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辨別一般問題幼兒和特殊幼兒?

Liona·Lh


既然要分辨特殊兒童和問題兒童,那首先就是如何定義特殊兒童。

特殊兒童在我的理解裡應該包括:自閉兒童發育遲緩等佔比較大,糖寶(二十一三體綜合徵)也應包含其中,但是面部特徵比較明顯略過不表。

而問題兒童單獨來說的話就是有行為問題的孩子,

行為問題很好理解,那就是“有問題的行為”。

比如破壞性行為直接影響周圍孩子的利益,同時也影響自己的社交。比如喜歡丟東西故意引人注意很容易砸到別人這種。肉眼即可觀察到。

那既然要從人群中篩選出特殊兒童,那首先就要找到特徵。一般來說特殊兒童(不管是自閉症還是別的)的發育是晚於普通兒童的,也就是各種硬性指標(九大方面)的落後,一般落後幅度超過一年以上就比較好分辨了。

特殊兒童落後的方面的邏輯如下:

1.認知理解偏落後,所以影響語言能力,而語言能力則間接影響社交。

2.大運動落後,則間接影響精細能力,而精細則影響手工寫畫類技能。

3.以上方面落後則進一步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與注意力。

如果你心中沒有量表橫向對比,那我們就用傻瓜一點的方式倒過來推導,就比較容易分辨了。以下方面符合項目越多,則是特殊兒童可能性就越大。

1.社交方面,特殊兒童的社交基本很差甚至於根本沒有,所以請優先關注到長期落單不與他人互動的孩子。

2.在社交有問題的前提下再觀察大運動,進入幼兒園的孩子一般都是3歲以上了,而跳躍是一個指標,一般來說22-26個月左右都能自然發展出跳躍能力。如果這個你從來都沒有見他原地起跳過,那可能性就更大了。

3.在社交和大運動都符合以上描述的前提下,再檢驗語言能力,

先聽,看看這個孩子的主動語言是不是從來就不超過3-5個字。

再問,和孩子進行簡單的對話,“你剛才吃什麼了啊”“我們和誰誰一起玩好不好”,如果這樣簡單的是和否的問題都無法回答,甚至孩子乾脆就是像復讀機一樣重複你的問題,那就更為符合了。因為孩子很可能不理解你的問題。

4.在社交大運動語言都符合的前提下,觀察孩子是否有自我刺激的刻板行為,比如斜眼 晃動手指以及喜歡轉動閃爍的物品。

如果上述四條全部符合,那一定是特殊兒童無疑。百分之百沒跑了。 如果只有部分符合則不一定,但是需要引起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