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無法溝通是種什麼體驗?

慕華11


中國的父母確實都存在一大通病,總喜歡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希望,這些做法確實是自私和綁架。

讓孩子認為自己只是父母的工具,感受不到愛,養兒防老這句話真心感覺愛的匱乏。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好,我在父母心裡總是一無是處,從小就這樣被鄙視,會導致孩子對自我的認知不健全,自卑懦弱。我跟父母有很大的代溝問題,年代不一樣了,社會發展很快,他們的思維和價值觀都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最好的做法當然是多和他們溝通,開導他們,可惜我沒有這個耐心,所以就會選擇沉默,隱瞞和逃避。他們已經固步自封了,我很無奈。才20歲開頭就每年被催著找對象,我能做的就是避開他們,走自己的路。


遊子衿兒


剛又經歷了一次,就是感覺心裡堵得慌。我是個女孩子,將要畢業的大四學生,今天和父母聊到喝酒的問題,我就說畢業之前一定要(在家)醉一回,摸清楚自己的酒量,以後到了社會上才能少吃虧。然後阿媽說,不要喝酒,喝了難受,阿爸也講不要喝,外面人心複雜,在外面喝醉了多危險。我就解釋說是在家喝,醉一次然後摸清楚,免得遇到些推脫不掉的情況,一不小心把自己弄醉了。這句話大概是導火索,阿爸阿媽就同我講不要喝不要喝,外面人心複雜,喝了酒很可能吃虧的,你就說自己不會喝,跟他們說自己不喝。我就解釋說,在外面,有些時候不得不喝嘛,而且又不一定是白酒,啤酒紅酒都會有啊,真要是領導什麼的,一場子都喝了,你咋辦,還就耍大牌,不喝啊。緊接著就是阿爸阿媽的重複,不要喝,還有說我講不通,滿臉都是對我的失望。說實話,我很不明白他們,喜歡叫我遇到問題請教他們,但我如果與他們持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他們從來不會考慮我的想法,只是一個勁要說服我,若說服不了,就是一臉的失望表情,而且對一個問題,他們總是隻想到一種情況,就好似喝酒這事兒,他們只會和我說不要喝,當我問起有領導在,就是不得不喝的情況怎麼辦,他們也只會說你不要喝,不會告訴我要如何應對,阿爸還經常說我不得不喝啊,沒辦法啊,舉了個拒酒的例子,也知道是主人公地位高,惱得起。但我還是會想要同他們說些什麼,畢竟是一家人,不能遠,好多辯不得的,那就不辯了,我不會改我的想法,除非他們能說服我。


扒皮扒不扒


家是農村的,小時農活又忙又累,父母基本沒問過我,七八歲就會給家裡人做飯,做不好媽媽就揍,大了上學在外住校除了拿生活費基本不回家,一回家媽媽就嫌棄我花家裡錢。後來自已做小生意掙錢了媽媽才有點好臉色,我很羨慕,別人有個好媽媽,能和媽媽在一塊聊天,遇到不開心的事,能和媽媽說一下,在為人處事方面,媽媽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現在結婚很多年了,也很少回他們家,不想回去,回去也就是買點東西,盡點孝心,別的也沒有什麼可聊的,還是自己的老公孩子最好,自己的孩子老公最親切,父母也就盡義務。說實話,自己也就是自己長大以後能掙錢了,過的高興一些小的時候過得一點都不好,現在非常強勢的媽媽也老了,父親也聾了,更沒有什麼好聊的了,唉,如果小時候不親,大了就更不親了,不想說母親不好,只是我從來沒有從他身上得到一個母親的疼愛,真羨慕和母親處的好的人,在婆家受了氣,也有個地方能說說,而我所有的委屈,只能自己咽,


兩岸葉


體驗就是很生氣,隨著生氣的次數增加了,就慢慢不溝通了,然後他們就說,孩子長大了,變了。我變你個雞腿子。

後來看淡了,兩個時代的人,即使表面看起來溝通得順暢,實際心裡還是有許多的不認可吧?孩子長大了,表面上父母對孩子的事不再多幹涉了,實際上是沒能力干涉了。表面上孩子慢慢不想跟父母爭辯了,實際上是覺得父母老了,沒必要也吳大偉再改變他們的思想了。家庭成員無法深入溝通,不願改變自己固執的思想,這樣感情是難以加深的,只能做個表面親人這樣子。我說的是大多數“暴力溝通”

家庭的現狀吧?同意嗎


話糙理直


和父母無法溝通?我的親身體驗就是,我讀書那會,我爸做生意,經常早出晚歸。他沒回來之前我還能愉快的看電視,他一回來,準確的說是一聽到他的車聲,基本我就回房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