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話中有什麼有意思的方言嗎?為什麼說相聲的都愛用河南話當梗?

天津上空的鷹


現在河南話,不是古代中原漢語,而是其它地域遷移到中原地區民眾方言融合演變而來的。現在河南話語言詞彙內容豐富多彩,表達方式簡練生動,是各地方言融合結果。

保留古代中原地區漢語特徵地方,不在河南省而在福建泉州地區。

自秦、漢至南宋末年,由於征戰、避難等原因,漢人幾次大規模從中原入閩。當時從中原地區入閩的漢人在人數上的優勢,帶來的先進生產技術和優秀文化,中原漢語佔絕對優勢的,以漢語為主體的閩南語。泉州方言中至今還保留著較多上古和中古時期古漢語語音、詞彙、語法的許多特點,被稱為古漢語的“活化石”。

漢末、三國,中原戰事迭起,人口驟減,中原地廣人稀,西晉實行重賞招募投邊地的士民迴歸,從而引起西北郡縣居民東遷南漸,導致潼關東西、黃河南北華胡雜處、戎狄各半,中原一帶北方話口語和周、秦雅言交雜使用。

我一直研究社會問題,願意回答社會問題,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評論與互動。


429方寸世界


河南方言和其他地方方言一樣,都有著很多俗語說法,河南方言中,信陽、南陽、周口、商丘、洛陽、鄭州、三門峽、濮陽等,這些地方說話口音不同,辨識度很高,但是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河南話主要是鄭州開封一帶的方言,並不能代表整個河南方言。比如大家最熟悉的“中”,中就是行,可以,不錯的意思,而豫東地區的周口和商丘並不經常說中,更貼近安徽阜陽亳州一帶口音,“中”常用“管”來代替,如:明兒個我請你吃飯。管管,去哪吃?你佛去哪?去哪都管。

簡單列舉幾句河南方言請大家翻譯。

1.俺類扁嘴子在夾屋面了,恁隨物不隨物?

2.你往諾谷堆谷堆,俺這闊小谷堆不下了。

3.諾負上谷堆倆高,咱倆私跟著給高栝下來咕嘟咕嘟,比吃鳩得勁。

4.夜沆上,我貼拉著呱嗒板子去薅紅芋秧,造泥窩裡次趴那了,給我類隔了拜(鄭州方言叫不冷蓋)磕腫了個龜孫。

5.你佛一到夏天都摸黑摸爬蝦,摸絕戶了龜孫以後還吃啥!


老隱隱於巔


作為一名河南人,老家的方言還是比較瞭解的。我先用河南話給大家說一段。


斤清老,五更股裡,我都睡不著賴,想住地裡漯山改耗了,這天也不下了,地裡幹蹦蹦裡。

上面這一句話就是豫南農村標準的方言,其意思便是:今天早晨,在五更天的時候,我就睡不著了,想著地裡的花生改拔了,這天也不下雨,地裡面非常幹。

要是講講比較好玩的河南方言,我再給大家說幾個。

1,股兌

相信你要是河南人這個詞一定比較熟悉,股兌就是蹲下的意思,河南人喜歡把蹲下叫做“股兌”。

2,斯跟

斯跟是豫北的用法,豫南大多不怎麼用,斯跟和豫南的“一遊”很相似,都是一起的意思。

3,得勁

這個是比較常用的,而且全河南都通用,得勁就是舒服的意思。

4,不老蓋

這個是比較有意思的,不老蓋是指的人的膝蓋。


豫州記


說一段河南話,你們猜猜我是哪裡的,猜對了,我當你的粉絲。

幾早起老早都起來了,燒個面水,六點饃,挑個青辣子,辣子是自己栽裡,誰著咋陣辣,辣裡粘嘴,吃罷飯都趕緊上地鋤地,麥地裡都成草了,到地裡都木歇,到快晌午,鋤了有畝把地,一瞅晌午了,趕緊回家揍飯,壓面機也壞它舅官了,木門了自己活點面趕趕,木菜葉丟鍋,想半天,最後泡點幹芝麻葉丟到鍋裡,又張裡臼確個辣子蒜汁,澆到碗裡,吃著怪美。(待續)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

今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了,做了個面水(麵湯),熱了一點饅頭,涼拌一個青辣椒,辣子是自己地裡種的,不知道這辣椒非常辣,像粘到嘴上一樣,吃過飯就趕緊到地裡鋤地,麥地裡很多草,到地裡以後就沒有休息,到快中午的時間,鋤了有一畝地,一看時間晌午了,趕緊回家做飯,壓面機也壞了,沒辦法自己和了一點面做手擀麵,沒有青菜往鍋裡放,想了一會,用水泡了一些幹芝麻葉放在麵條鍋裡,又用蒜臼搗了個辣椒,蒜泥,澆在麵條裡,味道非常好吃。


更高


傳承久遠的河南方言裡,有很多形象生動,而又極具特色的詞彙。

世上最鄭重的承諾:

不管是吃飯還是閒聊,最舒服的姿勢

谷就(蹲的意思)

最高調的炫耀

燒包

最簡潔明瞭的阻止

很有特色的叫罵:

鱉孫

像這樣獨具特色的詞彙,稍加留意就會總結出好多。這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被字正腔圓說出來,總會有點喜劇的效果。

因此,在相聲和一些影視作品中,經常會用突然蹦出來的一句方言來實現搞笑的效果。當然了,效果還是有的,很多時候效果還很顯著。

除了對這個方言的使用者來說,聽到被惡搞多少有些心裡不爽。

河南方言就是經常被惡搞的方言之一。

當然了,除了河南方言,天津話自帶包袱,東北話自帶喜劇效果,四川話特有味道,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

為什麼使用方言能達到搞笑效果呢?

這是因為普通話達不到搞笑的效果。這是由於普通話的性質決定的,普通話是一種官話,政府工作報告,沒有用方言的吧,都是普通話,一聽就有一種高大上正式的感覺。如果用方言,那就要笑場了。

再正規場合,正式單位,就是使用普通話,達到一種正規的感覺。

而和普通話發音類似的北京話,就以獨特的拖音和兒化,產生一種更接地氣的效果。

因此可知,語音也是分等級的,普通話就是比較高級的通用語,而各地方言就是有特色的地方溝通工具。

這些方言一旦和具體區域結合起來,就會加上很多區域特色的標籤,產生一些幽默的戲劇效果。

因此,相聲電影等使用方言,就是為了利用語言的等級差別營造一種喜劇效果。僅此而已,大可一笑置之。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敬請右上角關注熊二。


歷史寶藏


我是河南的,這個問題我有責任回答一下。

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有一檔名叫“百姓調解”的欄目,出鏡的鄉民說家長裡短滿口俚語村言。料想電視臺負責後期製作的工作人員聽不懂這些暗含著比喻的方言土語,他們連蒙帶猜弄出來的字幕有時會令人啼笑皆非。

俚語村言中的比喻屬於“就近取譬”,喻體來自身邊的事物和場景。對於熟知這些比喻的“合格”的聽眾,必能自然地觸發聯想和想象,讓人感覺到語言的“曲澗層巒之致,舒雲流水之情”,多出了一份鮮活生動和意趣盎然。不在這種語境的聽眾,必然如墮五里霧中莫名所以。

比如說“這個娘兒們的嘴罵人跟破磨樣”。

破磨,在我們這裡的方言裡,是指潑婦罵人時詞鋒犀利口無遮攔。

“磨”指的是石磨,這是民間把糧食研磨成粉末的傳統工具。這種石磨由兩塊尺寸相同的短圓柱形石塊和磨盤構成。磨盤在下如盤狀用以接受麵粉;兩塊短圓柱形石塊在上又上下疊合在一起,分別叫做上下扇。上扇有磨眼,糧食從這裡慢慢漏下到兩扇磨之間的罅隙處。兩扇磨的接觸面上均有鏨鑿出的磨齒,上扇磨轉動就可以磨碎糧食,麵粉從兩扇磨的罅隙處紛紛飄落在磨盤上。

除了磨粉,石磨也可以磨汁。做豆腐的時候,用水泡過膨脹好了的黃豆可以用它磨製成豆漿。

如果石磨的磨齒和紋理由於長期使用已經損壞,石磨就成了“破磨”,破磨磨製麵粉或者豆漿的時候必然失控,罅隙處流淌出來的麵粉或者豆漿就有點汩汩滔滔泥沙俱下的意思了。

那些鄉間的女子,孃家貧寒難入富裕之家,無才無貌不曾受到過誰的嬌寵;她們也許心高氣傲,奈何整日為生計奔忙,丈夫和兒女不能給她帶來慰藉和榮耀,掙扎在社會底層又看不見未來和希望。壓抑在心底的憤懣,如活火山下面湧動的、炙熱的岩漿,一旦有人徹底激怒了她們,正所謂“蒼蠅沒有窟窿繁蛆,恰遇見個賣藕的”——發起狠來的樣子您可以腦補一下破磨磨漿的情狀。

再比如“牛(讀作ou,第四聲)走驢不曳”。

農耕時代大牲畜是農人親密的伴侶,我們家就多年養牛,也養過驢和騾子。

這些大牲畜各有分工。馬和騾子叫“快牲口”,主要用途是運輸;牛穩健且力大持久負責耕地。驢介乎牛和騾馬之間,但它體型小沒多少力氣:拉車不如騾馬跑得快,耕地耙地又不如牛耐勞,還多出了沒記性不聽使喚的犟脾氣。雖然如此,由於驢對飼料的要求不高容易養活,因此它和牛仍然是農人最得力的幫手和相依的伴侶。

騾子後來被農家淘汰是因為它不能生育,不能夠帶來可持續發展;馬淡出人們的視野卻另有原因。

耕種是重要的農活,耕地和負重卻是馬的短板。而且馬的性子太急,天生的個人英雄主義氣質。你看影片中的戰馬迎著槍林彈雨而上,個個像衝鋒陷陣捨我其誰竭盡全力無畏無懼的猛張飛。它不惜在長途的疾奔中突然倒斃,拉套的時候也是一貫的奮力前行。農人不需要它這樣拼命。

一般農家養一頭牛主耕地,養一條驢負責拉車運輸。耕地耙地時候,必然得牛驢合犋。“騏驥不能與罷驢為駟”,是因為馬跑得快,驢跟不上腳步,現在犁地的時候又顯出了驢沒有足夠的力氣:牛這一方“不待揚鞭自奮蹄”,繃緊了套繩前行,驢這一面卻是四條腿打顫身子向後縮。弄得驢和牛思想混亂信念相悖離心離德——這就叫“牛走驢不曳”。

還有“差紕”。“紕”原指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可以組詞“紕繆”。“差紕”在我們本土的方言裡是指把事情搞砸了,出錯了。這個詞語似乎東北話裡也有,我看見有人寫作“差劈”。

“土語是任何一種語言生成的秘密源泉。任何蘊含在自身中的語言精神都從此一秘密源泉流向我們。”


牟山花下客


過去很多人說河南話太土,那是無知,豈不知,很多土語裡包含了古語,是老百姓口傳心授下來的古代語言,也叫…雅音。

相聲表演需要鋪墊,三鋪一響是他們都懂的技巧。侯寶林大師先用外地的囉嗦鋪墊,後用洛陽話的簡約炸響非常符合人們的欣賞思維也符合相聲的技巧運用。

我近幾年在收集洛陽土語,已經發現了流傳下來的雅音,河南話不簡單,洛陽話很雅緻,古代都城,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來自全國各地的高人,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土語,洛陽的包容,融合,留下來了不一樣的土語雅音。

不懂才會譏諷嘲笑,研究了才深感奧妙,無知的人才會笑他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可無人關注深層次的文化。河南的文化,河南的語言絕不是“土”那麼簡單。

最簡單的生活用語:夾菜,在洛陽,在河南,在山東就是㧅菜,㧅字不土,反而很雅,來自古語。“地坑院”在洛陽叫“天井窯院”,大家對比一下,那個土,那個雅?天井在南方庭院建築體現,是不是南方的文化人來洛陽後巧妙的給洛陽地坑院起了…雅號?


洛陽車人


傳神的兩隻鳥對話段子。說的是樹上兩隻鳥蹲在一起,有點擠,它倆一對一句的河南話說開:母鳥對公鳥說:“哎!恁往那腔谷堆谷堆,俺這腔木著地兒!都快掉下個球咧!”公鳥回答道:“木事兒,俺布著恁吧?”母鳥:“鱉形!”

拿河南話開涮逗樂,相聲裡始於侯寶林,他那段“誰?我!咋、尿!”的金句段子,世人耳熟能詳,煞是精彩。

河南地處中原,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文化積澱深厚。方言就是標誌之一。

方言的正解叫做“古語”,俗稱“土話”、“方言”,老祖宗留下來的語言。所以,方言代表著文化,代表著歷史人文。可以這麼說,一個沒有方言的地區,就沒有歷史人文。這就是全國各地人堅持本地方言的根源:都不願背祖忘宗。這也正是中華文化得以傳承、源遠流長的根本原因。

河南的方言與祖國各地、各民族一樣的豐富多彩,而且每個市、每個縣、甚至每個鄉、村都不一樣,各有鮮明的特色。譬如普濟老家光山縣,一句“靠斯”驚呆所有第一次當面聽到的外地人,其實只是一句感嘆詞,相當於“哎呀”,並不是見面就要把你那個死。

普濟在寧波待過一年,那裡的方言也是保存的很完整,而且當地人不願學普通話,以說寧波話為榮。可是對普濟就難了,一年時間就搞懂一句”娘希匹“的真正意思。只是這裡不方便解釋。

最後說句題外話。普通話在方言與方言之間,的確便於溝通。但是很多地方的人們真的學不好,所以啊,真要學不會標準的,能來上”家鄉普通話“就很好了,起碼都能聽懂,還保留著家鄉特色。


普濟


河南地處中原,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河南方言也有著獨特的魅力。譬如:腦袋叫抵腦兒,膝蓋叫不老蓋兒,肩膀叫肩脖頭兒,額頭叫星星門兒,腋窩叫隔老針兒,後腦勺叫腦後把兒,嬋叫麻吉鳥兒,蛇叫長蟲,麻雀叫小綽兒,蹲著叫谷堆,蔫了叫苦楚,批評叫么嚯,罵人叫撅人,滾動叫鼓輪,不聰明叫信球,生氣叫興(xìng)了,吃剩下的東西叫下巴頭兒😄怎麼樣?有意思吧!其實這只是九牛一毛,有趣的河南方言數不勝數,就連最近網絡熱詞“懟”也是出自河南方言,還有人稱這個“懟”是河南方言裡最“驚豔的存在”,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明白了說相聲的愛用河南方言的原因了?

想學河南話的免費教😄



圖片來自網上


空谷幽蘭


最經典的一句就是:“我懟死你個龜孫”。這算是開場白吧!😂

然後我簡單羅列幾個比較有意思的。

驚歎,驚訝類的

乖乖來包~這四個字就有驚歎的意思,也可以說成乖乖來。

孩兒來(帶兒音讀)或“孩來”,同樣也是驚訝類的河南方言,漯項片語系裡面的。像漯河,周口,駐馬店一帶應該知道。

記得有次在去外灘,是晚上,我驚訝於人比較多(上海外灘的人到晚上是真多,特別是過馬路的腳步聲,猶如排山倒海一般),然後,我就隨口說了句 :“孩”孩來的簡短說法,前面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外大叔 突然扭頭 擺擺手,微笑一下,點點頭。。。我突然意識到:原來他把我說的“孩來”,誤聽成:hi~了。

我哩孩來,這個跟上面的一樣。


簡單配個圖,下面開始扒拉扒拉幾個河南常用方言。

中,就是可以,行的意思,或者說:中啊!,你看中不中?

咦,這個拉長音兒,比如:略帶驚訝的“咦~恁弄啥嘞?”

恁,就是“你,你們”的意思。除了老一輩的,現在很少用這個字了。

挺,就是躺著的意思。

等一么會兒,等一會兒的意思。

白慌,白急,白動,其中的白,就是“別”字的意思,比如“恁擱這兒白動,俺先過去看看”。

半吊子(意思缺心眼)

老鱉一(意思摳門)

尖(意思摳門)你看你這人,尖哩噢。

就這麼多吧!有空再補充,喜歡釣魚哩朋友們記得關注一下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