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室打點滴怎麼也不好,一來醫院立馬就見效,是藥不一樣嗎?

在國外,輸液是最後的治療手段,只有當人快不行的時候才會給人輸液,但好像在我們國,輸液是一種常規的治療手段,很多人一感冒就去輸液,還有的人反映說,感覺在衛生室輸的液體,沒有醫院的有效,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衛生室打點滴怎麼也不好,一來醫院立馬就見效,是藥不一樣嗎?

1、藥的進貨渠道不一樣啊。同樣的藥,不同的生產廠家肯定是不一樣的。

2、進口藥,國產藥的藥性肯定有區別啊。

3、抗藥性。用一種藥用多了,就有抗藥性,產生抗藥性之後,就要用新藥。所以醫藥的發展也是更新換代很快的。小門診的醫生受限於侷限性,肯定不如大醫院的醫生交流多,見識廣呀。

4、有的症狀相似,但是其實是不同的病,小診所的醫生有可能判斷錯誤。

5、小診所的藥種類可能沒那麼全。

6、其實有的地方,也不怎麼看,就給人掛點生理鹽水、葡萄糖什麼的,沒啥害處,但是也不對症,自然好的慢。

在衛生室打點滴怎麼也不好,一來醫院立馬就見效,是藥不一樣嗎?

其實生病了,需要及時治療是對的,但是一有小病就頻繁輸液,也是不好的喲。

首先,藥物本身。藥物的出產廠家不同會對療效有影響。進口藥和國產藥療效也有區別。衛生院的藥物可能因為藥源的因素,導致療效不一樣。

其次,藥物用量。衛生院因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有限,用量存在不規範的原因,用量不足會導致療效減低。

第三,病人在衛生院已經治療了幾天,病情可能已經開始好轉,這時再到上級醫院就診用藥,看起來就是病一下就好了。這就好比你吃三個饅頭才吃飽,那你能說前兩個饅頭都沒用,就第三個饅頭有用嗎?

在衛生室打點滴怎麼也不好,一來醫院立馬就見效,是藥不一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