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悉心养育的两个女孩,一个与她生离,一个与她死别

红楼梦:贾母悉心养育的两个女孩,一个与她生离,一个与她死别

《红楼梦》里写了好几对姑侄关系,交集最多的是王夫人和王熙凤,对于贾府其他人来讲,王夫人和王熙凤是利益共同体,到了贾宝玉议亲事时,在宝二奶奶人选上,姑侄俩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就包括在绣春囊事件中,压力下的王夫人暴露了她内心的自私和对凤姐的不信任,根据脂批透露,凤姐后来经过被休和哭向金陵的过程,王夫人并无作为,姑侄俩的关系经历从和谐到猜疑再到冷漠的过程。第二对姑侄关系是邢夫人和邢岫烟,邢夫人对这个侄女只是面子情,岫烟住在大观园,每月凤姐也发一份月钱给她,邢夫人交代岫烟送一两银子出去给父母,这里就不评价邢夫人了,因为无论用什么词,我都觉得多余。还有李纨对她两个侄女李纹李绮,是属于较为正常的亲情关系,再有就是林黛玉之母贾敏和侄女贾元春了,在我之前的文章里分析过,贾敏大约比元春大七八岁的样子,两人都是贾母抚养长大的,二人生活上至少有好几年的交集,问题来了,元春和她的姑姑贾敏有感情吗?关系怎么样呢?其实原著里有几处线索可寻的。

红楼梦:贾母悉心养育的两个女孩,一个与她生离,一个与她死别

首先,相同的成长和教育背景。

贾府小姐地位比较高,古时女性没有名字都是很正常的,未出阁时随父,嫁了人随夫,比如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尤氏貌似没什么大名,比如尤二姐、尤三姐也差不多算没有自己的名字,但贾府里的小姐不一样,不但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还随着兄弟们起名字,你看,贾赦、贾政、贾敏,元春恰巧生在了大年初一,所谓一元更始,才没从兄弟们的玉字旁,取名元春,自成一体,后来的妹妹们才随她带一春字。从起名上,证明贾府对小姐的尊重和珍视。

红楼梦:贾母悉心养育的两个女孩,一个与她生离,一个与她死别

其次,家庭关系和谐。

王夫人和婆婆贾母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二人只有一件事矛盾不可调和,那就是后来关于的宝玉婚事,除了这一件,王夫人对婆婆是很孝敬的,而且,因为婆婆喜欢小儿子贾政,所以,荣国府实际控制权也在王夫人夫妇手中,从现实角度讲,王夫人也是感激婆婆的。而且,早期的王夫人也是言谈爽快会做人、不拿大的,所以,她没有理由对小姑子贾敏有什么意见。元春是跟着贾母长大,深受贾母思想和审美影响,况且,她与姑姑年龄上也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从林黛玉的通身气派、教养和待人行事看,有其女必有其母,贾雨村曾想“料其母必不凡”。元春呢,因才选凤藻宫尚书、因贤加封贤德妃。所以,贾敏和元春应该是贾府飞出的两只金凤凰。所谓英雄惜英雄,二人在不多几年的交集里,应该会有很不错的感情基础。

红楼梦:贾母悉心养育的两个女孩,一个与她生离,一个与她死别

再次,元春对龄官的态度。

元妃省亲时,贾府为迎接贵妃娘娘特采买教习一个戏班子,其中唱小旦的龄官极得元春的喜爱和赞赏,不但单独赏赐她宫锻、荷包、金银锞子、食物,还专门嘱咐命令管理之人:“龄官极好……不问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元春对龄官如此看重难道仅仅是她唱的好吗?当然不是。小说里对龄官是这样描写的: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元春特别喜欢这个长像特别像林黛玉的小戏子,实际上就这一会儿工夫,她也来不及将这个小戏子和表妹黛玉联系起来,既然龄官特别像黛玉,与贾敏估计也差不了多少,会不会是元春看见龄官就想起自己姑妈贾敏了呢?想起自已幼年同姑妈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人是极容易和喜欢怀旧的,尤其是元春这种饱受与亲人分离之痛的人。

红楼梦:贾母悉心养育的两个女孩,一个与她生离,一个与她死别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元春和她的姑姑贾敏感情应该是不错的,这种天然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来,也很容易触动人们心中那些最柔软的部分。可惜的是,贾元春和她的姑姑贾敏,都年轻早逝,红颜薄命,让悉心教导她们的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留下无尽的伤痛。


(我是屏山,欢迎关注、点评,为您探究红楼一梦。我的喜马拉雅FM:屏山讲读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