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上成績排名前列,但不被班主任看中,評選什麼獎項都沒份,該如何看待這情況?

背甲蟲


想當初我家期末考試,全校第一,可什麼都沒有 連個小組長都不是,獎狀也僅拿了一個全校第一和口算小狀元的兩張獎狀,什麼三好生,班幹部都沒有份。什麼鼓勵獎勵也沒有,感覺班主任都冷冷的,倒是鄰班班主任經常誇我家孩子,氣的都想調班了。想想或許原因也在自己身上,好幾年了,也沒和班主任單獨說過話,開完家長會立馬就走的主,群裡一直處於殭屍狀態,更沒有送過任何東西。孩子也隨我 比較大條,說話直。算了,忍吧。


三寶英語啟蒙屋


我是一名班主任,我也曾經這麼做過,想知道為什麼嗎?從廈門大學“精日”分子來看,單純看成績評選出來的“三好學生”危害巨大!

高中階段,學校里正式設置的獎項有“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你覺著你能評上哪個呢?

“三好學生”,指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缺一不可。身體一般不會作為障礙,你沒被評上的最大可能就是“品德問題”,我見過有些學生,從小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用成績掩蓋一切品德問題,即便平時有很多違紀行為,最後也因為“成績好”而被評為三好學生,這種評選,不利於良好班風的形成,更會對這孩子以後產生不好的影響。

“優秀學生幹部”,前提你必須是學生幹部,很多成績優秀的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當班主任時間長了,都會有這個認識,他們不是班級活動的管理者、參與者、貢獻者,而是受益者,怎麼可能會被評此獎呢?

至於其他獎項,很多時候都是老師為了擴大獎勵面而自己設置的。現在的獎狀發的太濫了,記得我們小時候,每年只有一兩個獎狀,那是巨大的榮譽,拿到之後,格外珍惜,把獎狀貼滿一道牆,就是目標,現在可好,還沒上小學,就已經貼滿了,導致孩子對榮譽不是那麼珍惜了,其激勵、引導的作用大打折扣。

對於成績好的同學,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不會不受老師待見的。老師不給你自然有不給的道理,好好反思一下吧。


贏在高三


這種現象,排除老師偏見之外,多半是學生的原因。



有一年,我帶八年級。有一個學生成績比較好,評三好生的時候也沒評上。為何?

當時,我們,我和學生共同制定一個評分標準。以考試成績為基本分,做好事,加分;遲到、不交作業、不遵守課堂紀律等等扣分。

結果,這個學生因為住校,反而經常遲到,還上課吃東西。同學們把他犯錯的記錄一公佈,再一計算,分數就少了。



他,那個氣啊!當場和我頂撞,就說一句話:我成績好,為什麼不評我?

後來,家長來了。我說,紀律是大家制定的。他作為班級一員,不能特殊。如果,他肯道歉。我就原諒他。不肯道歉,你們就做做他的工作。我要管理幾十個娃娃,誰都這樣,課堂沒法正常進行教學了。

最後,家長把孩子帶走了。一去,還不回來了。再打電話,家長說,他不肯道歉。

看吧!這樣的娃娃,還怎麼評三好生?最後,這個學生還是繼續來讀書。但是,還是很有情緒的。


教育之象


很正常,孩子上小學,成績很好,別說三好學生,平時口頭表揚都跟買彩票似的。老師找我談話,就說,成績好的學生我們學校不缺,但是課堂紀律不好就不行,說孩子神經有問題,心理有問題,反正孩子就是有病。我帶著跑了幾個大醫院下來,被大夫罵一頓,孩子不犯錯誤還是孩子嗎。我都想罵回去,你們要的是課堂紀律,考試成績你們不缺這一個,可是我缺。升學考試如果說不要求考試成績只要求課堂紀律好就可以,我什麼都不幹了,天天去學校盯著他的課堂紀律!現在的老師,說句難聽的,就是上課想讓孩子像智障兒不吭聲,不動,考試時候又想讓孩子像天才一樣考滿分,哪有那麼完美的學生。上課孩子犯錯誤了你是老師,該怎麼管就怎麼管,我作為家長也配合,孩子回家打了打了,罵也罵了,要求去學校陪讀你們又不樂意,真不知道家長該如何做你們才能滿意


手機用戶77392862570


我大兒子學習成績還不錯,現在讀二年級,每次期中、期末考試都在年級前25名吧,有兩次還是年級第一,但他卻是經常被老師批評的主兒,老師也經常向我們告狀,說孩子上課說話、做小動作。

因為學習好吧,除了拿過有關學習的年級之星的獎狀外,還當過一個星期的中隊委,就被老師撤掉了,因為孩子不遵守紀律,孩子傷心了好一陣子,因為同學們也嘲笑他。不過,我始終認為學習好與評選什麼獎項沒有什麼大關係(除了與學習有關的獎項),不能因為學習好就作為評先選優的首要條件。

可能有的家長會有這樣的誤區,孩子學習好就什麼都好。這是不對的。我兒子他們班上有個男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但對老師不尊敬,有一次在課堂上當眾罵老師,試問這樣的學生能評先選優嗎?

至於題主說的沒憑任何獎項,那可能與評選規則有關係,雖然孩子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就拿我兒子他們班來說吧,一班將近70人,每次期中、期末考試,能拿到學習獎狀的不會超過5個,有時甚至更少。所以,不能按照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能拿到獎項。

另外,我覺得拿到獎項固然好,想不到也要讓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如果我們家長都太功利化,把榮譽看得太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利的。我兒子在被老師撤掉中隊委後,我就對兒子說,這說明你在紀律方面做得還不夠,撤掉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你必須接受這個現實。你學習好,不可能樣樣都好,也不可能什麼好事都是你的。

讓孩子學會正確面對得失,遠比評選先進更重要吧。




沛澤媽讀心理


我兒子經常全班考第一,但老師對他也是冷冷的,但投訴時可積極了,有一次我兒子學校櫃筒沒收拾好,東西掉了一地。立馬又發微信又打電話來要求家長教育,還打電話給孩子爸投訴,我家老公開著車沒藍牙冒著被拍照扣分的風險硬接了老師電話。後來我也想過原因,可能是我家兒子性格不討好,太冷了,沒事也不會和老師說上幾句話。


拜141827217


在班上成績排名前列,但是評選什麼獎項都沒份,當家長的心裡有點想法,覺得自己的兒子不被班主任看重?

我也是當家長的,所以我特別能夠理解您的心情。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重視呢?而且,對孩子來說,得到一個獎狀,能有一些獎項,就是對孩子特別大的鼓勵,孩子會特別的高興,對吧?

不過,現在據我瞭解,很多班級的獎項評選都是有流程的,不完全是看孩子的成績。

我女兒他們班有一個男孩,考試是前三名,但評選的時候需要全班投票。

這個男孩平常跟同學們說話很不客氣,有的時候還會動手打人,男女生都不太喜歡跟他玩兒,所以好多人都沒給他投票,他最後得票很低,什麼獎都沒拿到。

所以您先別忙著生氣,先問問孩子,跟孩子瞭解一下他們班級評獎的流程。

如果瞭解完之後,覺得孩子沒有什麼問題,完全有資格拿獎,但老師就是沒有給,那建議到學校當面跟老師瞭解瞭解,溝通溝通。

一般現在一個班至少得30個學生往上,老師老師們精力有限,也不願意給自己惹麻煩,肯定不會故意為難孩子的。

事出必有因。家長了解清楚,然後跟孩子一起面對,幫助孩子進步,這是最積極最有效的方法。


小公主變形計


在很多家長眼裡,總是有這樣一個言論,那就是孩子成績好,那麼其他也一定好,但是我告訴你,在我作為學生的十幾年裡,成績好但是不招人待見的同學我見得多了。

第一位:自私自利型的

我初中有個同學,成績非常好,好到什麼地步呢?那就是次次考試前三絕對有這傢伙,非常令人羨慕嫉妒恨啊。按理說那可是老師眼裡的寶,家長眼裡的乖寶寶,但是很多同學不太喜歡他。我們初中是寄宿學校,以前宿舍沒有自己的電源,檯燈充電都是帶去教室裡面,這位同學有個什麼愛好特點呢?那就是一大早拿個檯燈去把插孔佔了,一整天只要他的檯燈在哪裡,天王老子來了也不會給你挪位的,反正恨不得充到他檯燈冒煙。反而是其他同學,基本都是一倆小時就換,能用就讓其他人。

第二位:會做事不會做人型

這位是高中同學,這位同學成績也是在班級前列,可以說在年級都排得上號,但是做人確實真的太差了。比如說,班級活動拖拖拉拉,一有什麼事情絕對是跑得最快的那個,推卸責任,班級建設從來不見出一份力的,仗著成績還不錯,和老師,和班委對著幹。

第三位:仗勢欺人型

這位同學呢,是我初中同學,但是他的事蹟是在高中才被人厭惡的。仗著在學校認識些小混混,經常欺負學校裡面的人,說的那種校園惡勢力就是這種了,偏偏成績又是他們班比較好的,老師一和家長說這件事,家長就說我孩子成績這麼好,怎麼可能幹這些事情呢?終於在高考前夕被人砍了一刀,原因就是在外面取錢的時候挑釁別人。這下家裡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寶貝怎麼能耐。

所以啊,學習不代表一切,有成績沒有素質的多了去了。學校選三好老師是要看整體的。也別說什麼怪不給老師送禮,說實話,還沒有黑暗到那種地步,對老師誤解不要太深。


小覓學長


遇到這樣的情況,作為家長來說心裡肯定是不好受的。任何一個孩子,在家長的心目中都是最優秀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但被自己認可,也被是班級、學校、社會認可,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非常不錯的孩子,那更是家長心中的驕傲。但是我們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看起來很優秀,為什麼選什麼獎項都不評我的孩子呢?作為家長來說,心中肯定是充滿不理解甚至有些抱怨的!對待這個問題,我想分為兩大方面來談一談:

1、家長應該以良好的心態看待這一個社會問題,不能把負面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其實在我們現在當前的這個社會來說,這樣一種情況也是非常普遍的。明明很優秀的一個人,但是卻始終不能夠與各種獎項或者是評優評先相掛鉤。那麼在學校中在這個小社會,孩子一樣也會在班級中遇到這樣的類似情況。明明自己的學習成績都非常的優秀,在班上的排名也很靠前,那麼,評選優秀學生或是一些優秀獎項的時候,為什麼不選呢?

首先我們要正確的認識自己,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看待自己是不是最優秀的,這個評優評先我們是不是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拿到。只有正確的認識了自己的實力,才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問題。其次家長應該以良好的心態來指導孩子,在學校學習應該是以學業為主的,其他的這些如果能得到當然是最好,得不到的話也不要太看重。畢竟未來拼的是學業,拼的並不是這些獎項。最後家長要引導孩子,給孩子傳遞正能量,家長更不能過於看重這些所謂的評選,每一個人可能在一個特定的社會環境,比如說類似這樣的班級可能都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一些輕視。這種現象在孩子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都會有的,那麼我們更加要鼓勵孩子,受輕視不要緊,一定要努力的增長自己的實力,比如說學業的進步來證明自己。

2、我們要更加關注孩子在學習成績以外,社交與情商的其他能力的培養。

作為一名教育從業人員,我想說的是在學校中的評選獎項,學習成績好是非常重要的評選指標之一,但絕對不是必要必須條件,也就是我們認為的唯一條件。在學校裡提倡的應該還是全面發展的孩子,不能僅僅以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定。在學習成績相接近的情況下,可能更重視那些天性活潑,樂於與同學交際,溝通能力更強的孩子。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首先看看自己的孩子在這方面是不是有所欠缺,如果有所欠缺的話我們可以,引導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而不應該過於抱怨社會的不公,班主任的忽視。其次,如果我們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原因。那麼就應該看看,那些獲得了優秀評選獎項的孩子,是不是比自己孩子在其他方面更加的優秀呢?家長也應該有一個公正平靜的心態來看待別人的孩子,查找自己孩子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價值觀。讓他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不至於走上歪路,心理能夠健康的發展,至少能做一個樂觀對待生活的人。

粗淺的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有不足不到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


小學英語點點通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可能性,問題在於學生。(至於那百分之零點一,交給其它不確定因素。此處不表。)

作為學生,成績當然至關重要,但是品性才是最重要的!成績好的學生,老師自然是喜歡的。但如果回回考第一,卻是個調皮搗蛋、違反紀律、挑戰各種校園規則品行不端的人,成績好又算什麼?又如何被老師認可?僅憑成績嗎?那我只能說,這樣的教師也不是合格的教師。

我是愛吃可樂雞翅的頭條【可樂雞翅翅翅翅】,一個希望傳播積極教育的小學數學新教師,喜歡我就請點贊評論加關注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