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民國通寶?

一德格天1


民國初年,銅元成為市場上流通的制式貨幣,而翻砂法鑄造的方孔銅錢逐漸退出市場。這個時期,只有天津、甘肅,雲南等省繼續鑄造了部分民國通寶方孔銅錢,其中福建省還鑄造了福建省造背一文、二文方孔和圓孔銅錢。這些這方鑄造的民國通寶銅錢基本上屬於地方性的貨幣,鑄造量極少,所以市場上比較少見。



雲南寶東局鑄過(寶東局舊時在雲南會澤縣(民國時期稱東川府)),由當地雲南東川礦業公司所鑄,小平錢背有“東川”二字,由於尺寸太小,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貓尿錢”。當時又鑄有民國通寶當十錢,鑄量少,加上民國時期紙幣氾濫,所以幾乎未流通出去,目前基本上在雲南本地尚能見到,市場價並不高。
&雲南東川民國通寶當十,市場價上品150元。


另外,目前所見的民國通寶還有天津鑄造的民國通寶背橫“一文”小平錢,這種天津民國通寶背一文為機制方孔錢,分為銅錢和鐵錢兩種材質,無論是銅錢還是鐵錢都比較少見,所以目前天津民國通寶銅錢和鐵錢市場價上品都在2000元左右。
&雲南東川民國通寶小平,市場價上品50元。

民國通寶總體上來說是比較少見的,其中較為多見的是雲南東川鑄造的民國通寶。雖然這種民國通寶方孔銅錢市場上少見,但由於受市場關注度不高,所以價格上還是比較弱勢,但隨著錢幣市場真品的逐漸減少,這種民國通寶銅錢必然會受到市場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