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週歲兒童在家時和正常兒童無差別,但到幼兒園時不和小朋友互動、不言語,這是否是自閉症?

關凡一


孩子的情況不是自閉症,只是性格比較內向害羞而已,不用過於擔心。

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疾病,“不說話”只是其中一部分人的一個表現,不一定不說話就是自閉症,你看看《雨人》裡面雷蒙喋喋不休,話比誰都多,也是自閉症,所以,它的判斷標準不是這個。

孩子在家的時候很活潑,和其他小孩子一樣,說明孩子在家沒有壓力,也得到家長和同伴的關心和愛護,而一旦孩子上了幼兒園,面對著一群陌生的人和老師,大部分孩子都會有膽怯,不自信甚至不配合的情況發生。我的小外甥兩歲半的時候上學,剛去那幾天,哭著喊著,不配合;但是漸漸孩子適應了,和幼兒園的小朋友熟悉起來,就很容易建立友誼的,比跟父母還要快!

所以,你現在要做的是就是要時常的鼓勵孩子,讚美孩子,並且放開雙手讓孩子自己去發揮和組織。

比如孩子在家很活波,你可以邀請其他同齡人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過來,做飯活著野餐,讓孩子漸漸從小圈子開始打開心扉,發表自己的建議和意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有的孩子在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的時候,會表現的頭頭是道,比如孩子喜歡奧特曼,那就和他一起討論奧特曼的話題;孩子喜歡小豬佩奇,那就和孩子一起講小豬佩奇的故事,孩子都會進步!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孤獨症之家


恰好最近身邊有個鮮活的例子,看到這個問題來答一下,先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不是自閉症。

國慶我的群裡有群友千里迢迢來玩,順便讓我看看孩子,那個女孩的表現應該是比題主的描述貌似還要過分一些,在幼兒園不只是不互動不言語,還完全不聽老師話,自己亂跑不守規則,而她媽媽也覺得她多動,在家裡溝通也有問題……

然而據我兩天的觀察,孩子本身卻完完全全沒有問題,造成這一切局面的都是大人自身的問題,還有可能有點孩子自身性格的問題吧。

我們兩家人國慶一起相處,我家女王也一起,兩個孩子一起玩耍,我家女王是典型自閉症,從互動來說是根本幾乎沒有的,但很明顯規則性要遠遠好於這個女孩,這小姑娘一言不合就鬧,我把其稱之為“奧斯卡影后”級別的演技,哈哈。她與家人特別是與她媽媽已經長期形成了這麼一種互動模式,簡言之就是家長毫無原則地被她抓住軟肋,就是慣的!

所以這個小姑娘在幼兒園也很任性,而幼兒園老師沒有精力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至於題主的孩子我想會是另一種可能,就是孩子剛去並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而老師又沒有特別顧及她,沒有給予最大的關愛和引導,而造成這種狀況。

請謹記,任何孩子的問題大人才是根源所在,即便是自閉症孩子也是如此!

望回答有幫助!


【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孤獨地看世界,也許是最獨特的視角,堅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請關注我,請喜歡我的文章的人們評論轉發擴散,請做我們能做的,請尊重自閉症譜系的生活,我已成立育兒群,譜系與普通孩子家長都可加入,請私信我,謝謝】


孤獨行者Noodle


孩子剛上幼兒園,初到一個新的環境,周圍的老師、朋友都是陌生的。孩子需要觀察、覺得安全了,才會主動玩。當然這也和孩子的個性有關。有些孩子性格活躍,適應性強,到了新的環境,很快就能融入。有些孩子性格靦腆、內向,屬於慢熱的孩子,融入新的環境需要些時間。不能簡單的通過孩子幾天的表現就斷定孩子有自閉症。



我家孩子從從幼兒園小班到中班,老師反應說我家孩子經常一個人玩,不怎麼合群。但是我一直堅信孩子健康、沒有問題。因為孩子在家活潑好動,平時和小朋友玩耍也很正常,和老師描述的判若兩人。後來才明白是孩子在班裡年齡小、膽子小、慢熱再加上幼兒園沒有經常一起玩的小朋友,例外有的老師嚴厲,孩子壓力大,就不怎麼說話,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大班的時候,我家娃突然變得活躍,大家都覺得變了一個人。所以家長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標籤。



孩子剛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同班的孩子都很陌生。孩子自己還不怎麼會交朋友,家長在交給孩子如何去交朋友的同時,平時也可以約一下同班的同學一起去玩。找到玩伴,孩子在幼兒園有人玩、不孤單,融入了群體生活,自然慢慢就活躍起來。

孩子剛上幼兒園,可塑性強,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內向、膽小。平時的話多帶出去玩耍,比如公園、遊樂場,人多的地方,慢慢孩子就適應了。


欣媽雜談


自閉症在家都不會說話,孩子這樣是跟外界接觸太少,你得循序漸進的領他出去交朋友,別急躁,剛開始你領他跟小朋友玩,慢慢的讓他自己主動去找他喜歡的小朋友玩,你作陪,再後來他就能不用你陪也可以跟其他孩子玩了。我閨女剛開始跟你孩子情況一樣,經過兩年的過程,現在三歲四個月,很會主動交朋友了。孩子只是膽小,怕被拒絕,不會交朋友,有點社交障礙,你多教教就好了,要有耐心,別吵他,別罵他,別表現的你很失望,他會更不安沒安全感的。



我家寶貝也是這樣的,四歲半和我們交流一點問題沒有,就是不和別的小孩說話,不大跟別人玩愁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