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肌炎這病嚴重嗎?

譚笑聲中


心肌炎(Myocarditis,MC)是兒童時期引起心臟損害的常見原因之一,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嚴重影響兒童的心功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很多,據報道約有20多種病毒。腸道柯薩奇病毒B組最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因兒童表達能力有限,而心肌炎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早期心肌炎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難以鑑別,從而導致漏診及誤診。

兒童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差別較大,輕者可無症狀,重者則可表現為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嬰幼兒表現更不典型,多數僅表現為呼吸系統症狀或消化系統症狀,如流涕、咳嗽、腹瀉、納差等,年長兒可訴心悸、胸悶、乏力、胸痛等,少數病情危重者可出現抽搐、休克、暈厥等。

兒童心肌炎缺乏特異的診斷方法,通常需結合實驗室檢查與臨床資料綜合判斷。組肌酸激酶及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是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檢測心肌損傷的指標,但其敏感性高而特異性差,而肌鈣蛋白的心肌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高,通常需結合三者共同綜合判斷。

小兒心肌炎分期

(1)急性期:

新發病,症狀及檢查陽性發現明顯且多變,一般病程在6個月以內。

(2)遷延期:

臨床症狀反覆出現,客觀檢查指標遷延不愈,或病程多在6個月以上。

(3)慢性期:

進行性心臟增大,反覆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時輕時重,病程在1年以上。


心肌炎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可獲得痊癒,其主要治療也是注意休息、心肌營養、減輕心臟負荷,避免心肌進一步損害及避免心肌損害後的相關併發症,所以並無特異性治療。

暴發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為嚴重的類型,起病急驟、進展迅速、早期病死率高,因此,必須及早診治。臨床上,對此類患者的處理通常除一般措施外,還需採取一些特殊療法(例如抗病毒、免疫調節、機械輔助循環支持),必要時組織多學科協作搶救。


小兒心肌炎預防

平日應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對各種病毒感染進行預防注射,並減少受冷、發熱等不良因素。在治療過程中要預防反覆感冒。新生兒期的預防須防止孕婦病毒感染,並做好產院嬰兒室和母嬰室的消毒隔離工作


兒科醫生鮑秀蘭


這是個非常嚴重的疾病,從目前的臨床數據看,青少年猝死病因中心肌炎比重高達12%。

小兒心肌炎通常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腺病毒及皰疹病毒(如EB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等引起的心臟炎症, 其中, 柯薩奇病毒B最常見。本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 輕者無明顯症狀, 重者可出現心衰、休克和擴張性心肌病等。發病機制至今不明,可能與病毒直接損傷心肌, 引發急、慢性多重的免疫和自身免疫反應等有關。

但是好消息是,小兒心肌炎患者,只要治療及時、得當,絕大多數預後良好,嚴重者多因重度房室傳導阻滯導致阿- 斯綜合徵,或因嚴重心肌受損引起心源性休克及急性心力衰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