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三省哪個城市人口流失最嚴重?

我是妙女郎


我是大連人,在瀋陽工作十五年。觀察我公司及周邊的幾個企業,戶口在瀋陽的佔百分之10至20之間,關內省份的佔百分之3至百分之5之間,而大部分打工者來自黑龍江和吉林、內蒙。十年前,我和同事們說,瀋陽未來的十年,每年人口將會5萬到8萬的遞增,汽車將會15萬到20萬輛的遞增。這些遞增大大減少了黑吉兩省以及內蒙人的減少,當然了,到內地和南方的更不少。糾其原因,東北經濟發展比不了南方,而南方各方面的條件要比北方好,大東北要想把人力、才力留住,這需要國家的政策。


林海雪原263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人口淨流入地區15個,淨流出地區16個。其中,吉林省屬於人口淨流出省份,淨流失人口(在其他省份生活或工作)達到91.6萬。2015年,國家對城市人口流失情況進行了統計,根據統計的結果,長春市在全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排名第5,前4名依次為大連、太原、貴陽和哈爾濱,東北地區成為我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區域。

2008年長春小學生人數44.5萬,2014年減少到38.4萬,下降了13.7%,人口明顯流失。而高端人才的流失更加嚴重,僅2014年大學生流向外省的便比2012年高一倍,人才流失的形勢不容樂觀。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長春市升級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如何避免專業人才流失,有效地引才、留才,成了亟須解決的問題。

首先,長春市人才流失嚴重有地域因素。吉林省屬於偏遠省份,工作條件相對較差,氣候上也不佔優勢。其次,長春市的工資待遇偏低,和發達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應對人才流失,長春市未來要大力推動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優化環境,提高待遇水平,把優秀人才留住。

細數國內老牌名校,吉林大學可算作一個。這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始建於1946 年,1960 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1995 年首批通過國家教委“211 工程”審批,2001 年被列入“985 工程”國家重點建設的大學,2004 年被批准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學校。

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今年表示,從2015年開始,吉林大學已經出現人才迴流,特別是高層次人才迴流。過去一年,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和長江學者在內,學校新增近50人次的國家級人才,這是前面3-4年的總和。

吉林省人口出生率不及日韓。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黑龍江、吉林、遼寧的生育率分別為1.03%、1.03%和1.0%,遠低於全國水平的1.5%,僅比北京、上海等極少的城市略高,甚至比日本和韓國都要低。按照國際標準,低於1.3%被稱為“超超低出生率”。

第一,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2745.3萬人相比,增加8.0萬人。五年間,長春的新增人口僅為8萬人,這與全國的新增人口比例相比是比較低的,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口在外流和生育率過低,東北三省的生育率雨全國相比相對較低,這也是經濟一直落後的原因,

沒有人就沒有錢。

第二,15-64歲人口比重下降2.5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5個百分點,說明外出五年間外出的人口基本是15-64歲的年輕人,青壯年勞動力的外流,會加速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影響經濟發展。沒有年輕人就沒有活力。

第三,是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2.02。比2014年下降0.17;比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下降0.65。也就是說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依舊失衡。男性人口的流失可能導致女性人口隨之減少,不利於人口的增加與經濟的發展。男光棍就更多了。

而除了超低的生育率外,東北地區還面臨嚴重的老齡化現象。經濟學人智庫發佈了《2015年中國新興城市報告》。報告指出,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速影響突出,東北的人口”紅利“遠遠落後於全國水平,當前,東北城市正在面臨著人口結構對經濟發展帶來的阻礙。

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GDP增速最低的五個省份中,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均在其中,東北三省經濟增速均低於中部、西部和東部。

經濟的不景氣反過來加速了人口外流。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中可以看到,2010年遼寧省人口流出地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省人口則主要是向遼寧、北京、黑龍江流動;黑龍江省人口則主要向遼寧、北京、山東、河北、天津流動。

東北師大韓俊江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孔雀東南飛’,人都往南走了。大學也是這樣,像吉大、東北師大這在全國都是有點名氣的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不是養人的地方。人才成長起來都到南邊各院校去了。”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教授王曉峰發現,東北邊境地區農村人口流出已經跨境。他2011年在黑龍江省3個邊鎮縣市發現,跨境流出到鄰近的俄羅斯、韓國等務工或學習的人口,佔到流出人口的20%。

(xtm)


新文化報


我是黑龍江人,本科畢業後招聘到山東,提到東北人口流失,我深有體會,我的家鄉是個林業局,伴隨著我的成長的同學和夥伴,親人和朋友,都慢慢離開了家鄉!!!老家是林業局,多年以前就停伐了,很多和林業相關的企業都倒閉了,那就是我們老家人口流失的開始,一點點的這人都走光了,家裡就剩下老頭老太太了,每次回家都看不到年輕人,小學的時候老家還有四個小學,兩個初中,現在就剩一個小學,一個初中了,其他都黃了,哈爾濱上了四年大學,省城的發展也感覺沒有什麼活力,本科畢業果斷出走省外,不是我不想家,是我對它愛不起,畢竟我需要麵包和牛奶,機遇與公平競爭。。。現在的東北能給嗎?附上一張老家景色:



bigchaos


單個城市不清楚,東北三省吉林最嚴重

當前,中部中心城市人口爭奪更加激烈。

東三省,自然增長率均為負值,也就說死亡人口大於出生人口,從一個側面反映,留下了老弱病殘,年輕力壯者流失嚴重。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東北四市 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人口都是淨流入的,每個流入人口不少於100萬。我在長春,長春市區裡至少三分之一外地人,一到節假日,城裡立刻空了至少三分之一,過年的時候,甚至覺得就是個空城。想必哈爾濱瀋陽也是一樣的。

人口普查數據統計了五普-六普中的人口流動,吉林省淨流出80萬左右,外流總人口137萬。這個是跨省流動數據,實際省內的流動人口會是跨省人口的2-3倍左右。吉林省,長春淨流入是肯定了。白城 四平 白山 遼源 松原淨流出跑不了,吉林市延邊州可能是平衡的狀態。越落後的城市,必然才是人口外流越嚴重的城市。黑龍江,估計外流人口比例最高的應是綏化 伊春 鶴崗等落後城市。哈爾濱大慶淨流入,牡丹江也可能淨流入。

遼寧省本身就是人口淨流入省,瀋陽大連一定淨流入,有淨流出的可能的應該是朝陽 阜新 鐵嶺 葫蘆島等相對落後城市。


大長春崛起


流失不流失已經不重要了,你們以為東北的人口流失是21世紀才開始的麼?那就錯了!東北在建國初期就因為豐富的資源和工業基礎成為了我國的重工業搖籃,共和國長子。在經濟建設年代,東北的企業,科研機構,院校等成建制的搬遷到關內,支援建設。現在很多地區,如大西南等地區都有大量的東北人後裔,他們鄉音不改,依舊在為國家默默坐著貢獻。

改開之後經濟轉軌,東北很多國企倒閉,難道是東北企業不行嗎?No,這是時代陣痛,是完全沒辦法的事情。所幸東北底子厚。後來東北經濟增長放緩,這是為什麼呢?東北生產的都是耐用品,生產裝備,無論產值還是銷量,還是上繳利稅,無法與南方生產消費品的私營企業相比。企業待遇上不去,大量的技術人員和年輕大學生只能遠走他鄉。至於說東北腐敗講人情什麼的,其實我國的政府部門辦事效率類似,大城市好於小城市。講人情,那中國就是人情社會,哪裡不講人情?東北的衰落,實際是消費主義盛行的必然結果。

換個思維想想,人口大量流失未必是壞事。地廣人稀的東北,農業現代化程度全國最高。東北的製造業依然是國家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人口流失就流失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石大大石


我也是大連本地人,在外工作生活,但沒出國。最近五六年明顯感受到在外大連人的增多,北京上海江浙地區都有很多,就連南海之濱的深圳也有不少大連人,我是其中之一,可能我們在大連的時候都是沒背景沒關係沒錢的,本地找不到想要的工作又沒錢出國,只能流向要素更多更優質的地區。。。不過去年開始,大連的經濟形勢開始好轉,政策也比較好,雖然長年在外,但也相對於居住大連的人,更加關心關注大連的發展和潛力,感覺沉浸多年的大連,開始煥發勃勃生機,各項重大工程陸陸續續開工,按計劃進行著,大連灣跨海大橋,地鐵五號線,新機場,金渤大道。。。。很多建設,讓人對於大連的未來更加憧憬。 “從克服自滿自足向增強憂患意識轉變,從克服求穩怕亂向開拓進取轉變,從克服狹隘視野向國際標準和世界眼光轉變,從克服“唯GDP”向有質量增長、以人為本轉變,從克服思想上驕傲傾向向理性、開放、包容、服務轉變,從克服官僚習氣、熱衷行政干預向尊重市場、依法治理轉變。”,市領導說的這番話太給力了,把多年的問題總結的淋淋盡致,知道了問題,就是走好了改革的第一步。相信大連會重回輝煌。


地域黑bi是間諜的傀儡


我是吉林人,其它二地我不清楚,反正我是在外面上的大學,之後畢業直接留在外面上班工作了,然而,從我小學同學,初中同學,高中同學的現狀上分析,小學同學中有一大部分是高中畢業沒有上大學的,然而這一部分人就理所應當的留在了家鄉的小縣城發展了,初中高中同學中好大一部分是留在了省會城市長春工作,但是同學中大學畢業的人群中,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離開了長春,在其他南方或北方一二線城市發展,我想說,目前現狀就是,相對的高學歷人才流失比例原因高於低學歷人才。那麼以此類推,90後的這一代人,好的都走了,不是想走,以我為例,是不走不行。機會少之又少。然而我對比我的收入,遠遠高於在吉林工作的親戚朋友們!


波54674282


以前沒覺得我們遼寧有啥人口流失的問題,因為周圍出去唸書的親戚朋友到最後大部分都還是決定回到老家發展,包括我自己。但是最近我突然被現實給了當頭一棒,突然明白了我們這裡人口流失問題那是相當嚴重的啊

自從我回到老家就開始了漫長折磨人又無力反抗的相親生涯,雖然一直沒有遇到心儀的另一半,但是卻有一種認識了全縣裡所有單身未婚男青年的感覺。而我周圍單身的大部分都是和我年紀相仿的女性,我們不禁疑惑,新聞裡明明說中國現在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造成了數千萬的男女人口差距,2015年就有3000多萬的男性“光棍兒”,並且呈增長趨勢,那麼現在我只想問這幾千萬單身男性在哪裡,我們這明明是女性“單身狗”比較多

看了一些人口流動數據我終於醍醐灌頂,原來全國男性單身人口數高於女性,但是偏偏在我們遼寧女性單身人口數卻要高於男性。這就是命,現實太殘忍了

除了出生率的原因,遼寧經濟發展低迷導致大量人才流失也是男女比例失調的一個原因。家鄉工資低就業環境差,大部分回到老家的人不是考公務員就是考銀行,一般女性比較偏愛這種穩定的工作,而其他對家鄉就業前景失望或者自己個人能力很強的人就會選擇北上廣或者南方比較有發展的城市去闖蕩,大部分都是男性會做出這種背井離鄉的選擇,最終導致了和全國男女比例唱反調的這種怪現狀的發生(我說的是大部分哈)

遼寧常住人口逐年出現負增長,人口的流失導致了經濟的下行,經濟的下行加速了人口的流失,就這麼惡性循環下去,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齡化嚴重、人才大量出走,感覺遼寧經濟發展前途堪憂,我們的相親生涯也前途堪憂。。。

所以能不能多吸引廣大男性同胞們回家就業,當然,這都是為了振興東北經濟,為了讓我們大遼寧重新走向昔日輝煌!


吃瓜女超人


瀋陽大東人發表下個人感覺!首先東北人口流失這個問題不是一年兩年了!在我印象當中2000年左右的時候瀋陽的外地人口增長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瀋陽做生意的基本都是外地人,山東人居多,為什麼來東北?兩方面,一東北的錢好賺,拿瀋陽舉例,本地人以有個好單位為自豪,不會去考慮做生意,即便做生意的瀋陽人普遍都懶,累了不愛幹,賺少了不愛幹!二東北瀋陽當時在全國經濟來說確實很高,而且各個行業剛剛興起,很多先進的技術最先投入瀋陽!並且各行各業的工資水平也是比較高的!

那麼說回來,目前東北瀋陽目前發展不起來主要還是城市沒有錢,最簡單的例子,一個地鐵修了多少年了?到現在才兩條線路,一個城市發達與否,交通佔據很大的位置,交通跟不上吸引不了外商投資,導致經濟一直緩慢發展,沒有質的飛躍!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要北漂過,並且東北三省幾個省會及主要城市都走過,我非常相信瀋陽在五年內能夠重新發展到一個高度,也希望東北經濟快點好起來,讓東北的老鄉們都回家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