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來說,做好這些工作,再也不怕環保督查了!

近年來,生態環境的保護一直備受重視,特別在汙染防治方面,政府對各企業,尤其是排汙企業的把控一直很嚴。那麼,企業如何做好環保工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梳理一下重點,快看!

一、執行環保政策

❖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地方行業准入條件,符合淘汰落後產能的相關要求。

❖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依法辦理排汙許可證,並依照許可內容排汙。

二、提升裝備水平

❖企業應採用密閉化生產工藝替代敞開式生產工藝,優先採用連續化、自動化生產工藝替代間歇式生產工藝,儘量減少物料與外界接觸頻率。

❖採用先進輸送設備。採用屏蔽泵、隔膜泵、磁力泵等物料泵替換現有水噴射真空泵輸送液態物料。因特殊原因使用壓縮空氣、真空抽吸等方式輸送易燃及有毒、有害化工物料,應對放空尾氣進行統一收集、處理。優先採用羅茨真空泵、無油潤滑往復式真空泵等真空設備。如因工藝需要採用噴射真空泵或水環真空泵,應採用反應釜式或水槽式密閉真空泵,循環液配備冷卻系統。

對於企業來說,做好這些工作,再也不怕環保督查了!

❖優化進出料方式。反應釜應採用底部給料或使用浸入管給料,頂部添加液體應採用導管貼壁給料,投料和出料均應設密封裝置或設置密閉區域,不能實現密閉的應採用負壓排氣並收集至尾氣處理系統處理。

❖提高冷凝回收效率。溶劑在蒸餾過程中應採用多級梯度冷凝方式,提高有機溶劑的回收效率,優先採用螺旋纏繞管式或板式冷凝器等效率較高的換熱設備。

❖採用先進離心、壓濾設備。除特殊工藝要求外,企業應採用密閉離心機、多功能一體式壓濾機、暗流式板框壓濾機等替換敞開式離心機,母液槽尾氣含有易燃及有毒、有害組分的須密閉收集、處理。

❖採用先進乾燥設備。企業應採用密閉式乾燥設備或閃蒸乾燥機、噴霧乾燥機等先進乾燥設備。乾燥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溶劑需冷凝回收有效成分後接入廢氣處理系統,存在惡臭汙染的應進行有效治理。

❖規範液體物料儲存。化學品(含油品)儲罐應配備回收系統或廢氣收集、處理系統。揮發性酸、鹼液儲槽裝卸過程放空尾氣須採用降膜或填料塔吸收,呼吸放空尾氣應採用多級水封吸收處理。

❖推行節水型生產工藝。除特殊工藝要求外,物料的洗滌優先採用逆流漂洗工藝,鼓勵汙水串級使用。

三、廠區生產環境

❖根據實際情況,生產車間地面採取相應的防滲、防漏和防腐措施,車間實施乾溼分離,廠區必須全面實施“兩化”,即道路場地硬化、其他區域綠化。

❖生產現場無跑冒滴漏現象,環境整潔、管理有序。

對於企業來說,做好這些工作,再也不怕環保督查了!

❖罐區和一般廢物收集場所的地面應作硬化、防滲處理,四周建圍堰,一般廢物收集場所還要採取防雨措施。

❖廠區各類管線設置清晰,管道佈置應明裝,並沿牆或柱集中成行或列,平行架空敷設。

四、廢水管理

❖實行雨汙分流。生產廢水和雨水需嚴格分離,嚴禁雨汙混排。所有溝、池需採用混凝土澆築,有防滲或防腐措施。雨水收集系統建議採用明溝。

❖生產廢水的處置。廢水自行處理、排放的企業要建立與生產能力和汙染物種類相配套的廢水處理設施,廢水處理設施需正常運行、穩定達標排放;廢水接入市政汙水管網的企業要建立與生產能力和汙染物種類配套的預處理設施,預處理設施需正常運行、穩定達到納管標準;廢水委託處置的企業,要與有資質單位簽訂協議,審批、轉移手續齊全,並建立委託處置臺帳。

對於企業來說,做好這些工作,再也不怕環保督查了!

❖生活汙水的處置。具備納管條件的企業,生活汙水必須納管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不具備納管條件的企業,需配套建設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處理設施需正常運行、穩定達標排放。

❖排放口設置。每個企業原則上只允許設置一個汙水排放口和一個雨水排放口,並設置採樣監控井和標誌牌。汙水排放口要符合規範化整治要求,做到“一明顯、二合理、三便於”,即環保標誌明顯,排汙口設置合理、排汙去向合理,便於採集樣品、便於監測計量、便於公眾參與和監督管理;重點排汙單位應按要求安裝主要汙染物排放自動監控設備,並與環保部門的監控中心聯網。雨水排放口要採用規則明溝,安裝應急閥門。

五、廢氣管理

(一)廢氣收集、輸送

❖廢氣收集應遵循“應收盡收、分質收集“的原則。廢氣收集系統應根據氣體性質、流量等因素綜合設計,確保廢氣收集效果。

❖對產生逸散粉塵或有害氣體的設備,應採取密閉、隔離和負壓操作措施。

❖汙染氣體應儘可能利用生產設備本身的集氣系統進行收集, 逸散的氣體採用集氣(塵)罩收集時應儘可能包圍或靠近汙染源, 減少吸氣範圍,便於捕集和控制汙染物。

❖廢水收集系統和處理設施單元(原水池、調節池、厭氧池、曝氣池、汙泥間等)產生的廢氣應密閉收集,並採取有效措施處理後排放。

❖含有易揮發有機物料或異味明顯的固廢(危廢)貯存場所需封閉設計,廢氣經收集處理後排放。

❖集氣(塵)罩收集的汙染氣體應通過管道輸送至淨化裝置。管道佈置應結合生產工藝,力求簡單、緊湊、管線短、佔地空間少。

對於企業來說,做好這些工作,再也不怕環保督查了!

(二)廢氣治理

❖各生產企業應根據廢氣的產生量、汙染物的組分和性質、溫度、壓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後選擇成熟可靠的廢氣治理工藝路線。

❖對於高濃度有機廢氣,應先採用冷凝(深冷)回收技術、變壓吸附回收技術等對廢氣中的有機化合物回收利用,然後輔助以其他治理技術實現達標排放。

❖對於中等濃度有機廢氣,應採用吸附技術回收有機溶劑或熱力焚燒技術淨化後達標排放。

❖對於低濃度有機廢氣,有回收價值時,應採用吸附技術;無回收價值時,宜採用吸附濃縮燃燒技術、蓄熱式熱力焚燒技術、生物淨化技術或等離子等技術。

❖惡臭氣體可採用微生物淨化技術、低溫等離子技術、吸附或吸收技術、熱力焚燒技術等淨化後達標排放,同時不對周邊敏感保護目標產生影響。

❖連續生產的化工企業原則上應對可燃性有機廢氣採取回收利用或焚燒方式處理,間歇生產的化工企業宜採用焚燒、吸附或組合工藝處理。

❖粉塵類廢氣應採用布袋除塵、靜電除塵或以布袋除塵為核心的組合工藝處理。工業鍋爐和工業爐窯廢氣優先採取清潔能源和高效淨化工藝,並滿足主要汙染物減排要求。

❖提高廢氣處理的自動化程度。噴淋處理設施可採用液位自控儀、pH自控儀和ORP自控儀等,加藥槽配備液位報警裝置,加藥方式宜採用自動加藥。

❖排氣筒高度應按規範要求設置,排氣筒高度不低於15米,氰化氫、氯氣、光氣排氣筒高度不低於25米。末端治理的進出口要設置採樣口並配備便於採樣的設施。嚴格控制企業排氣筒數量,同類廢氣排氣筒宜合併。

六、噪聲管理

❖企業儘可能選用振動小、噪聲低的設備,噪聲排放要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要求。

七、固體廢物管理

❖危險廢物按照特性分類收集、貯存。

❖危險廢物貯存場所地面要硬化處理,有防雨淋、防揚散、防滲漏措施,滲濾液通過導流槽進入收集池。

❖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應設置危險廢物警示標誌,危險廢物容器和包裝袋上設立危險廢物明顯標誌。

❖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帳。如實記錄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相關情況,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並報區環保局備案,進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如實申報危險廢物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

❖危險廢物應當委託具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利用處置,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審批和轉移聯單制度。

八、清潔生產

❖生產企業需按照相關單位每年下達的要求按時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達到行業清潔生產標準的要求。

九、環境應急管理

❖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設立環境應急管理機構,建立環境應急管理制度,落實環境應急管理人員。

❖編制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委託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編制預案,並在完成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的基礎上及時報環保部門備。

❖較大以上環境風險企業要開展環境安全達標建設工作。

對於企業來說,做好這些工作,再也不怕環保督查了!

❖落實環境風險防範措施。規範建設環境風險防範設施,包括事故應急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生產廢水總排口關閉閘閥、雨水排口關閉閘閥和危化品儲罐圍堰等應急設施,確保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件,生產廢水、消防水等不出廠區範圍,不汙染外環境。

❖設立環境應急物資庫房。應急預案中明確的應急物資和裝備必須配備到位,並設置專門的庫房,同時建立物資庫管理制度。

❖定期開展職工培訓演練。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環境應急知識培訓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並將相關的臺賬資料和檔案材料進行規範存檔。

十、規範環保管理

❖規範設施的全流程標識化建設,對治理設施的關鍵節點配上標記、圖識等專一符號,使治理設施的整個流程一目瞭然,實現設施的量化管理。

❖企業不得違規擅自拆除、閒置、關閉汙染防治設施,要確保汙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事故狀態或設備維修等原因造成廢氣治理設施停止運行時,企業應立即採取緊急措施並及時停止生產,同時報告環保局。

❖環保規章制度齊全,設置專門的內部環保機構,建立企業領導、環境管理部門、車間負責人和專職環保員組成的企業環境管理責任體系。

❖相關檔案齊全,每日的廢水、廢氣處理設施運行、加藥、電耗及維修記錄、汙染物監測臺賬規範完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