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河洛指的哪裡?

天道TD


此話出自《史記·封禪書》:

“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鹹至山東。”

先來說說“三代”,毋庸置疑是指“夏商周”三個封建王朝。


【夏朝】

由“五帝”末期過渡而來,當時文字尚未成熟、未有記載,只是口耳相傳編纂成書。在如今的考古學不斷向前推進,一一都得到印證。

開國之君為“大禹”,居“陽城”(今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告成鎮王城崗,位於“潁河”上游,潁河發源“嵩山”)。

帝太康(啟之子)都“斟鄩”(伊洛平原地區、今河南省洛陽巿偃師市嶽佃路“二里頭遺址”)。“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於洛汭”。洛汭,洛河流入黃河處,今河南省鞏義市。

末代帝桀也定都“斟鄩”。

【商】

“甲骨文”的誕生,使歷史有了明確記載,有據可尋可依。

“商湯”虜“夏桀”,建立“商”,定都“亳”(bo,今河南省商丘市谷熟鎮西南)。


帝“祖乙”遷都“邢”(今河北省邢臺市),後又遷都“庇”(今邢臺廣宗沙丘平臺一帶)。

帝“盤庚”復居“亳”。

末代帝“辛”(商紂)也居“亳”,有說晚期遷於“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南部淇河邊)。

【周】

“周武王”滅“商紂王”,建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灃水東岸)。

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

末代“東西”兩週分治。



再來看看黃河在歷史變遷中的改道。

現在研究下“文言文原句”:

“昔三代之居”中“之”,為“結構助詞”,譯為“的”。

“河洛之間”中,“之”為“助詞”,“無實義”;“間”,方位詞,表示一定的空間或時間裡。如,田間、人間、夜間。

所以,“河洛之間”之意應為“黃河旁和洛水邊”。洛水為黃河支流!

則:

“河”指“黃河”,“洛”指“洛水(河)”、今天的南洛河。

“河洛”具體指“黃河中游及略帶下游 跟 南洛河流域”!


歡迎探討!一起暢遊!


內求安己


河洛地區,產生的河洛文明,是華夏文明的源頭之一。

有幾個民族敗類,篡改中國歷史的,唯日本人馬首是瞻,在悟空問答上大放闕詞,妄圖顛覆中國歷史的地域黑。就你們幾個,妄想螳臂當車,太自不量力了。中國人不傻。

我把下半就給你們補上,相信帶著腦子來的人都能看明白。

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意思就是說,直到秦始皇稱帝,都咸陽。則,這五嶽和四瀆,就都在東方了)明白沒有,河洛在什麼地方?

其代表莫過於被譽為宇宙魔方的河圖洛書

三代,中國人都知道,夏商周

河洛之間,就是黃河,洛河

而這之間唯一適合古人生產勞動,符合建都條件的,只有洛河中下游和黃河中下游的河洛盆地。



而河洛盆地誕生的河洛文化對世人影響深遠,從這一地區走出來的先民和人們有一個響亮的稱呼“河洛郎”


而這個地方很一般,只是個小地方,他的名字叫洛陽,歷史賦予他的太多了!

很一般的一個城市,

只是定鼎中原的地方!


很小的一個地級市,

只是“中國”這個名字開始的地方!

別問我是誰,

普通的一個河洛郎!


行者視野



清代王筠的《說文句讀補正》說:“許君(許慎)但說陝西、甘肅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從水也。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後乃亂矣”。 可以確認,有人把“河洛”中的“洛”解釋成發源於陝西商洛流經洛陽的“洛河”是不對的,因為在司馬遷所處的西漢武帝時代,“洛陽”一直是寫作“雒陽”,“洛河”一直寫作“雒河”,陝西的“洛河”和河南的“雒河”是分的很清楚的。

現今的河南“洛陽”,在西周初年叫“雒邑”或“新邑雒”,是武王滅商後才新建的關押殷徒和控制東方的兵站,戰國時代改名為“雒陽”,一直到三國時期才改名為“洛陽”。為什麼改名為“洛”,就是關中人把本屬於自己的“洛”帶了過去,因為河南人百分之七八十是關中人的後代。在關中地區,像“商洛”“洛川”“洛河”等帶“洛”字的地名是很多的。包括現在鄭州、新鄭的“鄭”也是來源於陝西渭南的“古鄭國”。


我們用《史記》中記錄的與“洛”“雒”有關的三個案例來詳細解讀一下:

一、《史記·河渠書》記載:“自徵引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翻譯後說的是: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這裡面的“洛”顯然是指陝西的“洛河”。

二、《史記·秦本紀》記載:“厲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翻譯後說的是:秦厲公和秦簡公先後在黃河和洛水西岸修築長城,用以自守,史稱塹洛長城(“塹”是長城的別稱)。據考證這段長城南起於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腳下小張村,向東北行經華陰廟東北,過沙渠河直達渭河之濱,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很明顯,這裡的“洛”說的還是陝西洛河。

三、《史記·夏本紀》還有記載:“荊河惟豫州:伊、、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荷澤,被明都”。這裡記載的很清楚“豫州”的是“雒”而非“洛”。這個案例也反證了河南是“雒河”而非“洛河”。


最後我們再根據司馬遷的這句話的出處完整的解讀一下。 司馬遷在《史記·封禪記》的原話是這樣的:“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間(閒),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鹹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這是一個完整的小段,是司馬遷隨漢武帝去泰山封禪路過豫州祭祀嵩山時的一段感慨,核心是說祭祀祖先和山神的好多禮數都失傳了。這裡的“三代”肯定代指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無疑;“四瀆”是指的黃河、長江、濟水和淮水;這裡的“五帝”指的是炎帝黃帝等五個上古先帝,秦漢帝王都有在雍城(現在陝西鳳翔)祭祀五帝的傳統,同時漢武帝也在橋山黃帝陵專門祭祀過軒轅黃帝。大家都知道,夏的都邑在山西;商的都邑在河南;周的都城在關中。如果說“河洛之間”指的是“陝西洛河”到“黃河”之間,那太史公說夏商周都邑在“河洛之間”該作何解讀呢?

答案就在《史記》的註釋《正義》裡。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解釋說:“夏禹先後建都於陽城、平陽、安邑、晉陽;殷商先後建都於亳、偃師;周先後建都於酆、滈、河南;都在河洛之間”。唐人已經註釋的很是清楚:夏的都邑在陽城、平陽、安邑、晉陽,均在山西;殷商的都邑在亳、偃師,這裡的“亳”目前還有些歧義,有說在河南,有說在安徽亳州,偃師確認在洛陽;周建都於豐京、鎬京和河南(這裡的“河南”應該指的是“黃河之南”的東周都城雒邑)。


《正義》註釋的最後一句話很關鍵:“都在河洛之間”!意思很明白,就是說山西、陝西、河南的這些都邑都屬於“河洛之間”。其實“河洛之間”的“間”也好,“河洛之閒”的“閒”也好,這個“間”或者“閒”的意思並非我們現代漢語的字面意思,而是指陝西“洛河”流域和三省“黃河”流域的“間閒陸地”,也就是指的晉陝豫的三角地帶,是較大範圍的“河洛地區”,這裡也是仰韶文化最為密集的區域。

“中原文化”脫胎於“渭水文明”,“河洛文化”濫觴於“三川流域”。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渭水流域的關中平原是中華民族最為核心的發源地,是仰韶文化的源頭和核心,是炎黃故里,是中華文明的肇始之地。夏商周由此發端,這裡是最初的“中國”,也是最初的“中原”,最初的“華夏”和“中華”一詞的源頭。隨著秦漢隋唐等中原王朝在關中的崛起和東進,中原的範圍才進一步擴展到汾河平原、伊洛平原和廣闊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關中平原的面積接近5萬平方公里,汾河平原是5000平方公里,而洛陽的伊洛平原呢?只有500多平方公里,面積只佔關中平原的1/100,而且並非富裕之都。張良曾評之曰:“洛陽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


“關中自古帝王州,長安自古帝王都”。關中自古號稱“陸海”、“天府”,自秦修建鄭國渠後,更是富甲天下。戰國時期,張儀向秦惠王獻“連橫”之計時稱頌關中曰:“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貿,沃野千里,蓄積多饒,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張良言劉邦贊關中曰:“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史記·高祖本紀》中記載鴻門宴時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

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有人意淫“河洛文化”的核心在洛陽,這明顯是一種謬論。以長安為中心的“三川流域”才是真正的“河洛文化”的核心,是真正的中國之根。

探尋歷史,正本清源,我是清樂堂,歡迎大家多關注交流,請多指正。


清樂堂


陝西的反叛組織成員,留意這些人:大唐神都,大唐神柱,漢風唐韻828,長安畢加索,清樂堂,紅星閃閃耀秦川,至樂無如讀書,秦皇漢武魂,長安老調,喜哀樂123, 天道TD,豐臺的海燕,親爹親爹,嘉會花藝,玉米棒子,樂在其中161669388,歷史乾貨君,古道西風長安古月,九州神行等,都看下陝西個別貼金人是怎麼在顛倒黑白,篡改歷史的陝西狗!我記得之前有個朋友說這種問題可以向哪個部門舉報!還有記得的朋友嗎?說一下!悟空問答該封了


戎都神偷俱樂部孟家村


南洛河古稱:“雒水”。起源於陝西省華山南部與藍田縣秦嶺箭峪側木岔溝。

北洛河古稱:“洛水”,全境皆在陝西,流經大荔、宜君、黃陵、志丹等地。

而司馬遷《史記》:“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以為中嶽”。而並不是“皆在河雒之間”,“嵩高”也不是嵩山,因為在漢以前就沒有中嶽嵩山和如今的中嶽嵩山是兩碼事。

首先在漢以前,西嶽是指吳嶽山,中嶽是指華山,東嶽泰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那時可沒有嵩山。 而司馬遷的嵩高為中嶽是指華山。“嵩”在這裡不是嵩山,而且形容詞,古文字中“嵩”通“崧”“崇”。崇高為嶽,古代用嵩高也形容衡山和恆山。這些古文獻中記載頗多。

即便不管是洛還是雒。首先都源自陝西。

先說北洛河,北洛河流經之地,其中就有司馬遷的家鄉韓城,韓城古稱“夏陽”“龍門”,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另外韓城是西周武王封子的地方,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名佚傳)封於韓,食採於韓原一帶,稱韓(侯)國(並非戰國的韓國,有可能是有血緣關係)。而大禹又是夏朝的創立者,大禹的地盤又是與韓城(夏陽)隔河相望的山西的陽城。《孟子·萬章上》載“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古本竹書紀年》載“禹居陽城”。可見夏朝名字的來源於大禹一生最重要的治水地“夏陽”和“陽城”。而韓城以北的黃陵縣又是華夏始祖黃帝的陵寢,而黃土高原又是黃帝的誕生地也是黃帝部落早期的主要活動區。黃陵北部不遠又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先進的城市遺址距今5000——4100年佔地438萬平米的石峁古城遺址,四周又有十幾座同時期的衛星城,這個遺址又和夏朝時間吻合。而韓城(夏陽)的南部的陝西白水縣又是文字始祖倉頡的故里。白水南邊的大荔縣又是古人類距今20萬年的大荔人遺址的發現地。韓城(夏陽)的東部不遠又是山西距與夏朝時間吻合的“陶寺遺址”。綜合遺蹟可看出河洛文明的河洛就是陝西北部的黃河與洛水。

再說南洛河(雒河),起源地是陝西華山南部和藍田。先不必多說212萬年的藍田猿人,僅這地區“華胥故里”就能說明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西邊就是著名的仰韶文明早期最大的遺址“半坡遺址”和著名的“姜寨遺址”。而姜寨遺址又是最早的銅的發現處,旁邊的仰韶文明最大城市遺址6000—5000年前的西安楊官寨城市遺址,就不多介紹了。而仰韶文化遺址,河南1000處,多為中晚期,陝西2040處,一半為早期。

而“華夏”一詞來源於華山和夏陽。可見三代之居的河洛是指的陝西北部洛河與黃河周圍。

司馬遷的洛水不是雒水。河南除了歪曲史書內容和改變史書的字詞,遺蹟證劇卻拿不出來,僅有的二里頭遺址,卻被國家文物總局否定為夏都,洛陽古稱“雒邑”並非“洛邑”。如今為了爭經濟利益,不僅捏造歷史給自己貼金,連祖宗給的名字都改了。











親爹親爹


歷史上定都洛陽的統一建國只有兩個,東漢與西晉。無不給國家帶來動盪與恥辱。建都洛陽的東漢的兒皇帝一大把。漢殤帝,安帝,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都是十歲以下的兒皇帝。宦官干政,黃巾起義,分裂三國。西晉建都洛陽不思進取,只能鬧內訌。製造八王之亂。導致五胡亂華。洛陽是中國歷史的災星。其後十年,宦官弄權,愈鬥愈烈。朝政更替頻繁,朝政日益衰敗。加上地方豪強橫徵暴斂,兼併土地和連年天災,使平民百姓在飢餓的死亡線上掙扎。八王混戰軍民死傷數十萬。人民飽受戰爭的摧殘。曾經繁華的京都洛陽已是滿身蒼痍。戰爭以及相伴而來的天災,迫使人民大規模流亡。原有的社會秩序在動盪中解體。流民眾多,盜賊群起,而州郡缺乏軍隊和武器。無法控制局面。各種社會矛盾不斷暴發。奔突於社會矛盾地殼下的巖槳找到了發洩不滿的突破口。公元299年在益州暴發了大規模流民反抗。八王之亂進入尾聲的時候。流民領袖李特之子李雄在成都稱帝,統一的西晉王朝開始分裂。西晉的內亂,給晉朝境內的諸多遊牧民族武裝以可稱之機,他們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政權,率先發難的是匈奴貴族劉淵。身為貴族的劉淵,長期居住在漢族政治文化中心,孰讀史書,兵書,儒家精典。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八王之亂中劉淵趁機逃離洛陽,跑到左國城,五部匈奴共同推舉他為大單于。公元304年劉淵建立漢國。從劉淵開始百餘年間,生活在西部,北部和東北部的遊牧民族,匈奴,鮮俾,揭,羌,氏。先後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國家,於中原王朝對持。這就是後人說的五胡亂華。造成了中華民族百年的災難,五胡亂華進入中原後殺中原漢族人民及乎百分之七十。當時河南十室九空。生靈塗炭,漢族人流離失所,黨時漢人從2400萬減少至400萬,造成了漢族人在中原及乎滅絕,這是歷史上華夏民族最黑暗的300年時期。漢族在中原已經不存在了,橫行在中原大地上的都是五胡人以及他們的後代使中華民族文明道退了300百多年。歷史再一次證明,任何朝代與洛陽有瓜葛的立馬衰敗,滅亡,分裂。五胡亂華把洛陽永遠釘在了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毀了去,抹不掉。


白石61


這個問題,因為洛河發源於陝西,而陝西境內恰巧有一條流入渭河的北洛河,所以有的人就出來佔了。話不多說,逐條上證據。

一,三代之居,陝西北洛河與黃河之間尚無三代都城。洛陽附近南洛河與黃河之間的河洛盆地中有夏都斟潯,商都西亳,周成周,王城。

二,古時伊洛聯用,陝西境內無伊河。《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敢問此處洛字指北洛河?荒謬!

三,洛汭二字文獻常用,汭字指兩河匯流。北洛河入渭水,兩河交匯有什麼?南洛河入黃河,交匯處於鞏義西,交匯處有二里頭遺址和西亳遺址。除此之外還有伊汭做旁證,伊河匯入洛河,同入黃河。

四,某些人言,自曹魏前洛字專指北洛河,雒字指南洛河,從不混用。那麼,周公營建的是假洛邑?光武帝改洛陽為雒陽,說明原名就是洛陽,難道光武帝穿越到曹魏之後了?

關於夏商兩代的歷史文獻 古本《竹書紀年》載:“(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夏本紀·正義》雲:“《商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書註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論語》:“殷因於夏禮”, 《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漢書·
地理志》河南偃師條下有班固自己注:“屍鄉,殷湯所都”。《元河郡縣誌》:“偃師西亳,湯都也” 《水經注·洛水》引闞駰曰:“亳本帝嚳之墟,在《禹貢》豫州河洛之間,今河南偃師城西二十里屍鄉亭是也”。


拿史實講證據



如果說河洛地區,大體就是右邊紅圈的位置。

史記裡面說的河洛之間應該不是僅指河洛地區,而是指的是沿著洛河、黃河包括渭河的幾個平原,也就是包括圖中三個圈既渭河(關中)平原、汾河平原(谷地)、河洛地區。還包括沿著黃河過河洛地區向東北走(紅線軌跡),到今日殷商所在的安陽附近的華北平原部分區域。

黃帝、炎帝、夏商周都在這一片了!


明智明理難明情


胡求扯。河洛地區是洛陽跟黃河流域。由於洛河發源於陝南。就有人硬要貼說是河洛地區是陝西。你說中原文化就有人說中原就是古關中,你說洛陽紙貴,也非搞出來個長安紙貴,你要指正他的問題,他就說古詩為證,你能拿出洛陽紙貴的是嗎?你可以百度一下,什麼是洛陽紙貴?上面說的清清楚楚。長安紙貴就是從洛陽紙貴演變過去的。杜甫是河南鞏義的。人家非要說是長安的。總有一些人想顛覆中華民族的一些知識認知。

我帖子寫完了,準備髮結果不讓發。仔細一看清熱堂帖主。從來就不怎麼認識他,就昨天發帖子的時候,發現不讓發。既然你敢把觀點亮出來,為什麼怕別人反駁呢?

他在底下還說河洛郎是個文化概念,古代逃到南邊的都叫河洛郎。,這顯然是無知,漢人一次次的男籤,但主體主要是河洛地區人。所以自稱河洛郎。你看一下福建。額泉州附近。基本上都是從洛陽遷出來的。那個地方。蓋的橋叫洛陽橋一切風俗習慣他都遵循著原來中原地區。



jpchy6212


司馬遷說的“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河洛在哪?

《史記 封禪書》裡說:昔三代之(君)[居]皆在河洛之閒,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鹹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四瀆(古代對中國“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合稱)。】

可見,司馬遷這個“三代”確實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

問題就出在這個“河洛之間”到底指的是哪片區域呢?如果理解成黃河與洛河之間,那麼假設是北洛河,則黃河與北洛河之間的區域都在陝西了,顯然這是不符合“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的,換成南洛河,則黃河與南洛河之間的區域就更小了,僅僅包括了陝東南和豫西很狹小的一部分,除非太史公很確定夏商周時期的首都都在洛陽,否則也不符合“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

所以我只能理解成“皆在河洛之間”指的是黃河流域和洛河流域,這個洛河指的是北洛河還是南洛河。

那還是要看在《史記》中出現的洛水是指北還是南?

《史記 河渠書》有記載: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穨以絕商顏,東至山嶺十餘裡閒。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

說的是:西漢武帝年間,從今陝西澄城縣狀頭村引洛水灌溉今陝西蒲城、大荔一帶田地。渠道要經過商顏山。這裡土質疏鬆,渠岸易於崩毀,不能採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勞動人民發明了“井渠法”,使龍首渠從地下穿過七里寬的商顏山。

這顯然是指北洛河。

《史記 秦本紀》說:厲共公二年,蜀人來賂。十六年,塹河旁。以兵二萬伐大荔,取其王城。簡公六年,令吏初帶劍。塹洛。城重泉。十六年卒,子惠公立。(塹,長城的別稱)

說的是:秦厲共公和秦簡公先後在黃河和洛水西岸修築長城,用以自守,史稱塹洛長城。據考證這段長城南起於陝西華陰縣東南華山腳下小張村,向東北行經華陰廟東北,過沙渠河直達渭河之濱,渭河以北沿洛河南岸向西入蒲城境,再沿洛河西岸向北延伸至白水縣黃龍山麓。

很明顯,這還是說的北洛河。

《史記 夏本紀》還有記載:荊河惟豫州:伊、雒、瀍、澗既入於河,滎播既都,道荷澤,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墳壚。田中上,賦雜上中。貢漆、絲、絺、紵,其篚纖絮,錫貢磬錯。浮於雒,達於河。

是說豫州有伊、雒、瀍、澗四條河流,而並非“洛”

從上面的可以看出來,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的“洛”是北洛河,而並非南洛河。

《史記》中所記載的“洛”均指陝西境內的北洛河,而非河南的“雒”

因此所謂河洛之間並非河南人口裡的洛陽地區,而是一個範圍較大的黃河流域和洛河流域。。


附1:陝西洛河黃河區域

附2:河南洛河黃河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