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許多地方都有老八景與新八景,桂林市南溪山風景區就是桂林的新八景之一。 位於中山南路南端,東瀕灕江,南鄰鬥雞山,西望大頭山、銅鼓山,南溪自山北麓蜿蜒 東入灕江。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桂林以山水秀麗而聞名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桂林八景之一南溪玉屏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真的像孔雀開屏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南溪玉屏吸引不少遊客拍照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稱中國最早開發的景點可能誇大了一點

宣傳說南溪山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景點可能誇大了一點。南溪山是桂林最早開發的風景區之一。唐代寶曆二年(826) 桂州刺史李渤遊歷至此而忘歸,遂組織人力築路、修亭榭、導泉植木,成了最早開拓者。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白龍橋“南溪新霽”

清代光緒十七年 (1891)朱樹德將“南溪新霽”列入桂林續八景之中,並賦詩讚道:“聳峭南溪山,何年闢仙 境。龍巖孕玉泉,碧漾深溪影。芳藻映光輝,波入雉山靜。雨霽試新茶,遊人爭汲綆。”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南溪

山因畔南溪而名。2018年11月2日這天的南溪有點渾濁。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桂林第一高壽者劉仙人

劉仙人的《養氣湯方》2010年獲得大世界吉尼斯紀錄,是世界"年代最久遠的醫藥湯方".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與劉仙人拍照留影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養氣湯方

因山上有白龍洞,故名又白龍山。東西兩峰並列聳峙,山石泛白,凌空壁立,峭拔險峻,孕翠含煙,夕陽照壁,山色更潔白如玉。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白龍洞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遊客來到白龍洞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白龍洞前仰望藍天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此洞抗戰時曾是民國中央造幣廠的分廠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白龍洞也曾是皇家道場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白龍洞裡望天空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這裡有許多石刻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仙洞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往前走有觀音巖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路途奇石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步入巖洞

山洞多而奇,西峰北面山腰有白龍洞,與山南麓鍋底洞相通。附近另有兩對相互對穿的巖洞: 玄巖與穿雲巖南北對穿、玄巖又與龍脊洞東西貫通。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洞口明,洞內黑,一個人不敢獨穿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再往山頂攀登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仰望龍脊亭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龍脊亭簡介

龍脊亭左側的山峰是廣西十萬大山中最薄的山峰,厚度只有一米五。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奇石懸空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俯觀龍脊亭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看看這個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景區櫻桃園

白龍泉,泉 水自山腳巖隙滲出,甘甜清冽,曾為貢品,又有“貢泉”之稱。明代魏浚《嶠南瑣記》載: “桂泉多可飲,而白龍為最佳”。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白龍泉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南溪山公園導遊圖

十萬大山最薄的山峰原來在桂林新八景之一的南溪山

南溪山公園正門

南溪山也是古時拱衛桂 林的要地。五代時,南漢欲並桂州,楚將彭彥暉駐守於此,在山下安溪橋 (又名將軍橋、白 龍橋) 擊退了南漢的進攻。清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攻佔南溪山,並在將軍橋大敗清軍。解 放以後,先後建設山門、登山道、龍脊亭、白龍橋、白龍亭等。1974 年,建立南溪公園。

南溪山景區可看的地方還是有不少的。桂林人免費,外地人進去門票也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