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總共33層,該怎麼選擇合適的樓層?

陳瑤182095470


很高興為您解答。


對於現在的高層住宅樓來說,更多的朋友認為購買的樓層越高越好,因為這樣的話視野會更好,而且不受前排建築物的遮擋採光也會更好,不過對於有買房經驗的朋友來說,房子其實是我們生活居住時間比較長的地方,是剛需品,視野和採光並不是我們唯一考慮的問題,除此之外噪音影響、方便程度、安全和健康等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那麼房子總共33層,該怎麼選擇合適的樓層呢?今天我就針對這個問題試著為大家說說。

一、低樓層:

對於低樓層來說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是比較大,噪音、隱秘程度和環境衛生等都是需要我們考慮的問題,所以在我們居住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小問題,其實針對這些問題一般都是集中在1-7層,但是對於一些小區會設計到有電梯使用費和二次供水費用,對於低樓層來說可以降低一些費用,這樣的話低樓層也可以降低一些生活成本的,當然具體情況我們還是要諮詢一下所以樓盤的政策了。

但是相對來說的話,對於低樓層來說出行還是比較方便的。

二、中間樓層:

對於高層來說樓層說低不低說高不高,價格還比較適中,光照和採光等都是不錯的,而且因為停電等原因電梯不能正常使用的話,我們出行也是比較方便的,而且我們還不需擔心潮溼和環境汙染等問題,9-23層是很多人眼裡的最佳樓層,樓層的採光不錯,相對來說日照時間也是比較長的,視野也是比較開闊的。

而且相比來說噪音影響也是比較小的,但是對於出行來說還是不方便的,尤其是出現停水停電等問題,導致供水和電梯不能正常使用的時候,這些樓層還是會帶來不方便的。

三、高樓層:

樓層越高的話,的確是可以看到更廣闊的視野的,高樓聳立,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也可以給人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做為高層住宅樓,選擇樓房的頂層,一般都是安家居住的首選,其實對於頂樓的說法也是比較多的,也經常被人們吐槽,也被人們成為問題最多的樓層,但是相對來說高樓層的話價錢還是要便宜一些的,如果說我們不是因為購房資金不足的話,還是不要挑戰這樣的樓層了。

而且對於高樓層來說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停水停電了,尤其是居住在30層以上的朋友,停電的話電梯不能正常使用我們要出門的話爬那麼多層樓梯簡直是要累死人了,而且對於我們早晚上下班高峰時間用電梯的話等待的時間也會更長一些。

其實不管我們如何評價高層住宅樓,在我們購買的時候選擇樓層還是要根據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去考慮的,雖然這些年對於樓層的評價是比較多的,但是同一棟樓每個樓層都是可以賣出去的,都是有人去選擇的,所以在我們購買房子的時候我們要結合多方面好好考慮一下去選擇就可以的。


回答不易,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的話,請勞煩為小編點個贊,以示鼓勵,如果覺得意見不足,歡迎大家發表評論,感謝閱讀。


裝修搭配師


今年4月份我去惠州買房,買的樓盤所在的樓棟正好是34層,和題主的33層差不多,很有可比性。當時除了天地樓層,就剩4層,11層,16層,24層,33層了。那麼,大家猜我會選擇哪一個呢?

首先就把4層pass掉了。我買的這棟,靠近主街,對面是一片空地。雖然4層目前不擋光,但是得考慮以後建設高樓的可能性。再說4層真是太矮了,蚊蟲多,容易潮溼,而且臨街噪音大,所以首先就排除它了。其實我覺得,高層比多層公攤大,既然買高層,就不要太矮,7層以下基本該排除掉!

16層本來很合適,處於中間樓層,不高不低,但是消防雲梯一般的高度只能達到十五層,一旦發生火災,16層有些麻煩,所以也被我遺憾地排除掉了。

24層除了具有16層的缺點,而且更高了一大截,對有恐高症的人來說,未必合適。此外,價格也要貴一些,總感覺住在這麼高的樓層裡輕飄飄的,不接地氣,而且24這個諧音也不太好,所以毫不猶豫被我排除了。

33層單價是最高的,上面就是頂樓,住在這麼高的樓層,雖然視線好,但是弊端也是很明顯的。除了不接地氣,給水和消防都是大問題,萬一停電了,上樓更是折騰死人,所以也被我pass了。

剩下就是11樓了,我非常喜歡這個樓層,一是數字吉利,寓意一馬當先,二是電梯上來耗時不會讓你抓狂,三是消防雲梯能達到這高度,四是萬一停電了,徒步上樓也不算太累。而且和低樓層比,不會過分潮溼,也不會太招蚊子。

所以,我果斷選了11樓。有人說9-11樓是揚灰層,還言之鑿鑿,其實這已經被證實了是偽科學,無稽之談。真相恰恰相反,9-15層可能是開發商最惜售的樓層。

綜上,我認為樓高33層的話,最好選9-15層,題主選的32層未必是最佳選擇,不過這方面全憑個人喜好,自己喜歡就好,不能一概而論。



李中東


房子一般不要選擇樓層太高,選擇5~7層最好。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樓層太低,採光不太好,由於小區會在樓層周邊栽上綠化樹,喬木,灌木,會擋光,還會招惹蚊蟲。一層和二層又易受潮,不利於身體健康。


二、住二十層以上,特別是三十層以上的樓層,要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比如:電梯壞了,家裡老人難上下樓了。還有就是家裡有人生病,上下電梯的時間就可能耽誤了搶救時間。這些意外需考慮。

三、意外災害的發生。如果樓層發生火災,高層不易逃生。小編在廣州就見過消防演習,最好的高層水炮槍也只能噴水到二十多層,且也不靈活。一般小城市估計還沒有這設備。再說,要是發地震,高層的人很難逃生。


四、二次供水造成的飲水衛生問題。住高層都是二次供水,二次供水的水箱沒幾個是乾淨的,要麼很髒了,物業才請專業公司去洗。但是這個行業都知道,物業為了省錢,專業公司為了賺錢,就馬馬虎虎洗了下,然後拿瓶裝純淨水去檢測。這是行業潛規則,誰都知道。

所以住5~7層最合適的,如果認為小編講得不對,歡迎交流討論。


老薑聰蒜


選樓層看自己的喜好程度了,我買房子也是買的32樓,(現在晚上兩點多,10號安比颱風外圍影響)可以分析一下32樓的優缺點,至於你買房子是因為什麼原因考慮32樓需要你自己衡量。

32層的優點:

32層,是次頂層,視野好,基本不會有什麼遮擋物,可以較好的觀察周邊的環境,夜景等。



次頂層不用考慮頂層的漏水問題,夏天頂部不會與太陽直接接觸不會太熱,冬天同樣不會太冷。開窗後對流比較強,是能通風比較好。

32層的缺點:

每個地產不一樣,根據樓的定位,有的從中間樓層開始越高越便宜。如果是觀景的樓,越高越貴。房價高也算是缺點吧。剛才為什麼說颱風的事,樓層太高外界的噪聲太大,我這現在外邊的聲就嗚嗚的。還有就是居住期間電梯停過一次電,好在是準備回家,果斷放棄爬樓,如果是上班......

選擇其他樓層也是一樣有優點同時就有缺點,看你自己的一個側重點了,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
上了幾張同角度的


照片,這些都是32樓的視線拍的。


明說裝修事


33層高樓如何選擇樓層?32層是不錯的選擇。

按照建築學上的分類,33層高樓為超高層建築。既然您看中了超高層的建築,必然是喜歡超高層建築給您帶來的廣闊的、良好的視覺享受,以及良好的的呼吸空氣。

要享受到更加優質的視覺盛宴,應該是樓層越高,看的越遠,風景就愈加美麗。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應該選擇建築的頂層33層,但是,由於建設技術等原因,頂層樓層存在防水、防曬、防凍技術不成熟等因素,一旦房子存在漏水、過熱、過冷,居住條件將大打折扣。

32層次頂層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既不存在露水、過熱、過冷的擔憂,又能盡情的享受遠方的美景。試想,坐在32層陽臺躺椅上,翻著自己喜歡的書,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不時目眺遠方,那是何等的悠然享受。





子初之心3


這個問題如果問10個人,一定會有10個答案。如果問100個人,一定會有33個答案。只要小區本身沒有硬傷,沒看過哪個樓層賣不出去的。

先說說題主的問題32樓,如果非買不可,只有這一層,那就買唄,沒什麼不好,俗話說站的高望得遠,視野開闊,沒有蚊子沒有噪音,多好。就有一點,風大,暈。

如果是隻有33層和32層,那當然還是選32層,理由嘛…減少麻煩。雖然現在樓房質量沒問題,可是維修還是必然的,漏個水,裝個啥的,感覺天天在自己頭頂,還是避開為好。躲在33層下面多安逸。當然了,只有33層也不是賣不出去。

除此之外就比較好挑選了,怎麼挑?按需選樓唄!年紀大養老當然首選1樓,帶個花園,溜溜狗,自己溜溜彎多方便。當然1樓最大的弊病也必須清楚,那就是高空墜物,再有素質的樓上住戶,也有不小心的時候。低樓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噪音。

那10樓以上20以下還是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風不太大,噪音輕,看樓下事物還清楚,不變形,不暈高。一般情況下,如果隨意選擇,這中間的還是搶手的。至於20以上沒啥好說的。喜歡越高越好的就放心選唄。

另外要說的就是數字,當然無所謂的人群,就真的無所謂了,不必過度解讀,如果在乎,那就最好避開。7,13,14,18這樣的樓層能不選還是不選吧。見仁見智!




蝸牛悟語


見仁見智,每個人喜好不同。

只能說說樓層的優缺點,看你到底看中優點,還是不能忍受缺點了。

32層的優點:

32層的樓房,一般就是次頂層,33層住宅是超高層,視野絕對沒問題,即使小區容積率比較高,視野也可以保證。次頂層不會有頂層的漏水問題,也不會有太熱的問題。次頂層相對安靜,這個高度一般沒有什麼蚊蟲,夏天比較爽。在很多朋友的眼裡,次頂層是最優樓層。

32層的缺點:

次頂層一般不缺人買,而開發商也迎合市場需求,將次頂層的價格定的比較高。房價相對貴一點,算是缺點之一。高層外界風噪是比較大的,看你是否糾結這個了。此外,恐高的人恐怕不大適合超高樓層。

至於什麼揚灰層,那就是扯淡的,不用在意。

我是樓市微觀察,只說真心話,歡迎點贊與關注。


樓市微觀察


我是隨便選的,選的5樓,去實地看了,2樓光線都很好,下午沒有陽光直接照到的時候,毛坯房。

樓間距有50米,看了幾次確定了沒有任何能遮擋我這一棟的,就選了個5樓,便宜一點,指不定哪天停電了我還能爬樓梯上去



你在聽風吹546


樓層的高低沒有什麼好與不好,看居住人群的喜好,有些人喜歡高層有些人喜歡低層,但看樓主應該是在糾結32層要不要買適不適合!

32層屬於高層戶型,有點很明顯視野更開闊隱私性更強,而且由於不是頂層,所以也不必擔心漏水這個問題也不用擔心太熱的問題,而且這個高度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什麼蚊蟲存在了,其實一般十多層往上就已經很少有蚊蟲活動了。

這個樓層對於年輕人來說還是比較合適的,特別適合一些比較嚮往自由的單身群體,能夠給予更完善的獨立空間。但並不適合年長者,因為樓層很高如果電梯發生故障可能會比較麻煩。

說完了有點再說說缺點吧。由於樓層較高所以價格上會相對於其他樓層高出很多,而且高層風會比較大冬天可能會比較的冷,平時太陽直射會比較強室內亮度不用擔心,但是在夏季要注意拉好窗簾以免長時間室內傢俱家電被暴曬影響使用壽命。


樓盤網


隨著城市土地日益緊缺高層的房子發展成為趨勢,開發商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更是將房子蓋到限高以內。就這樣33層的高層樓房越來越多。面對高樓大廈叢林之中的住宅我們該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樓層呢?

對於33層的樓房我們還是從前樓無遮擋和有前樓遮擋兩個方面來分析樓層:

首先無前樓遮擋

一般來說無前樓遮擋的房子除了景觀房以外就是沿街的樓了。對於景觀樓來說我們只要不選擇太低的樓層都是不錯的,首先採光有很好的保障。其次也不會潮溼或者多蚊蟲。

對於沿街樓來說,也是同樣不要選擇低樓層,因為低樓層最大的弊病就是噪音大。樓下的商業、商場啊都是噪音的來源。住的高一些就可以避免噪音的騷擾。

總體來說對於前樓不遮擋的情況來說我們選擇稍高的樓層就好,不用在意選擇太高的樓層。

其次有前樓遮擋

對於有前樓遮擋的情況來說我們就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一個不遮擋採光的的樓層了。具體的選擇方法老J也說過多次,下面再來介紹一下:

對於前樓遮擋問題我們需要更具實際來計算一下,不要盲目的選擇過高的樓層,畢竟購房成本放在那裡的。

遮擋高度=前樓高度-樓間距tan(90-23.26-當地緯度)

該公式計算的是冬至日正午前樓遮擋問題,因為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所以只要我們計算冬至日有采光其他時候就都有采光。

下面老J給大家假設計算一下:

對於33層的樓前樓最高也只有100米,樓間距現在小區普遍50米,層高我們按照3米計算,緯度我們取個整數(90-23.26-當地緯度)=30度。我們將數據代入:

遮擋高度=100-50tan30=71.15米

71.15/3=23.72層

也就是說我們取整到24層就可以確保採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