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七週歲,學鋼琴一年了,沒有自主學習能力,該放棄學琴嗎?

mailude


說說我家學琴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家兒子學琴七年,幼兒園大班開始學習,剛開始大半年充滿著新奇和喜歡,一年多以後,樂曲慢慢的難了,練琴慢慢地變得枯燥了,有時會偷懶不想彈,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家長一定不能鬆口說不彈了,他不想彈,你就需要坐在邊上陪著他彈。七年來,孩子每次上鋼琴課我都陪著,練琴只要有時間我都會陪著,剛開始樂曲簡單的時候,錯的地方我能聽出來,後來隨著級別的升高,錯音我聽不出來,但是節奏穩不穩,斷的多不多,有沒有認真練習我能聽出來。這一路學過來,就是大人要堅持住,孩子更要堅持住。我家兒子今年夏天通過中國音樂學院鋼琴十級考試。目前由於上初中,學習壓力很大,很少有時間練習,只能週末彈一小會琴當身心放鬆,緩解壓力。


瑜寒A


題主,咱們先擊個掌,隔空抱一抱——咱倆的情況簡直太相像了。我女兒也是剛剛滿七週歲,學鋼琴一年半了。她剛剛從琴房回來,我因為剛生二寶,姥爺帶著去的,錄了上課的視頻。我看著視頻氣不打一處來。

老師一直在說:

  • 你看譜子怎麼這麼不認真?
  • 都學琴一年半了,小時候學過的斷奏,現在完全不會了嗎?
  • 按照你的進度,現在應該拿起譜子就會彈呢,怎麼這麼困難?

但即便這樣,我也不希望她放棄學琴。

  • 她爸爸和我都沒有彈鋼琴的基礎,沒有辦法輔導她,孩子慢一點是正常的。
  • 她才七歲,隨著她歲數的增長,理解和領悟的能力也會慢慢提高吧?

  • 現階段,我們慢一點沒關係,按照老師的要求多花一點時間在練習上。
  • 我也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學琴這件事情考驗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我不希望孩子半途而廢,更不希望孩子在長大之後,說起鋼琴這件事情,責怪父母沒有足夠堅持。時間會給我們想要的回報,音樂會在她孤獨的時候給她陪伴。

以上就是一個琴童媽媽的真實心聲,分享出來,希望我們都不孤獨。

歡迎您關注我,我們一起,互相鼓勵,陪伴孩子進步。


小公主變形計


講一講自己和身邊孩子學習鋼琴的經歷,供您參考吧。

自己孩子五歲辦嘗試電子琴,半年後覺得孩子能夠接受,才去買了鋼琴學習。最初孩子和家長都特別聽老師話,每天練習40分鐘,但恐嚇、爭執、吵鬧伴隨整個過程。學習鋼琴一年左右, 孩子對鋼琴表現出極度的厭煩。但每次去上課,老師總是誇孩子進步很大,於是家長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孩子繼續堅持每天練琴。

小學三年級,孩子經常說頭疼。當時我隱約覺得和孩子壓力大有一定關係,但沒有勇氣確認內心的想法。帶孩子到各大醫院檢查,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後來一個耳鼻喉專家對我說:孩子頭疼主要是壓力大造成的,並且讓我觀察孩子閉目時眼球發顫。那一刻,我果斷決定停止彈鋼琴,每天鍛鍊一小時,畢竟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停下鋼琴後,每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不久,孩子就不念叨頭疼了。半年之後,看她身體健康沒有問題,又和她提及彈琴的各種好處,停止彈琴的遺憾,孩子也算懂事,同意繼續彈琴。再次恢復彈琴,我不再採取強迫高壓的做法,而是讓孩子自主彈琴,4年級下學期,她居然考過了八級。之後陸陸續續彈琴,在6年級寒假衝刺了鋼琴十級。孩子沒考過,這次考級徹底傷了她的彈琴興趣,再也不想彈琴了。至此以後,她再也沒有碰過鋼琴。

我們同時期學琴的孩子,堅持下來的基本通過了十級,但到初中接著彈的,基本沒有了。

個人認為:學琴都有一個痛苦的過程,只要家長能堅持下來,孩子都能堅持下來;學琴是一個考驗意志的過程,不斷的給孩子目標和肯定,孩子能夠在學習中獲得自我認可;學琴的潛在收穫非常大,比如我家孩子音樂基因比較差,學琴讓她的音準、節奏非常好,對學習唱歌非常有好處。

因此,對於題主的問題,我的建議是不要過早放棄,心平氣和的堅持一段。如果孩子真不喜歡音樂,再放棄也不遲。


入青0601


說我家丫頭學琴經歷,我家幼兒園大班開始學琴,剛開始大半年很興奮學的也很快,學一年多以後,樂曲慢慢的難了,練琴慢慢地變得枯燥了,有時會偷懶不想彈,各種理由不去機構學習!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家長一定不能鬆口說不彈了,她不想彈,你就需要坐在邊上陪著她彈。後然我發現除了孩子本身覺得枯燥外,學琴的機構的教材,教學模式和老師也是一個問題。接著就換了個機構,這個機構屬於快樂教學,孩子就很願意學了,練琴的枯燥也沒有了,現在快3年多了,孩子每次上鋼琴課我都陪著,練琴只要有時間我都會陪著,剛開始樂曲簡單的時候,錯的地方我能聽出來,簡單的曲子一般我都會和她一起彈,後來隨著級別的升高,錯音我聽不出來,但是節奏穩不穩,斷的多不多,有沒有認真練習我能聽出來。這一路學過來,就是大人要堅持住,孩子更要堅持住。我家今年7歲在暑假也通過了4級,爭取明年跳考6級!我們基本每天放學回家都練習30分鐘左右,每週上一次正課一次陪練課,其他時間在家練習,發視頻給老師看!每天日積月累的練習還是很有效果的……

創建於2018.9.16


依七在一起囖


這麼多學琴的孩子,以後恐怕沒幾個能成朗朗吧。

這麼多考出來八級十級,日後長大工作了,有幾次機會再時不時下手彈琴?恐怕也不多的。

那乾脆對鋼琴敬而遠之?

如果,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琴練琴,對於雙手開發大腦有很大好處,協調發展,還有就是改善諸多兒童的感統失調也有明顯的效果,這些應該是比較明顯的益處。

再者,鋼琴是比較基礎的,以後就是轉學吉他,也會比較容易。男孩子嘛,中學大學會吉他和不會,對女孩子來說,意味不同的吧。

以上內容,一是來自女兒的六十幾歲學琴老師的話,一是自身的觀察,我們是四歲半開始,現在六歲半,也沒那個天賦和努力,也要每天硬練一刻鐘。

一項技能和學習,最好不要考慮功利性的東西,有益身心是比較好的吧。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白馬瘦胖子


7歲孩子能自主學琴,除了特別熱愛,除了有極強的天賦之外,基本沒看到。

學琴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很多年堅持的基本功練習,7歲學習一年,大部分老師從小湯作為教材,可能才學到小湯1-2這個程度。

孩子不能自主學習,家長就想方設法的幫助孩子來學,讓孩子能夠做到每天最少堅持1個小時的練習,這樣堅持三五年下來,孩子才算真的學到點東西,才能真的學下去。

否則,一年的堅持,就等於什麼都沒開始就已經準備放棄。

而最先想要放棄的,不是孩子,是家長。家長描述的是孩子想要放棄學琴,沒有自主學習能力。

說明家長對孩子的各種學習認識不足,定位不清晰,思考不明確,所以才會考慮,懷疑,到底要不要放棄。

一年的時間,真的還沒有開始學習,還沒開始,還處於練練手的階段,這不叫放棄,這叫根本沒有開始好嗎?


九鬥學生心理


孩子七週歲,學鋼琴一年,沒有自主學習能力。

我有幾個問題想要問在前面:孩子六歲開始學鋼琴,是孩子主動要求學習的嗎?為什麼想要學習鋼琴?這一年的鋼琴學習過程中,是如何堅持練習的?

實際上,任何一項樂器的學習都是需要長期且堅持的訓練的。而這個認知是應該在選擇樂器學習之前就建立的。

再來說自主學習能力。

一個七歲的孩子,應該有多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我一直主張順應孩子的心理,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成長。

而七歲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還在訓練階段,實際上,很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甚至成人的自主學習能力都很差,憑什麼來要求一個七歲的孩子自主學習能力超強?

所以,這個問題提得甚是搞笑,也不科學。

一個學習了一年時間鋼琴的孩子,基本上還處於鋼琴學習的基礎階段,應該說,大部分孩子進行了一年的鋼琴訓練,正是處於學習的倦怠期,而這個時期的家長和孩子正是處於放棄與堅持的分水嶺。

放棄,意味著這一年的學習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堅持下去,則需要家長和孩子做更多的調整。

所以,堅持還是放棄,需要家長和孩子好好商量,確定一個目標,再來做調整。

至於自主學習能力,私以為更是需要長時間的有方法的訓練,絕不僅僅是7歲孩子就應該必須具備的學習能力!

樂器的學習,需要耐心和堅持。自主學習能力,需要長期有效的訓練,所以,不急。

牽著蝸牛散步,不要讓自己的育兒路膚淺於理論,更多的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去真實的讓孩子選擇,讓孩子更多的有自我選擇和判斷能力,育兒有智慧……


宸媽碎碎念


學琴需要孩子有興趣,但是興趣做不到長期堅強的動力。家長的態度和支持是長期堅強的動力。

我們家孩子學琴7年了,也就是從這兩年開始,完全自主學習了。從老師的聊天中瞭解到,完全自覺的孩子,只有那一個,真的是興趣,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練琴,所以也是唯一一個在初中考完了雙排鍵10級。我們學電子琴,先單排鍵,考完10級,然後雙排鍵。

孩子不能自主學習真的是一個通性。大多數孩子放棄學琴,也是在1年後開始的。我們從開始學琴,一個班16人,到最後剩下原班的人員3個。第一年第二年流失最多。但是堅持到最後的孩子,在上高中,上大學之後還繼續熱愛。高中受學習壓力,停止學琴,但是在高壓之下會把彈琴當做解壓方式。這些熱愛的學生,在大學不同程度的將音樂技能用上了。

學琴在經歷過第一年後,識譜,聽節奏,彈琴手勢都有要求,這個時候的挑戰是很大的。

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家長是要陪同的。所以老師講課的內容,我們也一併聽了,這樣回家練習的時候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指導。對五線譜的認識也是跟著孩子一起學的。學習五線譜的能力雖然慢,但是初期還是能跟上孩子節奏,並進行指導。最困難的是聽節奏,成人的聽力沒有那麼敏感了。電子琴對節奏要求很高,必須在哪個節拍出來哪個音。電子琴有個好處是可以調慢節拍,所以我就帶著孩子,聽著很慢的電子節拍,一起找拍子。這個過程,就是帶著孩子一起學。

在受到挫折的時候,孩子急得大哭,砸琴。這個期間,也揍過孩子。揍完了哄,然後一起想辦法。就這樣很辛苦的度過幾年。到了後面,孩子年齡大了,理解力上來,不需要家長怎麼幫助,而且家長的識譜,聽力都跟不上了,這個時候就督促一下。該練琴了,老師提出的錯誤改了沒?總結一下以前經常出錯的地方,提醒她到這個地方要注意一下。

現在總算解脫了,該怎麼學該怎麼練,她自己做主,只要老師沒有說什麼問題,也不再管她。


清茗知己



碧伶居士


不該放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是家長自己先有了放棄的念頭。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過的良好的習慣和堅強的自制力得來的。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辦呢?

一、要儘量減少孩子的厭煩情緒。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欠缺,是因為孩子心裡對談鋼琴產生了受挫感,一旦這種受挫感形成後,孩子找不到樂趣,談一分鐘也是煎熬。


二、平時生活中,家長要及時抓住鼓勵和表揚孩子的機會。對孩子的學習熱情予以認可,懂得換位思考,不時得去肯定孩子的辛苦付出。

三、家長還要學會放手。大人要試著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做的習慣,不要總擔心到孩子做得慢,做不好,不要總是包辦孩子大大小小的事了。



四、要給孩子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孩子明確學習鋼琴對他的重要性,從而刺激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孩子不彈琴,沒有自主學習,放棄堅持了一年的鋼琴學習,雖然大人和小孩都輕鬆了,但卻讓孩子從此失去了克服困難的勇氣。所以,請告訴孩子不要輕言放棄,任何事兒都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一定要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