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本書一直被你奉為經典,讀完一遍還想再讀另一遍?

Avril--aili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上初中時看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並沒有經常拿出來翻看,可是裡面的內容經常讓我回味。

那個艱苦的時代,少平的樂觀精神一直深深的打動著我。他成為一名礦工後,並不覺得每天一身黑是很苦的事情。做為一個有文化的青年,他很快的融入了礦工的生活。當時有一個細節的描述,當時很多工人們住在一個大平板鋪上,有的人去外面小便回來,從他頭頂邁過時,有東西滴在他的身上,他並沒有抱怨,而是不輕意的擦拭,就當沒發生過一樣。而當他做為優秀者到城裡接受表彰時,車上有些人瞧不起他們是礦工時,他也有自己的回敬方式,向著窗外吐了一口痰。

當他的愛人因事故去世時,他從悲痛中走了出來,接受生活的挑戰,不抱怨,低頭前行,因為生活總是要繼續。這不正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嗎?生活不如意又如何,我們低著頭做就好了。


虛度時光讀吧


第一本書:平凡的世界

這本書大家都很熟悉,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說了,但是這本書絕對是影響我人生的第一本書。

想當年還是上初二,我一個同學特別喜歡書,我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書,經常上他們家去蹭書。有一天在他家發現了一本厚厚的黃銅色的書,就像下面這樣

因為當時在農村,我估計那本書也不是正版,網上找不到相同的照片了,大家先湊合看。

大家都知道路遙的作品,最出名的就是“平凡的世界”,但是字數太多,我是先看的“人生”等其他文章,最後才看的“平凡的世界”。

剛開始看這個故事,還沒有怎樣,但是在看到一半的時候,忽然就不自覺得帶入進去(也是因為書裡面的情節跟我現實中的家庭情況有一點重合),尤其是看到少安那樣的努力,少平也為了家庭努力工作,更加看到了蘭香在考上大學之後家裡人的反應,感同身受。

所以我就立志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當時的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在一個小鄉村裡的初中成績好能好到那裡去,所以在考上高中之後,真的是很認真很認真的在學習、複習、考試,循環往復,甘之如飴。

雖然最後沒有考上全國排名前幾的學校,但是那段奮鬥的日子一直是我的財富,在我心裡面一直忘不了,也一直不能忘記“平凡的世界”給我的震撼和動力。

第二本書:滄浪之水

這本書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我先簡單介紹一下:

《滄浪之水》是200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小說,作者是閻真。主要講述了一個有志青年在生活中面對困難如何奮發圖強的故事。作者以娓娓而談的文筆和行雲流水般的故事,寫出醫藥學研究生池大為空懷壯志、無職無權的苦,時來運轉、有名有利的難,在真切地展示他的人生旅程的同時,也把困擾他的人生難題一一解開。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深深吸引,似在欣賞小說,又似在體驗現實。

這本書是我在大二的時候讀的。

上了大學,免不了遊戲、泡吧,整個人就像是在經歷了一場苦戰之後故意放鬆的狀態。也沒有什麼目標,就感覺上了大學就完成了家裡人的期望,不再努力、不再奮鬥,坐等畢業找一份工作養家餬口。

就是在那種狀態下,結識了“滄浪之水”這本書,給我揭示了大學畢業生的殘酷遭遇。書中的主人公池大為在經歷了生活的挫折之後幡然悔悟,真正的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對人、對事、對社會的態度,不再是努力牴觸他們,而是慢慢的接受、融入他們,生生把稜角磨圓了。

看到書中人物的遭遇,對我這種沒有經歷過社會考驗的人來說是相當震撼的,記得當時看完書,整整發呆了一天。

像我這種出身微末的小人物,在這個社會中如何立足,如何往上爬,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裡。

想了一天之後,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無所事事了,所以就積極地投入到兼職的事業中去了。雖然兼職的工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至少比我在大學裡玩遊戲強多了。

而且,經過兼職,與人接觸,慢慢改變了我不善言辭的毛病,不是以前那種兩腳踹不出個屁的人了。


以上就是我覺得經典的兩本書,推薦給大家。

如何你們還有什麼經典的書,也請積極留言推薦給我,謝謝。


觀星閣主


不管是不是對經管類書籍感興趣,或者是不是學習經管專業的人,都推薦閱讀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系列書籍,前後共四本書。

這是一套講述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歷史的書籍,從最遠古的商周時期經濟發展都最近的2018年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機遇,都能在幫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發現一些不一樣但有價值的東西。

第一,跟著歷史的腳步尋找企業發展的主線

如果是普通的就企業講述企業的書籍,那倒的確是比較專業了,但這個系列書籍卻是在講述整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將目光從傳統的政治、皇位更迭、戰爭、關鍵人物的視角轉換到了“企業”這個視角。

在讀的過程中你發現很多知識你都瞭解,因為講述企業必然要介紹社會背景。比如講述明朝的企業發展,肯定要談到當時的皇帝、權臣、特定戰爭事件等等,這些東西如果你看過電視劇,或者讀過明朝相關的書籍,就一定有了瞭解。

但別的書籍是繼續圍繞皇帝、權臣、戰爭等講述,而這套書確實介紹完了後將目光聚焦到了企業發展上,這也是這套書如此吸引著我讀了好幾次的原因之一,有趣有料。

第二,幫助你樹立新的價值觀

至少從目前的社會發展來看,我們每個人都不太可能當皇帝了、也不太可能像其他書籍裡的英雄人物一樣叱吒風雲。但至少,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可以帶領一群人、成立一個企業、做出一個產品、幹成一番事業,這條路徑即使是我們普通人也可以實現。

最簡單來說,三個人合作組個團隊,研發一個產品,開個公司,努力加上機遇,就有很大概率成為時代浪潮的弄潮兒。而且通過這本書,你會發現歷史一次次的驗證了這一點,無數位被歷史記住的或者記不住的企業家都是經過這條道路發展起來的。

以書觀己,其實這本書也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啟發,一個企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那麼我們一個人也可以按照類似的道路成長,成為更優秀的人。


喜歡就點贊,疼愛就留言,我是千城,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些價值


千城Slash


我覺得可以奉為經典,百看不厭的書,就是這本《金剛經》,全名叫做:金剛般若波羅密。



般若是梵語,意譯為“非一般的智慧”。金剛是一個形容詞,意指此智慧無堅不摧。

波羅密也是梵語,意指“彼岸”,金剛般若波羅密翻譯成中文,指的是:能斷一切法,能破一切煩惱,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脫離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經典。



南懷瑾先生深入淺出的的解讀《金剛經》,比如他在說“善護念”時,曾說,人的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了,去追逐這個念頭、當它是實在的,其實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鐘都在變化。

《金剛經》的精髓用一個詞語來說,就是“求變”,即所謂的“無所住”。



所謂“不住念”就是要積極的“無所住”。既要無所住,也要無所不住,且在這住與不住之間,要記得“止於至善”。

這是一部值得反覆讀,反覆悟的書,讓《金剛經》加持你的內心吧!


抹茶開心


《平凡的世界》我每年都要讀一遍,陸續看了五六遍,不同時期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最近又在重溫,它可以讓人內心更為平靜。之前讀起來覺得語言太俗太鄉土,後來想明白正是因為這種平凡才有了最後的震撼。平凡也是一種偉大,平凡的世界裡看到不平凡的人,唯一遺憾的是時代造就了悲劇的愛情。

喜歡書中的孫少平、孫少安、孫蘭香、潤葉、 田曉霞......難忘潤葉的那句:“少安哥,我願意一輩子和你好”。羨慕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愛情,曉霞的死是讓我最難過。少平家是貧窮的,家徒四壁,而少平家又是最富有的,親人的愛和家人的溫暖會力克難關。值得一看,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成就平凡的世界,但是想想又很不平凡。《平凡的世界》是對我三觀形成影響最深的一本書。幸福不僅是吃飽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戰勝困難。


讀書寫字講故事


這裡推薦的是一套書,可能很多人沒有讀書,並不太熟悉。

這套書就是毛主席的《毛澤東選集》,這套書是毛主席思想的全方位的收集描述。

這套書中的《實踐論》《矛盾論》《反對本本主義》《論十大關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持久戰》等雄文名篇更是我們學習一生,研究一生,用一生去實踐。

這套書詳細記錄了毛主席思想的真正實踐,值得我們學習毛主席的思想如何去實踐,毛主席的思想在這套書的字裡行間都有淺釋。

我們知道毛主席的思想精華就是:實事求是。

我們日常的生活實踐中,有時候並不能真正的理解或運用這個精神。

我們不能真正的深悟其中的道理,我們就沒有辦法活學活用,我們在實踐中就會出現偏差,那麼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偏離問題的真正的本質。我們偏離問題的本質我們自然就沒有辦法真到解決問題的鑰匙,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事物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萬物唯一不變的宗旨就是:變。

既然事事物物都在變化,那麼我們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使用變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只有通過這種變的觀點我們才能真正的走向問題的核心,我們才會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毛主席的實事求的思想的精華就是求變的思想或動態的思想看待問題,因為這種觀點才是真正的實事求是。這也是毛主席一生反對本本主義,反對經驗主義,反對教條主義的原因。

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是喜歡使用經驗主義,我們的思維的慣性或思維的惰性,讓我們在解決實際的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優先考慮之前是怎麼解決的,而不是真正的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解決問題的思想。

我們就是在經驗主義的解決方法中偏離了問題的真正本質,那麼我們的解決方法自然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問題與方法就像鎖與鑰匙,找到真正的鑰匙才能真正的打開鎖。


止一,靜篤以此為記。

喜歡,王陽明,請關注,馴服黑夜。回覆:“王陽明心學”關鍵字,就可以加入群聊。歡迎留言評論點贊。

用戶58958619245


說起來能被我奉為經典,讀了一遍還想讀的書還真有,我算是比較喜歡看書的人,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本我自認為十分經典的書,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談談自己喜歡的書。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浮生物語》。



是的,這是一本玄幻小說,雖然很多人對小說非常不恥,但我依然認為這本小說是我看過最經典的一本書,目前這本書的評分在豆瓣均分約為8點幾,熟悉豆瓣的都知道,在豆瓣評分8分以上的書都算是比較不錯的書了,而這本書系列,一本評分比一本高,最高評分達到了9分!由此可見這本書確實是一本不錯的書,也確實能算得上是一部經典佳作。



為什麼這本書評價那麼高?為什麼能被認為是經典?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這本書和其他小說不太一樣,其他小說的主線多是以愛情故事,而這本書系列,雖然整本書也參雜有愛情故事,但是這本書並沒有和別的小說一樣,在愛情故事方面有過多著筆,相反,顯得很乾脆利落,而且老少皆宜,沒有一點不良內容。而且語言風格歡快幽默,非常適合我們閱讀。



第二,這本書系列內容雖然整體上看似主角的傳奇經歷,其實我覺得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映射,嚮往著一種對美好世界的期望和追求。不管是長生裡末白,阿遼,還是魚愛裡的凱和玄,亦或是獵獅裡的百里未步,kevin,其實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故事去喚醒人類心裡那片純淨的地方,他們用自己故事告訴我們,世界那曾經遺失的美好。


每次讀這本書,都會被感動,會深思,會反省,每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它讓我對世界重新充滿了希望,讓我重新開始感悟世界,雖然只寫了這兩點,但但我以為,從這兩點,足矣。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見識到這本書的美好。


玖葉茶



絕對是《紅樓夢》啊

第一遍確實都起來有點艱難,但是堅持讀完後,就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然後閒暇之餘可以繼續讀第二遍,發現和第一遍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第三遍又是不一樣。

第四遍又有新發現,百看不厭。

然後到後面有點懶得看後面40回了~只愛看前80回

紅樓夢是描寫鐘鳴鼎食之家,富貴人家對飲茶要求極高,光紅樓夢裡面的茶就意蘊深遠。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

一、名茶記載


劉姥姥進大觀園那段,看過的人都會有印象:賈母帶眾人來到了妙玉的櫳翠庵,妙玉招呼賈母一行人喝茶,這時賈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這裡的六安茶即是安徽六安市金寨縣的“六安瓜片”。妙玉早已專門為賈母準備了預示長壽的“老君眉茶”

還有普洱茶、女兒茶、龍井茶、楓露茶(泡上三四遍才能喝到真味)可見對喝茶要求相當高!


二、水的選擇

水為茶之母,好茶還需好水泡。妙玉給劉姥姥和賈母喝的是“舊年鐲的雨水”,雨水也是一種極好的無根之水,現代人就算了


然後妙玉又約林、薛,另泡一壺茶,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


三、茶具

綠玉斗、黃楊套杯、妙玉全方位使用不同的材質的茶具


05茶學陳扯扯


當第一眼到這個問題,除了大家推薦的那些經典名著以外,第一個想到了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我想這本書應該是不小眾了),應該是有兩點原因吧:

1.如蜘蛛網般縝密的文章佈局。從開頭到結尾,從歷史到現代,沒有一個人是不相聯繫的,原來世界真小。

2.溫情的文章旋律。四五個普通人的故事,或愛情、家庭、事業,感覺每個階段的讀者都會有自己的一些共鳴在裡面,;浪矢雜貨鋪給的其實不是答案,給的是信心而已。

“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當時讀完,就會明白作者這句話的含義。


ps:結構巧妙的書 還有《Flipped》(怦然心動);改編的電影也是不錯的,如果可以建議看全英文,詞彙不是很大。

關於生死的《最好的告別》等等也極力推薦。


有回聲的樹洞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們往往喜歡讀的作品是不同的。現在,我就根據自己的閱讀經歷與體會,為大家推薦三本名著,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朋友認可。它們分別是,中學階段之前應該讀的《麥田裡的守望者》,青年階段之前應該讀閱的《荊棘鳥》,在成年階段應該多讀讀《四世同堂》。

一、中學階段的名著精品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部作品自從問世,就受到讀者,特別是廣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紐約時報》的書評寫道:在美國,閱讀《麥田裡的守望者》就像畢業要獲得導師的首肯一樣重要。其後,《麥田裡的守望者》直接影響了這一類小說的創作。

《麥田裡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侷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

作者塞林格的生活經歷很是簡單。中學和大學都沒讀完,二戰時應徵入伍,參加過諾曼底登陸和阿登戰役,戰後回到紐約重新寫作。在陸續發表幾個短篇小說後,1950年7月,《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出版使塞林格一舉成名。

《麥田裡的守望者》故事很簡單:一個屢被學校開除的少年,以自述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在紐約街頭遊蕩了兩天的經歷。他或在街頭流浪,或在小客棧和夜總會中出沒,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他本性善良,卻孤獨憤世,在他眼中成人世界極端虛偽,無法信任。他唯一的老師是個同性戀,校長虛偽勢利,“假模假式”成為他指稱這些成人的專用詞。他討厭沉迷女色和酒精的人,自己卻酗酒、抽菸、打架,甚至找妓女。他不想過渾渾噩噩的日子,但又找不到出路。最後,只能以這種自我放逐的方式,逃離學校與父母。

在《麥田裡的守望者》之前,美國文學總是將童年理想化,孩提時代永遠是快樂而天真的。塞林格的作品,使“成長”染上了一些悲劇色彩。二戰後的美國,和今天的中國處境有些類似。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國內財富激增,中產階級增多,社會異化現象嚴重。因為冷戰,政府對內採用的是政治高壓政策,國內矛盾激化,危機四伏,社會瀰漫著強烈的功利主義氣息,民眾理想幻滅,出現信仰危機。有人把美國的這個時期稱為“懦弱年代”。

幾十年來,人們只要談到社會對兒童自然純真的破壞,就會想到塞林格這位孤獨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想到書中的那道“懸崖”。“懸崖”上是孩子們純真的童年,“懸崖”下則意味著世故的深淵。或許塞林格想永遠守住自己的童年,所以他最後選擇了逃避那個成人世界。這段話多麼適合成為塞林格的墓誌銘,願塞林格在天堂能實現他的願望。

這也就是本書中的主人公霍爾頓的理想——“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_-----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是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很喜歡這樣的話,這樣的理想也許不遠大,可是我們的生活中難道不是真的需要這樣的守望者嗎?而我們每個人其實也就是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吧。這樣的工作雖然會枯燥,但是我們首先得把這樣的小事情做好了才是啊——雖然每個人的心中或許會有一種一劍寒九州的英雄主義情結——但還是象霍爾頓這樣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吧。

我想這也是霍爾頓可愛的地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護一種美好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這種大善良讓霍爾頓在頹廢中也顯得那樣的可愛,就像在一片沼澤地中讓我們看到了閃光的美好的東西。

二、青年階段應該認真品讀的名著《荊棘鳥》

考琳·麥卡洛是澳大利亞當代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她於1937年6月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西部惠林頓一個牧業工人家庭,十二歲移居悉尼。此前,一家人過著遊牧生活。

《荊棘鳥》讓考琳·麥卡洛名利雙收的同時,也打破了她從小就喜歡的平靜與安寧。幾經周折,她最終隻身一人離開“騷動與喧譁的美國”,回到闊別已久的澳大利亞繼續她的大量的激情創作。

帶給我心靈震撼的書有很多,震服我的不僅是作者那精妙的語言、巧妙的結構、精緻的故事,更是作者對哲理人生的深刻思考,那種深刻的感覺在看到考琳·麥卡洛的《荊棘鳥》小說時,這種深刻的震撼感覺又一次襲了上來,而這種感覺,僅僅還是短短的作者題記帶給我的。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不停地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 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啼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它的歌唱是以生命為代價的歌唱,是世間最悽美的絕唱。這不僅僅是一種生的態度,更是一種感天動地的愛的方式。

《荊棘鳥》的暢銷不衰證明了它的確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說。這美麗首先來自它的主題:愛和命運。它講述的是克里裡家族傳奇式的家事史。

《荊棘鳥》裡富有詩意的環境描寫不僅為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且增強了閱讀的美感,使讀者獲得了對人物所處環境的人文地理的豐富知識,因此也是其魅力源泉之一。

總之,《荊棘鳥》時一部不可多得的暢銷小說,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生動,飽含激情,富有詩意,不時有妙語連珠散佈其間。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被譽為澳大利亞版的《飄》!

三、到了成年階段應該讀讀“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

這部藝術水準很高的名著,值得每一代中國人閱讀的文學經典,值得每一箇中國人珍藏的民族記憶。老舍先生自己說:它是我從事寫作以來最長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書。

後來,它入選了《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

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後的不安、惶惑與震撼,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醜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傑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其實,先是讓我特別熱衷於老舍作品的,是他那傑出的語言藝術。老舍是傑出的語言大師。 “在運用鮮活的、純淨的北京語進行文學創作和話劇創作方面,老舍在中國現代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他不但是五四以來的白話文學的先驅者之一,而且憑藉純北京語創造了現代文學語言的獨一無二的作家。”

從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有多麼愛他的北平,彷彿那裡每一條河都是他的血脈,每一掊土都是他的身體,每一陣風吹都是他的呼吸。

我們還可以看出,他是真恨,他寫到日本人怎樣糟蹋北平,漢奸怎樣無恥,他恨得咬牙切齒。他一時溫柔地回憶起北平的種種傳統和小買賣,一時痛心地描述北平的蕭條,一時冷笑諷刺著日本人的惡劣,一時又陷在瑞宣式的矛盾裡無法自拔。

老舍就是所有人物的集合,他是祁老人的圓熟溫和,是天佑的老實沉默,是瑞宣的儒雅掙扎,是錢詩人的錚錚鐵骨。可以說,一種文化到了熟爛的地步,人們就會陷入一種無法言說的分裂。

北平太熟了,對於老舍來說。老舍對北平,對祖國滿滿的愛,從心底溢在紙上、書裡。每一次閱讀他的文字,都會煥發一次愛國熱情。老舍的字“舍予”不也正是表達了他自己對祖國忘我的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