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人出自湖北?

厚金說


湖北自古以來就是人傑地靈之地。這裡不但出過皇帝,還出過元帥,名將,尤其是近現代史上,湖北的名將顯得更加的耀眼奪目。

湖北籍的帝王有光武帝劉秀,他建立了東漢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一個皇帝。光武帝劉秀也是一個文武全能型的皇帝。

湖北近代史上的元帥有林彪,井岡山的時候和毛澤東一起開戰了革命根據地,走過萬里長征路,抗戰的時候,參加了平型關大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給了國民黨反動派以毀滅性的打擊。

湖北出現的大將有徐海東、王樹聲。

上將14名、中將32名、少將187名,這些人參與了中國的革命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史學達人


提到從湖北走出的名人,不能避開的就是湖北籍的開國將帥,湖北籍的開國將帥高達236名,其中元帥1名,大將2名,上將14名,中將32名,少將187名,他們才真正是湖北的名片。1、林彪,湖北黃岡人,開國元帥,畢業於黃埔軍校四期,軍事家。井岡山時期任軍長、軍團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師長,解放戰爭期間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建國後任國防委副主任、國防部部長、軍委副主席等職。

2、徐海東,湖北大悟人,開國大將。曾參加黃麻起義,歷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十五軍軍團長等職,成功保衛陝北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和林彪元帥一起參與了平型關戰役。毛主席評價徐海東將軍: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3、王樹聲,湖北麻城人,開國大將。參與領導黃麻起義和麻城暴動。王樹聲將軍一生驍勇善戰,戰功赫赫。為創建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的建立了不朽功勳。

湖北還有很多著名的開國將軍,例如韓先楚、陳再道、賀炳炎、陳士渠等等,歷經半個多世紀,他們仍然是湖北的一張不朽名片。


濟南樓市通


湖北,簡稱鄂,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亦稱荊楚,因地處洞庭湖以北,故稱湖北。黃鶴樓,大別山,神農架,赤壁,黃岡深厚的文化底蘊培育出許多今古名人,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1.古代名人

炎帝,老萊子,楚莊王,劉秀,花木蘭,季梁,屈原,宋玉,伍子胥,陳友諒,徐壽輝,李時珍,畢昇,張居正,王昭君,龐統,馬良,程顥,程頤,陸羽,皮日休,公安三袁,譚元春,聞一多,杜審言,杜甫等。

2.近現代

董必武,李先念,劉華清,徐海東,項英,許世友,陳錫聯,黎元洪,秦基偉,林彪,王樹聲,楊獻珍,張昌平,王建安,韓先楚,郭天民錢瑛,李書城等。

3.科技

李四光,葉盛東,朱光亞,彭桓武,李俊,朱邦復,黃鍔,桂質廷,聶海勝,吳燕生,童慶禧,孔祥復,龍樂豪,李明等。

4.文藝

田長霖,楊守敬,聞一多,胡風,黃侃,張光年,王亞南,王玉珍,湯用彤,葉君健,熊十力,徐復觀,曾子墨,徐高棟,蔣方舟等。

5.明星

任賢齊,徐帆,高楓,徐小鳳,蔡琴,夢鴿,周傳雄,范曉萱,陳星,何晟銘,古月,劉亦菲,左宏元,胡楊林,陳紫函,李瓊,陳瑞,段千尋,袁姍姍等。

6.體育

伏明霞,李小雙,李大雙,周繼紅,喬紅,張箐,陳靜,劉國正。楊維,李娜,王鑫,田秉毅,李青,高崚,肖海亮楊威,鄭李輝廖輝等。



綺閣書生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意思是,古代的楚地出人才,而湖北這個地方更是英才齊聚之地。由此可見,湖北作為楚地文化的中心從古代就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到了近現代更是名將輩出,其中不乏開國功勳級的將帥。

湖北的名人究竟有哪些?不用放眼全省,單說湖北著名的教育基地黃岡市,就湧現出了許多知名度極高的將帥,用燦若群星來形容湖北的歷史名人數量,恰如其分。

在1965年前授銜的我軍將帥中,單是湖北籍的開國將帥就高達236名,其中元帥1名,大將2名,上將14名,中將32名,少將187名,所以在近代中只要提及“二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人們立刻就能想到是湖北。

下面來具體領略一下湖北名人的光輝歷史。

林彪元帥

林彪的成名戰是率領115師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次戰役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徹底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隨之破滅,可以說此次勝利,享譽海內外,極大提升鼓舞士氣。


但是 ,之後由於林彪繳獲大量日軍裝備,在德勝迴歸途中穿著日軍的大衣,被國軍哨兵誤認為是日軍開槍擊中,林彪受傷後就輾轉到蘇聯療養,很多年才歸國。

回國以後,林彪很快又被重新任命。抗戰勝利之後,林彪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的總指揮,負責東北方面保衛戰,與國軍將領杜聿明、孫立人、白崇禧等國軍將領掰過手腕之後,最終一舉拿下富庶的東北,奠定揭幕戰的勝利,為以後取得全面勝利打下堅實基礎。

清正廉潔的正派大將王樹聲

可以稱為大將的人都是資歷豐富可以獨當一面的人物,王樹聲大將就是萬中無一的人才,西征戰事慘烈,在西路軍失敗以後,王樹聲頂住重重壓力,幾度身遇危險,但心中的忠於革命忠於黨的執念支撐著他。



他沿路乞討,化妝成乞丐,最終衝破萬難險阻回到延安,為以後的抗戰提供寶貴的戰鬥經驗,並在之後的鄂豫皖、川陝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的建立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我軍的發展和建設方面居功至偉。

黃麻起義主要將領開國大將徐海東

徐海東曾任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師長、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十五軍團軍團長等職務,經過長期奮鬥成功保衛了陝北根據地,是我軍高級將領中獨當一面的人物,很多上將都曾是其手下,比如韓先楚。


徐海東雖然在抗戰結束後一直在養傷並沒有參加戰爭,但依然能夠評委開國大將的第二位,僅次於粟裕,之所以能被上級如此看重,就是因為徐海東是一名忠於主義、忠於信仰、堅決服從中央領導的戰將。

他在革命的關鍵時期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挺身而出,為我軍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是革命能夠勝利的一個靈魂關鍵性人物。當中央紅軍在陝北處境極其困難的時候,非常需要幫助,正是徐海東的完全服從中央紅軍的領導,才使得紅軍渡過難關,他是對革命有過大功的人。


小小嬴政


湖北名人確實很多,有忠有奸。象忠臣張居正等,奸臣林彪、黃永勝等,這裡不一一例出!湖北有最著名的共產黨元老董必武,共和國主席李先念,開國空軍副司令員成鈞,瀋陽軍區司令員劉精鬆,工農蘇維埈紅軍時期三人團成員王樹聲,海軍司令員劉化清等等一系列!藥學家李時珍等等一系列!


夢中想著你211620873


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劉華清

2017年4月26日,我國的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的時候,有一張照片火了。這是1980年中國軍人參觀美國艦隊的情形,一個穿著老式解放軍裝的老人正在仔細觀察美國人的武器裝備,那個老人就是劉華清將軍。

劉華清是中國“現代海軍之父”,“中國航母之父”,他開啟了中國的航母之路,但是卻沒有能夠看到中國的航母下海。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從大別山到中南海,從將軍到平民百姓,劉華清不改的是愛民心腸,不變的是布衣本色。

☆這是1945年,劉華清攻佔夏津縣城時的照片


二營長,你的意大利炮呢?——王近山

李雲龍的原型就是王近山將軍,湖北紅安人。王近山打仗非常勇敢,許多艱苦的戰鬥都是他打贏的,有王瘋子之稱。


正如劉伯承元帥所說“王近山是一員難得的智勇雙全的猛將。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點瘋勁,沒有不怕死的精神是不行的。”

據說他打仗的時候,常常帶頭衝鋒。後來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手底下的人往往要派六七個警衛員跟著他,為了的就是在他向前衝的時候及時的控制住他。


Are you OK?——雷軍

雷軍是湖北仙桃人,考上武漢大學,據說兩年修完了所有學分,後來還寫了一本《深入DOS編程》的書籍。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學霸。

後來,22歲的他加入金山公司,29歲的時候成為了金山的總經理。

之後,他成了一位很出色的天使投資人。

再後來,他創造了小米,併成功發行了第一部單曲《Are you Ok》,紅遍大江南北。

雷軍可以說是很多人值得學習的榜樣:

年輕的時候好好學習,用功讀書;

後來在某個領域成了技術專家;

再後來,從技術轉到管理,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投資人。

最後,再度創業,徹底的影響了一個行業。

一輩子活得很努力,很踏實,很低調,心態又非常年輕。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湖北人被稱為“九頭鳥”,意指其能打能拼,尤其是近代以來名人眾多,數不勝數,僅以開國將帥為例,湖北籍貫的就有236人。

元帥1名——林彪

林彪,湖北黃岡人,1907年出生,黃埔軍校四期最優秀畢業生,近代軍事史上的奇才,被蔣介石稱為“一個四期生打敗了所有黃埔師生”,被斯大林稱為“價值三個師的男人”。

林彪先後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湘南起義、二次北伐、井岡山會師,23歲任紅1軍團第4軍軍長,30歲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策劃並指揮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期間,在東北現戰場先後策劃指揮了四平、新開嶺、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等戰役,特別是指揮了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殲滅、改編國民黨軍高達175萬人,解放東北全境,其後又指揮東北野戰軍一路南下,解放湘、鄂、粵、贛、桂5省!

林彪謀劃縝密,決策果斷,指揮得力,從不打無把握之仗,尤其擅長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終其一生,幾乎是每戰必勝,未遭敗績。

大將2名——徐海東、王樹聲


徐海東,湖北黃陂(今屬大悟)人,1900年出生,曾參與著名的黃麻起義,紅四方面軍的代表人物,先後歷任紅四方面軍獨立第4師師長、紅25軍軍長、紅15軍團軍團長等職務。

徐海東指揮作戰靈活機動,善於打巧仗不蠻幹,敢於打硬仗不退縮,家族的88人中有63人被反動派殺害。抗戰時期,徐海東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黨指向哪裡就打到哪裡,從不找藉口講條件,從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

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曾在《西行漫記》中寫道 “中國共產黨的軍事領導人中,恐怕沒有人能比徐海東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沒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東之所以大名鼎鼎,是因為他傑出的軍事才華;他之所以神秘,是因為他身體不好。

職業生涯中,徐海東曾多次因病休養,身體稍好,又為革命事業殫精竭慮,嘔心瀝血。1940年,徐海東一度病危,年僅40歲的他不得已離開崗位養病,是因病最早離開領導崗位的將帥,這對一名才華橫溢的將帥而言多麼殘酷。

但徐海東心態平和,甘於寂寞,淡泊名利,為人坦率,性格正直,不居功,不自傲,不給中央添麻煩,受到大家的尊重和推崇,毛主席曾高度評價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王樹聲(麻城),介紹略。

上將14名——旋風司令韓先楚高居第一


韓先楚,湖北紅安人,1913年出生。開國將帥中最被低估的上將,最低調的上將,最樸實的上將,堪稱上將之才,大將之能,元帥之謀。

韓先楚早年參加著名的黃麻起義,他和徐海東一樣出身紅25軍。在紅軍和抗戰時期,韓先楚進步比較慢,同時出道的人都是軍長、師長了,他還只是團級幹部,但他毫無怨言。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韓先楚被派到東北,在林彪領導下開始大放異彩,新開嶺、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瀋戰役等一系列戰役中,他智勇雙全,指揮的第4縱隊因行動迅猛,作戰勇敢,成為東北野戰軍的主力,是讓國民黨高層最忌憚最頭疼的部隊,打出了“旋風部隊”稱號,他本人也被稱為“旋風司令”。



東北解放後,韓先楚一路南下,一直打到雷州半島。在全軍上下對渡海作戰信心不足時,韓先楚多次致電葉劍英、林彪、毛主席,力主宜早不宜遲,說服中央軍委及時攻打海南島。進攻中,韓先楚身先士卒,第一批乘船登島,創下以木船打敗軍艦的軍事奇蹟,5天解放海南島全境,避免海南島成為第二個臺灣。

韓先楚這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堅持真理的毅力、不怕犧牲的戰鬥決心,是當時很多高級將帥不具備的,令人欽佩不已。

抗美援朝時,韓先楚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兼第十九兵團司令員,他坐鎮前線策劃指揮了德川、寧遠戰役,指揮三所裡戰鬥,並截殲美軍及其盟軍部隊,後又指揮部隊突破“三八線”,對奪取抗美援朝的勝利起到決定性作用。

其他上將包括:陳錫聯(紅安)、郭天民(紅安)、周純全(紅安)、謝富治(紅安)、王建安(紅安);陳士榘(荊門)、王平(陽新)、陳再道(麻城)、王宏坤(麻城)、劉震(孝感)、王新亭(孝感)、黃永勝(咸寧)、賀炳炎(松滋)。

中將32名——秦基偉、聶鳳智領銜

湖北紅安:秦基偉、王近山、劉飛、劉昌毅、李天煥、吳先恩、張天雲、張仁初、徐深吉、徐斌洲、胡奇才、詹才芳。

湖北麻城:王必成、李成芳、鮑先志、張才千、周希漢。

湖北大悟:聶鳳智、程世才、周志堅。

湖北石首:王尚榮、頓星雲、成鈞。

湖北黃陂:韓偉、杜義德、陳慶先。

其他地區:楊秀山(仙桃)、餘立金(大冶)、陳康(武洞)、饒正錫(鍾祥)黃新廷(洪湖)、田維揚(棗陽)。


少將187名,具體名單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湖北的名人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林彪和他的兩個哥哥林育南林育英,他們都是黃岡人。

1,林彪。

林彪,原名林祚大,字陽春,號毓蓉,在黃埔四期時該名為林彪。

林彪,1923年在哥哥們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產黨,在武漢學生運動中有突出表現。1925年,林彪年滿18歲,加入共產黨,同年投筆從戎南下廣東成為黃埔學員。

紅軍時期,林彪先後任營長、團長、軍長、軍團長等職,是紅軍中最年輕的軍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長,指揮了平型關大捷,打破日本不可戰勝的神話。後來被閻錫山軍隊誤傷,長期養病。

解放戰爭時期,林彪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從東北到西南,為解放全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2,林育南。

林育南,1898年出生,比林彪大9歲,和林彪有同一個爺爺林時朗,二人是堂兄弟。

林育南是我黨湖北黨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人。林育南從黃岡考入武昌“中華大學”附中部,在該校教務主任惲代英影響下加入了湖北的共產主義小組“共存社”。

中學期間,林育南一直積極參加湖北學生運動,後來成了武漢學生聯合會負責人之一。與惲代英、陳潭秋一起領導了五四運動期間的罷工、罷課、罷市的鬥爭

1922年,共存社解散,林育南加入共產黨,之後一直積極組織湖北工人運動,著名的二七運動、五卅運動,都有林育南的領導。

1927年大革命失敗,林育南先後參與了湖北和上海的地下活動,1931年被叛徒出賣,被捕後英勇就義。

3,林育英。

林育英是林家三兄弟最大的一個,比林育南大一歲,卻是在林育南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的。

1922年,林育英在惲代英和林育南的介紹下加入共產黨,和林育南一起從事工人運動工作。

林育英1930年曾在蘇聯學習一年,1933年又赴蘇聯擔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長征期間,共產國際和黨中央失去聯繫,林育英化名張浩,扮成商人,歷經幾個月時間,終於在陝北找到了黨組織。

張浩對黨的內部團結工作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抗戰爆發後,張浩擔任129師政委,師長是劉伯承,一年後張浩身體情況惡化,鄧小平接替129師政委職務。

1940年,張浩突發腦溢血,身體狀況急劇惡化,1942年,張浩去世,留下遺言

“我不行了,革命20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勝利,深以為憾。我死後,請組織上將我葬在楊家嶺對面的桃花嶺上,使我能天天望著黨中央、毛主席!”


(中央領導人為張浩同志抬棺!)


歷史知事


一個縣舉一個例子!!!武漢,古琴檯鐘子期,江夏譚鑫培路,華師黎元洪墓!鄂州西山張裕釗墓!黃岡就太多了!紅安將軍縣,董老,李先念主席等,麻城,將軍縣,開國將軍王樹聲,浠水聞一多,蘄春李時珍,英山畢昇,羅田方昭(長江大學救人),團風林彪,李四光!襄陽太多了,書畫家米芾水鏡先生,諸葛亮,孟浩然,棗陽航天英雄聶海盛,劉秀孝感,劉華清,徐海東,董永,江漢平原,紅安三袁,徐向前夫人,黃傑,萬曆首輔張居正,天門茶聖陸羽,潛江曹禺,仙桃體操之鄉,起義英雄陳友諒,宜昌,宜都賀炳炎,楊守敬,五峰胡春華,秭歸屈原,興山王昭君,太多太多,算了,不說了,太多了


丁丁壋


提起湖北的名人,我就想起了董必武董老。今天我們就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董老的一生。


董必武出生在湖北黃安的一個貧困的知識分子家庭,他原來的名字叫賢琮,後來從事的革命活動以後改為必武。1911年,他參加了武昌起義和同盟會。辛亥革命失敗以後,董必武東渡日本攻讀法律,後來又回國參加了護國運動和護法戰爭。1920年的時候,他和陳潭秋等人成立了武漢共產主義研究小組,1921年的時候在上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一大,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國民大革命期間,董必武在湖北發動各界的群眾支持北伐,與國民黨右派進行鬥爭。大革命失敗經過黨的指示以後去蘇聯學習。1934年,年近半百的董必武參加了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董必武卻經常把自己的馬匹讓給受傷的紅軍騎,自己卻長途跋涉。

抗日戰爭時期,董必武與周恩來,葉劍英,組成了中共中央代表團與國民黨談判。他領導了國民黨統治區的抗日民主運動。董必武在抗日戰爭期間,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戰,破壞團結的陰謀。1945年,董必武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出席了聯合國成立大會,並代表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人民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抗戰勝利後,董必武協助周恩來在重慶,上海,南京等地方為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而奔波。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政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副委員長等職務,孜孜不倦地為黨和人民工作。他曾經把自己比做抹布,跑龍套的,敲邊鼓的,這是董老一生甘當革命的老黃牛的真實寫照。


1974年4月2日,一代偉人董必武在北京逝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