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種遙遠,是家與公司的距離

通勤是指從居住地往返工作地的交通行為,是連接生活與工作的紐帶。隨著城市化的擴張和交通工具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出現居住地和工作地分離的現象。城市主幹道、地鐵線路像是城市的大動脈,密集的城市道路就是城市的毛細血管,他們晝夜不停地將“血液”輸送至城市各肌體。

對於奔波在一線城市的青年來說,早晚高峰是一天當中幸福感最低的時刻。當你化著精緻的妝容,站在地鐵站和公交站擁擠的人潮當中,被擠在車門無法動彈,是否一次次心生退意呢?在這個城市當中,有一種遙遠,是從家到公司的距離。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種遙遠,是家與公司的距離

在深圳,由於房價和租金高企,很多人選擇居住在原“關外”地區、每日奔波於兩地,起床的時候天還未亮,下班回家夜幕已然降臨,兩頭不見太陽。城市的早晚高峰呈現出潮汐式的特徵,使得上班族候車等待時間增加,在候車、擠車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部分的精力。公司的打卡制度,在你著急等車的時候,像是一道道催命符,急得人像熱鍋上的螞蟻,卻又無可奈何。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被pia在門邊已然不算什麼了,最可怕的是,一不小心馬尾、衣服、包包被夾在門縫中,讓你無法動彈,如果這還不可怕,那地鐵換邊開門,一旦被夾住,只能到終點站才能解脫,就問你可pia不可pia。不要笑,這是真的!

下面,就讓讓深圳的朋友現身說法,聊一聊他們在深圳的通勤之路吧!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通勤,數十年如一日

老劉 ,60後

數十年如一日的通勤,可能很多年輕人難以想象。我在南山南頭住,在寶安石巖上班,一般在早上6:00起床,洗漱完畢,吃完早餐後約6:50分左右趕到公交站臺搭車去公司,下午6點準備從公司回家。平常都是坐公交車上下班,但只有一趟公交可達,經常堵車,加上班次少和開車間隔長,所以我經常要中途轉車,上下班來回需要兩個小時。只要上班,幾乎天天如此,已經有十多年的時間了。

上班路上很辛苦,在路上只能看手機朋友圈和看新聞,以此打發時間。坐公交車多了總會碰到一些難忘的事情,我坐車前一般用定位軟件看公交位置,可以迅速知道公交車到了哪一站和需要等候的時間。有一次定位不上,急得我團團轉,每隔一分鐘定位一次,還是沒有蹤影,我認為坐不上這趟公交了,若等下趟的話,趕到公司會遲到,而且會扣工資和年終獎。思來想去,還是搭的士上班算了,這樣損失會少些,不過比平時多出了近60元錢啊!心痛!

第二天早上,我坐上公交之後,得知昨天用軟件定位不了的原因是因為售票員沒有打開定位系統,我就對售票員說:“你們昨天定位系統沒打開,害得包括我在內,有很多位乘客以打的方式去上班,你們有責任啊!”售票員聽完後不好意思地跟我道歉。得到售票員道歉就可以了,不能對司乘人員發脾氣,否則重慶萬州公交車的事情就是教訓啊……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像八爪魚一樣貼在公交車門口

李恆其,80後

我在福田上班,住在龍華民治,來深圳十多年了,每天8:00就要打卡上班,所以要很早起來乘坐公交車,大概6:40吧,上下班來回總共一個多小時。居住在龍華,在市區上班的人很多,每天擠公交車,運氣好一點,擠上去的基本在門邊位置,像八爪魚一樣的貼在公交車門口,基本上沒座位。不是特別擠時,就看下手機新聞;太擠的時候基本上手機都掏不出來,只能裝作看風景的樣子咯,憋屈的等著過一個個的站。運氣不好的時候,擠不上、只能等,最多的時候等過三輛公交車。公交車每到一個站點都會開門,由於通勤車太擠了,開門的時候時常會有人被門給夾住,發生受傷的情況。我沒有被擠到過,但記得有一次,公司發了一盒月餅,鐵盒子都被擠扁了……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種遙遠,是家與公司的距離

乘坐e巴士,在三地奔波

不羈的風 ,80後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的通勤路比較特別,平常和老婆居住在龍崗,但時常要在龍崗、大鵬、福田三地間來回奔波。剛畢業那會兒在大鵬工作,每天只需要往來於工作地和宿舍之間,上下班都有班車,所以沒什麼通勤的概念。但是近兩年,需要常在市區處理工作,路途上的遙遠也是挺耗費精力的。再加上結婚之後,我就很少住宿舍了,只能選擇來回奔波。

從家裡出發去市區,e巴士成了我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網約巴士只需在網上預約,一人一座,不用擠地鐵和公交,還能借這個時間休息一會兒或者聽一聽電子書,但是司機一腳油門一腳剎車,常常一下車胃裡就翻江倒海,難受好一陣兒。如果從家裡出發去大鵬的話,乘坐e巴士通常要起很早,為了多睡一會兒,我一般都開車來回兩地。無論怎樣,每天通勤都要兩個小時或者更多,而且並不是每天都順順利利的,公交站距我家還有一段距離,下雨天如果忘了帶傘,就會淋成落湯雞;有些時候忘了在手機上約巴士就上不了車,要來回的倒公交和地鐵,麻煩的程度難以想象;開車的話,來回八十公里,下班回家累得躺到沙發上,什麼都不想做。通勤時間擠壓了早餐和晚餐的時間,幸好公司有食堂可以解決,但早上的時間還是非常緊張,路上稍微堵一下,到公司就吃不了早飯了;晚飯我會打包回去和老婆一起吃,省下了做飯和洗碗的時間。雖然生活上有很多困難,但我們也一直在找方法去克服,讓兩個人生活得更舒適一些。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只想住在公司附近,走路上班多好呀

安生,90後

我住在上梅林,在福田保稅區上班。來深圳五年了吧,住過好幾個地方,包括寶安松崗、羅湖、福田。搬家是隨著工作變動才搬的,換一份工作,會盡量選擇離工作近的地方住,上班住得遠的話太耗時間了。現在上班,朝九晚六,一天花在通勤上要兩個小時。無論乘坐四號線還是三號線都要轉公交,因為保稅區沒有地鐵直達,能坐到直達公交就直接坐60路華茂苑到絨花路口西,然後再走十幾分鍾到達公司。最理想狀態當然是能坐直達公交最好,但一般是地鐵轉公交。到了絨花路口西買早餐帶回公司吃,打卡比較重要哈哈。

上下班兩個小時的路途,我一般就聽聽歌、刷刷手機,地鐵還能看看報紙。我覺得通勤是上班最痛苦的事情,只想住在公司附近,走路上班多好呀!剛來深圳那會兒,坐公交上班,新買的手機就被偷了。那時才剛畢業,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報警了,人生第一次坐上了警車,最後查監控也沒找到偷手機的人。從那以後坐公交,手機從來不放包裡,尤其是現在手機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

我用生命來擠4號線

小喵,90後

出外租房的生活成本很大,我和家人一起住在龍華梅林關,上班地點在羅湖區東門街道。每天上下班都要花兩個小時左右,我們是8:30上班、下午5:30下班,一個月只能遲到一次,而且不超過半小時。所以我每天6:20起來。女生的話比較麻煩,洗臉護膚擦個護手霜什麼的,有時候化妝都要花半個小時。早上通勤擠壓了吃早飯的時間,有時候自己帶,公司也有飯堂,偶爾也在外面買。但我很少在外面買,吃一頓早餐多少都要6塊以上了,覺得早餐都吃不起了,哭哭……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種遙遠,是家與公司的距離

每天我上班都要坐四號線轉二號線,總共9個站。大家知道四號線上下班的盛況,我每天都用生命在擠四號線啊!為了不被擠成餅乾,每天都提前15分鐘出門吶!通勤路上,我會聽聽歌啊、看看新聞、刷刷微博,早上的話,地鐵上會有報紙看,其實路上也並不單調,路上其實也會有風景。通勤苦不苦、累不累,看自己的心態吧。早睡早起還可以鍛鍊身體,對吧!記得之前地鐵沒有微信支付和自助機充值機的時候,要進站了才發現深圳通沒錢了,身上又沒帶現金,又著急上班,有個好心的小姐姐給了50塊錢讓我充值,覺得很暖心!

找工作最先考慮的就是通勤因素

葉子,90後

我是一枚90後年輕麻麻,家住南頭,在科技園的一個互聯網公司做運營。說到通勤,我平常都是坐公交車上下班,從家到公司雖然只有5站地,但每天花在通勤上大概需要1.5-2個小時。其中包括:從家到公交站10分鐘、等車10分鐘、車上20分鐘,晚上回去比較堵,需要的時間就更多了。我乘坐公交車的站點,人非常非常非常多,根本擠不上去,最多的一次,等了五輛車才擠上車。除非有2-3輛一起過來,人流分散了,我才能擠上去。

家有萌娃,找工作的時候最先考慮的就是通勤因素:上班時間路上儘量不超過一個小時,離家近最好、通地鐵最好、最遠距離公交不能超過6站,地鐵就無所謂了。上班打卡時間是早上的九點,為了能在家吃早飯,每天7:20就得起床。我坐公交暈車,不敢看手機,只能聽聽歌;等車的時候會看看手機,刷刷朋友圈。於我來說,通勤不是上班最難受的事情,早起才是!每天都想要睡到自然醒啊!擠公交費心費神,我現在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騎半個小時能到公司,為啥還要去擠公交呢?反正平時也沒時間鍛鍊身體,就想著騎自行車鍛鍊一下。下班想要跟老公度過一段“二人時光”,其實是為了監督他鍛鍊身體,我會去他們公司,跟他一起騎車回家。

深圳通勤之痛: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上班苦,通勤痛,每天早起奔波幾十公里上班,真是又苦又痛!你的通勤路辛苦嗎?你曾在地鐵上被擠成小餅乾嗎?你曾經被biaji在公交車的車門上嗎?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傾訴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