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說起俗語,很多人都感到陌生,特別是一些年紀不大的朋友,可能在生活中很少接觸到。確實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已經難以再見到俗語的影子,而在以前的農村,其卻較為普遍,而且用處用很廣。古時候在農村,俗語大多用來傳遞生產生活方面的經驗,老一輩人常以此來教育後代。前面筆者給大家列舉一些關於生活避諱方面的俗語,今天這句同樣來自於生活,關於家畜的壽命,看看其說的有沒有道理。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來看這句“狗無八年,雞無六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狗的壽命通常不超過八年時間,而雞的壽命則更短,不超過六年。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壽命年限,家畜同樣如此,那麼這麼說有沒有道理呢?

先來說說狗的壽命,在農村狗是最常見的動物,因為其對自己的主人忠誠,能夠看家護院,而且也比較好飼養,幾乎不怎麼挑食。小時候人們大多對狗印象深刻,將其當成童年的玩伴,很多作家在寫童年趣事時,文中也常會出現一隻老狗形象。不過說狗的壽命不超過八年,則有些以偏概全了。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據瞭解,狗的壽命普遍在八到十二年之間,當然也有超過這個區間的,比如說有的狗甚至活了十幾二十年時間。現如今不管生活在城市還是農村,生活條件已經大大提高,因此狗這麼一種在人類社會中最常見的動物,生活水平自然有所提高,比如說在農村,至少吃的比以前要好很多。而在城市裡,狗不光在吃方面有講究,而且還得定期對其進行維護,比如說除蟲、打育苗等等。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所以現如今狗的壽命只會越來越長,普遍都能過超過八年時間。不過俗語中這麼說也能過理解,因為此前生活水平不高,所以狗在吃的方面無法與現在相比較,生病了也沒用獸醫醫治,其壽命自然不長。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老人為啥這麼說?

而“雞無六載”,就是說雞的壽命不超過六年時間。此前在農村雞儘管較為常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但卻是一家人為數不多的財富,特別是母雞,還能夠帶來額外價值。所以一般人家就算是到了過年也捨不得將下蛋的母雞殺掉。而雞的壽命不超過六年,想必也是人們總結出來的。

一般情況下,雞的壽命在三到六年左右,很少能夠超過這個區間的。而且母雞在三年以後就很少在下蛋了。不過放在今天,雞的壽命可能就更短了,因為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人如果想吃,可以天天吃都行,而且市場需求也很大。還有一點是現在很多農村基本上都不養雞了,都是由一些小的企業進行專門飼養,規範化操作,成品也很快,所以說“雞無六載”,放在當今可能不具有參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