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裡面的孩子還會放牛嗎?

懂農帝


你要說農村孩子放牛的事,你真的勾起了我童年的記憶了,也讓我想起了那個暑假的時候,我與我那些童年的夥伴放牛的事了,說放牛不對,應當是騎牛玩還是準確的!

而現在農村裡面的孩子,不是會放牛,還是不會放牛的事的,而是壓根就沒有牛放的!

在我東北老家的農村,養牛的農民是很少的了,就我農村的那些親戚,前兩年還有兩個親戚養牛的,而現在他們的牛也不養了,農村的牛少了,那麼農村裡面的孩子,也就是想放牛,也沒牛放的!

即使有養牛的家庭,他們養的牛也不會讓孩子放的,不讓孩子放牛的原因,就是怕家裡的孩子放不了牛,放不好牛,而最主要的是怕牛傷害了孩子的!

我在農村的時候,那是有很多牛的,可這些牛都不是農民個人家養的,都是生產隊養的牛,因為那個時候是不讓農民個人家養牛的,生產隊養的牛,是不讓孩子們去放的,也是怕牛萬一什麼時候不高興,發了牛脾氣的時候,傷害了孩子的,而到了牛該放的時候,都是農村成年勞動力去放牛的!

我們當年騎牛玩,也不是騎的是生產隊的牛的,生產隊的牛也沒有機會讓我們去放,去騎的,就在那年的春天,100多頭牛,還有100多頭的羊的一個牛羊大部隊來到了我們的生產隊,他們是離我們50多里地一個比較大型煤礦飼養場的牛羊,來到我們生產隊,來我們這裡放養的!

那時候,我們家的東邊是一往無邊的大草甸子,還沒有開發成水稻田地的,水草豐富,最適合放養牛羊的,這個飼養場與我們公社,大隊,生產隊商量好後,就來我們這裡常住放養牛羊了!

暑假到了,我們可就有事幹了,可以騎牛玩了,我們就天天的早早的來到駐在我們生產隊的飼養場了,與飼養場的飼養員去騎牛玩了,我們有10多個年齡差不多的男孩子,飼養員給我們每個孩子都選了一頭比較溫順的牛,浩浩蕩蕩的騎牛玩了,到了放牧地的時候我們也是騎著牛互相追逐玩鬧的!

這個暑假,我們不但可以騎牛玩了,還可以騎羊玩的,飼養場裡的羊,也是又大有肥的,那幾個個頭大的大綿羊,我們也都是爭著搶的騎的,這幾頭大綿羊,可不是溫順的,常常把我們摔到草地上的,所以這個暑假,我們也算是放了牛,放了羊的,實際上我們是騎牛玩了,也騎羊玩了,這個暑假,也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個暑假的!

就在這個暑假開學的時候,我轉學到了另外一個學校學習,從此再也沒騎牛騎羊玩了!

而由於農村現在養牛的少了,所以,現在農村的孩子也就沒有牛騎了,也就沒有牛放的了!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現在農村裡面的孩子還會放牛嗎?

現在農村的孩子會放牛的少了,畢竟現在養殖牛馬類牲畜的也少了,不像以前牛馬是主要的耕作工具。

記著小的時候放牛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的老家是吉林南部的山區,平原少。僅有的一點平地也都是耕地,放牛隻能往山上趕。經常是幾個小孩趕著各自家的牛搭夥上山,一方面是為了有個伴,一方面也是為了安全。畢竟都是小孩子,單獨上山父母也不放心。上山需要走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夠幾頭牛吃的草多的地方,通常都需要翻至少兩座山的,才能找到一塊有草的地方。而且,上山放牛也不是單一的目的,還有一個目的是砍樹。我們東北山區的農村都是燒柴禾取暖做飯的。通常都是幾個孩子帶著斧子、鋸子,找到牛吃草的地方就開始篩選適合砍伐的大樹了。要不怎麼說那時候放牛是很辛苦的呢。

後來上學離家之後,村子裡有的耕地少的,就開始職業放牛了。每家一個月出點錢,讓這個人每天統一管理出去放牛,基本上在春天草綠了之後、秋天草黃了之前,都歸這個人統一進行管理,放一頭和放一群牛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牛的食量是比較大的,基本上有草的地方都快讓牛群啃光了。

現在的牛群少了,農村的孩子能上學的都去上學了,基本上也沒什麼放牛的機會,所以現在的農村會放牛的很少了。那些會放牛的基本都在30以上的年紀才有放牛的經驗了。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不會哦,一是現在的農村裡,基本上沒有牛了,二是現在小孩子又不愁吃穿,家庭條件都好了,幹嘛還去放牛啊。

話說回來,我也沒有放過牛,本人95後,至於為什麼沒放過牛,因為家裡買不起牛啊,所以放不上牛,但是我放過羊。

當時,姑姑家養了好幾只羊,我在上小學,每次回來,都得出去給羊割點草,星期天的時候,就出去放羊,一放就是半天。

那時候,我放羊都是,把羊栓在樹上,自己下河下溝玩,或者和表哥一塊下棋什麼的,就是老虎吃小孩這種遊戲,想想還是有很多的美好回憶的。

現在呢,因為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提高,農村基本上是沒有放牛的了,就算是老人,也很少去把牛拉出去放了,都是出去割草,然後在槽裡喂牛。

放牛的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小幸福的萌萌雷


現在農村裡的孩子還會放牛嗎?




放牛、放豬、放鴨子陪伴了我的童年成長,記得小時候放寒暑假了或者週六週日,天還剛剛亮,就從床上爬起來了,起那麼早就為了和哥哥去放牛或者放豬去,讀書都沒有起那麼早。

早上起來,媽媽做了兩大碗炒米飯,那個時候正宗土豬油和土雞蛋炒飯,外加一塊大頭菜(鹹菜),吃得叫一個香,趕緊吃完等著哥哥,生怕哥哥不讓去了,吃完還舔舔碗邊,喝口井水順順飯,現在想吃也沒有那個味道了。



吃完早餐,我就跟著哥哥去放牛了,一般都是我騎著牛,哥哥牽著牛。騎牛比騎馬容易,一般家養的耕牛性格溫馴,慢悠悠的,但也是需要技巧的哦!上坡時雙腳夾緊,手抓牛背上的毛,下坡時腳夾緊,拉著牛尾巴,保準你不會掉下去。

其實我和哥哥去放牛,完全是為了去玩,秋收過後大片的稻田沒有種莊稼,全部孩子把牛往裡一放,任由牛兒打架、打滾、吃草,不用管它。我們呢游泳、抓魚、烤魚、烤紅薯、烤玉米、偷甘蔗、偷花生、做遊戲,一群孩子在一起就知道幹壞事。一般都會有一個孩子頭(打架厲害的),由他指揮及分配東西,大家都還團結,分東西呢大的也是比較照顧小的,就這樣子玩一天,中午都不回家吃飯,直到三四點就各自去找自己的牛回家,這段時光是多麼快樂,可每次玩得髒兮兮的回家,都要被媽媽說,第二天依然記不住,一高興什麼都忘記囉。



相比之下,我們那個年代孩子不容易生病打針,沒有輸過液就長大了,看看現在孩子打針、吃藥成了家常便飯,生病去醫院就像回家一樣勤。還有現在的孩子不要說是放牛,有的孩子見到牛或豬都會怕,看看現在孩子娛樂方式手機、動畫片、電腦。再看看學校,學習負擔重,一二年級個頭小點的孩子都快背不動自己書包了,做作業、各種培訓、各種輔導班。還有學校裡大孩欺負小孩子,收保護費,不給就打、恐嚇,孩子又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只能逃避不願意去學校,好多家長又一味怪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怎麼了,在這樣子的環境下孩子能有什麼快樂童年,物質生活不缺,可是他們缺了天真的童年。



關注三農養豬、相互交流學習。


三農養豬


這個答案應該還是很明確,現在農村裡面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不會放牛的。其實大家不要覺得放牛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其實在農村放牛還是有很多學問的,今天我就簡單聊聊我那些年在農村放牛的事情僅供大家參考。

水牛,老家那是耕田用的,真牛可好玩了,我們還可以當馬來騎,我小時候放過牛啊,所以才知道,放牛也有學問的,就是你在別人圈的地外面,怎麼都可以,牛把樹弄倒了,把小河給汙染了,沒人怪你,但只要你踏進別人圈的地,就得遵守規矩,只能在主人規定的地方吃草喝水,如果遵守不了,覺得太壓抑,那你大可以把牛趕著滿山跑,沒草吃那就是你的事了。

放牛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把牛牽出去就能吃草,其實不是這樣的,牛有牛的路,那些地方能放牛那些地方不可以都是有門道的,牛要吃得飽還不能破壞了人家的莊家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當然和牛建立感情很重要,這樣的牛才聽話。

現在機械化越來越重,現在農村養牛的人家越來越少。哪還有人放牛,所以不是農村孩子不會放牛,是他們現在就沒有牛放的原因。


貴娛圈


現在農村裡面的孩子還會放牛嗎?

我敢保證的說,現在幾乎沒有農村的孩子還掌握著放牛這一項傳統的技能,這項技藝已經隨著時代的變遷和農耕技術的整體進步而與我們漸行漸遠。

在我看來,越來越少的孩子不再具備放牛的手藝也是一件好事,這最起碼能夠直觀的說明,我們國家的孩子不必在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時刻去荒野裡放牛,他們的未來擁有更多的可能,未來也更加廣闊。

二十年前,村裡最後一頭牛離開!

關於這個問題,別的地方我不清楚,但是在的老家——河南省東南部某縣,現在的孩子肯定不會放牛了,都什麼時代了?耕牛距離大多數農民的生活越來越遠了,人們已經不需要它的存在了。

在我的印象裡,在20年前就已經沒有農村孩子會放牛了,因為當時整個村子裡已經沒有耕牛了。最後一個還在餵養耕牛的農民是一位60多歲的老大爺,平時用作拉車犁地,最後,這頭牛被流傳作案的盜賊偷走,老大爺為此傷心不已許久。

耕種技術水平日益提高,耕牛逐漸無用武之地!

如果說,為什麼全國範圍內來看,耕牛的數量越來越少,其主要原因想必就是那些先進的農用機械日益普及和推廣,以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收益比,完美的將在中國農耕歷史上發揮數千年作用之久的耕地,趕下了歷史舞臺。

目前,我國境內的牛多為養殖的肉牛,真正還專門從事農耕的牛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我國肉牛產業經過30年發展,產量已達717萬噸,穩居世界第三。而特意發揮耕種作用的老黃牛數量越來越低。

與此同時,我國的農用機械數量也在逐年攀升。

人們現在已經用慣了“鐵牛”,傳統的老黃牛已經難尋其蹤跡,這是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這是時代發展的體現。

農村的孩子不會放牛也是好事,不過也得掌握其他技能。


鍾情三農


這是分環景區域,山區的孩子照樣有牛放!



戲緣女王


這個問題問的就很有意思了。

可能很多人的印象裡農村比較落後,在很多電視電影裡也經常能看到農村的孩子放學回家以後去放牛,包括我們小學的時候學過的一篇語文課文《放牛的王二小》,裡面的主人公王二小就是在放牛的過程中和侵略者鬥智鬥勇。所以現在可能有很多人有疑問,現在農村的孩子還放牛嗎?

下面小編來簡單說一下我家鄉的情況,座標東北,小編今年也才二十出頭,算是剛剛長大的農村娃吧。

在我小的時候,說實話,別說放牛了,看到牛的次數都不多,所以說,基本是不會放牛的。

記得以前整個村子都沒有一頭牛,但是隔壁村子有人養過,我和一幫小夥伴還去“參觀”過,老黃牛看上去特別悠閒,吃草、走路都是慢悠悠的,當時還想,這老黃牛真好玩,要是我家裡也養一頭就好了。

最近幾年偶爾又能看到老家有養牛的了,不過放牛的大部分都是老人。這幾年牛肉的價格比較高,所以養牛也可以有一些利潤,而養牛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老人,老人年紀大了也幹不動地裡的農活,自己還閒不住,牛的性情比較溫順,乾脆就養幾頭牛,沒事的時候放一放,還能鍛鍊身體,等到養大了還能賣些錢,也是個不錯的差事。

你們那還有孩子放牛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科技農場


別的地方不知道,就我們這邊,現在在孩子別說是放牛了,很多連牛,馬,驢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大多農村都開始城鎮化,雞鴨都很少有人養!說這話不得想起喲小時後,家裡尿泡沒牛,但是養了驢,用來拉磨,趕集!放了學就要把驢從田野趕回來,還要割草好晚上給驢吃,驢幾乎一夜都不停下吃草,要吃幾十斤!趕回來以後還要做晚飯!然後才能寫作業!現在的孩子有幾個會做家務的?素質教育不一定全是好的!應當全方面培養孩子,讓他們實踐一下各種活動!對他們的未來有益無害!!!



臨沂的老三


湘西農村來的孩子,可以完美回答這個問題。

儘管我們國家發展迅速,儘管目前農業發展現代化越來越快,但是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農村的孩子還會放牛;

1、在偏遠農村養牛是習慣,家裡沒有一頭牛感覺少了點什麼.

2、養牛是財富的象徵,牛的多少代表家裡的人財富多少,雖說現在銀行在鄉鎮裡有了,但是對於農民來說,遠不如養牛好,牛可以生小牛掙錢;

3、牛還會承擔大部分勞力,作為生產工具;

明白了農付養著牛,為什麼會由孩子放牛!

1、放牛活不累,只是需要時間,所以孩子可以承擔的勞動,大人一般不放牛;

2、放牛的時候還可以去山上搞一點野味,水牛可以去捉泥鰍、螃蟹、魚等,如果在山上有野果、小動物之類的;

3、大家都去放牛了,如果自己不去放牛,沒有小朋友跟你玩,即使不百個不願意,不是去放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