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作業都是要求在手機上完成,兒子是留守兒童,那麼作為一個家長是陪伴孩子學習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菜簍子


陪伴孩子學習重要還是工作重要,讓我說,兩者都重要!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魚和熊掌都是美味,我都想要,但是二者不可能都得到,那我就取熊掌吧。就如:學校作業都要求在手機上完成,而只是留守兒童,那麼作為一個家長是陪伴孩子學習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陪孩子學習重要,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只要父母經常不在一起的留守兒童,孩子學習的成績都差,我們學校就有這樣的現象。還有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也不夠好,因為身邊只要老人照顧,而老人一般使用的都是老人機,無法上網,有些老人還無意中把老套的生活方法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但是,任何問題都不是那麼絕對的,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會面臨選擇。

陪伴孩子學習重要還是工作重要,我覺得都重要,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孩子接到身邊,就地入學,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月好好老師


孩子和工作,明智的選擇一目瞭然,說說我自己的事吧,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九三年女兒出生時,我在學校代課,工資不高,但在當時無工可打的情況下就不錯了。我毫不猶豫辭了工作,從此專業在家帶孩子,又買了幾隻母羊,父女倆人一起放羊一起學習,日子過得相當拮据,但十分快樂。現在我仍然經常在夢裡重溫那份溫馨,醒來時淚水直流。孩子九歲上初中,課程多了,我自己帶不了,於是進了學校,我繼續全職父親,全身心投入生活和學習的全程陪護。我和她媽媽鐵定了心,傾家蕩產即使負債也要把孩子托起來。

12歲時,孩子上了高中,她養成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高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這時間我才又進了學校。15歲時孩子考上的名校直到她研究生畢業都沒有讓我們操心。

回頭想一想,我就是再多幹20年,30年充其量也只是能改善生活絕不會改變命運,其實爭氣的孩子上學也花不了幾個錢,國家是有獎勵政策的。

說到這裡我的觀點就明確了,希望你能放眼將來,目光看遠點,只有孩子成才爭氣了才是最重要的。生活需要錢,不錯。但被動地讓生活牽著鼻子倒不如主動去挑戰生活。

最終強調:孩子第一位!

謝謝了


紅色老人


這個問題不用思考也能回答:沒有吃的喝的,餓著肚子,你能學習下去,你還有心思學習?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的慾望被無限放大和激活,為了獲取生產和生活必需品,人們已經在擠破頭的工作崗位拿出全力進行競爭。這種情況之下,要求家長們從工作崗位上撤離出來,回家去陪伴孩子寫作業,簡直是一種蒼白得無法再蒼白的吶喊和呼喚。家長們聽見了,也會捂住自己的耳朵裝作沒聽見。

什麼是留守兒童,是父母出去打工了,無奈把孩子留在農村的自己生活學習的兒童。這些兒童往往並沒有什麼智能手機,有個老人機,就算很不錯了。作業在手機上完成,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命題並不存在,這些孩子所在的學校也沒有這種作業,這種作業對於留守兒童來說是無比奢侈。題主把三句話連到一起說,真是讓人感覺心酸無助,又讓人思想受到撞擊。

所以,能夠正視農村裡還有很多留守兒童,這才是我們的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應該關注和下功夫的地方。我們也希望,在主管部門持續用力之下,在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之下,農村所謂的留守兒童們會越來越少,或者條件越來越好,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希望大家多關心關注留守兒童。


跟我學公文


陪伴孩子和工作都很重要。我想說的是,儘量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如果不是四海為家,到處漂泊的那種工作,只要是在一個城市工作,即使是租房居住,也請把孩子帶在身邊,父母的關愛和陪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勝過其他一切。

如果幼兒園階段貴用太高,承擔不起,那請把孩子接到身邊讀小學、初中,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真的是不用花多少錢,而且憑租房子合同都可以就近入學。這九年是孩子心智成長的重要時期,一個有愛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愛的缺失是現在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現在很多父母也看到了弊端。我的表弟表妹都在外地打工,但是他們都把孩子帶在身邊,但是有一個表弟是把孩子扔在農村,事實也證明,這個表弟自己就是個不負責任的人,孩子讀書也不行,而且性格懦弱不開朗。

總之,我的觀點是勸做父母的,儘量盡到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找藉口不管孩子,不然以後後悔藥可沒地買。


佘小蒙


手機上做作業有好有不好,現在是電子時代,網絡強大,如果孩子好好利用網絡學習,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但如果孩子藉著手機上做作業的幌子來偷偷地利用網絡玩遊戲,那就會耽誤學習,有可能誤入歧途。作為家長,應該以孩子的成長為重,在孩子還沒有辨別是非、辨別哪樣是輕哪樣是重的能力的時候陪伴在孩子身邊,教育孩子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孩子的最佳成長階段是在三歲到七歲,在這幾年裡,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各種的良好習慣,很多習慣都是在這幾年裡形成的,如果在這幾年裡家長把孩子調教為非常出色的人才,那在孩子以後的成長中,家長就輕鬆得多了。工作可以在家的附近找一份來做,如果是做生意的,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親自教育,如果把孩子放在家鄉由老人帶,很多老人只管孩子的溫飽問題,其他的根本不會怎樣教育,把孩子當作小皇帝來寵,那真是因小失大了。


瓊兒老師


這個問題其實反應了最少兩個問題:第一學校的作業全部用手機完成,第二,工作和陪伴孩子哪個更重要。

我很納悶什麼樣的學校要求學生作業全部用手機完成。且不說需要家長伴讀的孩子不宜玩手機,目前整個社會都在呼籲小孩遠離遊戲,而手機正是遊戲之源;手機對於低年齡學生的危害越來越為人所重視。作為校方,佈置作業居然要學生用手機完成,若屬實,真不該。

至於工作和陪伴孩子學習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若是不得不選,那麼就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生存和發展哪個更重要的問題。毫無疑問,生存更重要。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不得不選則意味著,陪伴孩子學習,必須放棄工作,生存都艱難,拿什麼培養孩子。如果陪伴孩子學習,放棄工作,對生活質量影響不大,則根本不存在選擇的問題,是個家長就會毫不猶豫放棄工作陪伴孩子學習。

但世事無絕對,為什麼不把孩子帶在身邊呢,對工作影響不是太大,陪伴孩子學習並不意味著24小時陪伴。白天孩子在學校上課,晚上家長總有一個在家陪伴,既能照顧孩子生活,也能適當輔導孩子作業。

若是由於工作性質原因,即使在身邊也沒辦法照顧孩子,不妨考慮換個工作,世界這麼大,絕無可能找不到晚上不上班的工作。或許收入會降低好過完全失業。

人不必總把自己逼到二選一的境地,這個世界沒有這麼糟糕。

不要認為我是說風涼話,這世界有那麼一些人,一個人帶兩個上幼兒園的小孩。帶的不比任何人差,比如我。頭條有我陪伴孩子的成長記錄,有他們日常學習的視頻。點擊就能看到。


家有二大爺


孩子的教育是一輩子的問題,耽誤三兩年可能一輩子就毀了,但是工作耽誤三兩年還能再找,所以孰重孰輕一看便知,當然如果孩子很聽話,學習又好那是兩全其美的事,如果孩子成績差那作為家長就要有所取捨了,多年以前我遇到個孩子,在他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去浙江打工了,到他初二就沒見過爸爸媽媽,只是通過電話聯繫,結果孩子青春期,叛逆打架,我校一副校長教育他,說不聽話叫家長(副校長不瞭解孩子家庭情況),結果孩子很牴觸,說行你叫不來今天不算你,為此沒法收場。還有一個孩子升初二時年級第五名,只因父母說考好了給買手機,沒買孩子開始叛逆,不學習,打架,抽菸,後來他爸爸從北京回來專門看著他,但是他爸爸回來的晚了,孩子最後成績沒上來,今年我校有一學生也是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在北京打工,初一不聽話,叫家長,第二次又叫家長,後來家長辭掉工作專門看著孩子學習,今年畢業走的體育特招,還算不錯,如果家長不回來估計他考不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誨人不倦


那一定是孩子重要。

錢去了可以再賺,現在賺不到,並不代表將來賺不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嗎!現在好賺,將來會更好賺。

但是,孩子的童年去了沒有再回來的時候,如果孩子出意外了,更是沒有後悔的任何餘地。他這一段歷程中的經歷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根基,他需要玩,也需要家長的陪伴,需要優秀的成績……

而家長所追求的就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已。

當親情只剩下金錢,孩子將來也會把你送到養老院,他還是繼續賺他的錢,到那時,你會高興嗎?

過年過節了,家裡連個哭哭鬧鬧的小孫子都沒有帶到你身邊,你拿著兒子或女兒給的幾塊錢過生活,你會感覺到幸福嗎?

如果,我們從這一刻開始,回到孩子的身邊去陪伴,再陪伴中尋找經濟的收入,那我們的孩子肯定是會幸福的,一定能讓學習進步,一定能夠全面發展,不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會得到健康促進。

陪過了關鍵時期,孩子上大學了,還需要你陪嗎?不需要吧,那時你就可以繼續努力賺錢了。


六和麥田


我感覺工作和陪伴孩子同樣重要,而且這不是一個必須二選一的問題。

我覺得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其實您可以考慮把孩子帶在身邊,或者找個離家近一點的工作,至少可以天天回家。如果父母完全脫離開孩子的生活,孩子從心理上來說是會非常缺愛的。來自於父母的管教和父母的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無可代替的。所以這位家長請慎重考慮這個問題,即使苦點累點,請把孩子帶在身邊,請多陪孩子說說話,聊聊天,給予孩子多一點的關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果等孩子長大了,某些問題已經凸現出來的時候,咱們掙再多的錢也是無法彌補孩子的。



向著陽光奔跑20180101


當然是都重要了,沒有錢拿什麼養孩子?另外,孩子學習不好,將來會花更多的錢,現在賺錢了,將來也一樣是要花掉。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家長要看自己內心的選擇,同時也要分階段。看內心的選擇是說家長認為哪一個更重要。分階段,第一是指關注孩子的生長和心理發展,與孩子的發展相適應。第二是指家長要有長遠的打算和計劃,而不是隻看重眼前的得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做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說,對於0到3歲的孩子,陪伴孩子是最重要的,這樣孩子能夠建立安全型的親子依戀關係,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對於孩子一生的安全感至關重要。

另外,讓孩子當留守兒童,非常不好。孩子跟家長之間的聯繫和親密感變弱了,今後要教育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難。你會發現,因為小時候你在孩子心裡沒有建立權威,也沒有建立親密感,你說話就不再有分量,孩子很難認可你。當孩子做了某些事情,你認為不合時宜而制止他或者管教他的時候,孩子會反叛甚至反抗。從而家長會抱怨孩子難以管教。實際上難以管教的根源在於,家長沒有跟孩子之間建立起足夠的親密感。

越早跟孩子建立親密感,越好。所以建議家長還是回到當地,陪伴孩子,在當地找一份工作。或者是把孩子帶到自己身邊,哪怕艱苦一點。

同時教育孩子的過程非常漫長而且艱辛,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孩子成長的同時,家長也要保證跟上孩子的步伐,跟孩子一起成長,這也是彌補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缺失,把陪伴孩子看成讓自己成長的一個難得的機會。


作者:Annie媽媽育兒,情緒教練、正面管教講師、高級兒童情商指導師、兒童財商講師。歡迎關注我,並與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