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浙江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美翻了翻


我是地道的浙江義烏人,我來說兩句。

肯吃苦,膽子大,勤奮好學,有想法,敢做敢為,重情重義。

父親一代艱苦奮鬥,我們一代看在眼裡,骨子裡還是有韌勁,不服輸的。

追求名利,好面子,是奮鬥敢為人先的源生動力。

優秀上進的佔比在20%,消極自足不思進取的佔比80%左右,所謂2 8定律。

浙江人裡面,最服溫州人。父輩一代服,至少我老爸服,我們一代依然服,至少我服,有些品格精神值得我們義烏人學習。

希望浙江人義烏人繼續發揚撥浪鼓精神,繼續秉承謙虛精神,不斷開拓進取,將生意做到世界更多角落。


賽智科教樂園


我是一個大學生,以前宿舍裡有個浙江的,暫時以他說說吧

1.自以為是,覺得自己很牛逼。因為那的分數線高,所以他覺得自己很厲害,整天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我只想說有本事去清華。忍了好幾次沒打他。

2.沒有禮貌,不在乎他人感受。別人休息時他玩手機總是出聲,各種多動症。晚上睡覺總是打呼,提醒他依然無濟於事,進宿舍不關門。

3.不自量力,強行裝逼。有一次他看舍友玩遊戲,一直在強調舍友垃圾,菜,舍友讓他逼嘴,他依然在說,結果被對方按到打了一頓,真的是情商很低。

4.不講個人衛生。和他住了一年,幾乎沒見他洗過澡,早晨也不怎麼刷牙,垃圾桶滿了也不清理,堆在地上也不管,床上桌子上總是亂七八糟

5.感覺比較猥瑣。

總之因為這個人,我對浙江的男生有點本能的討厭


BANshee



“浙江人”其實是一個不怎麼具有同一性稱謂的說法,不像四川、東北等省份的人具有相當的一致性,浙江本身是蠻多元化的,浙北和浙南有著不同的文化、地域性格,浙西靠近江西,飲食、風俗等難免受其影響。浙江方言眾多,彼此難以交流,衢州的廿八都這麼一個小鎮據說就有十幾種方言,可謂誇張,並不存在“浙江話”這麼一個統一的方言,語言的隔閡導致浙江人以省為單位其凝聚力並不大,所謂的“浙江人團結”一說一般都是指浙江同一市或者相近方言區的人,當然浙江人出省之後反而能建立起一定的凝聚力,主要在於外部省份與浙江省的差別往往比省內不同地區還大。雖然浙江是一個比較多元化的省份,浙江人內部差別也有,但其共性的方面更多,因為其主體是吳越民系,文化背景相似。一般而言浙江人往往有這幾個特點:

一、性格:內斂而不張揚,喜歡以講道理的方式代替打架的行為,較少能聽到浙江人在外地大吵大鬧的現象,無論是生意人、遊客還是其他人群;灑脫而不保守,比較容易嘗試新事物。

二、為人處世:奉行中庸之道,做事不偏激,委婉多於直率,有意見也多采取婉轉的方式提醒或暗示;在既定規則內做事往往很精明,對利益看得重,不覺得公開談論是丟面子的事;比較具有契約精神,達成意見比較難,一旦達成執行往往很順利。

三、人際交往:冷淡而不熱情,完全與自來熟無關,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感和分寸感強,即便是兩個深交多年的好友也彷彿只是一般關係而已。不喜歡被佔便宜,也不喜歡佔別人便宜,AA制比較流行。

四、男女平等:這方面做得好,無論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輩,很少有大男子主義現象和相關思想流毒。

五、教育:尤其重視教育,無論是有錢人家還是普通人家都樂意在教育方面對下一輩進行投入,但又不一味地唯讀書高。

六、普通話:老一輩人不太會講普通話,年輕一輩普通話普及很好,雖然算不上多標準但很少有濃重的口音。

……

總體而言:浙江人才輩出,綜合素質較高,就全國來看風評也比較好。浙江人的缺點在於其優越感比較高,即便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也容易冒犯到別人。過於精明會讓人討厭,顯得人情味不足,尤其對來自反差較大地區的人而言。過於追求利益往往會顯得勢力……


滅法者


作為一個浙江人,我來回答一下吧!雖然浙江的天氣有些溼冷,冬天沒有暖氣,一年下雨的天數很多很多,可是這不影響我對於浙江的喜愛。

1.浙江人很少會撕逼,基本上比較團結。這個從溫州做生意的人那邊反應出來,他們大部分都是大夥一起做事情,大家互相照應,互相賺錢,把產業做大。

2.這邊農村人的幸福指數都很高,而且新農村建設搞得非常好,每家每戶的庭院裡種上花花草草。,房子都弄得漂漂亮亮的,給人感覺很舒服。

3.還有很多農村的父母都不太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到除了浙江上海江蘇以外的地方。

4.浙江人普遍都很勤奮,很多60幾歲的人都還在外面幹活,其實也不是為了掙錢就是閒不下來,我不知道其他省份是不是這樣的。

5.浙江人很精明,但也不能說是那種小氣,就是那種比較講原則的時候,自己有的利益不能讓步的,但也不會無理取鬧。可能跟直接的說就是該是我的我一定要爭取。

6.很多地方都自帶浙江普通話,男生的個子相比很多地方都不高,普遍偏悶騷。女生長得比較靈氣。

當然很多人可能對於浙江人的印象不是太好,什麼摳門,不容易交往,優越感太強。但我相信那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都是很友好了。

歡迎來杭州,來我的家鄉遊玩!如果你有關於浙江旅遊的問題,可以關注我,隨意提問,我都可以幫你解答!


小馬說旅行


我去浙江,只去過溫州龍港,我就說一下我對那裡人的印象吧。還是用八個字形容吧,精明能幹,低調有錢。這就是溫州人留給我的印象。

我初二暑假的時候,就去龍港打工了,當時去的地方是,西六街,裡面有個私人印刷小作坊,當時老闆娘給我開的工資是5塊錢一個小時,一天工作13個小時,65塊錢,早晨七點做到晚上十點,但是我每天都在這個基礎上加班,有的時候加一個,有的時候加兩個。

因為當時年紀小,所以大廠也進不去,只能在這種家庭小作坊幹活。印刷的呢,就是老闆娘,以及她的女兒,你沒看錯,龍港本地人,有房子有車子的,但是他們還做這個小生意,總共開了3個繃,請的另一個印刷的,是八塊錢一個小時。

她們孃家每天上班的時間,跟我一樣,沒有休息,無論颳風下雨,我在那裡做了兩個月,掙了4000塊錢。他們掙了多少,不得而知,但是他們自己也做,我覺得這就很省,別人有錢也是很正常的啊,一年大概有幾十萬吧。反正就是很低調。關鍵老闆娘沒有兒子啊,都是為了給兩個女兒掙。

除了這個老闆娘,後來我去的另一家也是如此,做生意的是個女強人,開的廠還挺大的,收下管理將近一百個人。後來還重新辦個廠,用抬板印刷的,反正就是,精明能幹,低調有錢。



就是這裡


小幸福的萌萌雷


開豪車,住豪宅,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





勇247739304


浙江省是一個東西走向,有海有山有平原,各地的語音差別很大,風俗習慣各異,人文景觀各呈春秋。他們的共同點是聰明勤勞好學。這些優點可能其他省份望塵莫及的。我還是強調長年吃魚的和吃四條腿的肉的人種上腦袋的差異。浙東的寧波舟山一帶,在上海他們的人佔有很大的比例,在上海通商口岸一確立,寧波人到上海來,拖兒帶女的,一般都從事技術活商業活,他們佔據了上海的中高端領域,活得滋潤。浙江沿海一帶的在改革開放中,成千上萬的溫州人,擁入上海,以上海為集散地,奔向全國一切有人煙的地方,脫離了當地的人多地少的困境之地,再苦再累,他們或個人,或結夥,也有全家出動,經商開店做小賣買,能夠吃苦耐勞者,全國可以說是溫州人奪得金牌。後來在全國的買房團隊的風起雲湧,他們是苦盡甘來的,真不是天上掉餡餅掉到了溫卅人的頭上。再把眼光移到紹興義烏一帶,這是的人文景觀更是有幾百年的傳承,紹興師爺聞名全國,這裡的秀才舉人數不勝數,我們的周恩來總理就是一個例子,魯迅先生更是浙江人的驕傲。再往西的地理位置就是富陽杭州了。吳雪巖的大名在中國是聞名遐邇,當今的馬雲更是如雷灌耳,浙江省真正的人傑地靈,是中國的精華之地。它不同於上海,它是實實在在的,土生土長的,偉哉!中國浙江!


劉聲90883005


我對浙江人的第一印象是“團結”,最會抱團的中國人。

民間有種說法,說中國人最擅長窩裡鬥,最不團結。李易峰主演的《動物世界》裡就諷刺了這種現象。我在這裡不討論這個說法對不對,至少,我認為浙江人是最不會窩裡斗的中國人。

說起浙江人,第一印象其實是富裕,但富裕的背後是什麼?是經商。浙江商人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資源極其匱乏,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並不能致富,只能往外部世界去闖蕩。

浙江人經商有個特點,他們有好的想法從來不吝和他人分享,他們會和周圍幾乎所有認識的人去談論並探討,不害怕別人知道他的想法,但是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讓每個聽眾知道這事有錢可賺,並說服對方和他一起抱團去幹,前提是風險和利潤共擔。

那些眾所周知的浙江富豪在這裡就不提了,如最常見的,全國很多城市,一條街一個市場賣五金、水暖、家電的,如果有一個浙江人,這條街或市場往往是一群浙江人,他們不是家人或親戚,就是老鄉或朋友。

同時,浙江人基本不會把錢存在銀行裡,他會加入多人合夥成立的商會,把錢以借貸或投資方式投給商會。商會拿著一群人的錢,去做統一投資,虧掉公攤,賺到按比例分紅。

浙商裡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溫州人,“小商品,大市場”是溫州模式的鮮明特點,一個村一個產業,集群式的抱團發展,讓產品迅速佔領市場。還有義烏人也是如此,一個村一種小商品,靠小商品贏得了全球市場。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說的是一群浙江諸暨人在廣西包工程,有一個諸暨大叔不幸去世了,他老家還有一個常年患病的妻子和一身外債,家裡就這樣突然沒了頂樑柱。工友們知道後,紛紛給他募捐,在廣西的浙江老鄉們通過微信群擴散,紛紛給這個連名字可能都沒聽過的老鄉捐錢,最終總共捐了將近10萬塊錢,幫助他家渡難關。

在中國,很多地區會有窩裡斗的現象,蘇南與蘇北是冤家,皖南與皖北互不認同,廣東則是廣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不斷交鋒。

而浙江人很少聽說有內部分歧,浙北杭嘉湖、浙南溫州台州、浙東寧波舟山之間文化差別其實很大,但幾乎沒聽說過有內部地域歧視的現象。

這就是浙江人給我最大的印象。




杭州準一線


國內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浙江人在經商,在西北一個偏遠小縣城,有好幾個台州人和溫州人在那邊經商,都是各行業最大的,一個傢俱城台州溫嶺人,一個名煙名酒店台州溫嶺人,一個大型理髮店台州黃岩人,一個油田發電公司台州溫嶺人,一個乾洗店台州仙居人,一個火煱城溫州樂清人,一個服裝超市溫州樂清人,一個超市溫州人,一個品牌服裝店溫州人,就這麼一個只有兩條街的小縣城,就有這麼多溫臺人,浙江人無處不在,


星星174969553


同事蘇州人沈教授,評價浙江人“走遍萬水千山,嚐盡千辛萬苦”。浙江商人任勞任怨、協作奮鬥、敢作敢為的風格,給全國各族同胞乃至世界各國商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浙江人吃苦耐勞

據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祖國各地所有的鄉鎮一級,都有浙江人在那裡經商。特別是溫州人,早年凌晨三四點鐘就起來做生意了。浙江人出差遠門躺在火車座位底下,乃本人親眼目睹。

浙江人主動性很強

走進各類小商品商場,凡是第一個出來招呼客人大都是浙江人。顧客先入為主,首先光顧態度熱情的商家。服務定江山,浙江人不僅熱情好客,而且服務周到,他們根據顧客需要分類推銷自己的商品,一般總能做成一筆買賣。

浙江人懂得分享和讓利

大媽、大搜進入商品市場,討價還加在所難免。很多浙江人只要有利可圖,都會接受顧客砍價,和浙江人做生意不容易搞僵。在商品批發領域,浙江人亦是這種風格,所以廣受全國各地客商、顧客的歡迎。

浙江人講究效率鑑別能力較強

大部分浙江人在商業談判中,不會拖泥帶水,糾纏在無畏的討價還價上。寧可少賺一點,把時間放在另一筆生意上。他們的鑑別能力很強,能夠分別出真假虛實,然而果斷作出決定。

很少聽說浙江商人被騙的事例,恰恰在數量上,浙江商人的交易次數可能全國領先。浙江人善於在茫茫商海中,尋找靠譜的合作伙伴;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經商模式屢試不爽。

然而,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之後,浙江人的拼搏精神大為減弱,全國各地的浙江人也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