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偽軍的戰鬥力表現如何?

心空明瞭


抗日戰爭期間湧現了很多為了國家存亡與日本侵略者進行鬥爭的軍人,他們是民族的脊樑,正是因為他們的頑強奮鬥,才有了中華民族的圖存。

然而悲哀的是,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中,有些人卻出賣國家利益,甘願當漢奸,在抗戰期間,形成了數量龐大的偽軍部隊,他們為了一己私利,在戰爭中聽命於日本侵略者對自己的同胞發起進攻,實在是可恨。

本文就來講講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戰鬥力表現如何。

偽軍的出現是因為日軍無法維持侵華戰爭只能招募偽軍幫助進行治安管理

抗戰初期的日軍戰鬥力是極為強悍的,這一點無論是從張學良恐日一槍不放讓出東北,還是從全面抗戰時的多次大型會戰的戰績都可以看出來,因此,日軍有足夠驕傲的資本,他對中國軍人是極為鄙視的,所以一開始也並未要組建偽軍,也不打算收編投降的中國軍隊,當時日軍規定,投降的中國軍人放下武裝後可以回去務農或者當勞工(有屠殺的行動)。

但是日本希望短時間內逼迫中國國民政府投降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在中國戰場陷入持久抗戰,日軍的戰線卻越拉越長,日本軍人即使在能打他也維持不了這麼大地盤的佔領區,尤其是當時日軍控制的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線都需要軍隊把手,日軍在佔領區內對廣大農村根本就沒有控制力。而我軍正是看到這個縫隙,開始發展敵後根據地,影響日本的侵華戰爭。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軍只能招募偽軍,來維持治安!

所以,從日軍建立偽軍的目的來看,就沒打算這支部隊有多少戰鬥力,因為他們對偽軍的期望值是能夠維持治安就好了。

因為偽軍的任務是維持治安,所以日軍並不重視他們

正是因為對他們的期望值不高,抗戰初期日本給出的價位也比較低,提供的經費也不多,武器比日軍中最low的部隊還要low,就這還得看偽軍的表現,表現好的給提供,表現不好的偽軍以及在小城市和農村中的偽軍都是自籌經費,這就導致了我們看到的偽軍經常在農村欺壓老百姓,實際上是日軍的給養並不多。

直到戰爭後期,日軍對偽軍越來越重視,也越來越依賴,對作戰能力比較好的軍隊提供一些好的裝備,給偽軍的待遇也逐漸提高了,比如在《亮劍》中日偽軍為了招攬錢伯鈞部,那是給出了極高的條件,說明日軍本身戰鬥力就出現了問題,然而日軍還妄想通過偽軍幫他們挽救危局,這種飲鴆止渴的行為,根本就幫不了即將失敗的日本。

要知道中國軍隊打仗雖然不行,但是吃空餉的能耐那可不是一般,對於日軍發出的命令也大多敷衍了事,基本不會向自己國家的軍隊下死後,也沒有必要冒那個風險,所以偽軍的戰鬥力一直都很低。

另外,日軍招募的偽軍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佔領區強制徵募或者拐騙的農村青年,根本就沒打過仗,一到戰場就開溜了。

服務於偽滿洲國的偽軍應該是偽軍裡面最出類拔萃的部隊了,但是從武器上來看基本都是雜牌武器,並且偽軍並不裝備重型武器。

在抗戰中,我軍擊斃的最多的軍隊就是偽軍。


史論縱橫


抗日戰爭時期偽軍不少是拉壯丁拉來的, 大字不識幾個,也沒有多少民族觀念,抱著吃糧當兵,有奶就是孃的觀點當的偽軍,武器不少都是日軍繳獲國軍的雜牌武器,訓練也很差,最多是隻能禍害老百姓的治安軍,正規野戰基本一觸即潰。

偽滿洲國的偽軍戰鬥力要比其他偽軍強一些。偽滿洲國的偽軍主要來源於東北軍的二流部隊和民團,還有很多土匪,多為烏合之眾。因為張作霖在東北建了不少兵工廠,都能生產坦克和大炮,所以東北軍的裝備不錯。日本人佔領東三省後,這些武器都裝備了不少日本正規軍。最能打的是偽滿的鐵石部隊,鐵桿漢奸部隊,戰鬥力很強。

華北的皇協軍多出身國民黨雜牌軍, 據說西北軍投敵的軍隊最多,西北軍善攻擊,敢白刃,戰鬥力不錯,鬼子掃蕩基本都靠他們打頭陣。其中最厲害的是原西北軍投敵的吳化文部隊。

汪偽軍隊首都警衛軍三個師戰鬥力和裝備都不錯,最厲害是是汪偽的黃衛軍,以投敵叛變的黃埔生和軍統成員為骨幹,是偽軍中戰鬥力最強的。


浩蕩揚子江


抗日戰爭時期部分偽軍戰鬥力是相當強悍。

影視劇中那種不堪一擊,指揮混亂,毫無戰力力,一觸即潰的偽軍形象,不僅是對偽軍的不正確認識,也是對抗日先烈們的一種侮辱。

抗日戰爭時期部分偽軍由日軍統一控制,統一訓練,統一裝備,戰鬥力相當強悍,尤其以偽滿洲國偽軍和華北的偽軍,軍事素質過硬,戰鬥作風兇悍,敢於肉搏亮刺刀白刃戰,敢於近戰拼手榴彈。華北偽軍大部分來自於國民黨正規軍兵源,為職業軍人出身,身體素質及軍事素質良好。偽滿洲國偽軍主要由東北土匪組建,長年的土匪生涯使他們心狠手辣,槍法準,戰鬥意識強,心理過硬,因此他們的戰鬥力也比其他地區的偽軍戰鬥力高的多。

當然其中華東偽軍戰鬥力最弱,但華東的偽軍裝備是最好的,所以也還可以進行小規模象徵性的抵抗。

這些偽軍隊伍中,偽滿洲國偽軍普遍戰鬥力較高,偽滿洲國偽軍除了常規化基本陸軍軍隊編制之外還配備有空軍部隊,炮兵部隊,汽車部隊,甚至還組建了特種作戰部隊,可以說是一支多兵種組和的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機械化武裝力量。

偽滿洲國偽軍對待抗日人員甚至比日軍還要兇殘。比如偽滿洲國偽軍的“程斌挺進隊”,就是他們找出了楊靖宇將軍的藏身地,然後協同日軍殘忍地掃蕩及殺害抗日英雄。

據相關史料顯示,抗戰時期的偽軍人數達到了兩百萬人。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偽軍都一心的成為欺壓同胞的走狗,也有部分迫於形式,苟且偷生,也不能一概而論。


歷史黑白灰


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也是二戰當中規模最大的叛軍,整體兵力竟然超過侵華日軍,今天回想起這段歷史都覺得恥辱。偽軍作為一支投靠日本侵略軍的武裝力量,其組成的成分十分的複雜,既有國民黨的正規軍又有地方軍閥的武裝,還有土匪、流氓、地主、惡霸以及強抓的壯丁等。

國民黨元老汪精衛徹底叛國之後,偽軍就被劃歸與偽國民政府之下。此時的偽軍也算是有了歸屬感,相比以前完全依附於日本侵略軍而存在,偽國民政府的成立至少使這些偽軍有了精神上的依靠,而此時偽軍的規模也開始急劇的擴大。在偽軍的擴大過程中,汪精衛的曲線救國理論起到了極其重大的作用,而國民黨事實上的響應也為偽軍的壯大提供了重要的基礎。

正因為偽軍複雜的構成,其戰鬥力也是千差萬別的。如果一支偽軍部隊是由一群土匪、流氓、地主、惡霸以及強抓的壯丁組成的,那麼這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了。這樣的部隊也就是欺壓老百姓有一套,正真派上戰場是完全沒有戰鬥力的,就如同電視劇中表演的那樣,在作戰時很多都是一擊即潰。

倘若一支偽軍是由國民黨正規軍組成的,由於他們本身都是受過訓練的軍隊,因此在作戰能力上並不會太弱。在這些隊伍當中尤其是死心塌地當漢奸的一些隊伍,他們的戰鬥力即使與日軍相比也是不差的,這幫子人才是真正的罪大惡極之徒,比如1942年成立汪偽中央警備軍成立後劉夷所指揮的獨立警備旅。

劉夷是黃埔軍校二期生,他的叔叔就是大名鼎鼎的劉峙。由劉夷所率領的這支警備步戰鬥力就不容輕視,這支部隊可以說是偽軍當中最強悍的部隊。抗戰結束後這支部隊被編入了國軍第74軍,作為漢奸旅長的劉夷在其叔叔劉峙的運作之下,免除了其叛國的罪行,最終移居香港後又回到老家江西。

當今偽軍雖然沒有了,但是抱有偽軍思想的可大有人在。抱有這樣思想的人同樣是民族的罪人,希望每一位愛國者都要堅決的與這些潛在的叛國分子做堅決的鬥爭,早日清除中華民族在思想上已經背叛祖國的叛國者。異域邊緣與愛國者同在,牢牢的盯著那些潛在的叛國者。


異域邊緣


圖為正在進行訓練的偽軍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為了大規模侵略在中國境內投入了數百萬的兵力,同時還有數百萬的偽軍直接聽命於日軍。在眾多的影視劇中,偽軍給人的印象就是戰鬥力低下的賣國賊。偽軍也經常充當著日軍進攻時的炮灰,當然偽軍當中也不乏最後為抗日做出貢獻的人,對於偽軍的評價不能一棒子打死。

偽軍按照勢力劃分可以分為幾百個,因此將偽軍按照地域進行劃分,偽軍大致可以劃分為華北偽軍、華南偽軍和偽滿洲國偽軍。如果按照戰鬥力排行的話,偽滿洲國的偽軍戰鬥力當屬最強,其次就是華北的偽軍,最後就是華南的偽軍。

圖為華南偽軍

偽滿洲國偽軍的人員構成主要為投降的東北軍和土匪流寇,並且日軍對其也極其重視,因此裝備也是最為先進。偽滿洲國偽軍經常協助日軍圍剿東北抗日軍民。華北偽軍主要為投降的地方軍閥部隊,因為處於與八路軍交戰的第一線,並且日軍一直在華北進行圍剿作戰,華北偽軍也具備一定的戰鬥力,經常參與日軍征討八路軍的戰鬥。最後就是華南偽軍,它的成員主要為國民黨潰敗軍隊,抵抗意識基本無,因此它也沒有戰鬥力可言。

圖為正在接受檢閱的偽軍

雖然華南偽軍戰鬥力最低,但是其效忠的汪偽政權首都附近的部隊還是擁有一定的戰鬥力。偽軍這一抗日戰爭時期奇葩的存在,既幫助了日軍侵略中國,也發揮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作用。總的來說,偽軍的戰鬥力低下,因為偽軍缺乏軍人素養和缺乏精神,不知道為誰而戰。這樣的軍隊戰鬥力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圖為影視劇中的偽軍


兵器次元


抗戰時期,全國偽軍高達210萬人,偽民團、偽警察還沒有計算在內。

截止到1944年5月,據當時極不完全統計,國民黨投敵的中央委員有二十人,國軍將領六十七人,其中不乏龐炳勳、孫殿英、孫良誠、夏楚中、公秉藩、陳孝強、方先覺、李長江等上將、中將級人物。

汪偽“76號”特工組織也是由國民黨中統、軍統投降人員組成的,責任人丁默邨、李士群都是原國民黨特工。

武漢失陷後,蔣介石認為敵後戰場重於正面戰場,游擊戰重於正規戰,遂將國軍分為三份: 三分之一用於正面防禦,三分之一用於敵後,三分之一整訓。據1941年統計,開到華北的國軍正規軍約八十萬,開到華中的國軍正規軍約二十萬,總數不下百萬。到1944年,這百萬大軍堅持抗戰的為零,撤回後方的極少,除戰死和潰散的,大部分投敵當了偽軍,很多都是成建制投敵的。

1943年冬,汪精衛宣佈南北偽軍統一指揮,將全國偽軍重新整編、訓練,使全國偽軍有了比較完整的系統。全國偽軍分為偽正規軍和偽地方軍(大約各為一半)。其中百分之六十二是國軍投敵的,百分之三十八是強拉壯丁,收編土匪、流氓編成的。

偽軍的作用: 1.配合“掃蕩”; 2. 守備據點; 3.補充日軍缺額。如日軍37師團,1943年春至44年春,補充了三批偽軍: 第一批300餘人;第二批1500人,第三批3000人。這些偽軍,全部都是對付共產黨的。

偽軍戰鬥力。1944年6月,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在延安對中外記者團說: 根據我們的經驗,由國民黨投降的偽軍與八路軍、新四軍作戰是特別堅決的。如龐炳勳在豫北,孫良誠在冀魯豫,吳化文在山東,都是明證。

還有“黃衛軍”,主要由黃埔生和國民黨原特工組成。

這些偽軍裝備精良,反共意志堅決,給八路軍、新四軍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若沒有這些偽軍的配合,光靠日軍不可能守住那麼多地方,“掃蕩”、清鄉也不可能起那麼大作用。不僅是配合日軍,偽軍還直接與八路軍作戰,八路軍的主力部隊,如唯一保持建制到抗戰勝利的一二九師騎兵團,團長曾良玉就是與偽軍作戰時犧牲的。

所有偽軍,幾乎全部壓在共產黨身上,國軍是不打偽軍的。如龐炳勳投敵後發表叛國宣言,日本同盟社公佈後,時任參謀總長的何應欽還向中央社發表談話,稱讚龐“謀國忠誠”。順便說一下,日本投降的次日,龐炳勳就接到蔣介石電話,任命他為國軍集團軍總司令。這就是所謂“曲線救國”!


樂見花


偽軍是武裝的傀儡,日軍在侵華戰爭中始終有一個矛盾那就是佔領區與軍隊兵力之間的矛盾,有限的兵力既要繼續進攻又要維持戰果,根本無法做到,所以只能收編偽軍了。

(偽軍)

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日軍所用的偽軍與歷史上的異族用的偽軍不同之處就在於,抗日戰爭時期的偽軍僅僅是偽軍,只是用於維持治安,保護物資供給線等,很少參與進攻,但在中國歷史上的偽軍大多都要參與軍事進攻的,諸如吳三桂之於滿清,南宋的軍隊之於元朝,得勝之後都要分工行賞,甚至封王封侯,吳三桂就封了平西王。

(偽軍將領孫良誠)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日軍對偽軍天然的不信任,偽軍的基本來源要不就是土匪要不就是國民黨戰敗的雜牌軍,紀律渙散,投降一部分是原來軍隊中的矛盾,一部分是為了混飯吃。

所以對偽軍採取的策略是既拉又打,既維持基本的戰鬥力,但又限制戰鬥力的提升,以防造成對日軍的威脅。

(偽軍首腦)

對此,汪精衛的警察部隊就是很好的明證,掌握一支軍隊來維護自己的政權,汪偽政府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就計劃把自己的警察部隊擴建為一支準部隊,在武器裝備方面優先供給,但是慢慢日軍發現其中的含義,便勒令停止,最終這支部隊就消亡了,這也是日軍對所有偽軍的基本態度。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偽軍總共分為三等不同等級的偽軍戰鬥力不一樣。一種是由韓朝及某灣等早期日佔區人組成的,這類人把自己當成日本人,而日本本土也對他們非常信任,比如韓國就派了29萬多人參加日軍。這些人被日本編入丙級兵團,直接列入日軍的作戰序列。由於武器的無差別使用使得這類日偽軍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的。在日軍開戰太平洋以後,大量甲級兵團被派到太平洋打美軍,剩下的大部分就是乙級兵團跟丙級兵團。

第二種日偽軍是由偽滿洲國提供的偽軍部隊,這支部隊的總額非常多,大約有80萬人左右。這些人對於日軍來說其實算是盟友,日軍對待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尊重的,並沒有像電視劇裡那樣的當成狗。這類軍隊採用日軍的訓練方式,裝備日軍的武器,總體戰鬥力來說,對正規日軍肯定是會弱一些,但是仍然比國軍精銳得多,戰鬥力上我們單挑贏不了。

第三種偽軍是由類似汪偽政權提供的部隊,這種偽軍實際上不能算部隊,只是治安隊而已,相當於警察,這批人大約有210萬左右,這批部隊從裝備上面並不是使用日軍的制式武器,大部分還是使用漢陽造,中正式等等國產武器。裝備差,又沒有專業性訓練,肯定戰鬥力不行了。我們所說的打偽軍實際上打的是這種,但是打這些偽軍沒有什麼賺頭,他們的裝備次得一逼,靠繳獲肯定是打不了仗的。


優己


偽軍無論和八路,國軍,還是日軍做比較都可以說是戰鬥力只有五的渣

偽軍本身就是揹著漢奸的頭銜給日本人做事,天天看著日本人殺害自己的同胞,

一部分偽軍本身並不願意給日本人做事,而是迫於形式,為了苟且偷生。所以並不會全心全意為日本人做事,甘於當漢奸的偽軍,也就是一群沒有信仰的烏合之眾,就像亮劍裡李雲龍說的那樣:

偽軍那也叫有戰鬥力?一個加強團進行突擊,兩個小時內給我吃掉他的騎兵營!


智建達人



同樣一支軍隊,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戰鬥力是不同的。哪怕是同一支軍隊中,也有戰鬥力強一些的,也有戰鬥力差一些的。

偽軍也一樣。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期,不同部隊之間的戰鬥力都有比較大的差別。有些則是來源不同,也能造成戰鬥力的差別。

比如,有些偽軍本來就是土匪,被日軍招降了。即便是同樣是被日軍招降了的土匪軍隊,也千差萬別。有些土匪投降日軍只是為了自保,但私下裡也和國軍或者共軍有來往,對國軍和共軍作戰並不積極。有些則是死心塌地當漢奸,投降之後在日軍改編後加以訓練,在掃蕩,清剿游擊隊的時候,表現一度是比較積極的。

有些偽軍本來是國軍中的地方部隊,抗戰初期對日軍作戰也是比較勇敢的,比如西北軍的一些部隊,抗戰初期對日作戰是非常勇敢的。但是他們在和日軍硬拼之後,遭受重大損失,戰後委員長不但不予以補充,反而蓄意縮編,軍打得剩一個師就改編成一個師,師打成一個團了,就改編成一個團。這些軍隊走投無路,有些最後就投降了日軍,也成了偽軍。


這種軍隊改編的偽軍一般也只是盤踞地方,替汪偽政府維持治安而已,和轄區附近的國軍和共軍也都有私下往來,相安無事。這種情況在江蘇安徽一帶尤其普遍。比如江蘇北部揚州泰州一帶的偽軍,相對來說獨立性就是比較強的,只是有時候配合日軍進犯新四軍的根據地。但大多數時候,他們對新四軍抗日武裝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有時候也會配合新四軍的行動,也有私下偷偷轉賣重要物資給新四軍的情況。

華北地區的偽軍情況和其他不太一樣。華北地區的偽軍基本上都是原來的地方雜牌軍,有主動投敵的,也有像前面說的那種情況,被迫投敵的。但是大體來說,華北地區因為形勢比較複雜,既有日軍,偽軍,也有國軍和共軍的游擊隊,是幾方角力,而美軍因為戰鬥力相對比較低下,也是缺乏武器裝備的八路軍的主要作戰目標,所以華北的偽軍比較依賴日軍。

到抗戰初期的大規模戰役結束後,日軍的作戰重點轉向清剿華北的人民抗日武裝,加上華北地區遭遇嚴重的持續乾旱,抗日根據地比較困難,部隊也主要是分散打游擊。所以,這段時期經常出現幾百人的日軍和幾千人的偽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的情況。而這一時期的偽軍的戰鬥力,相對來說也是整個抗戰時期中最強的。

到1943年以後,因為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上的連續失敗,不斷從華北地區抽調軍隊,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則開始進行反攻,逐步拔除一些日軍和偽軍據點,炮樓,打通不同區塊的根據地之間的聯絡。而這時候日軍戰鬥力已經不比戰爭初期,偽軍下降更為嚴重。所以,八路軍在進攻的時候,經常出現偽軍大規模投降的情況。

從整個抗日戰爭的角度來看,偽軍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這是偽軍的武器裝備,雖然相對日軍主力部隊來說是比較差的,但仍然要比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武器裝備強很多。而偽軍的戰鬥力又要比日軍差很多,所以一旦一個地方出現抗日武裝,如果想要獲取武器裝備來提高自己的戰鬥力,往往會首選偽軍軍作為打擊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偽軍在抗日戰爭期間,無意中成為了人民抗日武裝的運輸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