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房東漲價租客搬走,房東降價都租不出去的情況?

蠑稼歐陽


國內投資渠道少,最近20年,房地產突飛猛進且一枝獨秀,受“一鋪養三代,代代高富帥”觀念影響,部分人投資了門店,期望在收取租金的同時,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可商業用房的產權一般只有40年,價格卻比產權70年的住宅樓高出幾倍乃至十幾倍。在經濟下行、貨幣貶值的大環境下,除個別黃金地段的商鋪外,租售比一般卻達不到8%,甚至出現價格倒掛現象。為了儘快收回投資,獲取最大收益,出現了向承租者收取入場費、轉讓費、喝茶費,租金遞增的奇葩情況。

作為承租方,在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一方面面臨租金年年漲,人力、水電、物業、管理、稅賦等費用又高企,另一方面還要承受電商的巨大沖擊,可以說是舉步維艱,甚至出現大面積虧損、從而退租的情況。同時,國家又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解決就業問題,在普羅大眾眼裡,開店做生意無疑是簡單易行的辦法,豈不知可能就此踏上不歸路。


北大屠夫陸步軒


親身經歷啊。前幾年我姐姐找熟人租了個三室一廳,一家三口住。租的時候屋裡什麼也沒有,連牆都是自己刷的。我姐夫是理療科醫生,每天下班回來幫房東按摩推拿扎針灸。

那會我還沒結婚。我姐姐分了一個房間給我住。後來結婚了有小孩子,老公在這邊上班,就也過來住,房租平攤,我老公上班早出晚歸。房東每次碰到也都熱情打招呼逗逗我家寶寶。房東的弟弟一家住我們樓上,經常帶小孩一起玩,還請我們去他們家吃飯,我姐夫下班也經常給他們做理療。

突然有一天房東說我們租的時候並沒有說是住兩家。我們一家不搬走的話就漲200房租。我們搬走就不漲。當時覺得特別尷尬,我們又不是做了什麼很不好的事,房租水電照交,平時又不吵又不鬧的,從來沒有和鄰里鬧矛盾,何至於說這種話,我爸媽送菜來我們還會給他們送一些。

感覺非常鬱悶,又考慮到房子在一樓,比較陰暗,大白天屋裡也必須開燈,那會下了一段時間雨衣服櫃子浴巾全黴了。寶寶一直斷斷續續咳嗽,於是我們兩家都搬走了。

後來我們走後,搬了一家去了,我也認識,經常一起聊天帶小孩的。房東租給她的時候叫她嫌大了可以找一家合租。我勒個去!

值得高興的是,搬家後寶寶的咳嗽就好啦~

有小寶寶的租房子千萬不要租太陰暗潮溼的房子哦。對寶寶身體不好。


小豆米乖乖


說個真事。

我去年租了一個門面。當初周邊都沒有人,我看中的是旁邊的學校馬上要開學,一個新工地馬上要開工。於是就租了下來。

租下來大約空了3個月,然後學校開學,工地開工了。因為周邊只有我一個門面是做飯店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然後房東可能看不過去了,先是說每年遞增20%。然後過了一個月,工地上的工人越來越多。她直接把房租翻了一倍。

說老實話,做過飯店的都知道,很累。我一天累死累活感覺都是在給他賺。

後來實在抗不住了。直接把門面放棄了。

然後他還加價出租。

最後不是你們想象的結局。

是一個老闆,直接把門面給他買了。

現在做實體店真的惱火。

我們街上一個做烤魚的,做了一年好不容易把生意養起來了。房東直接漲價把他們逼走了。

一個修電腦的也是,10平米門面從2500漲到4500。關鍵街上的人也不多。

一個賣家電的,直接被房東攆走,然後自己開。

現在做實體店成本太大了。只能在網上扣點小錢。


真的不敢在線下創業了。


葡萄說情感


看得太多了,重慶的,洪崖洞那裡有家毛涼粉,吃了他幾十年,從他媽開始吃,後來他兩口子換到洪崖洞租個門面開,房東看他生意好,就不租了,自己拿回來做,牌子都不改,他就在另一邊開了家,我去一看,說換老闆了啊?那房東還說沒換,我說我吃他幾十年,老闆長撒子樣子還不曉得邁?就算了,結果走裡面去看到那老闆還在開,就跟他聊起來,才曉得是房東眼紅了,不過沒那本事,沒好久就關了。

還有董小面,開始在七星崗那個爛片片,生意好了以後跑觀音橋去開,也是老闆眼紅把他趕走了自己做,結果也是虧了,結果董小面跑沙坪壩地下通道去開了,他開死了,不過觀音橋那地方也不存在租不出去,。

最後就是現在大學城這邊,小區門口開了家小餐館,主要是賣裝修工人和看房子的業主,40個平方左右4500,當時差不多都3000,房東看別個生意好漲到6000,結果老闆不租了,在隔壁花6000租了個150平方的…那房東老闆放了兩年沒租出去,現在3000租給中介公司,還不是自己作

總的來說還是看人品


兒戲28614386


說說我的經歷。

12年在廣州番禺某地接手一個門面開店,當時租金5500,籤合同的時候房東要了5000喝茶費。一年後租約到期,房租上漲60%左右,租金8500,喝茶費2萬。三年後租約到期,租金要13000,喝茶費6萬,這次我選擇了轍場。

我租門面的那條街都是當地一個村的宅基地,當地村民明每天閒著沒事就是聚在一起合謀怎麼套路租客,然後整條街都統一提價。根本不會考慮租客有沒有錢賺,甚至希望租客生意不好,半途倒閉,他們可以有理由沒收押金,再自己租出去,又收幾萬押金和喝茶費。一年折騰幾次,僅沒收的押金和收的喝茶費都可以買一輛豪車了。

我現在開店不會再租當地農民的門面房,這些人一家大小都靠租金生活,一年365天都在算計如何在租客身上搜刮,太恐怖了。


廣漂六哥


我有一朋友租了門面房,做廣告傳媒,和房東關係很好,他們一排門面房,房東們商量每二年適當增加一些房租約15%,開始租客都能接受,生意都還不錯,朋友的房東很會做事,每個月要讓朋友少交50元,看似不多,但心裡很暖,這樣租到現在己7年有餘了。可他旁邊的房東不會做事,開始租給一個修車的,看生意不錯,不但沒有少要,而是想漲房租,可其他人都沒有漲價的意思,他就找各種理由讓人搬走。這樣幾年下來換了理髮的,賣餅的,修自行車的。最後修自行車的小夥很會做事,生意特好,他又眼熱了,又找了多種理由讓房客搬走了。這樣房子斷斷續續不好租,這幾年下來空房加起來一年也多,收益比其他人少了很多。所以我們要會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我們大家才互相理解友好合作,美美滿滿。


zx520zyx


十年前我家租了一個小平房,在小縣城中心!當時租金是2300.合同是三年期。租房子前和房東協商好了,我給他們改個門,把房子做成門面,開飯店。因為很偏僻,房東同意了,說開門的錢我家自己出,事後門歸他,太偏生意不好不賴他。好傢伙,我還能把門拿走嗎,生意好不好靠自己經營!後來我們家生意還不錯,房東接著把房租漲價到5000,說現在是門面房了,必須漲,其實並不靠近街道的。因為是熟人,我媽給他了,第二年長到6500.因為太熟,我媽又給了,第三年要8500.後來我們換了地方,電費本來是5毛,他說門面房了,一直收1塊。這樣的人不適合合作!現在搬走後我們生意更好了,見面他說還是他家房子便宜!



森林的微笑88


來說說我家餐廳的經歷。

我家的餐廳從開業就生意火爆,後期雖然有數家模仿的店鋪,但基本都倒閉了。所以要吃我家招牌菜,就得到我家店裡。

餐廳位置不來不好,店鋪大多沒有出租出去,但周圍人看到我家生意好,以為這是風水寶地。開店的人開始絡繹不絕。

房東看到我家生意好,在續訂合同時提出每年房租增加百分之10,因為生意尚可,無奈接受了這個條款。

但合同再次到期,店租已經漲到隔壁三倍的情況下,房東要求再次續簽每年漲價10個百分點的合同。被我們拒絕了。

房東一直認為他的店鋪是黃金店鋪,我們生意好就應該給他漲 租金。但是他沒有想過,這件店鋪為什麼生意好!

偏僻到幾乎無人經過,全憑藉我家生意口碑相傳,帶動了每天晚餐時段的人氣。

現在我們搬到隔壁,房屋是原來的三分之一。原來的店鋪,房東如果還抱著虛假認知的話,怕他是租不出去的。


蘇東坡的肉肉


我在孩子上初中時也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一套沒有電器和傢俱的房子,約定預期三年,月租兩千元,租後我買了三臺空調,一臺電熱水器,冰箱兩個,還買了客廳的沙發和茶几、餐桌等傢俱。入住一個學期還沒結束,房東打來電話,惡狠狠地告知房租每月漲五百,不租就退出,不服就去告。房東是個死了老公的老女人,又在廈門開店不在福州,雖然難得見面,但一見面就會讓你不敢看她的臉,有時心理也想這剋夫的女人就是這麼不講理,合同簽了也沒用。我又裝了全屋的電器,退租也虧,打官司也麻煩,還是忍著滿足她的漲價要求,然後求她以後再不許漲價了。到了孩子畢業,那些空調電器搬走也麻煩,折價1000塊給了她。臨走時她說一直很照顧我,很便宜租給我房子,我也冷冷地告訴她,真不領她的情,往後我們也不會再見。


末尾條


很多人都有租房的經歷,房東漫天要價是很令人氣憤的事。



先看下本問題:我們附近有個門面,位置不是很好,租客23000一年,房東看他生意好就要把房租漲到26000一年,其實這附近大部分都租成1.7-2.1萬之間,租客就搬走了,現在那個門面已經有半年沒租出去了,聽說租金降到了17000。

如果大家都按規矩來,按市場價格走,大家相安無事,這是最合理的事情,但是就有些人厚顏無恥,投機取巧,看人家生意好了,藉機漲價,他不是按規則辦,不是按市場規律辦。人家生意做的好,是人家經營的好,不是你房子的本事,更不是你的本事,你藉機抬價無非是看準了人家把生意做好了,不捨得走,利用租客的這種心理強取豪奪,可以說是無恥到極點。

許多租客因為生意好,也不介意漲點錢,這就讓這些人嚐到了甜頭,在後來的租房過程中,繼續使用,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比誰都聰明。當然也有人不吃這一套,我在你這裡能做好,換個地方依然可以做好,你漲價我就走,當這個會做生意租客走了,房東的房子就露出本來面目,不值錢了,再租都不如上一次的租金,還要空很長時間,就如本事件說的,房東竹籃打水一場空,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世界上的便宜不會都讓你一個人佔了,你今天佔便宜,總有一天你會付出代價,讓你把佔的便宜吐出來,我不教訓你,有人會教訓你;沒有人教訓你,上天會教訓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