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的梅核氣能治好嗎?該怎麼辦?

老馬大


可以參考以下醫案

1.梅核氣案

張某,女,41歲。自覺咽喉部位有異物梗阻難忍,欲吞不下,欲吐不出,堵塞憋悶,或伴胸滿,時時噯氣,諸症以午後為甚。左脈沉右脈弦滑。此屬痰凝氣鬱,肺氣不利之證。

半夏15克 厚朴15克 生薑10克 茯苓15克 紫蘇10克 桂枝9克

服藥五劑後,異物梗阻感減輕,因其舌質紅絳而減去桂枝,加竹茹12克 ,竹葉6克 ,燈心草1克 ,又服五劑而愈。

【解說】半夏厚朴湯主治婦女“咽中如有炙臠”,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堵塞憋悶,難以忍受,又稱為“梅核氣”。本方解鬱化痰,理氣開結,確為治療本病的良方。案中加用桂枝,有下氣降逆散結的作用。據《神農本草經》記載,桂枝有三氣之功,一、能補中益氣;二、能降逆下氣;三、能散結行氣。具體地說,例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中桂枝能溫補心氣;桂枝湯、小建中湯中的桂枝能和脾胃以健中氣;而桂枝加桂湯、苓桂術甘湯等方中桂枝又能降逆下氣平衝;而桃核承氣湯中桂枝則能散結行氣以治蓄血。臨床實踐證明,用半夏厚朴湯治療痰氣交鬱的梅核氣,如不能取效時,加上桂枝每每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本案中加桂枝,取其散結氣,降逆氣之功。

2.徐秋妹,女,48歲,病歷編號:E454477。

初診:08年3月13日

主訴:咽喉異物感3—4年。

主證:偶咳,痰3—4口、小、白、粘、易,清晨胸悶,喘(+),哮(—),納可,咽喉異物感,苔少、少津、齒印、暗紅,脈細弦(72)。

既往史:無胃病史。

方藥:加減夏樸湯 加紫菀15克 款冬花10克 柴胡10克 黃芩10克 炙麻黃5 丹參15克 桃杏仁各10克 麻黃根12克 萊菔子9克 炙蘇子15克 前胡10克 沉香粉後3克 14劑

制半夏15克 厚朴10克 蘇梗15克 陳皮10克 茯苓15克 射干15克 桔梗9克 枳殼9克 生甘草9克 丹參15克 紫菀15克 款冬花10克 柴胡10克 黃芩10克 炙麻黃5克 桃仁10克 杏仁10克 麻黃根12克 萊菔子9克 前胡10克 沉香末3克

診斷:中醫:梅核氣

西醫:慢性咽炎

二診:08年3月27日

偶咳痰,胸悶(—),哮喘(—),咽喉異物感減輕,苔根薄膩、微黃、且幹、齒印、暗紅,脈細弦(68)。

方藥:加減夏樸湯。原方 14劑

制半夏15克 厚朴10克 蘇梗15克 陳皮10克 茯苓15克 射干15克 桔梗9克 枳殼9克 生甘草9克 丹參15克 紫菀15克 款冬花10克 柴胡10克 黃芩10克 炙麻黃5克 桃仁10克 杏仁10克 麻黃根12克 萊菔子9克 前胡10克 沉香末3克


太極本草


我原來就有,非常厲害,在哈爾濱中醫學院花了5000多吃了兩個月的中藥也沒只好,到大連認識一個按摩的,兩次就按好了。


梔子花開283754126


半夏15一30克,桂枝15一3O克。甘草15一3O克。我是幾十年咽炎,吃東西幹一點經常在喉嚨一下一下向下落。就這方五付解決的。注意對症幹癢稀白痰,寒症適用。想吐用姜半夏,份量據病情定,感冒復發,只能再服。


靜心隨緣30


可以試一試,厚朴半夏湯

厚朴10 半夏10 陳皮10 茯苓15

菊花5 玄參15 薄荷5(單位克),7劑


中醫腎病朱詩平


患了淺表性胃炎,可看看中醫的,在中醫看來多是脾虛肝鬱的原因,出現胃痛也是肝氣不舒,脾失健運造成的,治宜健脾益氣,疏肝和胃。可吃人參健脾丸和柴胡舒肝散。


我是中草藥批發商


胖大海泡水喝特有效!


手機用戶6004999204


刺血拔罐就能好


蝴蝶蘭67487301


吃中藥好得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