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馬赫大概是多少公里每小時,多少米每秒?

蔚藍天空新區


15馬赫大概是16170公里/小時,約合4491米/秒,這是在飛行高度10000米,外界溫度-50℃,1馬赫等於1078公里/小時下實現的。因為馬赫數會因所在高度空氣的聲速不同而變化,高度越高,聲速就越低。

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詞,1馬赫等於1倍聲速,它等於飛行高度相對於聲速的百分比值,當飛機高度為10000米時,0.86馬赫速度相當於927公里/小時,而15馬赫相當於161700公里/小時。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當飛機處於9000米高度,外界溫度為-43.5℃時,聲速為1094公里/小時。而當11000米高度時,外界溫度為-56.5℃,聲速為1062公里/小時。在地面的速度就更驚人了,1馬赫約合1225公里/小時。

我們從馬赫數公式中看到U為流速,C為聲速。聲速為壓力波在流體中傳遞的速度。馬赫數一般用在飛機、火箭等航空航天領域,它也是一個相對應的單位。1947年10月14日,X-1在耶格爾的駕駛艙在美國加州脫離B-29母機後,在1.2萬米高空首次突破聲速,速度達到1078公里/小時。

伴隨超聲速出現的則是激波,因為任何超音速位移的物體會從頭部向後產生錐形的能量激波,速度越高錐角越小,且會摩擦升溫,而且還會產生巨大的聲響,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協和號只能執飛大西洋航線,而不能在橫穿美國大陸的主要原因。而15馬赫則可歸結於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範疇了,對於軍事領域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它可以實現短時間內的全球打擊行動,但以目前的科技而言短期內還難以實現。美國波音X-51乘波體的飛行速度達到5馬赫已經很驚豔了。


航空之家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看過奧特曼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記憶:小時候都有各種奧特曼的速度、力量、實力的公式,其中關於速度的單位就是:馬赫。

馬赫在現實中呢,往往是用來表示飛機、導彈飛行速度的單位。

和一般的單位不同,馬赫不是一個絕對的速度,而是一種比例的算法。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1馬赫就等於一個音速。

在奧特曼的設定裡,動輒30-60馬赫的奧特曼,就相當於30-60個音速的速度在飛行。

從這個角度看,除非是面對面,同方向的情況下,奧特曼永遠聽不見你的呼喊。

所以,哈哈,小時候經常有奧特曼在天上飛,你喊一喊他就回頭救你的情況,是不存在的。

所以:15個馬赫,就大約是340*15=5100m/s。

如果覺得有用,您就給點個贊、粉個好友唄。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首先得明白,馬赫是什麼。它是一個比值,也就是飛行器速度與音速的比值。

所以,馬赫大概是多少公里每小時,它不是固定不變的。

例如:

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84m / s,假如外星人的潛艇在水中的速度也是1484m / s,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了,外星人的核潛艇在水中的速度為1馬赫。

因為此時的馬赫=外星潛艇速度÷水中音速=1(馬赫)

空氣中的聲音以343m / s傳播,假如F22戰鬥機在海平面附近的速度也是343m / s,那麼:

F22的馬赫數=F22速度÷空氣中聲速=1馬赫。

瞧,同樣是1馬赫,但它在不同的環境中,其代表的數值卻是大相徑庭的。

再如,火箭發動機裡面,高溫高壓,其在喉部的1馬赫也是非常驚人的,並不是我們想象的空氣中的1倍聲速。具體可參考這篇文章:

噴口越細射速越高,可火箭發動機為何都是大喇叭?http://www.toutiao.com/i6457326949273436685/


我想,你要問的是,空氣中,如果某個飛行器以15馬赫速度飛行,那麼它大概是多少公里每小時?多少米每秒?

這就不難算了。正常情況下,我們取音速為343m / s。所以,可以這樣粗略地算(不同的海拔和溫度,音速不同,所以只能說是粗略):

飛行器速度÷343m / s=15馬赫

那麼飛行器速度=343m / s×15=5145米每秒

換算成公里數為:

5145米每秒×3600÷1000=18522公里每小時。

順便說一下,像15馬赫這種速度,它已經被歸類到高超音速了。


寒木釣萌


馬赫,是航空航天領域裡表示飛行速度的量詞,主要用於導彈,飛機和火箭等飛行器上。1馬赫就等於每秒聲音傳播的距離,15馬赫也就是15倍音速。由於不同高度等環境時音速也有所變化,粗略計算是15 * 340 = 5100m/s,相當於1.836萬公里每小時。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對於飛行器來講,飛行速度是重要參數之一。簡單舉幾個各國最近戰機的例子,首先看,我們國產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吧,網上可查的最高飛行速度為2.5馬赫,也就是2.5倍音速。

美國的先進戰機F-22的最高飛行速度為2.25馬赫,F-22還是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戰鬥機,可以無加力以1.5馬赫的速度進行超音速巡航。

據披露的數據,俄羅斯的最先進隱身戰機Su-57,最高飛行速度為2馬赫,但Su57具有更高的機動性。

從以上簡單比較的數據看,J20在最高飛行速度上還佔有一定優勢,據說殲20的飛行員也豪言:一旦進入超音速狀態,就是殲20的天下。


量子實驗室


現在常見的速度單位馬赫,是為了紀念奧地利著名科學家恩斯特·馬赫。通常用馬赫來表示飛機、導彈、火箭的飛行速度,比如我國的第四代戰鬥機殲20的最高時速能到2.5馬赫,就是2.5倍音速。

通常,1馬赫就是聲音在一秒鐘傳播的距離,也就是340米每秒或者1225公里每小時,但聲音的傳播速度在不同環境裡是有變化的,在這裡不細究。所以題目中15馬赫的速度,換算成我們習慣的公里每小時,就是約等於1.8萬公里每小時,這個速度極快,屬於超高速範疇。

通常,低於一馬赫的飛行速度稱為亞音速,一馬赫至五馬赫之間的速度稱為超音速,高於五馬赫就是超高音速。

有的網友可能會問,為什麼用馬赫表示,而不用公里每小時,其實類似的情況還有船舶,在大海中航行時用節表示速度,一節也就是一小時走過一海里的距離,相當於1.852公里,我國遼寧號航母的航行速度一般是30多節,也就是每小時60多公里。



震長


先來了解一下馬赫。馬赫是一種表示速度的量詞,常用來表示飛機、導彈的飛行速度。

馬赫不是一個絕對速度,而是一種比率,飛行器在空氣中的運動速度與該高度遠前方未受擾動的空氣中的音速的比值,1馬赫=1倍音速,表達式為Ma=V/a(Ma為馬赫,V表示飛行速度,a表示音速)。 而聲音的傳播速度並不固定,與介質密度、性質、狀態等因素有關,低溫下聲音的傳播速度相對低些,1馬赫對應的具體速度也就低一些。

以1個標準大氣壓下15℃的條件下的音速為例,1倍音速大約340.3m/s,這樣算來15馬赫即15倍音速,大約是5104.5米每秒,換算成公里即為5100*3600/1000=18376.2km/h。如果介質環境變化的話,15馬赫對應的絕對速度也會發生變化。一般來說高空比低空更容易達到較高的馬赫,因為高空聲音傳播速度快。

那麼馬赫數怎麼理解,有什麼實際意義嗎?馬赫數的命名是為了紀念奧地利物理學家恩斯特·馬赫,馬赫數是討論可壓縮氣體運動的重要的無量綱相似準數。馬赫數是一個無量綱的數,馬赫數越大,介質的壓縮性的影響越顯著。

當飛行器當地馬赫數M達到1時,形成激波,造成所謂“音障”。當地馬赫數M小於1而接近1稱“亞音速”,當地馬赫數M大於1稱“超音速”。馬赫數越大,表明氣體表現出的可壓縮性越大。從空氣動力學的觀點來看,馬赫數比流速能更好地表示流動的特點。

所以,嚴格來講,這道題目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不能將馬赫和音速混為一談,也不能簡單的將馬赫數換算為多少米每秒,因為在不同氣壓、不同溫度、不同氣象條件下的音速不同,馬赫數也不同。

留白說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如果我有仙女棒,變大變小變漂亮”——馬赫

馬赫是一個很神奇的單位,因為它確實可以變大變小,但~不會變漂亮。

馬赫是表示速度的量詞,1馬赫=1倍聲速而聲速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1馬赫的大小,自然也是隨介質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例如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1500m/s,那麼在水中1馬赫就是1500m/s了。

通常情況下,1馬赫=340.3m/s

不過為了方便使用,馬赫一般視為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相當於340.3m/s,大約相當於1225km/h

我們平常聽到的超音速飛機,就是指飛行速度超過1馬赫的飛機;而普通的民航客機,飛行速度一般為900km/h,大約相當於0.73馬赫。

已知一般情況下,1馬赫=340.3m/s,那麼15馬赫是多少就是一道簡單的計算題了——

15馬赫=340.3✖15=5104.5米/秒=18376.2公里/時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如有不準確之處,望不吝賜教!


不服軟的小軟


答:1馬赫表示一倍音速(約340 m/s),15馬赫相當於5.1公里/每秒,或者18360公里/每小時。


馬赫是速度單位,常用於高速飛行的導彈、飛機、火箭等場景。

聲音的傳播速度和空氣密度,空氣溫度都有關係,我們定義1馬赫是一倍音速,取常溫下的音速340 m/s,表示為1Ma。



根據飛行速度,我們把飛行器分為:

(1)亞音速,速度低於1Ma;

(2)跨音速,速度在0.8Ma~1.2Ma間;

(3)超音速,速度在1.2Ma~5Ma間;

(5)超高音速,速度大於5Ma;

比如美國的X-43A無人機,最高飛行速度紀錄達到了9.8馬赫。


之所以用馬赫做為速度單位,那是因為在大氣層中高速運動的飛行器,受空氣阻力影響非常大,一般情況下高空的音速比低空更快,在達到一倍音速時飛行器還會經歷音障。



在外太空的宇宙飛船,速度還會超過7.9km/s,但是宇宙飛船不再受空氣阻力影響,所以科學家在描述宇宙飛船的速度時,一般不會用馬赫作為速度單位,而是直接說多少千米每秒。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馬赫是變值,這裡其實有很多水分。

題主所說的15馬赫,應該是俄羅斯在2016年試飛的4202飛行器,其在距地面100公里高度飛行,速度保持到了15馬赫,短暫飛行速度達到了20馬赫。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驚人的速度。只不過,馬赫數是一個變量,隨著距地面的高度越來越高馬赫數所代表的米/秒絕對數值在急劇下降。


4202飛行器飛行高度是100公里,也就是10萬米高度。在這個高度上聲音傳播的速度絕對不是地面上的340米/秒。當年這個4202飛行器的速度存在誤讀。

簡單的音速公式 c=331+0.6T比較適應於相對海拔不高的高度進行計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了100公里的高空計算就出了問題。

NASA有一個馬赫速的計算器,最高可以算到海拔76200米高度,還差24000米高度。這時候4100米/秒到速度既達到了15馬赫的速度。如果繼續增高則由於大氣密度急劇降低,馬赫數所代表的米/秒速度會會跟著急劇下降。計算下大致可以知道在100公里的高度上聲音的速度是207米/秒。


這個時候衡量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馬赫數實際上沒有太大意義。更好的計算方法就是算地速了。


因此4202飛行器在公佈的時候提到馬赫數但是沒有講馬赫數的數值直接寫出,而是用了6000km/h到11200km/h的數據,這個數據就是地面速度。

實際上推算一下11200km/h的速度則算為m/s大約是3111米/秒。按海平面馬赫數計算的速度340m/秒也就是9.14馬赫。

說到喜聞樂見的飛行器SR-71,在3萬米高度飛行的速度3.23馬赫,其實也就是每秒只飛了980米而已。


軍武數據庫


對於從小喜歡奧特曼的我,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的。

一馬赫就是一倍音速,也就是室溫340米每秒,然後就是乘15就是,每秒多少米。

至於千米每小時,也就是這樣換算,340*15*60*60除1000。就是結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