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

心物一元


王陽明十八歲的時候,與婁諒論程朱格物之學。

二十一歲時,據朱熹「格物」之學去格物,去格竹子,結果不得其理,還得了病。

二十七歲,因學程朱之學而無所得,就覺得聖賢有分,可能自己不適合這個,不可強求轉而開始入神仙養生之術。

三十歲,訪求了各路隱士高人,喜神仙之術。

三十一歲,行引導之術,頗有得。當然,後來又後悔了,覺得這玩意不過是「顛弄精神」,終究不是正道。也是在這年放棄了神仙修練之術。

三十四歲,開場講學,教人立志先立聖人之志。

三十七歲,龍場悟道,悟「格物致知」之義,以「良知」為「知」。

三十八歲,倡「知行合一」之說。

三十九歲,教人靜坐。因為只說「知行合一」,但沒有切實入手方法,王陽明就讓人靜坐自悟。

四十歲,與徐成之論朱熹與陸九淵異同。以為單單以「尊德性」與「道問學」分判二者,似乎不當。

四十一歲,與徐愛論《大學》宗旨,即《傳習錄》開卷那一段,言「至善是心之本體」「心即埋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四十二歲,答孟源問靜坐中思慮紛繁的問題,說「物各付物」之義。

四十三歲,因學者有「空虛」之病,故只教「存天理,滅人慾」。

四十九歲,答羅欽順,論學無內外。

五十歲,立「致良知」之教。

五十二歲,與門人論謗議問題,自言自悟見「致良知」後,立說便無敷衍應付世俗之處。

五十四歲,答顧東橋,論「致良知」及「格物」之義。

五十五歲,答南大吉、歐陽德,發揮良知之義。


王陽明的學術思想演變,大概如此。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三個階段。


十八歲到二十七歲,這個階段王陽明致力於朱熹之學,但未有所得。

二十七歲到三十一歲,興趣轉向神仙養生之術。但後來覺得這不是正道,行引導而有得時放棄了神仙之術,再轉回成聖之學。從三十一歲到三十七歲,可看做醞釀期,雖重回聖學,但自己立說未定。

三十七歲之後,開「良知」之說。當然這其中又可分為兩個階段,三十七歲龍場悟道,立「良知」之說,到五十歲之前,雖立了根本方向,但還沒有入手工夫理論,所以王陽明還教人靜坐自悟。五十歲時,確立「致良知」學說,其學才算完備,才規模大定。其後都不過是對「致良知」的發揮而已。


所以王陽明龍場悟道,悟到的就是「良知」之說,以「良知」為「致知」之「知」,也就是「心即理」。在這基礎上,王陽明的學說不斷髮揮,不斷完善。龍場悟道是王陽明立說的起點。


孫虛白


我碩士論文寫的是王陽明的思想,所以思考過王陽明在龍場到底悟到了什麼。

其實王陽明頓悟的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陽明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

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說明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進一步說,既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人也就回復了原本的良知。



夢露居士


王陽明在龍場頓悟的道理是:每個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沒有必要從外面去苦苦尋道。

王陽明在三十七歲那年,因宦官劉瑾的禍害,被遠謫到了蠱毒瘴癘、蛇虺橫行、言語不通的苗夷之境——貴州。他始終為自己有怕死的心感到非常困惑,於是,王陽明在屋後面弄了一個石墩子,每天在石墩子上打坐參悟。

有一天夜裡,他突然就頓悟了,說了一句特別重要的話:“聖人處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個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心中有能知善惡的良知,所有天地萬物都在我心中,何必從外面去苦苦尋道呢。

這句話與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頓悟以後說的話有相通之處,釋迦摩尼說的是“咦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說每個普通人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只是因為妄想執著遮蔽了它,所以不能印證。

所以王陽明所說的“良知自在人心”,也可以把它對應為佛性。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便開始做龍場教化,開始正式收徒,四面八方的人紛紛湧來聽他講“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道理。

致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這裡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後真的去做。例如,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所表現的行為卻與道理相違背,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著致良知達到了最高境界。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前,曾有過幾三次的轉變,也是他“自我發現”的過程。

王陽明從小有志於做聖賢。二十一歲那年他中了舉人,於是就遵照當時學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說即“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開始了窮理工夫。朱熹認為世界萬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

於是王陽明和友人開始對著竹子格,很不幸,最後什麼也沒格出來,還病倒了,他由此悟出:通過外物來尋求道理,是難以走通的。

王陽明因此特別沮喪,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於是一頭扎進了世俗詞章之學,一紮就是五、六年。 在二十七歲那年,王陽明動了入山修道的念頭,在浙江紹興陽明洞修煉功夫,據說已經修到能夠“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為他得道了。但在他三十多歲時,因惦念父親與祖母感到焦慮,於是他就反思,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連父母親人都不思念的話,這就壞了人倫大體,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區別,這也涉及到一個“同體”與“薄厚”。

佛教倡導無分別,人和人,人和動物沒有分別,講求眾生平等,對待一切都要有一顆平等的仁心,這就是“同體”。“薄厚”就是你對親人要比對旁人好,對人要比對動物好,對動物要比對植物好。與佛教獨尊“同體”不同,儒家則兼顧了“同體”與“薄厚”。於是,王陽明決定放棄了對佛老的追求,專門學習儒家的的聖學精神。

在王陽明悟道之後,也有三次的變化,則是他“自我完成”的過程。

王陽明先是“默坐澄心”,也就是通過靜坐,慢慢地去清除內心的雜念,然後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王陽明在這個階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慾”,所謂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謂人慾就是私慾習氣,假我,已漸漸地向良知之說靠攏了。

但後來王陽明告誡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鍊功夫才有益處,一味好靜只是一種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亂,毫無長進。

王陽明在五十歲之際,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成立講學宗旨。

王陽明在五十一歲以後直到晚年的境界——圓熟化境。這和孔夫子所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相似。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私慾早已消失殆盡,良知在他腦海裡根深蒂固,不管他隨意做什麼,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500年前的龍場悟道與當代有如下兩點的關聯。

一,人類秩序的起點和依據都在天理,天理就在人心。 治平天下、維護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應當求助於道德律令,才能安頓人心、人身與人世,才能最終滿足人類社會對於公序良俗的內在需要。

二,知識分子的使命與道路是以天下為己任。是面向民眾,是“覺民行道”———這就是王陽明歷經艱辛之後找到的一條新路,它起源於1508年的龍場悟道,這是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


涼荷高葉48


王陽明一生的轉折點是“龍場悟道”,在所有寫王陽明的書中都不得不提到這點。王陽明悟道的東西是“良知”。

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良知。有一個罪犯,暫且假設為搶劫犯吧,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劫了一個金銀首飾店,拿走了很多項鍊戒指等等,但沒過幾天就沒抓到了。在這個時候,我們99.9%的人都會認為,應該嚴懲這個人,搶劫這種事都能幹。

但,假如他搶了金銀首飾以後賣了錢,是為了給他兒子湊齊上大學的學費,你會怎麼看呢?因為他們家實在實在是太窮了,1萬塊錢的學費實在是拿不出來,但又不能忍心讓兒子不上大學。所以,被逼無奈之下就去搶劫了。

最後,不管是於情於理,這個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終被判刑5年。在入獄前,他對媒體、警察及兒子說,希望兒子徹底忘掉這個有犯罪前科的爸爸,好好上大學,以後好好做人。

對於這種為了孩子上學學費,而去搶劫的父親,你怎麼看?

在王陽明的頓悟裡,這位父親就是有良知的。即使是他在搶劫的那一瞬間,可能眼睛都發紅了,他也是有良知的。只不過,那一刻,他的良知被“一些東西遮擋住了”。

良知,就好比是太陽,24小時都在天上亮著,即使是我們所謂的“晚上”,太陽也依然存在,並依然在發光,只不過我們看不見而已,

因為晚上的太陽被遮擋住了。

不知,講到這裡,你是否能夠明白王陽明頓悟的“良知”,到底是什麼。

在我看來,或者說,在王陽明看來,我們人一直在學習正確的知識、正確的道理、正確的為人處世等等,最後變得都不是自己了,每天都帶著一張面具上班下班,完全活在別人的世界和看法裡。這是不對的。

我們不能主動“遮擋”我們的良知,我們的良知永遠都在我們自己的心裡。所以,做你想做的、想你所想的,永遠追隨自己的心靈去走,接受良知的指導,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陽明大師,在龍場頓悟的就是這個。

一句話總結:個人覺得,有點玄……不過,很受用!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王陽明頓悟的是佛教禪宗的明心見性之法,但是頓悟的不徹底,只是悟了前六識,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頓悟得不徹底。


王陽明年輕時學習過佛法,也學習過道家,而他又是儒家思想的擁護者,因此他學佛還有段故事。


王陽明學佛時靜坐比一般出家人都坐得好,坐得了天眼通,他的朋友要來看他,半個月以前他就知道了,時候一到,他就就去幾里外等這個朋友。


“哎,你在這裡幹什麼?”

“我來接你啊。”

“你怎麼知道我會來?”

“我早就知道你今天會來。”


他常玩這個本事,道家、禪玩得都很好,後來他覺得玩弄自己的精神沒什麼意思,再後來就跑去學禪宗的明心見性。明朝末年,有很多和尚跟著王陽明學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法。


他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見聞覺知就是心,所以他還有四句偈子: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佛法是不二的法門,佛法若有二有三那說明悟得不究竟,就拿王陽明的偈子:‘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句來說,它不但不止一個,有善一個,有惡一個,還有意之動一個,加起來就有三個。

而意在六識裡是最後一個,第六識也叫顯意識,有分辨善惡是非的作用,也就是分別心。第七識末那識叫潛意識,有維持身體機能保持正常運作的作用,無分別心,不分好壞全盤接收。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儲存習性種子的地方,所以也有轉識成智的說法。


  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

  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這幾句偈子是六祖慧能總結唯識宗精華得出的結論,但凡修身養性都離不開這個步驟。

從上面可以看出他頓悟得並不徹底,他參破了第六意識,分別心不起,卻連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影子都沒摸到。離大徹大悟的距離遠著呢。


借用《六祖壇經》裡幾句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眼耳鼻舌身意此為六識,真正的明心見性有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只有參到第八識才算見道了,知道、入道、得道、合道這是修道的修行次第。


以上是本人觀點,有其它意見請留言。


有書知道


中國的禪宗講究頓悟,就是你長時期思考琢磨一件事情,在很多次無功而返的時刻,腦袋好像開了個天窗,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社會、人生的哲理。這種頓悟,給人帶來的是心靈的澄澈和一掃胸間陰霾的快感!史上最有名的頓悟要算是王陽明的龍場頓悟了,因為,自那一刻起,王陽明奠定了自己心學集大成者的地位。之所以說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而不是說王陽明是心學的奠基者,主要是因為,沒有一種學說是從天而降而沒有任何痕跡和因循。王陽明是儒家的學者,他所因循的,正是先秦儒家的大師,孟子。因此,我們可以說,孟子才是心學的奠基者。

孟子的性善學說,指出人人都有善端,有良知,只要人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並能將內心的善端發揚光大,那麼人人都可以成賢成聖。在孟子之後,南宋的陸九淵提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論,從此開拓了孟子之後心學的一條大道。明朝的王陽明,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反對他的格物致知的理論,認為,人生的終極使命不是格物,而是要革心,因為萬事萬物的理,不在事物上,而是在我們的心上。所以,王陽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學理論。

讓我們再回到那一個偉大的夜晚,回到那一場天崩地裂般的頓悟。在歷經無數次艱難險阻和人生磨難之後,王陽明日夜反省,突然醍醐灌頂: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聖賢的理想,但是到底如何去成為聖賢,完成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說,我們的成聖之路到底如如何走?我們是否百轉千回而無法找到答案?我們是否忘了初心和來時的路,忘記了我們到底要去向哪裡?

我們可以看一首王陽明寫給弟子的詩,這首詩中,王陽明告訴弟子們,我們苦苦尋找的東西,其實離我們最近,因為他就在我們的心中。原來我們都是騎驢找驢的人。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每個人都有心,心就是我們前行的方向。這個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盤針那樣給我們指示方向。所以,找尋人生的方向和價值,就要找尋自己的良知,而這個良知就在自己的內心。所謂善惡之間,存乎一心!

這個時候,王陽明頓悟到一個道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原來人生的真善美假醜惡,只是一種表面的現象,而真正的終極價值和規律,恰恰就在我們自己的心中。只有我們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內心,發現內心的價值,傾聽內心的聲音,按照內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人生的目標才能實現。

當然,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是一種美好的假設,這種假設來自於孟子的性善論。人性是善的,但人性容易被矇蔽,只有撥開雲霧見青天,只有真正發現人的價值,才能走上成聖之路。王陽明的這種頓悟,恰恰是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價值,這也讓他走上了儒家聖人的道路。

在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寫了一篇文章,告訴自己的弟子,做人和心學之要,這可以說是龍場頓悟的主要內容。在文中,王陽明告訴弟子的四種做人之要。

第一是立志:人生首要的任務是立志,因為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陽明說,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大的事業。

為什麼立志如此重要?王陽明舉例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那麼就好像船沒有舵木、馬沒有銜環,於是只能隨波逐流,人生就會一盤散沙。用現在的話說,志向就如同定盤星、指南針,關係著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其實這個思想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以及曾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陽明秉承了孟子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思想,首先說明,只要你立志成為堯舜,你就有成為堯舜的可能。他說,立志成為聖人,就會成為聖人;立志成為賢人,就會成為賢人。推而廣之,不論你想做什麼、做成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到什麼東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礎和真關鍵。從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上來說,立志其實也就是一個知的過程。

第二是勤學:聰明也許不需要勤學,但是智慧和大成就必須從勤學苦練中來!從知行合一思想的角度來說,知伴隨的是行,而行是人的社會實踐的行為,這個行為伴隨人的一生,就是學。王陽明說:

已立志為君子,自當從事於學。凡學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篤也。從吾遊者,不以聰慧警捷為高,而以勤確謙抑為上。

王陽明說,立志成為君子之後,就要勤於學習,因為就像諸葛亮《誡子書》中所說的: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如果你立了志卻做不到勤學,王陽明認為那隻說明一個問題——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堅定。要立志,還要志向堅定,這才是王陽明所強調的立志的完整內涵。

第三是改過: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這也是儒家學說中的重要觀點,就是人時時刻刻需要砥礪警醒及,需要自省的人生精神。孔子就說過,人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重要的是要能勇敢地改正錯誤,並且能像顏回那樣,不貳過,不犯同樣的錯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不是一個深刻的完整的人生。王陽明同樣強調了自省和改過的重要性。

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害其卒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故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王陽明說,就算是聖人,也是不免要犯錯誤的。聖人與常人之別,其實不在犯不犯錯誤上,而在於能不能及時、不斷地改正錯誤。所以,人“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

第四是責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中國文化特別重視朋友之道,把朋友之道作為中國人的五倫之一。儒家的朋友之道,其實鮮明地體現了儒家靈活、中庸的思想。

"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對於與朋友相處,王陽明只強調了一點——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對於朋友的過失,要做到盡力地勸告和開導,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盡到自己對朋友忠誠愛護的心意。怎樣才是好的說話方式?王陽明說,就是在勸告和開導朋友時,要做到態度儘可能地婉轉曲折,因為只有這樣朋友才更容易接受、進而反思,於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進而改正,對自己則就只有感激而沒有惱怒。這完全是從孔子的儒家思想生髮而來。孔子就說過,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意思是說,你交朋友,你對他一片冰心在玉壺,你關心他愛護他,他有錯誤你第一時間指出來,你覺得是為了朋友的進步,是好的,但是別人聽到你一天到晚地指責他批評他,讓他下不來臺,朋友就會以為你看不起他,這樣就做不成朋友了。所以,朋友之道,既要給他指出大道,又要給點面子。如此,才能實實在在地有益於別人,有益於增進彼此的感情。這是修養的體現,也是說話的智慧。

這就是王陽明龍場悟道的主要內容!


好玩的國學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心學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兩部分內容。“致良知”就是指一個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夠遵從自己的內心的道德標準即可。“良知”不僅僅是指自身內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

王守仁認為每一個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則是指知要與行相互依存,兩者不可分離。“知”是指認知,知善知惡知萬物。“行”則是一個人在“知”的基礎上保留善去除惡。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之中有關於某一種事物善惡的認知,那麼他就會遵循自己內心的認知,將行動付諸實踐。假如一個人並沒有將其的心中的認知付諸於行動,那麼簡單來說就是他並沒有達到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從該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則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條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準則,兩者不能相互獨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獨特之處在於有沒分離知與行兩者的關係,認為只要兩者相結合才會是一個完整的存在,這也是其思想成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現今的社會里,心學對我們認識自我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借鑑意義。


智慧精選




王陽明,出身餘姚書門世家,大明狀元王華之子!

少時就顯漏不凡之狀,長至五歲尚不能說話。

要放到現代,估計都廢了,五歲還不會說話的孩子,醫院如果也治不好就沒法了!

他們家肯定也給看過醫生,也沒看出究竟來!

直達一天家中來了位高僧,摸了摸王陽明的頭,說到:好個孩子,卻被道破了!

王陽明祖父這時才明白,當時王陽明快出生的時候,他祖母夢到:有天神抱赤子從雲頭而降,給他起名為雲,叫王雲。

這時他祖父給他改名為守仁,叫王守仁。王陽明馬上就能開口說話了!

故事不知道真假,反正聖賢之人都有不凡的故事!

現在就來說王陽明於龍場到底頓悟了什麼?能讓他在瀕臨死亡的情況下重獲生機!

龍場那地方在明朝時屬於蠻夷之地,都是貶犯錯的官員去那受苦的!

王陽明得罪了當時權傾朝野的劉錦,所以被貶到龍場,中間還差點被刺殺。

王陽明假死騙過了劉錦派來的人,見了自己的父親王華。

他父親勸他繼續到龍場,畢竟是朝廷任命,也有一份責任。

王陽明聽從了父親的話,來到未開化的龍場,在那裡教導當地人各種中原文化。

可是龍場那環境太苦,王陽明跟隨從都習慣不了當地的環境,不久隨從就病死了,王陽明也是病魔纏身。

親眼見證了隨從的死亡,對王陽明來說打擊很大,感覺自己也離死不遠了!

但是王陽明沒有放棄與病魔的鬥爭,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想。

因為自宋朝以後儒家學說分成程朱理學與陸九淵心學兩派,但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講究,去人慾,存天理。天理高於一切。萬物離皆不開理。

“道理”就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把道跟理綁到了一起,成為天地至真!

所以後世幹什麼都要講道理,道理講不過事就幹不成!

當然有些人也會告訴你,強權就是道理!武力就是道理!金錢就是道理!

但始終他們也逃不出這“道理”兩字!

那王陽明是怎麼超脫“道理”這兩字的呢?

經過日日夜夜的思索,在一天深夜,王陽明說出這樣一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自己就是聖人,與孔孟不差分毫。再去外面求理成為聖人,這是很大的錯誤!

自從悟到這個以後,王陽明一發不可收拾。戰勝了病魔,熬死了劉錦,一路升官,收拾了山中賊寇,也打敗了起兵造反的藩王!

後來王陽明辭官歸鄉講學,正式發展壯大了新學一脈,後世稱之為“陸王新學”!

王陽明講出了:心既理也!意思就是道理再大也在我心之中!而我心所說,皆是理也!意思就是,我說的話就是道理,就問你霸氣不霸氣?

又講出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傳奇的四句心學總綱!

王陽明臨終之言:“吾心光明,夫復何言”!


赤誠子


是“人性”!王陽明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懂得了人性的本質,並能準確無誤地看通一個人的人性,他認為人性才是解決人與人之間所有問題的關鍵!但是老王並沒有把這個感悟完全地寫下來,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他為什麼不全寫下來呢?在我看來,原因有三:1、人性的不可捉摸。人性是隨時隨地地變化的,你面對一個人可以完全捕捉他的人性,但他僅僅是他,而代表不了所有人,所以無法寫下來作為共同之處;2、人性的不可表達。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很有意思的,叫做“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人性既是如此的一個東西,所以,你看老王的語錄就會發現很多地方你是看不懂的,甚至自相矛盾的,這非常正常,因為這就是人性;3、人性的天機。有些事情可以看透,但不能說透,否則個人就完蛋了,所謂“天機不可洩漏”,是一句很有深度的話!所以,不是他不想寫,而是根本就寫不下來!


有點意思20635214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龍場悟道

這句話是龍場悟道的總結性記錄,稍微懂點文言文,要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難。但是這簡單的陳述之下,蘊含的體悟,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心即理也,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道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最近聽到的一個新理念,開始接觸之初,我就覺得,這不就是王陽明的心學嗎?!我是在聽“梁冬對話劉豐”這個講座有所感悟的。關於劉豐教授不做過多介紹,在這個對話中,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和王陽明的“心即理也”不謀而合,那就是“這個世界是由人們的主觀意念組合而成”(具體的說法忘記了,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意思)。這不是唯心主義,因為,人們的主觀是從客觀而來,也就是說這是認可物質世界的,那這句話和王陽明的理念到底是謀和在哪裡呢?就是在“人”這個主體上。

用道家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天地人,又或者是“四大”,都有其存在的客觀性和規律性,萬物各有其道,又相互影響。人作為自然大道中的一員,並非是簡單的無條件遵從,而是“無為而無不為”,不要用道家的無為思想去做懶惰的說辭和理由,道家從來都是積極向上的。不說四大,只說三才,天地人,人的存在賦予了天地以及天地間的萬物不同的含義和寓意。同一件事物,千萬人經歷,會有千萬種領悟,這領悟是人們獨有的,無論天地如何,這種體會和感受已經存在於人心;反之亦然,沒有經歷過,自然不知世間還有此等事物,自然也不會有相應的感應。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和“理”。

只有人和客觀存在發生聯繫,才會產生“理”,這個理,是人們對於客觀存在的領悟和體會,這個過程中,“人”是最重要的存在。世間萬物本來就在哪,本來就是如此,賦予它們意義的是人,是人的心;若是缺少人這個因素,那就不存在理這個問題了。

致良知,就是心即理也,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王陽明心學,與劉豐教授所說的”主觀世界“是何等相似。我們現在存在的這個維度世界,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無?從物質的角度上來講,我們有吃穿住行,有飛機輪船汽車手機電腦……這一切都是看似真實的存在,因為我們的大腦是認可的,我們的主觀世界反應於這些存在;但是反過來講,若是當我們主觀不在認可?或者是上升到另一個維度空間的時候,我們現在所見所聞所知的一切還有其意義嗎?答案當是否定的。這個理念非常棒。

說這麼多,是為了證明王陽明到底是頓悟了什麼呢?他頓悟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看破的就是人們對於世間萬物的主觀虛無。聖人之道,最終還是要回歸本心,自證其道,至於世間萬物存在只是主觀認可。老子有其道,孔子有其道,佛有其道,朱熹等大家都有其道,這些道,道不相同,又萬法歸一,道盡同源,又各有其千變萬化,究其根本,人心而已。


此外,摘抄了一則小故事,有心的人,自然會從中體會王陽明的心和理:

眾多弟子對於王陽明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王陽明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王陽明是為少年英才,出身高貴,年紀輕輕又有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和看法,為了追求真理,十幾歲的少年就敢一人一馬遊蕩至邊關塞外。我覺得王陽明的學問和許多文人不同,他是真正的自己去看,去走,去經歷,去悟道。當然,人各有成,成各有道,道各有悟,尤其是對於一些玄妙的東西,千百人,千百看法。顯然,王陽明初期尊崇理學,但是後來又能夠質疑前任的大成之果,這是不可多得品質。現在人解讀王陽明,解讀龍場悟道,解讀心學,更是各有看法更有見解了,我覺得但凡有自己體悟,那一般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王陽明心學本來就是在認可——否定的軌跡上前行往復的。

至於王陽明頓悟什麼,不應該有一個同一的答案和標準,學問應該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