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一個人總在宮殿外面甩那個鞭子是什麼意思?

陳結華


在雍正王朝中,每次朝會之前都有一個太監走到大殿前,隨後甩了三下鞭子,這是什麼意思呢?

作為一名滄州人,在我們那旮旯,每天早上,各個公園隨處可見甩鞭的人,以老人居多。有時候他們還會比試,比的方式只有一個,誰的花樣多,誰的聲音響?

他們每天甩鞭子的原因應該是一種愛好,有人說也可以強身健體,姑且是這樣吧,只不過路過的人們都得繞著走,生怕一個不小心,鞭子就甩到了自己身上,而且周邊的人民,估計飽受噪音汙染。

在老家農村也有甩鞭的人,不過大都是放羊的,或者是趕車的,鞭子的繩子也沒有這麼長,主要用來驅趕羊群,防止亂走的。小時候,我們孩童也會做個小鞭子,甩著玩,如果能甩響了,絕對是小夥伴們崇拜的對象。

但是在南方,卻很少見到有人甩鞭子,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這項活動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區,這也跟當年皇宮內的人員祖籍分佈有關,那時候的侍衛或者宮女太監等也主要出在京津冀地區。

也就是說這項活動其實是來源於宮中的,在雍正王朝中每次朝會前都有太監甩鞭子,可是宮裡也不能放羊,又不是鍛鍊身體,也不像是在玩耍,更不像是跟人比試,那麼他這樣做是為何呢?

在現代社會,比如開會的時候,往往一個人在講話前先咳嗽兩聲,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再交頭接耳、大聲喧譁了,我們會議開始了。

不僅開會的時候如此,在學校讀書的人深有體會,鈴聲一響,就意味著上課了,老師進門,班長喊“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

所以,這個響鞭就是一種儀式開始的象徵,每次皇上要來了,有個太監要提前準備好甩鞭子,鞭子一響,大殿上的大臣們都不能再隨便走動,交頭接耳了,立馬各就各位,站好等待皇帝上朝。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了,既然僅僅是提醒大臣們,為什麼不用敲鐘或者是打更那種方式呢?

其實,這個鞭子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什麼樣的人才能手握鞭子呢?那在當時只有馬車伕或者是放牧的牧人有鞭子,他們使用鞭子,主要是為了駕馭牲口。

當然,皇帝使用鞭子,不能是駕馭牲口,而是駕馭人民,《詩經》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凡是天下的土地沒有不是屬於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民,沒有不是帝王的臣民的。

所以,皇帝統治人民,就跟牧人駕馭牛羊是一樣的,“馭”字又跟“御”字同音。皇帝賞給人民的東西,都叫“御賜”,皇帝使用的杯子叫“御杯”,皇帝坐過的座位叫“御座”,皇帝使用的筆叫“御筆”,連皇帝帶兵打仗,也叫“御駕親征”。

所以,這個鞭子,其實就是皇權的象徵!

不要以為靠馬背征服天下的清朝才有這個打鞭子傳統,其實在很久之前就有了:

這種鞭子也稱為“鳴鞭”,俗稱“響淨鞭”。這個“淨鞭”也叫“靜鞭”,它是由黃絲編織而成,在鞭梢上塗上蠟,這樣的話打在地上很響,目的就是警告臣下,皇帝就要到了。

這個打鞭子的記載可以追到五代十國時期,在宋代人高承的《事物紀原》中就有記載:

“鳴鞭,唐及五代有之。”

在宋史中也有記載:

“殿前指揮使,行門二十二人,鳴鞭十二人,孝宗增為一十四人”

關於這個人數設置也是有講究的,宋孝宗估計是想表達自己比上一任皇帝更牛,所以增加了打鞭子的人數,只是人越多,這種鞭子越打不齊,打不齊,打不響,就有失威嚴。

到了元朝以後,朝廷就定了規矩,這種響鞭只能打三下,元明以後出版的書籍也大都採用響鞭三聲記載,比如明代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中的第十回:

“靜鞭三下響,衣冠拜冕旒。”

等到了康熙帝除掉了鰲拜之後,為了彰顯規格升級,開始統一了規則,由原來的四人打鞭子變成了一個人,這個人也由之前的侍衛換成了太監:

“……丹陛南階三級,鑾儀衛官六人司鳴鞭。欽天監報時,皇帝出御中和殿……賜茶畢,復鳴鞭三,中和樂作,駕還宮。樂止,群臣退。”

也就是康熙八年開始,朝會要鳴鞭兩次,一次是朝會前,皇帝出中和殿之後,到金鑾殿之前,一共響三聲。一次是朝會結束,響三聲,退朝!

明朝時期有幾個皇帝不愛上朝,尤其是嘉靖皇帝,三十年都沒有上朝,估計跟當時打鞭子有關係。

能有幸到宮裡打鞭子,肯定是打鞭子高手,苦練一輩子,好不容易逮到上朝的機會,還不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拼命打,能打多響就打多響,眾臣們是肅靜了,估計皇帝也得嚇一跳,你想啊,一邊兩個虎視眈眈的大漢手握鞭子,皇帝從面前走過,估計心裡都發毛,索性不上朝了。

可惜了苦練一輩子打鞭子的錦衣衛,遇到了嘉靖皇帝,竟然沒有施展的機會!

到了清朝,皇帝們也怕啊,索性把四個換成一個,把大漢也換成太監了,畢竟太監少了某項功能,鞭子打起來縱使很響,也是缺乏某種陽剛之氣,也就不再凶煞了……

現在再看公園裡打鞭子的老大爺們,突然就有了一種異常的感覺……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楊角風發作


當某個皇帝親自御臨太和殿舉行重要大典時,比如登基、大朝會等,都會有一個必備的程序:要在大殿外甩幾下鞭子,這鞭子看上去特別長,而且會甩的特別用力,弄得地上啪啪的響。

據史料記載,這個所謂的“甩鞭子”叫做“靜鞭”,也稱為“鳴鞭”,一般是伴隨著典禮的舉行。

首先說說甩的這根鞭子,它一般長四丈三尺,柄長一尺,木製紅漆,頂端刻著龍頭。同時它還有一根連繩,長一丈三尺,梢長三丈,由黃絲編制而成。

咱們在影視劇裡通常看見是由太監來甩這根鞭子,其實這是錯誤的,這一大長根繩,而且還挺重,太監怎麼可能甩的動。在真實的歷史中,一般是在侍衛中挑選力氣大、臂力大的人來擔任此職,而且是一專門的職業。

為什麼要弄這麼繁瑣複雜的鳴鞭儀式呢?

其實這個鳴鞭除了是告訴文武百官儀式的開始,同時還有很強烈的象徵意義。

我們通常把皇帝親自去幹個什麼事稱為“”,什麼御駕親征、御臨等等;這個“御”字,可分解成人、午(馬)、正(象形字,指人乘於車上駕駛的樣子)、叩(是指馬在行走時一步一叩頭的樣子)。

因此,“御”在最早的時候就是駕駛馬車的意思。

而在後來,它漸漸衍生為治理國家,統治的意義

在封建王朝時代,皇帝統治國家就好比在駕駛一輛馬車

皇帝是拿著鞭子的駕車人,而文武百官就是拉車人,因此,這甩鞭的動作就是從這裡來的,預示著皇帝是拿著鞭子掌控一切,主宰一切的人。


下菰城


現代開會,一般領導還沒來,與會人員都已經坐下了,趁著領導沒來,交頭接耳嘻嘻哈哈。突然會議主持人,打開話筒,用手啪啪話筒,噗噗幾聲之後,清清嗓門,說,大家安靜了,回會議馬上開始啦!大家立刻停止議論,整肅表情。就看到領導拿個杯子悠哉悠哉走來。


其實在古代開朝會的時候,大臣們來得早,也一樣,皇上沒來,大家先交頭接耳一番。只要聽到三聲“鞭子響”,立馬就規規矩矩跪好,不再說話,等皇帝上朝。所以這鞭子響,又叫“靜鞭”也叫“鳴鞭”或“淨鞭”。效果跟那個拍話筒是一樣一樣的。

那有人就要問了,你不能搞個鈴鐺、鍾或者金之類的,那樣聲音不是更動聽嗎?這裡有講,意義不一樣!什麼人才用鞭子?古時候養馬養羊,趕馬駕車的“牧人”或者“司機”才用鞭子。古時候天子治理國家叫“馭民”。啥意思?天底下老百姓就是牛馬,而天子就是放牧的。於是天子賞你個啥,叫“御賜”;天子用的東西叫“御用“,天子去打個仗,叫“御駕親征”。所以這個鞭子其實是代表了至高無上的皇權。


那麼有人說只有清代宮廷戲裡有,還不長見?其實不然,這種“靜鞭”出現得比較早,早在五代十國就出現了。但的確不常見,也沒形成規定的禮制。《宋史》就記載過,“殿前指揮使,行門二十二人,鳴鞭十二人,孝宗增為一十四人”。人一多這鞭子就不容易打齊,雜音一多,這儀式感立馬就會打折扣。所以看來“鳴鞭”的人越少,打的次數越少,其實威儀感越強。反之,則容易鬧笑話。

但真正把“鳴鞭”作為一種儀式制度固定下來的,卻是在元朝。不但規定了“皇帝出閣升輦,鳴鞭三,升御座,鳴鞭三”的規制;還確定了鞭子的材料及外形”綠色的柄,鞭以梅紅絲為之,梢用黃茸而漬以蠟”。


但真正做得最規範的是康熙,康熙八年以前,清朝仍然承襲明制,大型朝會鳴鞭要有四人,左右北向站立。

康熙除完鰲拜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威,要求每次朝會由一個太監鳴鞭兩次共計六下:第一次是朝會開始,皇帝從中和殿到太極殿的路上,淨鞭三下;第二次是典禮結束,皇帝起駕回宮, 再淨鞭三下,群臣退下。

當然“鳴鞭”的人很關鍵,鞭子的三次聲響聲音要一樣,其標準苛刻之程度,應該不比現在“閱兵”儀式要求低多少吧。


炒米視角


別提這鞭子了,小區周邊小花園裡老有幾位大爺,一天到晚噼裡啪啦甩的爆裂生猛,過路的人都繞著走,周圍的居民都糟心的很。

我大概回憶了一下,這甩鞭子的活動主要見於京津冀周邊地區,跟清朝宮廷配置人員的原籍分佈倒是比較一致。清宮內的侍衛都是來自於八旗子弟,他們的後裔分佈在皇城周邊,太監主要來自於現在河北省的保定、廊坊、滄州等地,有沒有以上各地的朋友們回憶佐證一下,上述地區的甩鞭子活動是不是比較流行?
這甩鞭的儀式倒不是出自於清廷,北宋徽宗時期就有記錄,出行的時候就有12名侍衛甩響鞭子,叫做“靜鞭”,鞭子的聲音本身自然很凌厲粗暴,甩響的目的是向周圍莊嚴宣告:趙官家來了,大家請保持安靜,不許大聲喧譁、指指點點!金國繼承了這套路數,並有所發揚,將之引入大型慶典。元朝時期把靜鞭套路固定了下來,皇帝步入大殿之前先揮動三下,坐之後,升朝之前,再揮動三下,用以顯示皇家威儀。明朝時期基本沿用了元朝這個做派,揮鞭子的人是錦衣衛,除了禮儀目的,在明朝,鑑於諫者生猛,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也似,皇帝佬兒心虛氣急,往往這幾根鞭子也會直接上去招呼這幫傢伙。

清朝的時候上朝前的甩鞭儀式繼續,但甩鞭人由四個縮減為一個,據說這是為了讓鞭聲統一、不那麼雜亂,沒有錦衣衛這種編制,甩鞭子的人也換成了太監,不要小看這份職業,由於人員只有一個,沒有濫竽充數的可能性,每一次揮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揮不響不僅是有損皇家威儀,萬一引發笑場簡直是給皇家抹黑。所以執鞭人不經幾年的苦練,根本上不了檯面。

這項活動的傳承搞清楚了吧?

所以大家也就明白為什麼這些老大爺每天噼裡啪啦勤奮練習的理由了吧?

他們都想爭取那唯一的一個名額呢!


歷來現實


如題,甩鞭具體是什麼意思?若將甩鞭之人放到現在,則很好理解,大到好幾萬人的演講,小到一個部門開會,說好幾點開始,在這之前,參會人員都會陸陸續續到場,時間點一到,就會有個人(可能是主持人),站起來,拿著話筒(或者不拿話筒),咳嗽一聲或者拍拍話筒,宣佈會議正式開始。而這個人,就相當於甩鞭人,他拿的話筒或者咳嗽發出的聲音,就相當於鞭子發出的響聲,其用意就是告訴與會人員,不要說話,注意安靜,會議馬上要開始了。

而這“甩鞭”則是古代宮廷舉行這種朝會時禮儀中的一個環節,稱之為“鳴鞭”或者“響鞭”,也叫“淨鞭”。雖然我們現在經常在清朝的宮廷戲裡看到,但實際這個並不是始於清朝,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有這個了。


只不過在清朝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這個鞭子的製作也有講究,黃絲編織而成,鞭梢塗上蠟,長度也有一定要求,更難得的是,每次甩三遍,這三遍發出的響聲都要求一樣,不許有高有低,因此,這對於甩鞭之人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

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對“鳴鞭”有一定的要求,每次朝會都需要進行兩次“鳴鞭”,一次是皇帝從中和殿出發到達太極殿時,鑾儀衛官會高喊“鳴鞭”,於是甩鞭之人就會響三下淨鞭。第二次就是朝會結束後,皇帝起駕回宮,群臣退下,會再次響起三次鞭。


由此可見,這個“鳴鞭”,是封建時代君主專制威權的表現之一。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們會喜歡~


寒舍閱獨


“靜鞭”也稱“鳴鞭”,朝會時使用,已示肅靜。

“鳴鞭”從唐及五代就有,在《東京夢華錄》中描述:“行門二十二人,鳴鞭十二人。”宋孝宗時期,鳴鞭增值十四人。

元朝時期,皇帝出閣升輦和升御座都需要鳴鞭,各三下。

明清朝時期,鳴鞭盛行。大朝會時,都會有鳴鞭,隨之百官出,即為“鳴鞭駕興,百官以次出”。康熙朝時期,大朝會分為兩次鳴鞭,一次是從中和殿到太極殿,另一次是起駕回宮,均各三次。

最後,通俗來說,鳴鞭就類似上課打鈴,告訴皇帝來了,群臣要安靜,是一種封建皇權專制和權威的象徵。


五味社


《雍正王朝》確實會經常出現一個太監,在宮殿下甩鞭子,特別的響,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是甩了三下,那這個又是什麼禮儀呢?

這種甩鞭子叫做叫做鳴鞭,也叫做響淨鞭,這個在元曲和明清小說經常出現,是皇帝開朝會的時候需要用到的禮節,比如康熙時期,先是鳴鞭三下,然後皇帝進入金鑾殿,然後朝會開始,結束的時候,也是鳴鞭三下,然後皇帝離開,群臣再接著離開。

這個有點像,上課鈴響了,然後大家都安靜了,然後老師進入了教室,老師好,同學們好之後,就開始上課了,下課的時候,下課鈴響了,老師離開了教室,同學們就迎來了下課十分鐘了。

有些人會認為,可以用奏樂,或者用打鈴,或者敲鐘的方式來提醒呀,現實生活中有見過鳴鞭的就知道,這種聲音響且脆,所以在有些地方,跟廣場舞一樣擾民,聽的人,立馬能來了精神。

當然,這個只是從聲音的角度來說,但其實,我們知道,鞭子是用來鞭打馬或者牛之類的,這個鞭子就是意味著臣服,而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是萬民之主,用鞭子這種方式能夠體現出皇帝的權威。

那鳴鞭是清朝才有的嗎?相當不是,據說唐朝時候就開始有了,而且開始也不是一個人在鳴鞭,根據宋史記載,一共有十二人,一字排開,宋孝宗增加到了十四人,但是十幾個人要打得整齊,這個談何容易呀,又不是敲鐘,可以一起敲。

那麼就可能像放鞭炮似的,一聲接著一聲,所以後來人數就越來越少,根據明史記載,只剩下四個人,但還是存在聲音不一致的問題,所以到了清朝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人,也就是我們在《雍正王朝》裡面的那樣了。

當然這個鳴鞭的人肯定是經過多年的訓練後,才能上場的,必須一次成功,而且響度和聲音間隔都得一致。另外,在雍正王朝裡面,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預示著,必有大事發生。


歷史簡單說



歷史這個東西要追本溯源,特別是甩鞭子這種時代的烙印,小得不能再小的動作——連個事件也算不上的細枝末節,怕司馬遷在世,考據學家閻若璩重生,也難以還原甩鞭子的始作傭者。甩鞭子這個歷史也只怕只能旁徵博引,細究者也多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含糊其詞,憑添許多迷亂。

甩鞭子是天子出子出行會舉行重大儀勢前的一種排場,或是種紀念。或者還是可以理解為以此仕聲勢,助威的意思。與放煙花鞭炮屬一種形勢。
現在,公園活動空間大的地方,經常看到大叔大爺們噼裡啪啦甩鞭子的身影。這種情況延伸了封建王朝甩鞭子的意義,發展為一種娛樂活動,開闊心胸,活血動筋!
風行君帶你從細微處解讀不一樣的文史,歡迎欣賞!


解悶日記


我們觀看清宮電影或電視劇,會發現每次清朝皇帝召見百官時,在宮殿外總有個太監在甩鞭子。太監在宮殿外甩鞭子發聲響,類似於我們上課鈴聲。

清朝皇帝在太和殿召見文武百官商討國家大事,文武百官要經過午門走進宮殿大院,在太和殿外等候迎接皇帝出現。太監第一次甩鞭子,宣召皇帝已經更衣正前往太和殿,所有人應當保持安靜。太監第二次甩鞭子示意皇帝已經走進宮殿,第三次甩鞭子宣佈皇帝已經坐穩龍椅。

第一次在影視劇裡聽見甩鞭聲音,是觀看電影《青松嶺》時,距今至少已經40多年了。電影裡有匹馬走到一顆大樹附近受驚,電影裡的反面角色甩鞭子發出三聲清脆鞭響,驚馬立即站住。小時候,自己有一年在姥姥家過年,小孩們興高采烈地燃放鞭炮,有個車老闆子覺得小孩鞭炮聲音不響,向空中揮舞趕車大鞭杆,聲音確實震耳欲聾,可惜正月十五還沒有到,車老闆突發疾病死了,我從此記住了逢年過節不能亂動作。


429方寸世界


甩鞭只是一個儀式,也可以看作像現在的上課鈴聲。清朝上朝前,百官會提前在門外候著,到了規定時辰,就會有專人甩鞭,這鞭甩得老響了,這鞭聲相當於鐘聲之類,門衛聽見就會打開門,讓百官依次進入開始朝會。

現在很多老北京也喜歡甩鞭,甩得很響,用來當強身健體或者某種意義吧,反正我是看過,這甩鞭確實也很有學問,需要技巧才能甩好,甩的聲音清脆響亮。也可以算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手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