姓也能安居樂業,也願意生二胎三胎了!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政府誰不擁護? 少數人不擁護自有廣大民眾自覺剷除那些毒瘤,得民心者得天下!


荊州東哥


我覺得這個還是不太健康和科學,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準確地表述為:家庭最高收入或者說主要收入的勞動力,他/她的月收入等於一平米的房價。其實這樣才是比較健康和合理合適的。

我覺得話如果是一平米的房價等於一個家庭每個月的收入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家庭就根本沒有富餘的錢進行消費,那這樣的生活基本是得不到保障的。

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一個收入和房價比例形式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家庭應該是all in掏空家庭資金收入了 雙方收入高的一方的月工資能夠買當地一平米房價,作為持續的月供支出。

另外一方相對收入低一點的家庭勞動力,其的收入可以作為生活的正常消費和支出,以保障家庭的基本物質需求和正常的開支。 如果是家庭月收入才能購買一平米,那麼這樣的家庭很容易陷入困境、產生經濟危機。

但遺憾的是,從目前看來,基本上能達到這樣條件的一線城市基本是沒有的;二三線城市這一兩年的房價在暴漲之後,也很難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了。

目前可能只有一些五六線的小城市以及縣城是有可能做到這樣的一個健康的理想的收入和房價比狀態的。當然它的前提還是這個地方的居民平均收入應該是比較好一點的,能夠有三四千以上。

但這其實又是一個矛盾的地方,如果經濟收入相對好的地方,那相應的整個房價也不可能是處於低位的狀態。故而可能很難再有這種家庭一方的收入能夠匹配買到一平米房價的這種健康理想狀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中國人都在感嘆,房子是高不可攀,就是買到房子的那些人。也深陷生活的沉重的經濟和財政壓力當中。估計只有等到二三十年以後,房貸償清了可能才能真正的解放!


水禾田


中國城鎮人均居面積為40.5平米/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以一家三口兩個勞動力為例,家庭年均收入為72792元。房價收入比為:(40.5平米/人 × 3人 × 72792元/平米 )÷ (12月 × 72792元/月) = 10.125年 。 大於國際合理水平6年,不吃不喝需要10年才能購買,中間還需要工資的增長追上房價的上漲!

現在全國許多小縣城房價都過萬,收入比遠超10年,所以嚴重透支消費、槓桿買房,同樣高負債,我們與美國人的區別是消費降級!

吃、住、行是民生必需品,高昂的房租和房貸成了必需開支,嚴重積壓了消費!另一方面,通脹給住行帶來了額外的支出,進一步透支消費。教育子女和養育老人,醫療等又是必要開支,實體經濟困難造成的收入增長困難又促使家庭節省開支,降低其他消費!

泡沫是造成實體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泡沫擠壓消費,造成企業營收困難;泡沫與稅費傳導高成本,造成運營困難。造成資本逃離實體向泡沫,反過來進一步擠壓實體,人民收入增長困難,失業增加,惡性循環。

吃、住、行是民生必需品,高昂的房租和房貸成了必需開支,嚴重積壓了消費!另一方面,通脹給住行帶來了額外的支出,進一步透支消費。教育子女和養育老人,醫療等又是必要開支,縮減家庭其他開支。實體經濟困難造成收入增長困難,又促使家庭繼續節省開支,降低消費!


在彼端打盹


不要幻想了。看過榨菜籽油嗎。菜籽油沒個工具是榨不出來的。而且還得四面圍好了。國家刮油也是這樣的。以增值稅,消費稅,養老稅兜底,上面壓上教育費,醫療費,房款。老百姓的油啊膏啊就榨得乾乾淨淨了。等死得時候再榨一遍死人錢。一無所有的來,一無所有的走。


dzhy0426


以武漢開計算,一個家庭通常在3-5個人之間,3口之家,男32歲收入5k左右,女30歲收入3k左右!一個月8k.買120個平方的房子通常實際使用只有93個平方左右,如果房價在8000一個平方也就是8000x120=960000.這個家庭不吃不喝得10年。實際情況是首付3成就是32萬,往往存夠這32萬得6年時間,剩下貸款20年每月還款5000左右。還有裝修一般不低於15萬父母給的,這樣一直還要到20年後才行!!綜合以上武漢的房價實際不能高過4000,我說的是2環內!!!!還有熱烈歡迎方便稅和小產權上市,反正我也不需要買房子,就搬個凳子看熱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