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底以來185公司掏回購方案24股力度居前 這些公司真金白銀入市

10月11日,上證指數大幅跳空跌破2638點引發指數短期快速下行跌破2500點,10月19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表示,政府高度重視股市的健康穩定發展,當日滬指大漲2.58%,被市場解讀為政策底確立。

自劉鶴副總理講話以來,作為諸多紓困組合拳的重要一環,上市公司回購備受關注。據統計,在發佈回購預案後20個交易日內上市公司股價平均取得5.39%的超額收益,可以發現回購可以在短期提振市場信心,有助於穩定股價走勢。

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閉幕通過關於修改公司法的決定,根據興業研究統計,A股上市公司現金及等價物佔資產比重平均值達15%,遠高於美股上市公司的5.8%。政策鬆綁之後,鼓勵現金較多的公司主動回購,可形成持續回購的可行路徑。截至2018年中報,全部A股現金及等價物總額達26.15萬億。假設現金持有佔比超過8%的公司將超出部分用於回購,共有2212家上市公司可進行回購,總金額達3.49萬億。

11月23日,滬深交易所共同發佈《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並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

《回購細則》對於前期市場關於回購實施層面的幾個關鍵問題給出了答案:

1、 明確鼓勵回購:回購視同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納入現金分紅的相關比例計算;

2、 回購資金來源:1)自有資金;2)發行優先股、債券募集的資金;3)發行普通股取得的超募資金、募投項目節餘資金和已依法變更為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4)金融機構借款;5)其他合法資金;

3、 回購規模:回購股份方案中明確擬回購股份數量或者資金總額的上下限,且上限不得超出下限的1倍;

4、 回購價格:回購價格區間上限高於董事會通過回購股份決議前30個交易日該股票平均收盤價的150%的,應當在回購股份方案中充分說明其合理性;

5、 權利限制:已回購股份不享受股東大會表決權、利潤分配、公積金轉增股本、增發新股和配股、質押等權利;

安信證券認為,本次細則主要著力點有兩個,一是增強股份回購的便利度,提升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的積極性;二是提升了股份回購的可操作空間,其中護盤式回購且允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撤出,大大鼓勵了上市公司維穩救市的熱情。回購新政穩定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關注上市公司回購熱潮。

同花順數據顯示,自10月11日以來,A股市場共計發佈185份股份詳細的回購預案,在提到回購原因和目的時,其中79家提到鑑於近期股票市場出現波動,公司認為目前公司股價不能正確反映公司價值。116家公司提到股權激勵計劃、102家提到員工持股,46家提到註銷減少註冊資本。(注:中國平安股份回購方案還需股東大會審議,後續具體回購股份的價格、種類、批次、數量及執行時間仍有待確定及具有不確定性。公司將於12月14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 審議回購股份及相關授權的議案等)不在此統計範圍內。

從板塊分佈來看,主板公司佔比最高,高達46%,創業板佔比最低,僅22%。

政策底以来185公司掏回购方案24股力度居前 这些公司真金白银入市

從回購期限看,絕大多數公司的回購期限為6月和12月,回購期限為12個月達77家,回購期限在6個月及以上的達101家。回購期限在3個月及以下的只有賽輪輪胎、雙一科技、韋爾股份、華帝股份、康緣藥業、機器人、連雲港等少數幾家公司。

從擬回購力度看,170家公司披露了擬回購金額下限,其中擬回購金額最高的是巨人網絡、金髮科技、恆力股份、雲南白藥、首航節能、康得新、中航資本、齊翔騰達、海亮股份、新湖中寶,金額均在5億元以上。按照董事會預案日計算,回購金額下限佔當日總市值靠前的公司分別為,金髮科技、首航節能、希努爾、雷科防務、思美傳媒、富春環保、渤海輪渡、賽輪輪胎、東材科技,佔比都在4%以上,55家佔比在1%以下。24公司力度超過3%。

政策底以来185公司掏回购方案24股力度居前 这些公司真金白银入市

創業板回購力度居前的個股是晨光生物、亞光科技、開爾新材、恆泰艾普、富祥股份、和晶科技、上海凱寶、萬達信息,佔比都在2%以上。中小板回購力度居前的個股為首航節能、希努爾、雷科防務、思美傳媒、富春環保,佔比在4%以上。

數據顯示,在上述發佈預案的公司中,神劍股份、奮達科技、中衡設計、塞力斯、恆力股份、北京科銳、賽輪輪胎、華孚時尚已入市回購,已回購金額均超過千萬元。

政策底以来185公司掏回购方案24股力度居前 这些公司真金白银入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