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平生有什麼事蹟?

仁勇校尉


關於吳三鳳的記載非常少。吳三桂的這個哥哥,現在能確定的是他在吳三桂之前已經降清,吳三桂最終降清,吳三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為吳襄的兒子,吳三鳳降清前在明軍內應該已經有不低的職位。

崇禎十五年三月(1642年),明清之間的一場決戰松錦之戰以明軍慘敗結束,明軍統帥督師洪承疇被俘,隨後降清。守衛錦州的關寧軍核心人物祖大壽也開城降清。吳三鳳大概率是這時候跟隨祖大壽一起降清。

祖大壽是吳三鳳和吳三桂的舅舅,祖家和吳家是關寧軍的核心家族。崇禎中後期,關寧軍已經有相當嚴重的軍閥化傾向,祖吳兩家實際控制了關寧軍,祖大壽為首的祖家在其中地位要更高點。

祖大壽降清後,在皇太極指使下給吳三桂寫了很多招降信件。吳三鳳也給吳三鳳寫了很多信幫滿清招降吳三桂。祖大壽的家人也大多降清,兒子祖可法(吳三桂表弟)等人也積極寫信招降吳三桂。

在吳三桂投降滿清前,哥哥吳三鳳等一大幫親人都已經在滿清一邊。相比陌生的李自成,滿清一邊有吳三桂大批的親戚熟人,對吳三桂以外的關寧軍高層也同樣如此。

(吳三桂)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佔領北京。在之前的三月十五日,居庸關總兵唐通投降李自成並奉命去招降吳三桂。可能在三月二十日左右,吳三桂接受李自成招降,將山海關交接給唐通,自己帶兵前往北京朝見李自成。

三月二十四日,吳三桂在進北京朝見李自成的途中突然反叛,隨後擊敗了毫無防備的唐通,重新佔據山海關。

吳三桂突然改變態度,背叛李自成。自然不可能是為了區區一個妾室陳圓圓。除了李自成的拷掠政策涉及到吳襄外,吳三桂背叛李自成的最大因素可能是吳三桂得到了比較可靠的情報,大致瞭解了李自成的真實軍事實力。對滿清比較瞭解的吳三桂可以確信,之前看起來聲勢浩大的李自成實際軍事實力很有限,絕對不是自己和滿清聯手的對手。

吳三桂最初的算盤應該不是降清,而是以盟友的身份聯合清軍擊敗李自成,自己以復明的名義成為明朝權臣。後來形勢變化,才徹底死心塌地降清。吳三桂為這份心思,絲毫不顧父親吳襄等家人的死活。山海關之戰慘敗退回北京,李自成徹底失去招降吳三桂的可能後,將吳襄一家33人全部殺掉。


仁勇校尉


父親:吳襄:明崇禎初官錦州總兵。

母親:祖氏 哥哥吳三鳳

弟弟吳三輔 兒子

吳應熊:順治十年(1653年)與建寧公主成婚,以額駙的身分留居京師,實為朝廷人質。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應熊及其子吳世霖處絞,其餘幼子俱免死入官。

吳應麒

幼子數人

女兒

吳氏,嫁夏國相

吳氏,嫁胡國柱

吳氏,嫁王永康 吳世霖: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十三日,吳世霖與其父吳應熊被處死。

吳世琮

吳世璠:吳應熊的庶子,起初留守雲南,吳三桂死後到貴陽奔喪時被部將擁立為帝,改年號洪化, 康熙二十年(1681年)自盡。

傳說吳三鳳全家都被李自成給殺了,就他自己逃了出來。吳三桂的子侄輩裡有一個叫吳應麒的一說是吳三桂的兒子一說是他侄子。但沒交代他爹具體是誰。但看其得寵程度很可能不是吳三桂的親兒子,就是他大哥的兒子,因為大哥只剩下這麼一點骨血才會百般照顧。成為子侄輩中的帶頭人。


甄艇強


父親:吳襄:明崇禎初官錦州總兵。

母親:祖氏 哥哥吳三鳳

弟弟吳三輔 兒子

吳應熊:順治十年(1653年)與建寧公主成婚,以額駙的身分留居京師,實為朝廷人質。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應熊及其子吳世霖處絞,其餘幼子俱免死入官。

吳應麒

幼子數人

女兒

吳氏,嫁夏國相

吳氏,嫁胡國柱

吳氏,嫁王永康 吳世霖: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十三日,吳世霖與其父吳應熊被處死。

吳世琮

吳世璠:吳應熊的庶子,起初留守雲南,吳三桂死後到貴陽奔喪時被部將擁立為帝,改年號洪化, 康熙二十年(1681年)自盡。

傳說吳三鳳全家都被李自成給殺了,就他自己逃了出來。吳三桂的子侄輩裡有一個叫吳應麒的一說是吳三桂的兒子一說是他侄子。但沒交代他爹具體是誰。但看其得寵程度很可能不是吳三桂的親兒子,就是他大哥的兒子,因為大哥只剩下這麼一點骨血才會百般照顧。成為子侄輩中的帶頭人。


小洲說歷史


傳說吳三鳳全家都被李自成給殺了,就他自己逃了出來。吳三桂的子侄輩裡有一個叫吳應麒的一說是吳三桂的兒子一說是他侄子。但沒交代他爹具體是誰。但看其得寵程度很可能不是吳三桂的親兒子,就是他大哥的兒子,因為大哥只剩下這麼一點骨血才會百般照顧。成為子侄輩中的帶頭人。


嗤讀歷史


傳說吳三鳳全家都被李自成給殺了,就他自己逃了出來。史載吳三鳳比吳三桂更早降清,他是和舅舅祖大壽一起投降清朝的。


歷史醬油評



醉酒蝸牛影子


這都能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