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安徽農村是什麼樣子?

老農民說事


我就是在安徽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孩,先說說我的情況吧,小學之前一直在農村生活,初中高中在城裡讀書,平均兩週回老家一次,大學以後是一年回家一次,可以這麼說吧還是很熟悉老家的生活的。

以前很多人都說我們安徽很窮,尤其是安徽北部地區皖北,小時候我也這麼覺得,就像中國老是覺得中國不行一樣,但是這幾年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也和全國各地很多朋友和到過很多地方,在這裡我說明一下,我們安徽覺得不能說是窮的,在全國應該是屬於中等。造成這一錯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安徽人習慣和江浙滬的比較,所以他們會感覺的自己很窮。

這幾年安徽的農村發展還是不錯的,發展的特別快,幾乎是一年一個樣,幾乎每個村子裡,都有路燈,有廣場,到了晚上,很多老人也會在廣場娛樂。而且農村現在每家每戶門口都修了水泥路,道路兩邊也栽種了植物,農村也有專門清理垃圾的清潔人員。

現在農村也修了水沖廁所,家家也通了自來水,從村裡的口中得知,現在農村的變化要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

最後一句話,感謝黨,感謝政府。

作者:牛博士,今日頭條鮮農場簽約作家,田管家農技問答專家。


鮮農場


首先呢安徽這個省份呢也是很尷尬,安徽是一個發展極不平衡的省份!皖北各地窮的叮噹響,皖南基本都是沿江老牌工業城市,人也比較少,卻依靠堅實的工業基礎和靠近長三角的優越位置發展的不錯!

安徽的農村怎麼樣呢,接下來帶大家去看看!

極為破爛不堪的村莊下一個孤獨年邁的老人正在吃麵條


孩子們骨瘦如柴,沒有好的衣服穿!據瞭解是當地的留守兒童


安徽南北發展差距較大,而皖北合適差距也不小!比如擁有上千萬人口的毫州,阜陽等城市截止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只有一千億出頭,人均GDP全國倒數前五,農村收入中部倒數第一!

數據表明,安徽是中國少有的幾個人口流出大省,整個安徽有將近一千八百多萬人口到外地打工,是我國有名的農名工大省!

當然,安徽近些年發現自身問題,開始主動對接長三角,發揮自己的交通優勢,承接了不少江浙滬的產業,也帶來了大量的人口迴流,給安徽發展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最後,希望安徽的明天越來越好!


微量淺談


我是安徽池州人,全省東西南北行。合肥地區發展好,淮北皖南都很貧。村莊散亂道路窄,晴天有灰雨泥濘。淮北公路揚灰塵,有凸有凹路不平。你到皖南山區走,開車路差代步行。皖南石臺更貧困,村莊散亂樹叢生。貴池有人住舊房,生活過得仍窮貧。我有親友住宿州,三間平房住五人。安徽經濟發展差,不如鄰居蘇浙省。人們打工去蘇浙,經濟發展上水平。








關注社會生活情感文化


我是安徽人,老家算是非常偏僻的山村。

先講好的一面:比如我們安慶嶽西縣,一個在家的農民,整體上收入有較大的提高,源自兩個方面,一是農民現在幾乎沒有上繳的費用,種田每年政府還有一定的補貼。二是農民現在也有經濟意識,不再純粹以種水稻為主,我們嶽西縣是全國茭白之鄉,高山茭白因為環境的原因,品質非常好,年年暢銷,今年,最高價格可以賣到十幾元一公斤,一畝田大約可以有10000到12000元的收入,有一些種植大戶,收入非常可觀。

再講農村現實的困境:目前主要是,就算種植有一定收入,但大量年輕人依然選擇出去打工,現在有一個手藝,比如木匠,在城市一年的收入也可以在10萬元左右。也因為在城市時間久了,也有割捨不下的東西,比如,年輕的家長,希望在城市給予孩子更好一些的教育環境。所以,每年正月十五一過,村裡選擇留在鄉村種地的,基本在60歲以上,稍微年輕一點的,也就是一些留守媳婦,部分農村光棍漢,因為家庭負擔不重,選擇留在鄉村。這些光棍漢,因為農村高價彩禮給不起,二是年齡也大了,很多光棍漢也都30歲以上,而農村一般女青年,認為自己有優勢的,也會選擇嫁到城市,就算願意嫁在本地,也會選擇鎮和縣城附近的人家,偏僻鄉村的光棍漢,的確很難有成家的可能。當然這也引發了不少農村社會倫理的問題,比如這些光棍漢和留守媳婦之間,產生的有違社會倫理的問題,在農村越來越嚴重。

還有一個現實困境,就是農村留守老人的問題,很多留守老人長年一個人獨守,身體不出現問題也關係不大,如果出現急病,會發生非常令人惋惜的悲劇。

但這些問題,目前成了鄉村解不開的死結,幾乎無解。

留在鄉村的老人,帶孩子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當然,有孩子帶,算是幸福的,有很多老人孤獨的守著自己的老房子度日,要是發生急病,就可能釀成無可避免的悲劇。


天問觀世界


拋開對安徽的固有老印象。從衣食住行的方面簡單看待,城鎮化帶來人口的集中化,本地人享受便利的商品服務和豐富的娛樂休閒活動。網商購物的觀念不斷滲透,尤其年輕一輩的消費習慣,本地人享受的衣食類無異於城市。鄉村小別墅類型的佔比高,至少本人鄰里幾十戶都是三層樓,家電樣樣具備,這樣一棟小別墅也得二十幾萬朝上。

外出務工或在外工作的人,年底歸鄉開私家車的比比皆是。

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是可以的,本人小鎮上億萬資產的老闆也是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正在崛起,尤其老一輩的企業家和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一輩。

同時存在很多問題,諸如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等,隨著今後本地產業結構的豐富化、專業化、特色化及年輕化,能夠解決或緩解部分難題!


徽州馬頭牆


安徽農村在上個世紀七 八十年代還很窮 還有很多人家住草房 有錢的已經開始蓋瓦房了 記得82年我上高中 班裡的農村學生穿補丁衣服 挑個扁擔 前面是米和醬 鹹菜 後面是被子 進城來上學 高中畢業的時候 還有同學考上大學出不起路費 到縣教育局開證明 申請困難補助 現在的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家都是小洋樓 還有很多有錢人在市裡 縣城買了房 我的同學沒考上大學的 基本都是鄉村領導 教師 致富帶頭人 養殖專業戶 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的 去年當塗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1 連續15年高居全省第一 日子過得比我們這些在市區工作的人愜意多了


博浪的水手


安徽農村雖說是農村,可能物質並沒有那麼豐富,可能會貧窮,但是我覺得那種原生態的風景是最美的。


小閒視界


農村生話比前確有改進,水泥路呀,自來水都通到各村各戶,但農村即將痿縮大部分人家關門蔽鎖。一小村四五十戶人家只有十分之二的人在家,其餘的人不是在外打工,就是住在城裡,家裡的舊房空了七八年了。

農村裡的水質|汙染得厲害沒人管,還有哪些塑料袋,瓶、破舊衣服給土壤戴來圍害,跟八十年代那是沒發比了!現在只有老少在家,形成孩子沒人帶,老人無子孝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