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F22用的發動機是上下尾移動的而俄羅斯的卻不是?

嘉瑞728


矢量發動機種類很多,F-22是二元擋板式矢量技術,毛子是機械式軸對稱矢量技術

要想實現推力矢量技術的方式和途徑有很多,美國F-22採用的是二元擋板矢量技術,這種矢量控制技術比較早期和原始,他用上下兩個可調擋板來替代擴散-收緬噴管,上下兩個擋板調整噴氣方向和噴口面積,從而獲得推力矢量。

二元擋板矢量技術缺點很多,最主要問題是結構過於複雜,佔用重量和體積都較大,而且只能上下方向調整矢量,屬於早期矢量控制技術。但是這種矢量技術對發動機尾部進行整理和遮蔽,並且對紅外輻射抑制效果較好,從而隱身性能最為突出,所以F-22的F119發動機最終選擇這種矢量技術,實際上是為了隱身性能服務。


實際上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實驗過多種矢量技術,特別是其在俯仰平衡軸矢量控制方面取得相當的成功,但最後只應用了二元擋板式矢量。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F-15ACTIVE驗證機上就實驗過二元矢量技術,這種技術屬於比較早期的矢量控制技術。

毛子的機械式推力矢量控制技術則要高級的多,這方面毛子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如此糟糕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著實不容易。
毛子的機械式推力矢量工作原理是在尾噴管前面弄了個類似萬向頭的調整區,該區域進行方向調整帶動尾噴管改變方向,從而獲得推力矢量。

目前來看,毛子的機械式軸對稱矢量模式是技術難度最大,效果最好,可以快速進行全方向調整。

然後再說下我們的矢量技術,AVEN軸對稱矢量噴管技術,這種矢量控制模式調節點在尾噴管整流片上,通過動作筒來控制整流片進行偏轉,從而獲得矢量推力。
這種矢量控制技術優點在於代價最小,不改變原有發動機結構,只需要對尾噴管進行調整就可以。缺點在於控制角度有限,一般來講調整範圍不會超過20°。


AVEN矢量噴管技術主要難點其實在材料技術上,調節片需要反覆承受上千攝氏度,超音速的熱流衝擊,動作筒和液壓液同樣會收到傳導過來的熱力影響,所以材料要求非常高。我國在這方面研究已經將近20年,這次珠海航展上殲10首次裝備AVEN矢量噴管進行表演,標誌著這方面已經相當成熟。


五嶽掩赤城


一、美國的發動機尾噴口有上下噴的動作,說明是矢量發動機,二維矢量發動機,有矢量技術尾噴口的發動機,能使發動機噴出來的氣流改變受力點,以能夠迅速靈活達到超機動目的,垂直起降戰機上也能用到這項技術,而只是個能上下噴的噴子。




二、俄羅斯矢量發動機叫三維矢量發動機,發動機尾噴管可斜角15度,並且可以360度轉著噴,這樣可以做更細緻,難度更高的超機動動作;像眼鏡蛇機動,落葉飄;無半徑轉彎,直升機盤旋等等機動,這些動作不光可以表演觀賞,在實戰中常常可以反殺後面來追逐的敵機,和在敵我兩機對峙,戰術上的規避。

三、我們的也是三維矢量發動機,據說我們矢量發動機的尾噴可以斜角20度,360度噴。設計上更合理;工藝上更完美,材料上更先進,是名副其實的更高效的噴子:在昨天的珠海航展上大家都已經見識過了,做超機動是輕而易舉。據說殲20已經裝上了矢量發動機,航發解決了心臟的問題,後面的戰機會飛越式進步。





牛頭馬面兩鬼


渦噴,渦扇發動機無論先進程度如何,都是簡單的為飛機提供單一的推動力。

矢量發動機在同等推力的條件下,可以為飛機提供更全面機動的飛行推力需要。

F22採用的是二維矢量發動機技術,尾噴口只能夠轉換上下兩個位置的角度變換。設計上操作上相對簡單。

s35,j10驗證機採用的是三維矢量發動機技術,尾噴口可以進行360度轉換角度,設計上更先進,結構更復雜,對操控性要求更高,發動機的效能最大化的。

三維矢量發動機技術含量是二維矢量發動機的跨代升級版產品!

也就是說,j10,s35裝備的三維矢量發動機比F22的矢量發動機先進的一代。


孔乙己亂彈


二元可靠性更高。真的格鬥起來上下襬動矢量用的最多。


小明216027960


美國佬二元有利於4S中的影身,要犧牲掉一部分機動性。。。。然後犧牲指標後的戰鬥機機動性依然吊打全世界。。。


科教發達地區


各有所長,按需取捨。俄式矢量噴管可以全向動作,推力損失小,性能更好,但缺點是價格昂貴,結構沉重複雜,維護起來麻煩。美式二維噴管只能上下偏轉,推力損失大,性能有侷限,但勝在簡單可靠,輕便靈活。也利於隱身。


錫兵中士


那不叫位移, 不為什麼,選擇不同,效果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