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時如何使用閃光燈?

Sam哥攝影將軍


您好,攝影中閃光燈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人像、美食、產品、活動紀實等商業拍攝,下面我就來給您簡單說明一下使用閃光燈的一些小技巧~


善用懶人模式——TTL

閃光燈上面的TTL模式是非常好用的,它能夠根據現場的光線進行自動測光,從而確定一個合適的閃光功率,同時我們還可以根據這個自動判斷的閃光功率進行EV調整,更亮或更暗,這個在活動記錄拍攝時比較好用,我們可以專注於抓取瞬間,而不像不斷的調整閃光燈。


放在機頂時,輕易不要直閃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閃光燈不得不放在機頂,那麼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不要輕易直閃,如果直閃的話雖然能夠最大程度照亮被拍攝者,但是也會展現出被拍攝者的滿臉油光。一般來說我們會選擇進行跳閃,讓燈光照射到如房頂其他平面進行一個漫反射獲得更加自然真實的效果。


離機引閃

這是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小技巧,在我們有充分時間和自由空間拍攝的時候,我們最好選擇將閃光燈從機頂拿下來,加上一個引閃器進行引閃,這樣能夠獲得更加出色的效果。比如我在拍攝美食的時候,就會選擇進行離機引閃來獲得一個側光的效果,如果我放在機頂然後又進行俯拍,這個側光是很難營造出來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也歡迎您關注我,為我的答案點贊、轉發~


Bearie


閃光燈的作用

1.為拍攝的主體人物正面補光

使用情形:如果人物是背光拍攝,那麼面部較暗,要想清楚拍攝人物,就需要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以獲得人物正面與環境背景相協調的亮度,效果較好!

2.獲得較快的快門速度,使畫面更清晰

使用情形:如果是在暗光下拍攝運動主體,為了保證足夠的曝光量,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但運動主體就會出現動態模糊的情況,所以,需要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以提高快門速度,瞬間凝固住清晰的運動主體。

3.在室內昏暗的光線中為主體人物補光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在光線昏暗的室內拍攝,比如某一個管理講座,或者會議室,那麼,為了拍攝到清晰的人物表情,就必須使用較快的快門速度,所以就需要使用閃光燈進行補光。


閃光燈的基本功能原理

1.閃光燈指數(GN)與閃光距離

閃光燈指數(GN)表示閃光燈功率的大小。閃光燈指數的數值越大,功率越大,光的強度越高

使用手動曝光進行閃光燈拍攝時,通過閃光指數和拍攝距離,可以計算出曝光使用的光圈:

閃光指數(ISO100)÷拍攝距離(m)=光圈值

反過來,如果知道光圈值,通過閃光指數也能計算出閃光距離。如果相機與被攝體的距離超過閃光的有效距離,就有可能造成曝光不足,解決辦法就是提高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提高兩檔,閃光燈的拍攝距離增加1倍),或者使用閃光更強的外接閃光燈。

以具體的機身和鏡頭來做個列表,看看內置閃光燈的有效照射範圍(單位:米)各是多少:

相機:佳能EOS 7D Mark II(內置閃光燈的指數僅為11)

鏡頭:佳能EF-S 18-135mm f/3.5-5.6 IS STM

佳能EF-S 15-85mm f/3.5-5.6 IS USM

ISO100 廣角端 f/3.5:1~3.1 遠攝端 f/5.6:1~2.0

ISO200 廣角端 f/3.5:1~4.4 遠攝端 f/5.6:1~2.8

ISO400 廣角端 f/3.5:1~6.3 遠攝端 f/5.6:1~3.9

ISO800 廣角端 f/3.5:1.1~8.9 遠攝端 f/5.6:1~5.6

ISO1600 廣角端 f/3.5:1.6~12.6 遠攝端 f/5.6:1~7.9

ISO3200 廣角端f/3.5:2.2~17.8 遠攝端f/5.6:1.4~11.1

ISO6400 廣角端f/3.5:3.1~25.1 遠攝端f/5.6:2.0~15.7

ISO12800廣角端f/3.5:4.4~35.6遠攝端f/5.6:2.8~22.2

ISO16000廣角端f/3.5:5.0~39.9遠攝端f/5.6:3.1~24.9

2.TTL閃光

TTL的英文全稱是:Through The Lens,表示任何採用測量曝光方式的閃光燈系統。

對於數碼單反相機,TTL閃光感應器位於反光鏡下面,利用快門檢測被攝體反射的光線並將信息傳輸給相機處理器計算曝光。

TIPS:實際曝光時,閃光燈會先發出一連串的預閃光來“檢測”場景,然後利用閃光測光計算曝光量,最後才發出主閃光照亮被攝體。預閃光的強度<主閃光。


內置閃光燈的應用範圍

1.雖然內置閃光燈的閃光指數不高、燈位固定,但如果在環境光線暗淡、又沒帶三腳架或者因為特殊原因而不能使用慢速快門時,就可以使用內置機頂閃光燈作為拍攝光源來提亮陰影、增亮背光處的被攝對象,也可以用來作為補充光源來使用。

2.慢門同步閃光

在拍攝弱光或者夜景人像時,快門速度一般被控制在1/250~1/60秒範圍內,如此短的時間會讓人物曝光正常,但背景卻曝光不足,畫面顯得很生硬,這時候使用慢門同步閃光,就能既讓人物較亮,又能讓背景同樣較亮,達到人景和諧的效果,突出環境感。具體方法就是:相機設為M檔全手動模式或者Tv快門優先模式,快門速度設定為1/15秒甚至更慢,然後開啟閃光燈拍攝就可以了。


外接閃光燈的運用

既然內置閃光燈不能很好的支持相機拍攝出更多的創意圖片,那麼就推薦外接閃光燈來拍攝吧!

1.外接閃光燈的作用

外接閃光燈可以擴展更大的創意空間,不僅擁有更高的閃光指數,照亮更廣更遠的景物,還具有更快的回電速度,方便高頻率拍攝,還能通過旋轉燈頭角度實現跳閃、實現高速閃光同步功能以及閃光燈組等等具有非常實用且強大的閃光控制功能,不僅用於人像拍攝,還能用於花卉、昆蟲以及夜間風景的拍攝。

2.跳閃拍攝技法

室內拍攝時,如果用閃光燈對人物進行直接閃光,光線就會顯得特別生硬。如果將外接閃光燈旋轉燈頭角度,利用牆壁或者天花板來進行反光拍攝,就能有效彌補直接閃光帶來的缺陷了,效果自然,特別適用於表現溫馨、柔和的家庭環境,尤其在表現人物面部細膩表情時效果非常出眾!




我的拍攝技巧

在戶外遇到特別大的光比環境時,使用外接閃光燈對人物陰影部分進行補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通常我會先把相機設為P檔(程序優先模式),對被攝體的背景進行測光,同時記住相機的三大曝光參數值:光圈值、快門速度、ISO感光度,然後再將相機設為M檔全手動模式,並應用剛才記住的三個數值,然後打開相機的外接閃光燈並強制設為E-TTL模式,這樣,外接閃光燈就能根據鏡頭的進光信息自動調整閃光燈的閃光功率,從而獲得人物與背景的亮度和諧統一的效果,看起來更加自然柔和!





攝影匠洪辰


一般大部份初學攝影的朋友都會害怕使用閃光燈,覺得閃光燈打出來的光很硬、不自然,甚至拍攝人像時拍得對方滿面油光…

筆者會於這篇文章介紹一下如何有效使用閃光燈,利用小型閃光燈和各種燈具營造出好光線!

在介紹使用閃光燈前,首先亦有幾個重要因素需要大家知道的:

平方反比定律 (inverse-square law)

燈愈近,光線愈柔

方向,角度的影響

光比 (Light Ratio)

背景光度由快門決定,閃光燈決定主體光度(相同iso情況下)

閃燈的gn值 

由於閃光燈實際的理論亦非常複雜,筆者決定用自己以往的理解,轉化為簡單的解說:

(一) 平方反比定律

如下圖所示,

當點光源與物件距離為1m時,輸出為1/1 , 光圈為F16

當點光源與物件距離 為2m時,輸出為1/4 , 光圈為F8

當點光源與物件距離 為3m時,輸出為1/9 , 光圈為F4

當點光源與物件距離 為4m時,輸出為1/16 , 光圈為F2

由此可見,下圖點光源發出的光,當距離1m 去4m時, 隨距離愈遠,光的變化愈少

(二) 燈愈近,光線愈柔

原因是,光源愈闊,光就更柔,而閃燈愈近,光源面積對主體而言就愈大

而光的柔,硬,是描述陰影邊緣的清晰程度

柔光,可以看見雞蛋的影子沒有很硬的邊緣

硬光,可以看見雞蛋的影子邊緣十分清晰

三,方向,角度的影響

閃光燈的方向,角度,可以表現到物體的形狀,輪廓,深度

而閃光燈是模擬太陽或者現場光,所以角度主要是由高位向下照

一般如果拍攝與燈光的位置,以及照明方向相同,會令主體缺乏立體感

四,光比 (Light Ratio)

一般亮部與暗部的測光值相差一級時,光比是1:2,

一般亮部與暗部的測光值 相差兩級時,光比是1:4,

一般亮部與暗部的測光值 相差三級時,光比是1:8。

如果光比是1:1的,主體側會欠缺立體感,而光比愈大,主體的陰影部份則會更深色

五,背景光度由快門決定,閃光燈決定主體光度(相同iso情況下)

如果在相同ISO 情況下,背景光度是由快門控制,而閃光燈是決定主體光度

但是,如果快門太慢,亦會影響到主體的光度,因為主體亦會吸收環境光。

六,閃燈的GN值

筆者是使用Nikon 的 SB900 與 SB910 ,

根據SB910的說明書,一般在35MM ZOOM ,ISO100 的話, 是34GN

下圖的表格,雖然不需要背,但是亦需要知道。

講解完了以上六點,筆者就開始講解一些小弟有使用的燈具,畢竟閃光燈是要配合不同燈具,才能做出不同的效果

不同的燈具

正方形的柔光箱  (Softbox) – 方向性高,照明範圍受softbox大細所影響,但可以容易控制到照明的方向與角度,適合拍攝兩至三人

白色柔光傘 (Umbrellas) – 方向性低,照明範圍大,方便攜帶,適合拍攝大合照用

蜂巢 (Honeycomb) – 方向性高,照明範圍需要視乎用那一種度數的honeycomb,適合打發光用

顏色gel紙 ( Colour Effect Filters)  – 一般閃光燈為5500k 色溫,加入Colour gel 是改變閃光燈顏色或者色溫

無線引閃 (Trigger) – 負責控制離機閃燈

閃光燈 (Flash) – 造出人造光源

燈腳及燈頭(Light Stands&Umbrella Swivels) – 安裝閃光燈及燈具

小型反光板(Bounce Card) – 機頂燈時令光更加柔

閃燈上可以設定ZOOM,POWER,只要將閃光燈頭扭成90度,更可以設定拍攝時的ISO,光圈,閃光燈就會計算出適當的距離,令曝光準確

一般筆者最常用到的會是ZOOM,POWER

如利用softbox的話,會將zoom 設定為35mm左右

使用白色柔光傘的話,會將zoom 設定為24mm左右

如沒有蜂巢的話,會將zoom 設定200mm,再加上Bounce Card遮下方,令閃燈不會照到地面太光

許可的情況下,我都會使用SOFTBOX,而且與主體距離非常之近,因為燈愈近,光愈柔,而且光近的話,根據 平方反比定律 愈近光源的話,光的變化愈大,愈能造出戲劇性的光線。

因為光太遠的話,光會沒有變化,令相片變得平面。

在拍攝人像照的話,如對方是望向鏡頭的話,眼神光就更加重要,所以拍攝望向鏡頭的照片的話,燈光就不能太側,否則會令照片沒有神眼光

但一般情況下,相機與閃光燈的相差的角度,儘量最少有30度以上,令到主體有更強的立體感

而拍攝的部份,小弟亦會分成三部份,包括日光,夜晚,室內拍攝時使用閃光燈的心得

首先,筆者不論在日與夜的情況,在利用閃光燈拍攝前,都會先測背景光,先考慮背景光度,再決定主體的光度.

大家需要記著,如果快門並不是太慢,只有閃光燈會影響主體光度,而快門則是控制背景光度

利用閃光燈拍攝時,亦需要考慮到光源的方向,考慮如何模仿太陽,或者現場光

相機設定

光圈:f2.8-5.6

快門:最低1/100(因為有機會手震)

iso:日光時400-1600iso,夜晚1600-3200iso

色溫:日光時約5500k,晚間時約3100k (閃光燈需要使用FULL CTO GEL,令閃燈色溫變黃,而相機設定於3100K時,主體顏色會正常,但令環境不會太黃)

閃燈:大約1/32-1/4 power , 根據距離而定

日光拍攝時,筆者其實傾向使用自然光加反光板,但當環境在實太暗時,就會利用閃光燈進行補光

夜晚拍攝時,先測背景光,然後再決定主體光度,大多數情況不是太慢快門的話,iso需要推高

室內拍攝時,使用1/160快門,純閃光燈相

日光拍攝的部份

先測現場背景光,利用了softbox,燈在右方補人的光

先測現場背景光,利用了softbox,再決定主光源在右手邊,但閃光燈的輸出比現場光大概光2/3左右

先測現場背景光,利用了softbox,再決定主光源在左手邊,這照片不足的地方也是照片右邊的頭髮太黑,

其實應該在右邊的後方,加入多一支閃光燈再配合蜂巢打發光,利用蜂巢的原因是角度窄,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地方

到室內拍攝的部份

這張照片使用了兩個SOFTBOX,一個在左,一個在右,光比大概是1:8左右

右手邊是主光,左手邊是補光,背景照亮頭髮及背部,勾畫出背部曲線

這張照片使用了兩個SOFTBOX,一個在左,一個在右,光比大概是1:4左右

右手邊是主光,左手邊是補光,背景照亮頭髮及背部

利用了softbox,再決定主光源在右手邊,光比大概1:8左右,而臉上的陰影則令模特兒更瘦

單一光源,右手邊為主光源

這張照片使用了兩個SOFTBOX,一個在左,一個在右,光比大概是1:8左右

左手邊是主光,右手邊補手及背的光

這張照片使用了兩個SOFTBOX,一個在左,一個在右,光比大概是1:8左右

左手邊是主光,右手邊補光

這張照片右邊是白色柔光傘,左邊是softbox,光比大概是1:2左右

右手邊是主光,左手邊補光

最後的總結:

光線與相機的角度最好相差15度以上,令主體產生立體感,儘量不要相機與閃光燈向的方向相同。

要造出好的光線,除了光源面積夠大之外,光源亦需要近,燈愈近,光愈柔,愈近光源的話,光的變化愈大,愈能造出戲劇性的光線。(需配合燈具)

光太遠的話,光會沒有變化,令相片變得平面,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除了因為你靠的不夠近之外,是因為你的 閃光燈 不夠近,造不出戲劇性的光線。

最後筆者亦建議,一般初學者最好是先使用一支燈去進行拍攝,畢竟多個光,多個影,會更難處理照片內的問題,所以初學者適宜先學習單燈.











一贏在堅持


室外活動能不用閃光燈最好別用!室內根據空間大小適當選擇。

一般攝影愛好者來說,一般的單反那個自帶的閃光燈實在很差,湊活的用吧。

我是用的國產永諾,說實話受限太大!直射會一片煞白!所以我一般活動都喜歡用頂閃,根據室內空間大小使用反光板,或者加大傾斜角度。

一般舞臺照用長焦的時候不用閃光燈,要用改變色溫也是向後閃,利用室內反光改變一下畫面色調。

給大家看一張照片,就是室內天花板太低,定光也是過曝。



🍭港城隨手拍·蘋果絲🍭


光:

對於一名優秀的攝影師來說是是一門必修課

優秀的攝影師就要學會利用任何一個光線去拍攝一張

閃光燈有兩種情況

一是在自然光的基礎上去作為輔光,去營造特殊的一種光線

二是在自然光條件不充足的情況上,去創建一個自己滿意的光線

閃光燈通常情況下不能直射,因為閃光燈的光線較硬

通常要搭配柔光箱 柔光板 反光板 泡沫板等工具 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 閃光燈根據人物位置通過淺色的牆面或者 閃光燈佩帶的柔光罩去使用

光的佈局有很多種,在這裡就不一一說出來。如果想了解可以關注我後聯繫我。


攝影師Suhrat


閃光燈既可以成就也可以毀掉一張照片。正確的使用閃光燈就能讓你拍出精彩的照片。這篇短文會給你介紹一些使用閃光燈的基本方式。

1. 填充閃光

在戶外拍攝時,若被攝體或人物臉部有陰影,最簡單的處理方式是使用填充閃光。這種方法正如其字面意思所示,是給陰影區加入少量的人造光。戶外拍攝時你只需打開閃光燈,剩下的工作就可以交給相機去做了。

第一次使用時,你就會為它帶來的效果而驚喜,從此陰影再也不會出現在你的照片中。如果你不確定閃光燈如何使用,請查看相機說明書。你可以調整閃光燈的輸出等多項設置。

2. 使用柔光罩

柔光罩可以削弱光線的“硬度”。它可以柔化光線,拍攝出更好看的照片。所有的外接閃光燈都可以使用柔光罩,大部分數碼單反相機的機頂閃光燈也可以用。柔光罩很便宜,但是很實用。我自己的柔光罩是用白色的牛奶盒做的,用皮筋固定在閃光燈上。

3. 跳閃

如果你用過外接閃光燈,應該能注意到直射的硬光會破壞照片美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大多數外接閃光燈的燈頭都可以旋轉一定角度。將燈頭指向天花板,經過天花板反射的光線同樣也被柔化了。只有一種情況會有點問題——天花板有顏色。如果天花板不是白色的,那麼光線也會帶上同樣的顏色。所以在拍攝前先試拍一下,看看效果能否接受。木質的天花板會形成暖色的光線,往往效果更好。

4. 離機閃光

在不使用柔光罩的情況下,離機閃光是唯一能拍出精彩照片的方法。離機引閃線非常便宜,卻很有用。把閃光燈裝在引閃線的熱靴座上,放在相機左側或右側位置,這樣可以避免直射的光線造成生硬的效果。你可以把離機閃光燈裝在三腳架或專用燈架上。

使用閃光燈拍攝,你需要不停地練習,直到掌握所有技巧。理解相機閃光燈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改變各項設置。只要熟悉了閃光燈的使用,你就可以自由發揮創造了。


一攬芳華雲中歌


上帝說世界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攝影師說世界要有光,於是便有了閃光燈!

閃光燈分為(相機)內置閃關燈和外置閃關燈,外閃又有插電閃光燈與電池便攜閃光燈等。室內用閃光燈大多數是影棚用的插電式閃關燈,而室外多用便攜式閃關燈。

室內閃光燈:室內使用閃光燈主要有兩種,直射和漫反射(跳閃)。根據拍攝需要調整距離與強度直接用閃光燈以一定角度直接照射拍攝,這種方式一般是大型閃光燈加柔光罩來使用;跳閃,利用漫反射使光線更均勻和柔和,跳閃一般為使用小型閃關燈通過閃光燈打天花板或牆面實現漫反射或者閃關燈作為輔燈進行補光。

室外閃光燈:室外使用閃光燈大多是以閃光燈為輔光為補光,根據需要不同使用閃光燈來減小陰影或者勾勒物體輪廓等。

我認為閃光燈的使用可以從幾方面去考慮:

1.模仿自然光照打燈,主次分明。

2.利用好閃光燈同步與快門速度。前簾同步與後簾同步效果不同;閃光燈通常同步速度為1/125左右,但是快門速度若快或慢會製造出不同光線結果。

3.閃光燈與自然光混用,通過色溫不同只要色彩冷熱對比等

4.閃光燈直射與加柔光罩的嘗試。直射光線影,影調分明;柔光罩過濾,光線柔和,光影過度好。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寬泛不好回答,攝影使用的閃光燈分好幾種,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而對於光線與閃關燈的不同理解,更是導致使用閃光燈手法的千差萬別,絕不是簡單幾句話就能說的清的。


攝影之眼


不同相機的閃光燈操作稍有不同,詳見自己相機的使用說明書,下面是一種相機的閃光燈使用說明: 不會使用的可以選“自動擋”,或用“傻瓜相機”或者按照說明書操作,一般閃光燈適合光線太暗時使用,對近距離(3~5米)的人物有效,遠距離一般是無效的。供參考


匯宇悅說


閃光燈有分內置閃光燈和外置閃光燈,內置閃光燈光的範圍非常小,適合標準鏡頭拍特寫用到,且光打的方向也很受限,一般相機都有佩戴,拍的時候一般拿布蓋一下。外置閃光燈有插電式和不插電式,打的方式主要看需求,一般不對人打,打也要加布,以免造成臉部的光過硬,一般都是對反光傘或者牆,打陰陽光,七分光等。


守望者攝影1984


閃光燈頭纏上幾層紗布,把閃光燈的硬光源變成柔光源,在降低閃光強度的同時,可以更好地使人物和環境融為一體。

或者,使用更多的閃光燈,例如一枚閃光燈對人物的主體進行補光,另外一枚則從側後方打過來對人物的輪廓補光,製造輪廓光,讓人物從背景中完全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