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一個團能不能打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你怎麼看?

德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


問這個問題的人,是不是對於日軍的甲等師團有什麼誤解?有點歧視鬼子的師團戰鬥力了。日本的常備師團總共擁有十七個,都是真正的甲等主力師團。拿日軍的第五師團為例,滿編兵力達到了2.7萬人。除了兵力充足,整個師團擁有輕重機槍300多挺,擲彈筒數百個,大口徑火炮50多門。

再來看看德國軍隊,我們以德軍的裝甲擲彈團為準,一個團兵力不超過五千人。全團擁有輕重機槍70多挺,迫擊炮數十門,大口徑火炮8門。在兵力上,日軍師團與德軍裝甲擲彈團是五比一的兵力對比。在武器裝備方面更加不具有可比性。如果遇到遭遇戰,德軍的一個團只能被日軍給吃掉了。還想打贏日本一個甲等師團,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啦!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進行分析。日本和德國在二戰時期沆瀣一氣,有著共同點:做著不切實際的夢,幻想著統一世界。兩家的軍隊並沒有交戰過,戰鬥力方面也只能參照性的對比。但是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德械師可是與日軍血戰過,給鬼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主要還是當時國力薄弱,中國只組建了幾個德械師。最具代表性的就是88師,87師和36師,另外還有教導總隊也算是德械師的戰鬥序列。淞滬抗戰初期,三個德械鬥師圍攻日軍4000人。當時集結了國府許多先進的裝備,猛攻數天,付出重大犧牲,但是也沒有取得太大實質性的成效。反倒是日軍越打越猛,最後日軍援兵的到來,德械師被迫後撤。三個德械師都很難拿下日軍4000人駐守的要地,更別說德軍一個團級部隊。


兵說


德國國防軍每個步兵團約3200餘人,日軍甲種師團二戰初期滿編人數在2.2萬左右。看起來日本一個師團的人數超過德國一個團的兵力好幾倍。但我個人認為,除非是城市防禦戰。否則像野戰這樣的陣地戰日軍基本上毫無勝算。

因為衡量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是否強大是要看他的武器裝備配置以及他的戰鬥思想和戰術方式。而不僅僅是依靠人數的多少來衡量,當然在城市爭奪這樣的消耗戰裡面,人數多的一方往往佔據更大的優勢。



我們可以通過兩國最小單位的火力配置來對比一下,日軍的最小單位為小隊有7人,全部為38式步槍,唯一的武器亮點就是有兩具擲彈筒。而德國一個步兵班十個人,有一挺MG34/42機槍,1把衝鋒槍,剩餘的為步槍。從最小的火力單位就可以看出,德軍一個步兵班的火力就擁有了日軍一個步兵中隊的火力(日軍一個步兵中隊擁有兩挺九二式重機槍)。更不用說德國人對坦克以及坦克戰術運用比日本不知高了多少個層面,而航空兵更是甩了日本陸航不知道有多少條街,面對德國一整套優良的戰術體系以及後勤保障體系,日本在野外和德國作戰可以說毫無勝算。





日本陸軍也就是可以在中國戰場欺一下武器落後的中國軍隊,以及在東南亞地區的丘陵山地埋伏對付一下二流的英軍,當然,如果日本守了一個山頭讓德軍攻的話,那這樣難度也是相當大,因為二戰時期的日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可是聞名於世界。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戰初期一個德軍步兵師下轄三個步兵團和一個輜重部隊、炮兵團、反坦克營、工兵營、偵察營等,滿編人數17000餘人,每個步兵團約3200餘人;而日軍甲種師團二戰初期滿編人數在24000至28000之間,採取四四制編制,即師團轄兩旅團,每個旅團轄兩個步兵聯隊,每個步兵聯隊約3800餘人。德國一個團才3200人對日軍甲種師團24000人,完全沒法打。

二戰中的中國戰場,對於裝備落後的國軍經常以多打少還經常吃敗仗,其中在著名的崑崙關戰役中,國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圍殲日軍甲種師團、第五師團第21旅團時,由於國軍處於仰攻之勢付出了25000多人的代價才殲滅第五師團5000餘人,中日傷亡比例高達5:1,可見日軍甲種師團戰鬥力非常強悍,不過相對於美軍強大的火力就是炮灰了。

而德軍是二戰公認單兵素質最高的士兵,普魯士士兵可以說天生就是戰士,從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志建立起德意志帝國後一直保持著完整的軍事教育體系,可謂世脈相傳,二戰中湧現出不少王牌部隊,例如骷髏師、大德意志師、帝國師、維京師等,都是嚴格訓練出來的精英部隊,戰鬥力極強,其中帝國師曾在1941年4月充當先頭部隊14天就拿下南斯拉夫首都和希臘,而意大利軍隊五十萬人打了六個月、寸土未得而且還折兵損將。


師團是日本最基本戰鬥單位,而聯隊是日軍最大的單一兵種作戰單位。日軍一個步兵聯隊3800餘人都比德軍一個團3200還多出一個營,同樣是二戰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對於能征善戰的普魯士軍隊,德軍一個步兵團足以吊打日軍一個步兵聯隊,而對決日軍一個甲種師團完全沒法打。


賽門軍略


說實話,打不過,在武器裝備上德國確實和日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所以在裝備上完全碾壓,不過,步兵的裝備再好,也是人決定了勝負。

你要問,一個德國坦克團打10個日本坦克團,我都會告訴你完勝。

但換成步兵作戰卻別很大,首先日軍戰鬥力頑強,其次人數差距太大,幾乎在8比1。最後,彈藥補給上也差距太大。

先說日軍戰鬥力,日軍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不投降的軍隊(這裡說的是基本不投降)這樣的部隊,就是死拼,會大大增強戰鬥力。

人數,人數多自然優勢大,可以從不同角度對你發起攻擊,讓你本來就有限的兵力,必須分散。

最後說補給,部隊的補給都是有限的,人數多,自然補給就多,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制。

所以,我認為日軍會贏。


簡單的幸福健康的快樂


完全沒啥可比性,我們實事求是的說,我們自己的軍隊,在相當長的時間裡,物質條件比較差,一直不提倡唯武器論,更強調戰鬥意志,然而這麼一支真的就基本靠戰鬥意志,在半島沒讓武器絕對優勢的美軍佔便宜,那麼有沒有那個部隊,戰鬥意志是讓咱們軍隊出身的老英雄們都服氣的呢?!

當然有,就是日本軍隊,無論我們怎麼仇恨這個國家和它的軍隊,但這一點是無法否認的,那麼反過來說,要是世界上,還有那支部隊可以做到我軍那樣的戰鬥任務,恐怕也就只能是二戰時的日本軍隊,如果我們同意日本部隊勉強能換下我們的我軍,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二戰時期的的德軍,絕對替換不了半島戰中的美軍,由其是武器,後勤。

反而日軍的武器後勤,因為是自己的,反而比我軍初期的裝備更加整齊,德軍武器比日軍佔優這點我認可,但是差距絕對沒有美軍和日軍的優差大這點也應該有共識,美軍的戰鬥意志一向被武器優勢掩蓋,但是及格還是混得上的,太平洋島嶼血戰,日軍表現就明顯強過歐洲的德軍,總核下來,一個團的德軍,也就和一個聯隊的日軍五五開,得看天時地利更有利於那一方,跟一個師團,還甲級師團比,那真是想多了,哪怕喊這個師團去諾曼底登陸,德軍一個團也守不住海灘吧?!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一個德國戰鬥團是完全沒辦法打敗一個日軍甲級師團!主要是因為德軍單一的戰鬥團並不完整,功能太過單一了。有步兵沒有炮兵,有炮兵沒有裝甲部隊,這是一隻掉了牙的老虎。就算德軍的戰鬥力再變態也不可能擊敗日軍甲級兵團的。因為日軍的甲級兵團功能十分齊全,比單一的德國戰鬥團綜合戰鬥力更強得多。

不過一個精銳的德國滿員裝甲師確實有機會可以打敗十個日軍甲級師團。這點主要是因為德軍戰鬥力太變態了。在蘇德戰場上,德蘇兵力通常比例是一比三,可是德軍一直都是壓著蘇聯兵在打。甚至出現兵力一比十,可依然是德軍在進攻。我們從後期蘇聯對日軍的作戰效果對比,日軍的戰鬥力尚且弱於蘇軍。由此可見,德軍對日軍同樣有優勢。

由於海軍優先的建軍理念,日本陸軍戰鬥力被嚴重削弱。比如,日軍從火力配置上看嚴重弱於蘇德兩軍。以單一火力密度看,蘇德兩軍強於日軍五十倍,而炮火殺傷力幾乎佔據士兵傷亡的百分五十以上。其次,防禦能力,德軍最強的力量是裝甲部隊,這一點對日軍完全就是不對稱優勢,日軍的炮火基本打不穿德國坦克,而德國炮火可以死虐日軍裝甲部隊。


優己


即使用屁股想,德國一個團也不可能打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有疏漏的,縱橫特意請教了幾個軍事大神瞭解了一下德國的一個團的編制,不同的團,編制差很多,德軍有戰鬥力的大概有四種團,一種是德軍步兵團,一種是師屬炮兵團,一種是裝甲團,一種是機械化步兵團。

即使是德軍的裝甲團在平原地帶開戰的話,縱橫也認為德國一個團想要完勝一個日本甲種師團都是在做夢。

那些說德國一個團能幹掉日本一個甲級師團的,知不知道日軍一個甲級師團有多少人,以步兵團來說,德軍一個團的人數在三千多人左右,而日本一個甲種師團人數甚至接近三萬,也就是德軍和日軍的差距是一比十,而普遍來說,公認的國軍和日軍的差距在五比一左右。

按照這樣的對比,豈不是二戰時候德軍和國軍形成了一比五十的差距,也就是淞滬會戰時候國軍的八十萬大軍,都不夠德軍一個步兵師(1.6萬左右)突突的。

要知道,這裡面還有十萬德械師,德械師簡單來說就是按照德式訓練,購買德國的裝備打造的部隊,在淞滬戰場上還不是一樣被突突,難道德國賣給國軍的都是假的武器?

所以,即使用屁股想,這也是不切實際的!

德軍一個團到底什麼編制,什麼火力?

步兵團的話,每個團人數在三千多人,火力裝備上是輕機槍123挺,重機槍36挺,反坦克槍27支,各種炮65個。

師屬炮兵團,2500人,輕機槍32挺,各種炮48門(都是一百毫米以上的)

裝甲團,人數不算多,一千五百人,衝鋒槍228支,輕機槍252挺,坦克一百多輛。

機械化步兵團,人數兩千多人,衝鋒槍336支,輕機槍224挺,重機槍26挺,各種炮65門,還有火焰噴射器24具。

日本甲種師團什麼火力?

日本甲種師團的編制咱就不說,加上非戰鬥人員可能達兩萬八千多人,正常師團的戰鬥人員也保持在兩萬多人。以1937年16師團的火力來說,配備步槍八千多隻,輕機槍288挺,擲彈筒288個,重機槍100挺,各種口徑的火炮加一起超過四百門(以小口徑為主),抗戰中後期,火炮超過五百門。

日本甲種師團應該是碾壓任何類型的德軍團級部隊

這個數據放在一起,就應該明白,日本一個師團是完全碾壓德軍的步兵師和炮兵團,以及機械化步兵團的。

很多人糾結的一點是德軍的裝甲團是日軍所無法戰勝的,實際上這也是想象,在日本有一些大隊就已經配備了反坦克部隊,日本的聯隊中都會有一個反坦克中隊,也就是擁有6門37mm反坦克炮,更別提師團一級的作戰單位了。

另外,日本的師團是綜合性的作戰戰術單位,可以承擔任何單獨作戰任務,並不是德軍一個單獨的團可以做到的。

關於很多人總拿德軍的裝甲部隊在和日軍的步兵進行對比,不全面,拿日本的裝甲師團和德國比才夠資格,最終得出日本的裝甲也不如德國,最終得出日軍絕非德國的對手,但是縱橫認為,這並不是合理的比較。

而有的人說德國的整個體系要比日軍優秀,我就不明白了,題中說的就是一個團,哪來的什麼體系,如果都加上的話,那還是單獨的一個團嗎?

所以,任何一個種類的團級單位,在一個日本甲種師團面前都只有被吊打的份。

日本的戰略對象不是德國

日本本來就是島國,在軍隊發展中,秉承海陸並重的發展策略,如果把德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對比,又是什麼樣的效果。

對於日本來說,對外擴張,主要依靠海軍,而陸軍的話主要對戰中國,中國軍隊在平原地帶根本不堪一擊,而在山地地帶又不利於裝甲部隊的推進,所以,日本的戰略方向上並不是陸戰到底。

而德國則不同,無論周邊的法國還是俄國都是強大的陸戰國,想要戰勝他們,必須依靠更先進的陸戰,在前期也強調坦克的快捷性,後期才逐漸重視裝甲厚度。

如果日本的對手是德國的話,日本拋棄海軍研發陸軍,即使坦克發展不過德國,反坦克一定可以,即使打不過德國,也並不是那麼好啃的。

後來的太平洋戰場上,美國也吃盡了日軍的苦頭,以彈丸之地,發展為如此強國,這才是令人敬畏的地方,那些吹噓德軍無敵的人,實際上根本就是抗日神劇看多了,早已偏離的歷史。

另外,中國堅持住日本的進攻,的確不容易,抗戰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是結果是偉大的!尊重我們的對手,也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史論縱橫


有網友問:二戰德國一個團能不能打敗日軍一個甲級師團?你怎麼看? 二戰德軍真正的精銳部隊也沒有多少。

德軍擁有二戰最大的大縱深堡壘地域,也就是齊格菲防線。齊格菲防線的長度是馬奇若防線的近2倍,規模非常巨大。而且在這個世界最大大縱深堡壘地域上有14000個永備和半永備火力點。

齊格菲防線上的工事有75公里縱深,而馬奇若防線縱深只有15公里。美軍1個月的時候,就全部突破了齊格菲防線,光是俘虜就抓了25萬德軍。到整個戰役結束,巴頓的美軍第3集團軍,就已經殲滅100萬德軍。其中擊斃13.8萬人,打傷36.9萬人,俘虜54.5萬人。

在1944年9月,美軍打日軍1個聯隊防禦的佩裡硫島,就出動了11艘航母,400架艦載機隨時提供空中支援。美軍還有3艘戰列艦,25艘巡洋艦和30艘驅逐艦,提供重火力支援,2個美軍師從9月一直打到11月27日,才結束主要戰鬥。

盟軍進攻百萬德軍據守的大西洋防線,諾曼底登陸擔任岸轟任務的,也不過是,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火力還不如在佩裡硫打日軍1個聯隊。

佩裡硫有什麼工事?那時,日軍補給早就被切斷了,子彈和大米都保證不了,每天都有人餓死,哪裡來的足夠的鋼筋水泥修工事?

德軍絕大部分步兵師都是混日子的,都是各種來路的強迫徵召兵。德軍真能戰鬥力的就是50個比較精銳的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師。美國有1個日籍步兵團在歐洲戰場對德軍幾乎是百戰百勝的存在,獲得了上萬枚勳章。

德國陸軍從第1步兵師到第817步兵師,沒有1個實力特別強的。只要德軍裝甲師失手,這些步兵師立刻戰鬥力迅速下降。德軍不是什麼神兵神將。我們付出巨大犧牲的抗戰,對抗的日軍,也不是垃圾部隊,無論美蘇英澳對日作戰都不輕鬆。


深度軍事


笑死[捂臉],很多人以為德軍一個團能打過日軍一個師團。一個團對戰一個師團[摳鼻]要知道戰爭中60%以上的傷亡是火炮造成,德軍一個團的規模會被日軍以10倍的兵力(甲種師團28200人,還沒用近衛師團給你比近5萬人)死死圍住,用獨立的炮兵聯隊和每個步兵聯隊配備的火炮打的差不對,德軍真正有實力的部隊僅僅侷限在裝甲師和裝甲擲彈兵師其他師實力一般,以歐洲戰場為例德國的齊格菲防線,光是水泥就耗費了931萬噸,火力點達到了11800個,最大縱深達到75千米(馬其諾防線最大縱深15千米).防線共構築有各類永備築城工事14000個(馬其諾防線永備工事5800個)10萬德軍工程兵部隊和35萬勞工參加了這個巨大的工程。在美軍比例特別劣勢的情況下才勉強守住,等美軍5個師的兵力到達以後3天就失手了[打臉]20萬德軍潰敗,日軍我沒見過怎麼大規模成建制潰敗。美軍當中的全部由日本人組成的步兵團(主要是在美的日本人)在二戰西線戰場,成為美軍勳章最多,受到嘉獎最多的團級部隊就可以知道了戰鬥力了,還一個團一個普通步兵師都打不過日本一個甲種師團,除非是裝甲師。還有人說調來足夠的坦克飛機[我想靜靜],既然這麼隨意,我是不是可以安排成在沿海作戰,日軍停泊在港內的戰列艦航母參與戰鬥啊[打臉],幾艘戰列艦一輪齊射1,枚210MM艦炮覆蓋面積半個足球場,換成460的話[靈光一閃]--即使德軍調來坦克飛機日軍純師團的話,德軍人數太少,你以為打仗是德軍守陣地日本人衝鋒然後你瘋狂射擊?[捂臉]笑死,日軍10倍兵力還要排成排衝鋒嗎,直接迂迴包抄,騎兵聯隊從側翼突進,德軍三面受襲正面難以組成足夠的火力網應對日軍,陣地不斷被日軍炮擊。德軍坦克被日軍步兵包圍上演了淞滬會戰或諾門坎中的一幕[捂臉] ,十幾個步兵圍著個坦克,爬上去向裡面扔燃燒瓶(坦克頂部為了方便逃脫,都是可以輕易掀開的。)詳情見《登陸之日》,就怕有狂熱分子選擇自爆,即使調來德軍少有的虎式,炸不毀也會阻斷履帶車輪,喪失移動能力。另外日軍師團為何難以被全殲,以為在交戰困難時日軍往往選擇用毒氣打開缺口,步兵有防毒面具,坦克兵呢,開進毒氣區[我想靜靜]不要以為二戰坦克是現在坦克,有很多地方漏風例如觀測口。




燃燒的黃龍旗


如果是單純的正面攻防戰的話,別說德國一個團了,就是一個師也難以打敗日軍的甲級師團。因為二戰德軍不是說在兵員素質上贏得了優勢,而是在整體上的戰略戰術上擁有很大的優勢,如果真的是正面硬打的話,可能德國也法國也滅不了。

相比於其他軍事強國一直維持一支強大的陸軍相比,德軍中真正的陸軍只有10萬人,而其他全部是在短期內大規模擴建的,這種臨時徵召起來的部隊即使經過短期的高強度訓練,其作戰能力也是有限的,在波蘭戰役和法國戰役中,德軍將領都提到了新組建的德軍現狀達不到老部隊戰鬥力的情況。在佔大部分的步兵單位方面,德軍其實是要所需法國的。



而德軍在二戰初期的勝利其實就是靠的那少數的裝甲師取得的,而其步兵單位更多的是執行側翼的掩護,即防禦的任務,所以在法國戰役中德軍沒有暴露出太大的問題。直到對蘇作戰時,德軍中精銳的步兵師也沒有多少個。而日軍的甲級師團可是長設師團,其訓練程度要遠遠高於一般的德軍師,而在重武器上德國師要優於日本甲級師團,但是並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加之日軍甲級師團在兵力上遠遠多於德國師,30000:17000,所以即使是一個德國步兵師也很難打敗日本的一個甲級師團,更不用說一個團了。



至於德國的裝甲師就不拿出來做比較了,拿裝甲師和步兵師打是不公平的,德軍在二戰的強大秘訣是對於大規模裝甲作戰的成功運用,這屬於戰略層級,而問題中的作戰屬於戰役戰術級別,在戰術上日軍還是非常有水平的,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並不弱於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