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HIFI音響是傳統大音箱的效果好還是後來細長的音柱加低音炮組合體的效果好?

在路上1233320


重放HiFi也就是高傳真音響,不能簡單的按你的提問來界定,要求達到以下指標的音箱才能較好的重放高保真音樂。

一頻率範圍,正常人的聽覺範圍是2O一20kHz。所以音箱也應在這範圍內有良好的響應,要達到高頻20kHz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並不是難事,很多制式品音箱的高頻都超過了這個上限。低頻要達到20Hz就有點難,一般都要用又大,又重的低頻單元,價格也是較高的。儘管很多低檔音箱也標的是20一20KHz,但誰信啊!在實際中能達35一20kHz的音箱就能較好的重放了,當然低到20Hz最理想。

二阻抗,阻抗一定要與HiFi放大器匹配。比如8歐的音箱一定要配合8歐的功放,否則大音量時不是燒壞音箱就是功放!特別是電子管擴音機,失配不但輸出受限,還會導制失真加大,輸出變壓器擊穿損壞等不良後果。

三靈敏度,一般音箱的靈敏度多在80一95db之間。大功率固體器件功放可配靈敏度85db以下的音箱,這樣可有較好的重放效果。電真空器件功放輸出一般多在50w內,只能配85db以上的音箱,否則推不好的。當然你能有用805,211,813等大功率管的甲1乙類功放另當別論,如熊貓2900,DT100(雖然是用807,但是多管並聯)之類的發燒精品!\b

四阻尼糸數,一般功放的阻尼糸數在10一200之間,電子管功放配1O一30之間,晶體管功放常在100以上。用錯了不是聲音發乾就是劇烈的振盪,都無法應用。

還有是音箱本身必須要有良好的阻尼,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要產生共嗚!有共振(共嗚)的音箱不是音箱,只不過是個保護揚聲器的盒子而以!更談不上高傳真!我們要求音箱要能幹淨利落的重放低頻,而不是亂抖一氣!高音必須是象蟬翼一樣的有良好的響應,而不是嘰哩咋拉的刺耳!

HiFi重放不提倡用單獨的重低音音箱,而是要用上面講的頻響達20一20kHz的全頻音箱,除非要求不高,或者是萬不得以!




乾杯安德烈


再現HiFi音響,是用傳統的大音響效果好,還是用音柱加低音炮效果好呢?

這著重得用“頻率響應範圍”這個概念來選擇,一些傳統大音箱的頻率響應範圍已經達到了35Hz-20kHz,還有一些用8-12英寸揚聲器的大音箱最低頻率已經達到了25Hz的超重低音了。這些大音箱已經具有了適合HiFi音效的各項指標了。這樣的音箱放HiFi比音柱加低音炮放出來的聲音要乾淨不少。

如果是最低頻率響應範圍在50或60Hz,說明這個音箱只能放出普通的低音,不能放出超重低音,這就要加超重低音音箱或用音柱加低音炮了,但音柱放出來的聲音要次於大音箱。

總的原則是,要想更好的再現HiFi音效,用的音箱越多對音效的汙染越嚴重。

如果在室外用音柱的傳播距離由於音箱。


電子研究愛好者


肯定是大箱好,喇叭口徑決定低音重放質量。低音是營造聲場的重要部分。低音不但耳朵能聽到,身體還能感受到。比如能重放20HZ的耳機和重放30HZ的音箱,聽感是完全不同的,音箱重放低音時有振憾感,耳機則沒有。小口徑喇叭靠增加音圈的衝程來降低重放頻率,必然會降低瞬態響應,導致低頻劣化。

低音炮有兩種,一種是2.1,低音從左右聲道中分得,因為低頻指向性差,理論上低音炮只要用一個,但事實上在一些大場面的音樂中,低音還是能分辨出一定方位,2.1模式會劣化了聲場定位,HIFI中一般不採用,多媒體音箱用得較多。

另一種是5.1,低音炮負責重放專用超低音通道,由於錄音時低音本身就是分離的,對音質沒有影響。這種模式一般用於觀影,音頻需要編碼,如AC3 DTS。


光明右使8787







古韻堂音箱工坊


低音(低頻)因為波長長,100Hz波長有3.4米,20Hz有17米,所以低音是沒有方向性的。低音喇叭的位置並不需要很講究。所以和高音喇叭在一個音箱裡,或者獨立的都無所謂。重要是中高音喇叭,如果是參與共鳴的,木質的大音箱音色肯定比音柱的好。但是,影響音質的因素實在太多了,房屋的形狀、尺寸比例、是否有吸音措施等等。另外,是否有雙經過嚴格訓練的耳朵,以及耳朵是否已經老化聽不到高頻了。所以假如不是聽交響樂,買一對自己喜歡的品牌的音箱就可以了。聽音環境沒有特別設計調試過,聲染嚴重有駐波的話,幾十萬的MBL和幾萬的天朗差別都不會很大。


王子歸來666


喇叭大,音箱的體積大,這是必須的條件 否則沒戲


春華秋實14429


大音箱,大口徑喇叭好


牧羊人135511729


另加低音音箱的是人為的加重低音,時間久了煩。


追求極致一火車頭


個人覺的書架箱不錯。


老張253587754


還是要加個低音炮箱,這樣重放出來的聲音更好聽、更富有感染力…實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