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抗戰題材影視節目中,經常會有鬼子強徵老百姓挖戰壕、修炮樓的場景。別看日軍武器裝備精良,但作為侵略者想依靠武力佔領土地,然後實行有效統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小鬼子人數佔劣勢。所以日軍想到用大量建造炮樓,對區域實行重點管理,並人為製造無人區形成軍事緩衝區。

日軍利用炮樓分割根據地的八路軍之間的聯繫,還能監視老百姓、八路的動向,更可恨的是炮樓裡的鬼子、偽軍們經常配合日軍進行掃蕩,殺害百姓搶奪糧食。於是“炮樓”成了八路軍和游擊隊的眼中釘,做夢都想拔掉!

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炮樓一般是由磚塊、三合土、木頭等材料建造的,四周設有槍眼可用來防禦,還能當作瞭望塔來進行監視。通常炮樓裡鬼子不是很多,大部分是偽軍,兵力用來堅守自保還行,但主動出擊不太可能。於是當年八路最喜歡圍攻炮樓,然後伏擊前來增援的鬼子部隊,屢試不爽!

但有時候因鬼子炮樓太礙事,我軍就會用盡一切方法必須拔掉!

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打“炮樓”說來容易,可真正實施起來很困難。有人說了:這還不容易,一枚炮彈直接打爛!但是我軍恰恰缺的就是重武器,炮彈又不是地裡長的,珍貴的很啊!由於炮樓的構造堅固,一般部隊的“火力擔當”機槍和擲彈筒是打不碎炮樓的。

我軍裝備最多的迫擊炮打山地戰還行,但用來拔炮樓命中率太低,即使打中了也不一定能一擊致命。說白了山炮、平射炮打炮樓好用,但咱沒有啊!要想強攻還得另想辦法!

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除了裝備齊全的正規部隊,大多數分區部隊、游擊隊都沒有重火力條件,那麼他們是怎樣強攻炮樓的呢?通常情況是:用機槍大火力壓制炮樓裡的敵人,然後派勇士背上炸藥包,爬到炮樓底下炸他孃的!

但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智取”。通常偽軍見了皇軍都是點頭哈腰搖尾巴怕的很,所以游擊隊便假裝“鬼子官”,帶一支小隊進入炮樓,然後繳了日偽軍的械。但這種操作有難度,一般“實力”不厚的游擊隊玩不轉。因為裝鬼子需要道具,比如軍服、鋼盔、槍支等,還得是新的,必要時還得說幾句日語,甚至需要機槍、戰馬、擲彈筒等裝門面,所以實力弱的游擊隊幹不來這事。

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既然裝“皇軍”有困難,那就偽裝成“偽軍”或者是“特務”,只要能把炮樓大門騙開,剩下的一鍋端!又因為炮樓裡偽軍很多,於是游擊隊又想出了“思想戰”,通過宣揚民族大義,來策反偽軍,讓他們當內應,協助游擊隊攻佔炮樓。

當年就有一個游擊隊打炮樓的故事:說是一個炮樓裡的日軍、偽軍火力並不強,於是一支游擊隊動了心思,想要端掉炮樓繳獲裝備補充實力。但前期用了策反的方法不奏效,裝“假鬼子”又裝不來,索性只好強攻!可強攻也不奏效,敵人炮樓太結實了,子彈打不透又沒有重火力,這可怎麼辦呢?

日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農民路過說:我來造坦克強攻!

日軍、偽軍躲在炮樓,游擊隊久攻不下,就在這時,有一個農民路過,看了一會說:讓我來造坦克強攻!

老鄉所說的坦克,其實是一種“土坦克”:準備一張八仙桌,裹上裡三層外三層的溼棉被,再糊上黃泥,又厚又重像一個大龜殼。但別看樣子難看、笨重,但能抵擋重機槍。最後,游擊隊員在“土坦克”的掩護下,挪到了炮樓底下,放好炸藥包,“轟隆”一聲日偽軍就這樣眼看著自己被炸上了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